教師績效考核目標定位和方法
時間:2022-06-05 09:47:51
導語:教師績效考核目標定位和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針對教師績效考核的目標定位缺乏導向性和內涵、趨向勢利化的困局,提出了目標定位要走一條精準化、人性化、有遠見的突圍之路。對于考核沒有針對性、不全面、重結果、少監督的問題,建議采用全視角考核、多元化考核、全過程考核及雙向考核來對考核方法進行完善。要維系好教師績效考核機制,就應處理好目標定位與考核方法之間的關系,通過建立教師績效考核溝通環節、考核結果生效機制、修正措施監督機制,保障目標定位與考核方法之間聯系的暢通。
關鍵詞:績效考核;目標定位;考核方法
教師績效考核是學校管理者參照學校教育發展目標與教學考核標準,按照標準的考核方法,對教師教學工作情況進行評定,并將評定結果反饋給教師的過程。在績效考核的整個過程中一共涉及到了三個因素:目標、方法與它們之間的聯系。目標即學校教育發展目標,屬于學校教育的上層建筑;方法即績效考核方法,是學校教育的發展動力;聯系即是反饋的過程,是目標與方法相互聯系的紐帶。
一、正確“把脈”教師績效考核
1.目標定位存在認知盲點。教師績效考核的目標定位是學校管理者基于學校教育發展與教學管理的實際狀況,提出的關于學校整體與學校教育所涉及到的教師、學生等個體的發展計劃與期望。目標定位本身所具有的“立足當下,設計未來”的屬性,決定了目標定位是學??冃Э己说摹翱偮肪€”。只有清晰認識目標定位,“總路線”才能設計得好,方向把握正確了,學校的教育之路才會越走越好。然而,對教師績效考核的目標定位認識不清晰仍然是現在大多數學校管理者的盲點所在。一是目標定位缺乏導向性。教師績效考核工作與學校的發展規劃完全脫鉤,與實際問題失之交臂,教師績效考核制度的優勢無法凸顯出來,久而久之,績效考核有流于形式、失于實用的危險[1]。二是目標定位勢利化。大多數學校僅將績效考核當做工資的評判器,難以充分發揮教師績效考核在教師職業發展方面的功效,對教師教學工作的積極性有不良影響。三是目標定位缺乏內涵。這使得教師時時面對職稱升降、硬性指標的壓力,進而迫使教師為了獲得短期利益而放棄“十年磨一劍”的科研精神,學校自然難以獲得良好的發展[2]。2.考核方法設置欠缺實用。教師績效考核的方法是學校管理者采用的對教師教學工作、科研工作等情況進行評價的方法與措施??己朔椒ㄔ谡麄€教師績效考核的過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教師績效考核制度的核心,關系著教師及學校的正常發展。目前,實用性欠缺是教師績效考核方法的致命弱點,影響了教師績效考核結果的合理性與公正性。一是考核指標過于繁雜,沒有針對性。教師績效考核中,對待不同的崗位,往往采用雷同的指標進行考核,缺乏針對性[3]。二是考核過程不全面、不合理,缺乏有效溝通。教師績效考核的過程需要多方參與才能達到評價的目的。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教師績效考核往往是考核者單方面的行為,教師之外的教學參與者卻鮮有參與教師績效考核的機會。三是重視結果的考核,忽視過程的考察。大多數學校的考核往往采取成果導向原則,以教師發表的論文、教學工作取得的成績為指標,而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付出的努力、工作的方式的關注幾乎沒有。由此可見,教師的實際工作情況是非常復雜的[4]。四是考核過程缺乏監督。在教師績效考核的整個過程中,幾乎是考核者單方面說了算。而作為被考核對象的教師,在考核過程中的發言權較少,只有接受考核結果的義務,而沒有對考核者進行監督的權利[5]。這在一定程度上給考核過程增加了不確定因素,使考核結果有失公信力。
二、合理“治愈”教師績效考核
