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帝文化旅游發展與保護策略
時間:2022-06-11 03:17:00
導語:關帝文化旅游發展與保護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帝文化是中國信仰文化中富有特色的文化項目,通過歷史傳播已形成世界性文化現象。隨著關帝文化旅游的發展,開發和保護東山關帝文化成為熱點。綜合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可知,東山關帝文化旅游的研究處于初級階段,成果少,多數研究限于關帝、東山關帝廟宇、東山關帝信仰。東山關帝廟是中國大陸四大關帝廟之一,與臺灣和海外關帝文化有重大歷史淵源,是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海外關帝廟的祖廟。近幾年東山關帝文化旅游雖有所發展,但在保護和開發的過程也存在市場小、知名度不夠等問題。本文著重分析東山關帝文化的特殊旅游價值和開發保護上存在的問題,并從吸引海內外游客的角度提出對策,以達到高水平開發和保護的目的,在構建海峽西岸旅游區的背景下,對弘揚關帝文化,增進兩岸同胞民族認同感具有重要意義。
一、對東山關帝文化的再認識
關帝文化是指關公的思想、道德、精神及其物質載體和社會影響的總和,是一個多層次、多文化的復合體[1]。山西運城關帝廟、河南洛陽關帝廟、湖北當陽關帝廟、福建東山關帝廟并稱為中國四大關帝廟,關公生在運城,身葬當陽、首埋洛陽,而東山關帝廟又將其精神傳至臺灣及海外,正由于其獨特的歷史淵源和傳播作用,成為海內外現代關帝文化旅游的重要源頭。
(一)關帝文化的一般旅游價值
關帝文化旅游價值是基于關帝信仰及其文化現象而形成的對旅游者有吸引力的因素與事物,仁、義、禮、智、信是關帝文化旅游價值的集中體現,其中武圣文化和財神文化是主要旅游文化。東山關帝廟也集這些文化之大成。
1.武圣文化旅游價值關公是中國崇武文化中唯一能與文圣孔子并列的武圣。關公在其近六十年的一生中,策馬橫刀,輔佐劉備完成鼎立三國大業,譜寫出一曲令人感慨萬端的人生壯歌。關公武圣文化博大精深。關公對國以忠,待人以義,處世以仁,作戰以勇,留有桃園三結義的千古佳話,成為中國封建社會后期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士農工商廣泛頂禮膜拜的神圣偶像。關公是封號最高的從人到神的楷模。關公死后,荊州百姓為其立廟,宋真宗下令修建解州關帝廟,自此關帝顯圣,屢屢封號,有“壯繆義勇武安顯靈英濟王”、“伏魔大帝”等等。在清軍入關前,岳飛一直都是武圣,清軍入關后,因為岳飛乃抗金名將,如果還將岳飛列為武圣,極為不妥。恰好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將關羽演繹得神乎其神,于是皇太極的第一大謀士漢人范文程便獻計將關羽請為武圣。東山關帝廟是歷史上抗倭、抗荷、鄭成功收復臺灣等軍事偉跡的見證,東山還是我國重要的軍事演練基地,中華武圣文化得到充分體現,具有很高的旅游價值。
2.財神文化旅游價值金錢美女不移志,兩袖清風鎮乾坤。據《三國演義》載,關公在曹營受到曹操敬重,不斷贈送金銀帛錦,關公便一一記錄在冊,曹操還贈12美女,皆不移其志。關公辭曹臨行前,將曹操送來的財物悉數留下,還附上一本收存帳冊,“封金掛印”清清白白保嫂尋兄而去。這種簿記法對后世各行業產生很大影響,關公這種精神為后人所頌揚。關帝是忠誠信義的守護神。以信義為本,事業就會興旺發達,商賈們將關公作為發財致富的守護神和誠信交易的公正人,來維護傳統的道德秩序。閩南和臺灣的商人、漁民都很信奉關帝,外出經商前都會前往關帝廟參拜求福,財神文化的世俗價值在此得到了充分體現。
(二)東山關帝文化的特殊旅游價值
