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體制弱化的會計監督論文

時間:2022-09-27 04:04:46

導語:企業體制弱化的會計監督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體制弱化的會計監督論文

1造成會計監督效果弱化的相關因素探討

1.1會計監督行業相關法律法規體系不夠完善

我國在會計行業法律法規的制定中還存在有待改善的地方。一方面,我國雖然在會計領域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的數量不少,涉及的領域也較為寬泛,但針對會計監督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規還存在諸多空白區域,一些法條的制定還不甚規范,并且存在法條內容考慮不周全的情況,使得企業一旦發生會計監督方面的問題,難以找到相對應的法律法規作為解決問題的依據。另一方面,即使在會計監督領域有對應的法律法規,在執行過程中也具備一定的執行難度,缺乏執行的可行性。因為在企業內部一旦發生違規行為,會計人員往往處于抉擇兩難的尷尬境地,如果對違規行為進行揭露,就有可能對自身的發展不利,而對違規行為視而不見又違背了會計從業人員的準則,權衡利弊之下,會計監督人員往往會選擇隱瞞違規行為,因此,也就使會計監督環節形同虛設,法律法規也成為了一紙空文。

1.2對會計監督工作缺乏有效監管

會計監督工作需要有效的國家和社會監管才能保證其效用的發揮。國家監管行為主要是有一些政府監督部門來執行,而社會監管職能的發揮主要要依靠專業會計企業的審計部門來完成。在實際企業會計監管過程中,政府監督部門往往不能及時有效地察覺企業內部的違規行為,而且,由于我國政府監管部門中還存在相當一部分監督人員的工作作風不正,企業也正是抓住了這一點,對執法監督人員進行賄賂,使監督部門的職能發揮受阻。在社會監督方面,一些專業的會計企業在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權衡中往往會選擇前者,為了從委托企業處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往往會將企業會計信息進行謊報或瞞報處理,使企業會計信息失真,更談不上有效監管。

1.3對會計監督環節中出現的違規行為懲處力度過輕

對于企業會計監督環節中出現的違規問題,執法部門的執法懲處力度過輕也是造成監督工作失效的主要因素之一。執法懲處措施和力度與企業違規行為所帶來的經濟利益相比往往不成正比,懲處力度遠不具有威懾性,相比較而言,企業就更愿意選擇繼續進行違規行為,會計監督工作也就失去了其實際效果。

1.4企業管理者對會計監督工作缺乏重視

企業跨級監督部門是否能正常發揮其效能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自身覺悟。管理者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經常將企業利益擺在首位,為了獲取高額利潤,對于會計操作的違規行為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還會唆使會計監督人員進行違規操作,造成會計監督工作失效。

1.5企業會計監督體制不健全,人員素質不高

企業在內部機構建設中往往忽視了會計監督部門設立的重要性,即便設立了監督部門,出于種種原因也難以保證其職能的發揮。與此同時,一些企業對于會計人員的錄用機制缺乏科學性,只是會計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不能滿足會計監督工作的需要。另外,會計部門的操作缺乏獨立性也直接影響了會計監督工作的順利開展。

2加強企業會計監督的相應對策

2.1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會計監督機制。

首先,企業負責人要正確地組織和領導單位的會計工作,要有責任和義務建立健全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認真履行內部會計監督中的職責,做到會計事項相關人員的職責權限明確,重要經濟業務事項的決策與執行的監督制約程序明確,財產清查的范圍、程序明確,實施內部審計的辦法與程序明確。其次,企業要按照內部會計控制基本規范的要求,建立健全組織規劃控制制度、授權批準控制制度、預算控制制度和實物控制制度。

2.2改革企業會計人員管理體制。

實行會計委派制,一是做到委派的主管會計全面負責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監督企業的經營成果。其個人利益與所在單位的經濟利益要分離,保證監督的真實性。二是優化企業會計監督的環境,保障企業會計人員的權益,對打擊、報復、陷害會計人員的,應依法嚴懲,保證會計監督成為廉政建設的一道堅固屏障。

2.3完善會計法制,加強執法力度。

一方面,要根據經濟建設的需要,要以《會計法》為基本法。健全和完善財務會計法規及其他相關法規,使之盡可能全面、配套、具體,并且有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加大執法力度,對制定出的法律要認真貫徹執行,增強法律的威懾力,使企業管理者、會計人員審計人員都能權衡利弊得失,自覺遵紀守法,維護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2.4加強監管,督促會計師事務所的社會監督職責別位,以充分發揮其社會監督的作用。

大力發展注冊會計師事業,是轉變政府職能,建立健全宏觀調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育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必要手段。要借鑒國際慣例并與國際會計制度接軌,逐步改革會計師事務所的管理體制。

2.5加強國家監督,從轉變傳統觀念、改變習慣的工作方法、監管部門相互配合等方面下大力氣,逐步強化監督職能。

從產權角度看,國家有關職能部必須代表國家以所有者身份對企業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進行監督,以利于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從效益考核角度看,國家作為產權所有者,自然注重它的權益、投資報酬率。因此迫使它必須關注企業的經營管理、利潤情況,以及分配情況。同時要驗證它的真實性、可靠性。從監管部門來看,由政府有關部門組成的國家監督主要有財政、審計、稅務、人民銀行、證券監管、保險監管等,實行全面監督和專門監督相結合。其中財政部門是會計工作的主管部門和主要監督檢查部門,對企業行使普遍監督權,實行全面監督,特別是有權對會計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進行監督,也就是對社會監督的再監督。審計、稅務、人民銀行、證券監管、保險監管等部門依照《審計法》、《稅收征收管理辦法》、(證券法》、《保險法》等法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分別實施專門監督。

作者:張云飛單位:黑龍江龍煤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雞西分公司東山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