1.把握目標定位要“立意”高遠。教師績效考核的目標定位要走出缺乏導向性、勢利化、缺乏內涵的困局,就要因地制宜,對癥下藥,走一條精準化、人性化、有遠見的突圍之路。首先,教師績效考核的目標定位要精準。教師績效考核的目標要與學校的發展規劃相契合,與實踐教育中出現的問題接軌。學校的發展規劃是一個時期內校園各項工作的總指導、總方針,任何學校工作只有圍繞著學校的發展規劃展開才具有實際的意義。每個學校的情況不一樣,據此制定的發展目標自然也是不一樣的。這就要求學校管理者在了解學校自身狀況的基礎上,提出合理的學校發展目標,并將學校發展目標合理拆分,落實到教師績效考核的目標定位上,以利于問題的解決,推動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其次,注重績效考核的發展性職能。以往學校管理者在教師績效考核的目標定位中總是將績效考核的管理性職能放在第一位,對教師進行壓迫式管理。這不但不利于教師職業素養的提高,更不利于學校教育水平的提高。而教師績效考核的發展性職能是將教師績效考核的結果作為診斷教師教學工作存在的不足的依據,為教師改進不足,進行相關培訓提供建議,促進教師的職業發展。發展性職能擺脫了管理性職能充滿壓迫的模式,將教師的發展放在第一位,以動態的、長遠的眼光對待教師的教學工作與職業素養,人性化的方式更有利于激勵教師改正不足,提高教學工作的質量,對教師以及學校的長遠發展有利。因此,在教師績效考核的目標定位中,學校管理者應當適當淡化績效考核的管理性職能,以服務教師為宗旨,注重績效考核的發展性職能。最后,績效考核的目標定位應當有遠見。學校管理者應少設置硬性指標,擺脫單一的科研成果目標導向原則,加之以教師的學風、學校的校風的考察為目標定位,為教師創設努力鉆研學術的氛圍。任何一項成果的誕生都不是輕而易舉的,都需要時間的積淀與刻苦的鉆研??冃Э己说哪繕瞬荒芏ㄎ辉诙唐诘睦嬖V求上,而應當著眼于長遠利益[6]。2.完善考核方法從“全面”抓起。針對教師績效考核方法存在的問題,相對應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查缺補漏”,全面完善考核方法。第一,實行全視角考核。全視角考核是一種從多個角度對教師工作進行考核評價的方法。這種績效考核方法,要求考核數據信息的來源要多樣,而不能僅僅依據考核者單方面的考核數據做出評價[7]。第二,實行多元化考核。多元化考核要求我們“因地制宜”,根據考核對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考核主體。多元化考核也是對數量繁多的考核指標的“瘦身”,針對不同崗位的教師設置不同的考核指標,而去除掉某些不合適的考核指標,對教師績效考核的可行性與實用性是一種提高[8]。第三,實行全過程考核。全過程考核要求我們不僅只對教師工作取得的成效進行考核,更要對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的工作狀況及思想狀況進行考察,在考核的過程中及時發現教師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反饋給教師。教師在人性化的考核環境下工作,對刻苦鉆研者及新入職的教師形成一種良好的工作氛圍相對保護的態勢,有利于挖掘新入職教師的發展潛力,培育踏實工作、刻苦鉆研的校風與學風,對學校的長遠發展更為有利。第四,實行雙向考核制度。雙向考核的含義是考核者在對教師群體進行考核的同時,教師群體也可以對考核者實行考核。教師可以通過對考核者的工作態度、公正程度、考核方法踐行程度等情況進行考評,參與到績效考核的過程中。雙向考核制度確保了教師群體對績效考核過程的監督,保證了績效考核過程的公正性與公信力。
三、有效“維系”教師績效考核