1.改朝換代歷史文化旅游價值東山關帝廟是朝代更替,歷史變遷的見證。宋代是一個尚文積弱的時代,邊患不斷,統治階級不思富國強兵,卻乞求神靈保佑,這時期關羽由于道教的推崇和朝廷的累累加封,名聲大震。宋朝被元朝取代,民族矛盾嚴重,漢族和其他民族受蒙古族的壓迫,激起反抗,而關羽復興漢室的精神使其崇拜得以延續。朝代的滅亡和興起是歷史發展規律,東山關帝廟中的宋末君臣主仆倒置所體現的亡國改朝的歷史,常讓游客懷舊嗟嘆。
2.忠誠名節人格文化旅游價值東山關帝廟表現了陸秀夫忠義守節,形成了兩周倉的獨特景觀。南宋抗元名臣陸秀夫,在親歷崖山決戰后,見大勢已去,背著八歲的小皇帝蹈海殉國。明朝時期,關帝神像正在“開光”,陸秀夫附身神像享受民間香火,宋幼主附身周倉。按廟里神位,關帝為主,周倉為侍將;但帝昺總是君,自己畢竟是臣,于是托夢廟祝,東山老百姓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給宋帝附神的周倉安排個座位,另立個神翕在旁,免除他持刀的職務,等到關帝出巡,另備白馬一匹,供他代步。但人們總覺得關帝座前,僅關平侍立,不協調,又塑了周倉的原形持刀侍立,這就是兩周倉的來歷。宋末忠臣的人格魅力賦予東山關帝廟特殊的旅游吸引力。
3.剿匪安民軍事文化旅游價值東山關帝廟與銅山古城相得益彰。銅山古城是明太祖朱元璋為防倭寇,命江夏侯周德興經略東南沿海軍務,調云霄、詔安、漳浦等地民工,臨海砌石,歷時五年建成。古城置有許多海烽、火藥、火炮等,大部分已蕩然無存,現只有一部分陳列在東山縣博物館內。東山關帝廟是東山人民抗倭歷史的見證。明朝,倭寇多次騷擾銅山,銅山人民奮起自衛,組織“保安堂”,多次設伏殲滅倭寇;嘉靖年間,銅山城外南嶼漁民陳焯擺下“暗鼎陣”,倭寇全軍覆滅;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和萬歷十年(1582),民族英雄戚繼光兩度率領浙江義烏兵,在銅山寨設“浙兵營”,親自指揮,擊敗倭寇的騷擾[2]。
4.抵御侵略愛國文化旅游價值東山關帝廟是東山人民抵御侵略的見證。崇禎六年,銅山人民協助巡撫路振飛、大帥徐一鳴,在銅山海面兩次擊潰荷蘭艦隊,隆武年間鄭成功東征收復臺灣時,銅山有500多名青壯年挺身投入東征隊伍……,古城附近留下鄭成功屯兵處、營房、“萬軍井”、水操臺等遺址以及碑刻。清道光二十一年,銅山軍民奮起反抗,擊退英艦;抗日戰爭期間,銅山軍民在此古城抗擊日本侵略者的進犯,灑下熱血[2]。
5.巧奪天工建筑文化旅游價值東山關帝廟是中國四大關帝廟中最袖珍的一座。東山關帝廟是閩中記載的第一座關帝廟,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寬17米,總長40米,建筑面積680多平方米,是全國四大關帝廟最小的一座。廟內的石雕、鏤空金木雕、彩瓷剪貼雕構成了別具一格的“三雕”?!疤油ぁ笔菛|山關帝廟值得一提的建筑,是閩南彩瓷雕的集中體現。其正面有“八仙過?!薄?、八獸圖”等,背面雕塑唐宋故事中的120個人物[2]。其僅用六根石柱支撐數百根拱梁,歷經600多年完好無損,這六根石柱是由內向外傾斜的,在其他建筑上是很罕見的。異彩紛呈的石雕技術。漳州的石雕作品中最常見的是龍和獅。東山關帝廟的門前有四對石獅,神態各異;進入廟內經過天井可見三個并排的門,中間擋門棍上雕有龍,右手邊為龍門,左手邊為虎門,殿內有塊采用立雕法的石雕制品,這種雕法現存僅兩個地方,一是北京天壇,二是東山關帝廟[2]。
二、東山關帝文化的旅游市場
近幾年東山關帝廟景區知名度提高,旅游市場有所變化。為了加強東山關帝文化旅游的開發、宣傳促銷,有必要對該旅游市場進行分析。
(一)東山關帝文化客源地市場
