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旅游業狀況及發展策略
時間:2022-05-04 04:52:00
導語:休閑旅游業狀況及發展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我國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旃澴嗟纳钍谷藗児ぷ鳌W習的壓力不斷加大,環境污染帶來的影響也越來越大,而空氣清新、環境靜謐、瓜果飄香、鄉情濃郁、民風淳樸的鄉村成了現代城市人渴望回歸的精神家園,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成為很多現代城市人的夢想生活方式。于是,在周末閑暇時間人們迫切希望到鄰近的鄉村去釋放內心的壓力,使身心遠離城市,感受大自然的氣息,去體驗農村質樸的生活?,F階段,農家樂休閑旅游逐漸被越來越多的旅游者所青睞,鄉村農家樂休閑旅游也越來越豐富,隨之也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
1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發展現狀
農家樂休閑旅游是鄉村旅游的一種形式。它是傳統農業與旅游業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新興的旅游項目。全國各地的鄉村旅游開發均向融觀光、考察、學習、參與、康體、休閑、度假、娛樂于一體的綜合型方向發展,其中國內游客參加率和重游率最高的鄉村旅游項目包括以“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干農家活、享農家樂”為內容的民俗風情旅游;以收獲各種農產品為主要內容的務農采摘旅游;以民間傳統節慶活動為內容的鄉村節慶旅游。在很多城市的郊區和廣大農村地區,如北京郊區農村、上海郊區、成都近郊等地,農家樂已形成一定規模,成為都市人假日、周末休閑娛樂的一種獨特的旅游形式。在深圳等地,類似“私家果園”的投資也已興起。浙江鄉鎮企業發達的幾個沿海城市紹興、溫州及舟山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發展已達到一定規模(表1)。從表1可以看出.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發展勢頭良好。事實表明,隨農家樂休閑旅游的快速發展,對農民的生產生活產生了一系列的積極影響:一是延長了產業鏈,聯動了商貿、交通、飲食服務等相關行業的發展,活躍了農村市場,推動了農村經濟轉型升級,提高了經濟效益;二是盤活了農民的閑置資產,在家門口實現了轉移就業和增收致富,拓寬了農民的致富門路;三是推動了農村環境改善,加快了新農村建設步伐;四是進一步融合了城鄉文化,促進農民綜合素質的提高。
2當前農家樂休閑旅游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國家農家樂休閑旅游產業投入逐年加大,示范點不斷涌現,發展態勢良好。但從總體情況看,產業發展還相對粗放,品牌、規模和檔次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發展任務依然繁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以浙江沿海城市紹興、溫州及舟山等地為例,主要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規劃布局不科學.發展特色不鮮明
農家樂休閑旅游發展規劃不深不細,在資源依托、特色內涵、市場容量、發展時序、區域推進等方面滯后于發展形勢,特別是由于準入門檻低,大多數農家樂休閑旅游村(點)缺乏規劃論證,發展存在一定的無序性和盲目性,設計雷同、簡單仿效、粗放經營等現象比較突出。經營同質化問題較為普遍,多數經營者只是簡單地將現有的農田、林地、果園、漁場、養殖場加以美化和修飾,造成農家樂休閑旅游產品內容和形式基本雷同,經營項目單一,大都局限于吃農家菜,且菜肴大同小異;以打牌、釣魚為基本的娛樂方式;住宿服務是城市酒店的復制,地方特色不夠突出,旅游感受單調。對農耕文化和傳統民俗挖掘不夠,缺乏地道的農家文化和鄉土風味,“農”的特色不突出,“家”的氛圍不濃厚,“樂”的文章不充分。
2.2旅游服務不規范。要素保障不到位
農家樂經營戶(點)大多為分散經營,行業自律性較差。經營者大多是農民,很大一部分存在“小農思想”,缺乏長遠的發展意識和現代經營管理意識,專業系統的培訓和教育不足,從業人員素質偏低,服務意識和服務技能較差,影響了農家樂休閑旅游經營和管理水平.無法滿足不同層次游客的消費需求。近年來,由于土地指標控制較為嚴格,農家樂建設用地難以解決,土地問題依然是影響和制約農家樂發展的突出矛盾。同時,由于農家樂開發周期長、投資大、見效慢,又缺乏有效的抵押物,難以獲得強有力的金融支持,制約了農家樂休閑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
3加快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對策
重新定位農家樂的功能,啟動一批提升、改造和新建項目,著力提升、完善業態布局、培育休閑旅游要素體系和打造具有農業生產經營活動、農村自然環境和農村特有的鄉土文化吸引游客,集欣賞、娛樂、體驗、知識教育于一體的新興休閑產業。加快城鄉經濟統籌發展、實現產業聯動和以城帶鄉的重要途徑,對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統籌城鄉發展、增加農民就業機會、拓展農民增收渠道、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滿足游客旅游文化消費需求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1科學規劃布點