目標定位與考核方法在整個教師績效考核過程中是不可分割的整體,目標定位指引考核方法,考核方法踐行目標定位。猶如鷹之兩翼,缺少任何一翼,鷹都無法翱翔藍天。因此,有效維系教師績效考核,要全面重視目標定位與考核方法的建設,通過有效措施實現并保護目標定位與考核方法的良好溝通,以“反饋”為紐帶處理好兩者的關系。1.設立績效考核溝通環節。無論是目標定位對考核方法的指引,還是考核方法對目標定位的踐行,都需要通過一個合適的紐帶將兩者有效地連接起來,以便實現教師績效考核的目標定位與考核方法的有效溝通,以使教師績效考核的目標定位與考核方法相互協調一致,更好地發揮教師績效考核的功用。而設立有效的績效溝通環節主要包含兩個含義。其一是學校管理者與考核的執行者之間的溝通。學校管理者是提出教師績效考核目標定位的群體,而考核的執行者是考核方法的實施方。要想做到目標定位與考核方法的高度契合,學校管理者必須與考核執行者建立有效溝通,以便建立更為合理的考核方法,使執行者切實體會到目標定位的深刻意義,從而在考核執行過程中合理地實施考核方法。其二是被考核者與考核者的溝通。目前很多學校對教師績效考核結果的說明僅僅體現在文件上,而缺乏對考核結果的具體分析和與教師群體的有效溝通,這使得考核者無法了解教師群體真實的工作狀況。同時,也容易使教師群體面對考核時充滿壓力與抵觸,對教師工作的展開帶來不利影響。此外,通過教師與考核者的溝通,可以使考核者從教師的角度對考核方法進行思考,有利于考核方法的改進。2.建立績效考核結果生效機制。教師績效考核的結果對考核方法的實施及目標定位的實現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建立有效的績效考核結果生效機制極其重要??冃Э己私Y果生效機制是將績效考核結果及時反饋給學校管理者及被考核的教師群體。如果是教師的心理狀況出現了問題,學校要及時對教師進行心理疏導,幫助教師克服心理障礙;如果是教師工作方法有偏差,學校要迅速與教師取得溝通,并提供相應的培訓計劃,以便幫助教師改善教學[9]。這樣做既可以逐步完善學校管理,又可以增加教師對學校的歸屬感,實現教師的個性發展,加快教師隊伍的職業化建設。有效的績效考核結果生效機制的建立,使教師績效考核的目標定位與考核方法聯系更為緊密,相互作用更為強烈,有利于各自發揮職能,實現管理目標。3.創立修正措施監督機制。修正措施監督機制的目的是對考核結果生效機制中實行的措施進行監督,以保障修正措施可以及時有效的實施,確保教師績效考核結果應用的實效性[10]。修正措施監督機制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監督。一方面,學校領導者對修正措施實行情況的檢查、督導,這是自上而下的垂直式監督機制。學校領導者應依據學校實際狀況建立針對于修正措施落實情況的獎懲條例,作為修正措施落實情況的考核標準與監督依據,通過日常考察與突襲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實時掌握修正措施的落實情況。同時,積極走訪教師、學生群體,了解師生群體對修正措施的意見與看法,確保修正措施準確到位。另一方面,教師群體對修正措施實行結果的考核與反映。教師是績效考核最關切的利益方與直接接觸者,因此也是對修正措施能否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了解的群體。學校應當積極鼓勵教師反饋修正措施的落實情況及存在的問題,通過建立研討會、意見箱、交流群等方式多方位征集教師的意見與建議,充分給予教師在教學與管理過程中的參與權與監督權。修正措施監督機制的建立,是對教師績效考核結果應用的一種強有力的保護,有利于排除考核結果生效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怠政、敷衍了事等不確定因素,是對考核方法與目標定位的保障。
作者:張 萍 李曉慧 單位:1.淮陰工學院科技產業處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上一篇:銀行基層機構員工績效考核研究
- 下一篇:高校黨政辦公室風險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