1.國內臺港澳市場臺港澳是東山關帝廟最大的市場。其中臺灣人關注最多,廟里“追源謁祖”的匾額,是1998年8月臺灣高雄市的關帝廟文衡殿信徒贈送的,證明了東山與臺灣關帝廟的淵源關系,東山關帝廟是臺灣1000余座關帝廟的香緣祖廟,多數廟宇的設計布局與東山關帝廟相仿。十多年來,臺灣已經有35個縣市的320多座關帝廟的十萬多名信徒前來東山關帝廟開展文化交流和朝圣謁祖活動。[3]東山關帝廟香火自明清兩代不斷傳入臺港澳,主要有三種途徑[4]:一是軍隊出戍臺灣、澎湖列島,士兵把作為”戰神、武神”的關帝香火播入;二是墾荒移民,東山島民眾遷徙開墾臺灣和發展港澳,把關帝神請到臺港澳供奉;三是商貿往來,東山是大陸與臺港澳通航通商的重要良港,許多臺港澳商人喜歡到東山關帝廟進香祈求生意興隆,將香火分靈。因而開發臺港澳市場具有重大意義,有利增進兩岸同胞的共識和民族認同感。
2.國內大陸市場關帝信仰沿著中國古代經濟文化傳播的軌跡,由中原腹地逐漸向東南沿海放射,并有組織地傳至福建。唐朝總章三年,陳政、陳元光奉旨開發閩南,士兵帶來了中原家鄉供奉的關羽神像香火,由此關帝信仰在閩南傳開。同時由于東山的地理環境和軍事地位,關帝信仰在東山廣泛傳播。東山關帝文化擁有特殊旅游價值以及與臺灣的淵源關系,成為吸引國內游客的亮點。
3.海外市場福建人民移居海外,把家鄉的習俗帶到僑居地,因而關帝信仰在海外傳播。在日本長崎的福濟寺、新加坡福建幫的天福宮、馬來西亞馬六甲的青云亭等都祭祀有關帝,大部分是漳州人把家鄉的信仰分靈過去的[5],這些都是東山關帝文化旅游的潛在客源。每年祭祀關帝的日子,許多海外華僑都會回來,2006年東山關帝文化旅游節更是盛況空前。此外在日韓等國,三國演義、孫子兵法成為經濟活動的戰略來源,關公的誠信成為他們經濟活動中所信奉的準則。
(二)東山關帝文化客源市場
香客:主要的客源。從細處說,讀書人拜他,因為關公識問知書,可保學習順利;農家拜他,因為關公是神又是天上的龍,興云布雨,能體諒農家疾苦;官員拜他,因為關公盡忠盡職,堪為楷模??偟膩碚f女性比男性多,年長者比年少者多。事實上絕大多數的香客都是中老年婦女,因為她們少受教育,對外交往少,受傳統影響,熱衷于信仰,認為家庭和睦、消病祛災都是自己分內的事,自然就會去關帝廟求神[6]。商務客:關公掛印封金,不取不義之財,又可以保平安發財,生意興隆,財產安全。因而許多臺灣商務客來大陸做生意都會到東山關帝廟朝拜。觀光客:由于東山關帝廟的特殊旅游價值和風動石的奇特,會吸引許多游客,這類游客一般在周末、節假日、以及關帝祭典的日子前來旅游。特殊客源:東山有軍事文化歷史,是軍事導彈演習基地,再者關公是華夏第一奇勇,這對軍人來說極具吸引力;同時戚繼光、鄭成功、陸秀夫、關羽的愛國史實,對青少年來說,是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好去處。
三、東山關帝文化旅游開發和保護的現狀分析
東山關帝文化旅游的開發和保護已取得一定成績,尤其是關帝文化旅游節的開展產生了很大的效益,但仍存在問題。
(一)旅游開發和保護的成績
1.旅游資源初步開發,環境保持良好東山關帝廟景點大致分為兩大類:一是以風動石為主的自然景觀,包括釣鰲臺、虎崆滴玉等,多數為奇礁異石;二是以關帝廟為主的人文景觀,包括銅山古城、碑文等[7];景區內的衛生狀況和綠化較好,周邊尤其是東山灣的衛生得到良好保持。
2.東山關帝文化旅游品牌的打造東山關帝文化旅游節的開展使關帝文化知名度得到提升,吸引了海內外眾多游客,尤其是臺胞,加強了兩岸民間文化的交流。以這為品牌,有利促進漳州旅游業的發展。
3.政府主導型的管理體制東山關帝文化旅游主要是在市縣旅游局的主導下進行,人、物、財等資源由政府調配;景區的修繕、改建、投資等重大活動也都由政府決定,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東山關帝廟的保護和開發,東山關帝文化旅游節的成功舉辦就是個例子。
(二)旅游開發和保護存在的問題
