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管理中工程質量監管相關措施分析
時間:2022-08-16 04:19:43
導語:建筑管理中工程質量監管相關措施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深化,國民經濟的迅猛發展,建筑行業發展的日益繁榮。然而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工程質量普遍存在問題,因此建筑管理中的工程質量監管工作就顯得非常重要。質量監管是確保建筑工程項目順利完成的關鍵,加強工程質量監管,符合現代建筑工程管理的發展要求;創新工程質量監督模式,可以有效提升監管工作效率。因此應當重視加強對質量監管。通過針對當前建筑工程質量監管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本文就如何加強工程質量監管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建筑工程;工程質量;質量監管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化及經濟建設步伐的加快,工程建設也進行的如火如荼,越來越多的企業、單位及個人將大量資金投入到這一行業中來,以此謀求更高的經濟利益。但是,近年來,在建筑房地產業興盛的同時,建筑項目因為質量問題給社會和國家造成了巨大損失。由于建筑質量問題大部分都是人為引起的,建筑質量已成了建筑行業最受關注的問題之一,而建筑質量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監管方面,只有通過嚴格的監管,及時發現建筑問題并有效解決,才能有效地提高建筑質量。但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建筑質量的監督管理機制并不完善,這不但給有效解決建筑質量中存在的問題帶來了極大的難度,而且也給整個建筑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1我國工程質量監管存在的問題
1.1法律體系不完善
建筑質量監督管理在立法上的問題主要表現為:我國現有的建筑質量法律體系在建筑質量監督管理方面的規范性較低。一方面,《建筑法》在質量監督方面并沒有給做出明確的規定,而只有行政法規對建筑質量監管做出了執行性較低的規定。另一方面,建筑工程質量監管主要依據國家技術標準和法律法規,但是,在實際的過程中并沒有相應的處罰依據,毫無疑問,法律體系的不完善將會對整個建筑行業的規范化建設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
1.2工程質量監管人員素質較低
建筑工程質量監管人員在工程項目質量監管過程中具有極為關鍵的地位,能夠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然而,在實際的工程質量監管過程中,監管人員往往忽視工程質量監管工作,不嚴格監管,甚至有部分監管人員為謀一己之利,縱容那些工程質量不達標的施工單位,從而對建筑工程質量監管造成了嚴重影響。
1.3監管部門執法問題
建筑質量監督管理在立法上存在的漏洞,必然直接降低其實際可操作性。對于違反相關法律的建筑工程,由于法律體系的漏洞,導致建筑質量監督管理的執法工作實并沒起到應有的作用,在很多地區也無法完全展開,尤其是在偏遠地區。因此,從根本上來講,法律體系的不晚上直接造成了建筑質量不能得到極為有效的監管,從而導致執法過程中產生漏洞。
1.4業主對工程質量監管不規范
通常認為,業主的對建筑工程的質量監管行為直接隊工程進展和工程過程的造成影響。但是,在建筑工程質量監管過程中,不規范的業主行為嚴重影響了建筑工程的順利完成。業主過多的干預建筑工程對施工單位的施工過程產生不利影響,不但會影響工程進度,而且也影響工程質量。
1.5工程質量監管機制不完善
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質量的普遍存在問題都出現在施工過程中。有些建筑單位常常通過對常見問題的分析和研究,并結合個人經驗,制定建筑工程質量監管制度。這種質量監督機制不但更具針對性,而且質量監督機制規定要求較高。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制度的制定往往表現出滯后性。因此,在具體的實踐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健全和完善工程質量監管機制。
2工程質量監管的階段與基本內容
為了實現對工程質量監督的全面化、全過程化,監管部門在監督建設工程質量的過程中,應該認真研究建設工程質量形成的次序,以建設工程的實體質量作為最終的評判標準,把整個的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進行科學的分解。加強工程質量監管的主要包括3個階段,即施工前、施工中及竣工后。其中,施工前的質量監管主要是指不但要監督管理設計單位的行為和活動結果,而且要審查監督設計單位能力及設計文件,同時要監督管理勘察單位的質量行為和活動結果,從而實現對對工程質量全面化、全過程化的監督。在建筑工程進行施工中是發生質量問題最多、造成損失最大及影響工程進度最大的階段。因此,必須加強對這一階段的質量監督管理。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采用先進的檢測儀器和設備,從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工程及環境質量三個方面來進行現場檢測實體質量,從而保證建筑工程整體質量和結構的安全性。建筑工程竣工后的質量監督管理主要是針對裝修與維護而言的,要及時處理不符合規范要求的裝修與維護。
