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企業旅游危機財務策略分析論文

時間:2022-12-30 10:43:00

導語:旅游企業旅游危機財務策略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旅游企業旅游危機財務策略分析論文

一、旅游危機的影響

2006年8月10日,英國政府宣布挫敗一起襲擊多架赴美航班陰謀,逮捕21名恐怖嫌疑人。險些發生恐怖襲擊后,包括美國AMR、英國PLC、德國Lufthansa等多家航空公司股票大幅下跌。由于很多航班延后或直接取消,很多旅客當即取消了周四前往歐洲或美國的旅游計劃,無奈旅游公司只能如數退款,損失慘重。

就像英國此次炸機陰謀對旅游企業的影響一樣,每一次旅游危機都會嚴重影響旅游企業的業務量,減少旅游企業的現金流。海爾集團的張瑞敏總裁有這樣一個觀點——現金流比利潤更重要,對于旅游企業來說更是如此,因為旅游行業的特點決定了旅游企業在經營中需要準備充分的現金。而旅游危機會減少旅游企業的現金流量,使得旅游企業無法正常地開展業務,甚至面臨破產的危險。

二、危機來臨時旅游企業的財務策略

如同人體血液不足,需要馬上進行輸血一樣,旅游企業的管理者在估計財務問題的大小后,要迅速擬訂行動方案,減少現金開支、增加現金來源,解決當前的現金支付危機。

1.估計財務問題的大小

解決財務問題的第一步就是要確定危機的規模與嚴重性。危機開始的前幾天,旅游企業所能做的只是盡量減少損失,沒有人能夠給出確切的關于危機的答案,所以旅游企業要盡快、盡可能多地收集信息。旅游企業需要了解的信息包括:關于這次危機,政府部門怎么說?旅游管理部門怎么說?旅游管理部門給出了什么樣的影響預測?危機造成的現狀還會持續多久?過去有沒有過類似的危機事件可以參考?游客們怎么說?游客的退訂有多少?將來的預訂情況如何?媒體如何報道這次危機?

綜合這些信息,記錄下相關的結論——危機影響評估。關鍵是回答兩個問題:危機造成的業務下降會持續多久?危機將會帶來多大程度上的業務損失?通過回答上面兩個問題,可以有最好、中間、最差三種假設,可以得出如表1所示的一個危機影響評估表。

上述表格中的數據沒有實際意義,旅游企業回顧自己近年來的數據是最有價值的。比如說,在以往的某一年,類似的危機持續了多久、給企業帶來了多大的損失。因為旅游業是季節性很強的產業,所以前一年度的財務狀況可以幫助企業分析現在的財務狀況。將來的現金流取決于危機將會帶來怎樣的影響,比如說:如果預計此次危機會給企業帶來收入的大幅下降而危機帶來的影響會很快過去,這就意味著企業需要透支的數額較大而時間很短。旅游企業需要假設各種不同的情況,并根據這些情況可能造成的影響判斷企業將來的現金流量。

當預測到危機對于現金流量可能帶來的影響后,就要開始著手采取行動,防止企業出現資金短缺的情況,以免影響企業正常地開展業務。

2.減少現金支出

企業的現金儲備量就像一個水桶里的水,這個水桶有兩個洞:銷售收入是一個進水的洞,支出是一個出水的洞。如果在危機來臨時進水的洞出了問題,那么就要迅速采取行動限制出水的洞的流量。旅游企業這時要看看自己的支出主要包括哪些部分,哪些部分的支出是可以延緩支付的,哪些部分的支出是可以減少甚至消除的。

旅游企業的支出包括固定支出和可變支出,如表2所示,固定支出是必須要支付的費用,可變支出則是那些與接待的游客數量有關的費用。表2中,有一部分支出之所以被稱為“固定支出”,是因為這些支出不由游客的數量所決定,并且通常有了支付的約定,比如說抵押付款。對于大多數固定支出,企業有一個支付合同,要想拒絕支付,除非破產。然而,在危機中常??梢杂幸恍┨厥獾母淖儯热玢y行的利率可能會調低以幫助旅游企業度過危機。

通過檢查上述可變支出的項目,旅游企業應該問自己一些問題:能否減少這些可變支出?能否延緩支付?能否和企業的供應商談判?通過回答這些問題,取消一些不屬于必須花費的支出,同企業的供應商商討使用不同的支付方式。一個60天或者90天的支付將比原來30天的支付更能幫你改善資金流量的狀況。這些事情做的越早,在危機來臨時,企業將會越有存活能力。