1.資源開發不夠深入,文化內涵挖掘不夠,旅游產品單一該景區仍停留在宗教朝拜和旅游觀光這一基礎層次上,產品結構極為單一,僅有固定設施的建設,如關帝像、關帝廟、功德箱等,參與項目幾乎沒有,游客沒有機會真正參與體會,這無疑降低了對部分游客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2宣傳力度不夠,知名度較低東山關帝廟位于風動石景區內,對外開放宣傳時也是打著風動石景區的名號,這使很多游客不知東山關帝廟位于何處,甚至認為其只是一個單純的廟宇,因而許多游客不愿意前去參觀。據漳州市旅游局資料統計:游客到該景區的途徑,朋友介紹占50%,媒體宣傳占30%,旅游團組織占20%,說明關帝廟景區宣傳力度有待加強;游客到該景區游玩的次數,首次游玩的占30%,兩次游玩的占30%,說明該景區的回頭率比較高,因此我們應充分挖掘其潛在資源[7]。
3.旅游六要素設施不完善東山關帝廟景區沒有大型的停車場,配套旅游購物設施少,東門嶼與關帝廟景區間的客輪屈指可數,在旅游旺季無法滿足需要;景區內某些景物由于自然和人為原因出現損壞,如雕塑和碑文開始出現裂跡,蓮花池的水質渾濁,水位下降;景區內只有銷售工藝品和日常用品的店面,沒有醫療服務等配套設施,現有的消防設備和警醒標志出現老化,這些情況雖得到一定修復,但問題仍存在。
4.導游隊伍不完備該景區沒有專門的解說員,大都由旅行社導游講解。這些導游對東山關帝文化知識沒有深入了解,無法講深講透,往往側重風動石為主的自然景觀的講解,無形當中弱化了東山關帝廟的地位,廟里雖然有從業人員,但基本不與游客交流,頂多指引游客燒香的程序步驟,解讀簽詩等。
5.景區市場化運作力度不夠在政府主導型的管理體制下,關帝廟只是進行具體的組織實施,很少有招商引資,市場運作不夠,景區的發展規模必然受限。
6.多頭管理東山關帝文化既屬于宗教文化,又屬于旅游文化,因而出現多個部門參與管理的現象,如宗教部門、旅游局,這就需要各部門進行協調,良好組織管理。
四、東山關帝文化旅游開發和保護的思路
在對東山關帝文化開發和保護存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的基礎上,可以看到開發空間仍然很大,開發層次有待提高,因而筆者提出以下幾點粗淺對策:
(一)旅游產品的全面開發
要提升旅游產品的吸引力,需要開發新產品,提供游客參與體驗的機會,這是景區持續發展的關鍵。筆者就該景區的旅游產品開發提出幾點設想[9]:
1.軍事文化旅游產品東山關帝廟是抵御外敵入侵的歷史見證,可以把關帝武德武功崇拜與當時東山防倭寇的史實相結合,也可與宋朝名將陸秀夫忠義守節的人格崇拜相疊加,提高東山關帝廟的文化內涵,對現存的四百米銅山古城,可在沿途設置落地音箱,配置戰斗聲和音樂,雕塑陳焯、戚繼光、鄭成功的雕像,以供游客參觀拍照,同時可以讓游客觀看和學習戰場的巡禮表演,讓游客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8]。
2.工藝文化旅游產品閩南特色的彩瓷剪貼雕在太子亭上表現得很充分,其制作方法是把陶胚燒成形,然后用碎瓷片剪貼上,這種傳統工藝過程煩瑣,需要有精湛的手藝;在黃道周故居前往東城門間的路段左邊雜草地上建立關公文化石雕群,以關公故事為內容,展示石雕文化,結合這兩點開展工藝文化旅游,在景區停車場處可設立一個工藝旅游產品銷售工廠,請專業師傅現身說法,教授游客制作,提高游客的參與度。
3.關帝文化體驗旅游產品關帝靈簽是關帝文化的結晶,包含了關公的仁義禮智信勇,培養專門人員為游客解簽;定時在關帝廟前面的廣場用戲劇的形式表演關公的故事片段,可以放在周六周日進行;幼年的關羽在砍柴割草之間,摸索了一套劈柴割草刀法,可以讓武術人士表演關公的刀法;同時結合寶智寺開展宗教文化體驗游,學佛禮、聽經坐禪、拜文峰踏頌經;利用媒體雜志對關帝文化進行整理出版,收集相關文獻資料,在景區內的東山博物館內增設一個東山關帝文化展覽館,來展示關帝文化。