3加強工程質量監管的對策分析
3.1完善立法與執法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發展過程中普遍忽略了工程質量監管工作,因此必須盡快完善工程質量監管制度。在制定建筑工程質量監管制度時,要進行專人專用將制度依照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完善。有效的工程質量監管制度和明確監管制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監管部門的發展,從而保障工程質量監管工作的效率。為了加強對建筑工程質量的監管,我國必須建立完整的監督管理法律體系及監督技術標準,以法律和技術標準為依據,從而科學高效的保證建筑質量監督管理工作正常進行。法律是保障建筑質量健康和安全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建筑主管部門應提高建筑質量管理法律的層次,建立符合市場需求的建筑質量監督管理的法律體系,并對行業進行新的規范和改革。
3.2提高工程質量監管人員的素質
就現階段來看,我國工程質量監管人員的素質水平比較低。在工程質量監督的過程中,為保證工程質量監管工作的順利進行,實現有效的監管,需要質量監督人員秉持嚴格、公正的監督管理態度,依據相關法律和技術標準,對建筑工程的質量進行嚴格把關。為了從根本上控制工程監管質量,監管單位必須對質量工作人員的素質進行嚴格考核,不但嚴格要求監管人員擁有自律性和自覺性,而且還嚴格要求監管人員具有良好的工作態度與經驗,能夠嚴格要求自己并嚴格處理所監管工作中的問題。在工作過程中,還需要工程質量監管部門對工作人員的進行定期培訓和教育,從而使工作人員在工作和學習中進步。另外,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缺乏專業性的技術型和管理型人才,所以,目前培養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的專業型人可以說是工作的重點。
3.3建立工程質量預警和服務監督模式
在建筑工程質量監督過程中,通過采取預警模式可以有效地將質量問題控制在萌芽之中并將其及時解決。另外,對于一些不可避免的質量問題,預警模式也可以將其影響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當工程質量問題難以解決的時候,質量監督工作人員應及時指導,這不但可以有效的保證工程的進度,而且對于保證工程質量具有量好效果。在監督過程中發現工程質量問題時,應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采取有效的處理。如果發現工程質量問題嚴重,必須要進行通報,以提高建設和施工單位人員的工程質量安全意識。
3.4創新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理念
傳統的工程質量監督理念往往會導致方法錯誤、工程質量低等問題的產生。因此,在建筑工程的質量監督過程中,必須要與時俱進,創新工程質量監督理念,滿足時展與市場需求的客觀要求。一方面,投資方應該在一定程度放棄直接的干預建筑工程,尤其是在專業施工技術的重要環節,把工程質量監督工作交由監理部門,恢復施工單位的主動權。另一方面,在工程質量監督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市場、地區間的差異性,樹立工程質量監督意識,創新質量監督方法,重視建筑工程的質量監督工作,以確保落實建筑工程的質量監督的各項工作。
4結語
強化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工作,對于定位工程質量監督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提高社會各界對住宅工程質量問題的重視程度,保證人們居住的舒適度,完善工程質量保障體系,必須加強治理健全法制、制定標準、技術培訓、嚴格監管等,并從設計、施工及管理三大方面來提高建筑工程整體質量。落實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直接關系到建筑工程整體的安全及質量。因此,我們必須從監督制度、方法及理念等方面,重視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的工作力度,保證建筑工程整體的質量安全,從而促進我國建筑事業健康蓬勃發展。
作者:王淵 單位:貴州省習水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
參考文獻:
[1]劉琳.新形勢下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思考[J].質量管理,2014,32(12):23~26,30.
[2]李靜.關于建筑管理與工程質量監督工作[J].民營科技,2012(6):349.
[3]高毅敏.淺談建筑質量監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2012(6):27~29.
[4]李鋒,郭龍.淺析如何加強工程質量監管的措施[J].江西建材,2015(1):294.
- 上一篇:基層醫院辦公室檔案管理工作思考
- 下一篇:“互聯網+”倉儲物流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