對于一次性支出項目,如果有些是花費較大而且可以延期的話,最好延期開展,包括升級設備,購買汽車,裝飾辦公場所等等。所有省下來的錢都可以減輕企業貸款的壓力。

對于旅游企業來說,最大的可變支出(也是最大的財富)將是員工,為了減少這一部分可變支出,企業應當盡量縮減工資的支付總量。縮減工資支付的方式不外乎兩種:

(1)減薪。危機期間,旅游企業會開工不足甚至歇業,如果仍然按照原來的薪資標準發放人員工資是不盡合理的,所以,企業應當與員工講明理由,在征得員工諒解的前提下,采取“適當調整薪資”、“減薪不減質量”的措施,既保存人才實力,又為迎接市場復蘇做好準備。

(2)裁員。如今,人才的搜尋成本與培訓成本都很高,裁員絕對是旅游企業最后的選擇。但是如果企業真的到了非裁員不可的地步時,一定要在裁員前制訂配套的裁員計劃。一旦做出決策,應當及時公開地將實情告訴員工,使員工都能夠充分了解企業所面臨的處境。裁員時,企業應按照勞動法的規定確定補償金額,并且請勞動部門協助做好員工工作;同時,企業內部要加強溝通工作,增強調解勞動糾紛的能力,把可能的勞動糾紛消除在企業內部或萌芽狀態。裁員結束后,企業要關注留用者的心態變化,最好對每一階層的員工都予以明晰的說明,以消除他們的顧慮。此時,也可以通過一些激勵方案來鼓舞士氣。

當旅游企業考慮降低支出時,一定要保證企業的正常運營,最好在降低支出和保證企業的正常運營之間尋找一個合理的平衡點。

3.增加現金來源

當旅游企業急需現金時,現金可能來源于企業主的個人財產。但在通常情況下,大量急需現金是來自于銀行的貸款。當需要貸款時,應盡快聯系銀行爭取貸款,防止財務狀況進一步惡化,否則將來可能會需要更多的現金才能彌補企業出現的巨額財務窟窿。

當危機發生后,政府部門為了重振本地的旅游業,通常會要求銀行降低對旅游企業貸款的門檻,而且會要求銀行降低貸款的利率。例如,曾出任加拿大駐香港領事團首席商務經濟參贊的王輝耀在其2003年給北京市政協有關非典的建議中就提到:香港政府為非典出臺了一個高達118億港元(相當于香港GDP的1%)的緊急援助計劃,其中包括動員20家商業銀行參與的35億港元的低息貸款計劃,重點協助受非典影響的四大行業(包括旅游業)。

另一個增加現金來源的辦法就是爭取財政援助或稅收政策方面的優惠。當危機發生后,政府部門一般會增加旅游預算、給予補貼或者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一些國際組織也會提供財政方面的援助。對此,旅游企業要積極爭取這些優惠政策以改善自己的財務狀況。2003年非典爆發后,我國金融管理部門就相繼出臺了應對非典危機的各項財政金融政策,包括:動用財政儲備資金、建立“非典”防治基金、調整國債資金安排、對生產經營直接受到非典疫情嚴重影響的民航和旅游企業的短期貸款給予財政貼息等。

三、結束語

危機來臨時,現金流問題將是旅游企業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及時有效的財務策略可以幫助旅游企業保持足夠的現金流量以保證企業經營的正常開展。同時,在財務策略之外,旅游企業還應當從營銷、客戶、人力資源、公共關系等各個方面采取有效的策略積極應對旅游危機,使企業在危機來臨時轉危為安。

[摘要]旅游企業在危機來臨時普遍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一旦旅游企業出現財務虧空、入不敷出的情況,就會導致旅游企業的生存危機。旅游企業的管理者要清醒地認識到財務問題的嚴重性,在危機來臨時實施及時有效的財務策略。

[關鍵詞]旅游企業旅游危機財務策略

旅游業是一個關聯性非常強、對產業環境極為敏感的產業,旅游危機的發生必然會對旅游企業產生顯著影響。關于旅游危機的權威定義,世界旅游組織(WTO)是這樣給出的:“旅游危機是影響旅游者對一個目的地的信心和干擾旅游業繼續正常運營的任何突發事件?!边@些突發事件既包括自然災害、經濟波動,也包括恐怖主義活動、政局動亂、犯罪活動、戰爭以及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