4.海上軍事懷舊旅游產品以當年日本倭寇入侵的路線和荷蘭入侵的路線來開發海上的旅游線路,借用軍事船只,模擬當時海戰的情景,在規劃時可考慮與臺灣的溝通,遠眺臺灣項目的開發,同時增加東門嶼與關帝廟景區間的客輪,讓游客在海上觀關帝廟,由于東山灣是個天然的養殖區,可以考慮為游客提供海釣,包括提供在海上用餐。
5.節慶系列旅游產品精心策劃一些慶典活動、增加吸引力,例如在農歷五月十三、六月二十四祭祀關帝的日子,舉辦慶典活動請社戲來演出,定時期舉辦關帝巡游活動并與東山當地的民俗活動相結合,邀請善男信女、游客參加祈禱活動;另外舉辦好“東山關帝文化旅游節”,并打造此品牌突出文化,用傳統的戲劇曲藝如薌劇等全方位地揭示東山關帝文化。
(二)旅游市場的全面開拓
1.加大宣傳力度,拓展市場空間[10]利用關帝的迷人傳說、英雄故事和歷代文人騷客留下的有關詩文名篇做文章,拍攝制成精美的影視宣傳品,在報刊、雜志、電腦網絡、電視等宣傳媒體上直接宣傳;攝制東山關帝文化影片,例如佛教曾有一部電影《少林寺》為河南嵩山帶來了成千上萬次的宗教旅游者,可見對外宣傳的重要性。在對外宣傳中要重點考慮臺灣市場。精心策劃慶典活動,舉辦好“關帝文化旅游節”,此外與旅行社、酒店等相關行業合作,增加客源。
2.更換景點名稱,突出整體優勢在漳州導游詞、福建省導游詞等各種導游解說的書籍中,我們可以查閱到的是東山風動石景區的導游詞,只在其中包含關帝廟的簡要介紹,風動石這個名稱具有普遍性,很難讓游客對該景區產生濃厚的興趣,東山關帝廟是東山關帝文化旅游的載體,要打出品牌,首先要在景區名稱上做文章,東山關帝廟石全國四大關帝廟之一,與臺灣關帝廟有著歷史淵源,有其獨特的文化地位,從這層面來說更換景點名稱是件很有意義的事,例如直接取名東山關帝廟景區、關帝主題園等以便突出重點和核心內容。
(三)保障措施配套完善
1.人力保障加強導游隊伍的建設,應培養專門的關帝文化旅游解說員,導游應具有較為豐富的宗教文化知識,尤其是關帝文化知識;由于在游客來源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臺灣游客,因而要培養一批閩南話導游,以便溝通交流。
2.物力保障改善周邊環境,凈化旅游場所,完善基礎設施,協調人地關系。政府可以通過財政撥款、民間集資、捐贈等形式籌資,對關帝廟及相關文物進行恢復、修葺、保護性改建、擴建,改善旅游環境,其中太子亭是最精華的部分,要重點保護。
3.體制保障應理順體系,完善法規。為該景區制定景區保護法,現代寺廟管理制度,成立關帝基金會,在合理收取門票方面可以對宗教人士實行免票制度,對當地的信眾和游客實行年票制;根據存在的問題,階段性地制定解決措施。
(四)加強保護力度,持續開發
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要樹立起開發必須建立在保護基礎上的思想。完善管理和文化保護規章制度,做好環境保護規劃工作,對景區內出現的污染、開裂等現狀要分析原因,及時消除隱患,以保護旅游者的旅行安全。收集和完善有關東山關帝文化的資料,在逐步完善的基礎上,可考慮申報世界遺產,以提高保護力度。
五、結語
東山關帝文化旅游是全國現代關帝文化旅游的重要源頭。通過對東山關帝文化的再認識,發掘到東山關帝文化的特殊旅游價值;通過對其旅游市場和現狀的分析,從文化旅游的角度進行開發和保護,則應突出文化內涵,創新旅游產品,開拓市場空間,提高從業人員素質。東山關帝文化既要開發又要保護,既要繼承又要發揚,這樣才能促進東山關帝文化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 上一篇:鎮委辦全年防汛準備工作通知
- 下一篇:鎮政辦石材加工業污染整治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