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生態旅游業以農業農村為載體論文
時間:2022-05-15 03:54:00
導語:新型生態旅游業以農業農村為載體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觀光農業旅游正在興起;我國觀光農業的發展現狀與前景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觀光農業是一種以農業和農村為載體的新型生態旅游業、觀光農業是把觀光旅游與農業結合在一起的一種旅游活動、國外觀光農業最普遍的一種形式、現狀、20世紀90年代,我國農業觀光旅游在大中城市迅速興起、前景、我國旅游業的飛速發展為觀光農業旅游提供了充足的客源、觀光農業既然屬于旅游業,其發展與旅游業的整體發展密切相關、農業觀光旅游是我國旅游業發展方向之一、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重在開發適應現代旅游需求的高水平生態旅游產品、在我國發展觀光農業,有著眾多有利條件等,具體請詳見。
1觀光農業旅游正在興起
觀光農業是一種以農業和農村為載體的新型生態旅游業。近年來,伴隨全球農業的產業化發展,人們發現,現代農業不僅具有生產性功能,還具有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人們提供觀光、休閑、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隨著收人的增加,閑暇時間的增多,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競爭的日益激烈,人們渴望多樣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農村環境中放松自己。于是,農業與旅游業邊緣交叉的新型產業——觀光農業應運而生。
觀光農業是把觀光旅游與農業結合在一起的一種旅游活動,它的形式和類型很多。根據德、法、美、日、荷蘭等國和我國臺灣省的實踐,其中規模較大的主要有5種:(l)觀光農園:在城市近郊或風景區附近開辟特色果園、菜園、茶園、花圃等,讓游客人內摘果、拔萊、賞花、采茶,享受田園樂趣。這是國外觀光農業最普遍的一種形式;(2)農業公園:即按照公園的經營思路,把農業生產場所、農產品消費場所和休閑旅游場所結合為一體;(3)教育農園:這是兼顧農業生產與科普教育功能的農業經營形態。代表性的有法國的教育農場,日本的學童農園,臺灣的自然生態教室等;(4)森林公園;(5)民俗觀光村。
2我國觀光農業的發展現狀與前景
(一)、現狀
20世紀90年代,我國農業觀光旅游在大中城市迅速興起。據不完全統計,1996-1997年已動工和計劃投資在一億元以上的觀光農業項目在7個以上。1998年國家旅游局以“華夏城鄉游”作為主題旅游年,使“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做農家活、看農家景”成了農村一景。目前我國觀光農業旅游項目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大城市的近郊,其中以珠江三角洲地區最為發達。在廣東,果園觀光旅游最早出現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目前廣東已有80多個觀光果園,每年接待旅游者400多萬人,旅游收入10多億。
在北京、上海、江蘇和廣東等地的一些大城市的近郊,還出現了引進國際先進現代農業設施的農業觀光園,展示電腦自動控制溫度、濕度、施肥、無土栽培和新特農產品種,成了農業科普旅游基地。如上海旅游新區的孫橋現代農業園區、北京的錦繡大地農業觀光園、蘇州的大地園、無錫的大浮觀光農業園和珠海農業科技基地。
(二)前景
1、我國旅游業的飛速發展為觀光農業旅游提供了充足的客源。
觀光農業既然屬于旅游業,其發展與旅游業的整體發展密切相關。首先我們考察整個旅游行業1994年以來的數據資料:年份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
入境旅游人數(萬人)4365.444638.655112.755758.796347.847279.558344.39
旅游外匯收入(億美元)73.2387.33102.00120.74126.02140.99162.24
國內旅游總人次(億人次)5.246.296.406.446.957.197.44
國內旅游收入(億元)1023.511375.701638.382112.702391.182831.923175.54
旅游業保持了穩定而高速的增長。若進一步觀察,可發現入境旅游和國內旅游的增長速度不同。從1994年到2000年,旅游外匯收入增長了122%,年均增長14.2%;國內旅游收入增長了210%,年均增長20.8%。國內旅游增長速度遠遠超過入境旅游,但到2000年為止,旅游外匯收入與國內旅游收入之比僅為1∶2.5,國內旅游仍有很大發展空間。鑒于觀光農業的特性,對其需求主要來自國內游客,因此客源有充分保證。
從1994年以來的有關數據也表明,城鎮居民旅游人次和旅游支出都是逐年遞增,尤其近年隨著假日經濟的興起又有大幅增長。由于觀光農業的客源主要為國內城市居民,因此可以預測,對觀光農業的需求也將保持一個旺盛的態勢。
2、農業觀光旅游是我國旅游業發展方向之一。
今年我國將分別啟動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旅游扶貧開發區、國家旅游度假區建設工程,爭取在“十五”期間形成三區聯動、滾動發展的旅游產品新格局。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建設主要是利用富集的景觀資源和自然生態資源,通過政府引導,資金支持,市場推薦的方式,建設一批符合市場需求的旅游精品項目和示范項目。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重在開發適應現代旅游需求的高水平生態旅游產品,培育我國旅游業發展的后續產品。
3、在我國發展觀光農業,有著眾多有利條件。
(1)觀光農業投入少、收益高。觀光農業項目可以就地取材,建設費用相對較小,而且由于項目的分期投資和開發,使得啟動資金較小。另一方面,觀光農業項目建設周期較短,能迅速產生經濟效益,包括農業收入和旅游收入,而兩者的結合使得其效益優于傳統農業。例如:農產品在狩獵、垂釣等旅游活動中直接銷售給游客,其價格高于市場價格,并且減少了運輸和銷售費用。
- 上一篇:街工委四季度工作會議講話
- 下一篇:構建財務責任指標制約財務活動論文
精品范文
10新型護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