從政府主導、部門協作、農民參與的角度,建立農家樂休閑旅游業推進機制,從全局上把握,統籌協調。在充分考慮投入能力、市場容量和環境承載能力的基礎上,結合市縣區域總體規劃,從當地獨特的自然資源、生態資源、產業資源和人文資源出發,編制具有獨立化、差異化、切實可行的農家樂發展總體規劃和相應的布點建設規劃。高度重視規劃的引導和控制作用,賦予每個農家樂不同主題,以迎合不同市場需求,逐步由點發展到線,串聯改造相關旅游景點,形成塊狀集群式發展,避免一哄而上、重復建設。同時,根據不同區域定位,開置農家樂休閑要素,利用要素布局支撐特色發展,通過要素有機串聯形成線狀,建構農家樂休閑旅游體系,推動整個旅游業的發展,促進新農村建設。重視農家樂開發的論證工作,建立一個由農業、旅游、規劃等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專家等組成的農家樂開發指導委員會,開展行業指導、專家專業指導和農家樂申報論證、督查工作。
3.2重視特色培育
3.2.1把握特質資源依托點。以農村的自然生態資源或現代農業園區、農業產業化基地為依托,精心策劃設計發展饃式定位。例如,生態示范區驅動觀光旅游農園、租賃農園、農業公園、教育農園、休閑度假綜合型、古村落、濱海旅游依托、山地戶外運動山岳旅游依托等模式。同樣,國外的CSA模式(社區支持農業),它是消費者為了尋找安全的食物,與那些希望生產有機食品并建立穩定客源的農民達成供需協議,并直接由農場送貨上門,在許多國家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實際上國內近階段也有不少在嘗試CSA模式,如北京的小毛驢市民農園.以放心菜、綠色菜為特色,很受歡迎。同時,也出現部分城市人零散的在農村租賃土地,開展了類似于現實版“開心農場”的“咱家菜園”,滿足他們對有機食品的需求和體驗農村勞動項目;又如利用地形地貌開展戶外運動,如徒步遠足、攀登、野營、拓展訓練等康體健身的特色項目開發??傊?。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開發必須緊扣地方資源.并牢牢把握資源特質,明確目標市場定位,理清開發思路.走錯位競爭和差異化發展之路。
3.2.2彰顯文化特色。挖掘、提煉優秀的農耕文化和民俗文化資源,如神話傳說、農諺民謠、祭祀慶典、農耕器具、飲食習俗等文化元素,讓都市人更多、更好地了解鄉村社會文化和民俗風情,使優秀的民俗文化資源走向市場。例如,以茶為主題的浙江諸暨綠劍茶文化休閑園,茶文化發展歷史浮雕墻.暨企業新研制的加工流水線,茶葉深加工及貿易、文化推廣等方面融合開發起到了很好的典范作用。通過民俗文化村、舉辦民俗文化節以及農家樂攝影基地、繪畫基地、鄉村俱樂部等建設,組織開展各種形式多樣的鄉村實地采風寫生和風情體驗實踐活動,積極開發彰顯地域文化特色的農家樂休閑旅游,提高農家樂旅游的文化品位。
3.2.3突出美食特色。突出農家菜肴的地道風情,突出天然、綠色,真正做到原汁原味,讓客人吃得新鮮、吃出情趣、吃出健康。注重對農村傳統飲食文化的整理和挖掘,進一步繼承和發揚地方菜肴傳統的制作工藝,打造農家風味的招牌菜。同時,利用行業主管部門和職業院校聯合研究制定適合傳承農家特色菜肴的農家樂廚師培訓課程和職業技能評定標準。舉辦各種形式的農家廚藝品評比賽活動,培養一批繼承傳統、善于創新的農家樂大廚,不斷豐富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餐飲文化。
3.2.4開發特色產品。扶持農戶開展傳統手工藝和開發富有地方特色的農副產品、休閑食品和旅游商品,拉長農家樂休閑旅游產業鏈,扶持“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設立農家樂產品展示展銷中心,帶動當地特色農產品和旅游紀念品的銷售,擴大知名度,增加經營收入。
3.3完善服務體系
發揮相關政府職能部門的積極作用,齊抓共管,合理扶持,切實推行農家樂發展。建設農家樂特色村(點)的旅游交通標識體系、安保服務體系、環衛服務體系、游覽服務體系等,同時定期開展從業人員的素質提升培訓。
3.4重視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發展的項目平臺
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的關鍵是必須要有項目平臺支撐,有產業保障,有新業態涌現,有企業運作。因此,要加強對農家樂休閑旅游項目的策劃,按照項目產業化、集群化的定位,可以引進一批有資本、有實力、有市場、有經營能力的農民企業家參與開發運營,大力發展生態、文化、休閑、度假、運動、健身、娛樂等農家樂休閑旅游項目。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引導作用,整合部門資金、技術資源,籌措落實專項資金。對專項資金的投入實行重點項目重點扶持、重點投入,避免蜻蜒點水式均衡投入或蔥花式分散投入。多、快、好、省地重點發展、推進一些優質項目,充分發揮示范(村)點的輻射作用,成熟一個、推廣一個。開發大項目,培育大主體,推動大發展。
4結語
總之,大力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業,堅持規劃引領抓好科學布點,注重生態環境保護、資源有序利用等工作,在傳承中發展,發展中傳承,努力推進可持續發展模式。堅持典型示范,推進農家樂休閑旅游業向企業化、規模化、特色化、休閑化方向發展,不斷提高產業層次和企業主體作用,不斷完善發展機制。在開發、建設、保護機制上積極探索.打響品牌,做出成效。
- 上一篇:縣委自主創新能力工作意見
- 下一篇:縣區全年老齡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