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高專旅游管理專業多元化評價研究

時間:2022-09-29 10:29:30

導語:高職高專旅游管理專業多元化評價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高專旅游管理專業多元化評價研究

摘要:本文在分析高職旅游管理專業評價現狀的基礎上,建立了以“德、技、能”為核心的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多元化評價體系,接著論述了多元化評價體系的運行機制和制度保障,介紹了旅游管理專業多元化評價的具體實踐。最后提出了相關建議和策略。

關鍵詞:多元化;評價;“德、能、技”;旅游管理專業

1研究背景

教育部一系列文件指出: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要重視過程監控,吸收用人單位參與教學質量評價。要堅持校內成績考核與企業實踐考核相結合,探索課堂與實習地點的一體化;積極探索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有利于增強學生能力的教學模式。因此,以教育部相關文件為指導思想,旅游管理專業自2011年國家骨干院校項目建設啟動以來,積極探索以“德、技、能”為核心的“校、企、生”多元化評價體系建設,目前已形成一套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由教師、行業專家、用人單位、學生、職業鑒定機構等構成的多元化評價機制,人才培養質量明顯提升。

2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評價的現狀

2.1重視共性、忽視個性

長期以來,受班級人數多、考試評價標準單一等因素影響,教師精力有限,不能照顧到每個學生的個性,只能機械地把閉卷考試分數作為區別學生好壞的主要標準,致使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只能被動接受教師的“共性”教育。

2.2重視結果、忽視過程

現有的評價方法過分關注教學活動的結果,忽略了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并導致學生不重視平時的學習過程,考試前突擊背書、突擊復習,最后通過考試的現象。這明顯背離了教育目標的真正內涵。

2.3重視知識、忽視能力

原有的評價體系側重考察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力,忽視了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的考察,容易造成學生死記硬背,并寄希望于教師考前劃重點。

3旅游管理專業構建學生多元化評價體系的探索

旅游管理專業教師自2010年國家骨干院校項目實施以來,一直在探索構建學生多元評價體系。通過校企合作,共同監控和管理學生頂崗實習的質量,及時吸納學生、用人單位、行業專家、政府部門及第三方評價機構等共同參與學生和教學質量評價。具體實踐如下:

3.1多元化評價的指導思想

①評價的全面性。職業教育是為生產、管理、服務一線培養技能型人才,所以不應采用知識記憶導向的評價模式。而應把技能操作、職業道德、職業素養、職業資格標準、實習崗位勝任等方面融入評價標準,全面地評價學生。②評價的差異性。由于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智能組合,有自己的強項和弱項,因此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合理有效的教學,采用有差異的考評方式,對待不同智力的學生。例如:在海南旅游英語課程的評價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外語水平開展分層教學,并在期末采用差異化的考試方式,讓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都有收獲和提高。③評價的過程性。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在評價方式改革過程中,把學生的考勤、課堂表現、學習筆記、階段性作業等全部納入學生的平時成績,并提高平時成績的比例,引導學生重視學習過程和學習習慣的養成。對學生校外實踐、頂崗實習的評價,由校企雙方共同依據職業道德、安全操作、崗位職責履行、溝通合作、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等過程性指標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④評價方式多樣化。運用多種評價方法對學生進行評價。除了理論考試外,還有操作考試、面試、成果考試、上機考試、學習報告、小組作業等多種形式評價學生學習的實際效果。

3.2多元化評價體系的構建

旅游管理專業教師構建的多元化評價體系主要包括“德、技、能”三個方面。

3.3構建多元評價體系運行機制

3.3.1構建多元考核評價機制的框架

多元考核評價機制包括考試、課業考核(過程性評價)、職業技能鑒定、職業資格證書、企業評價及參加技能競賽、社會活動等。多元評價體系的基本框架包括3個部分,一是理論考核,采用閉卷、開卷等形式;二是職業能力考核,采用口試、實際操作、作品、撰寫論文、調查報告以及參加職業資格認證考試和職業技能大賽等。三是企業、社會的反饋或鑒定等。

3.3.2確立多元考核評價主體

對學生的評價,實行多主體制,包括專業教師、輔導員、行業專家、用人單位、第三方評價機構和學生自身等,形成教師評價、第三方評價、學生互評、師生互評、學生自評的多方面評價機制,對學生進行更全面、更客觀、更科學的評價。

3.3.3多元化評價體系的保障體系建設

保障體系主要包括3個方面。第一,教學過程監控系統。依據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對教學活動進行的監測、評議、審查活動,確保多元化評價的實施過程規范。第二,教學質量評價系統。包括教學質量測評制度、督導聽課制度、教學評優制度,確保多元化評價的實施質量。第三,教學質量反饋系統。包括實行教師座談會制度,學生座談會制度、網上評教制度和第三方評價制度等,對于多元化評價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糾正。

3.4多元化評價的具體做法

3.4.1改革評價方式

在評價過程中,我們采取了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如向專業教師咨詢其專業學習情況、向輔導員了解其行為表現、同時結合學生的成長日志反應的真實記錄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評價學生。特別是2011年以來,旅游管理專業率先啟動“雙導師”制度,由院內專業導師和企業實踐導師,定期對學生進行專業和職業指導,學生要將自己的成長軌跡和雙導師的工作真實記錄在成長日志上。這些評價,可以幫助學生正確、客觀地認識自身存在的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鼓勵他們發揚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3.4.2改革評價內容

旅游管理專業在學生評價過程中,雖仍然采用成績導向,但擴展了成績的內涵和內容,更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評價。評價內容包括: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心理素質、學習興趣等多方面。為突顯高職學生的特點,旅游管理專業還專門設立年度技能獎,鼓勵在技能訓練、技能競賽中表現突出的學生。

3.4.3改革評價程序

旅游管理專業對學生的評價程序也進行了改革,鼓勵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等參與到評價中,將評價變為自下而上的多主體共同參與的教育活動。例如在某一個學習任務或學習項目完成后,首先,進行學生或小組的自我評價。學生根據任務或項目完成情況,結合教師的指導和評價,對本次任務或項目按照評價標準進行自評。但也發現,學生的自我評價往往很難做到全面客觀。其次,開展學生或小組互評。為彌補自評存在的不足,接著開展學生互評。因為學生互評能反映某個學生或小組潛在的或老師看不到的優缺點?;ピu完成后,由學生之間互相投票或打分。最后,在綜合以上兩個環節的基礎上,由教師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通過這種由下而上多主體的評議,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為學生展示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助于學生更全面地認識自我。

4思考與建議

4.1教育部門主導,行業積極參與

多元化的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實施是為了培養更多符合職業教育特點和行業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行業的積極參與必不可少。建議省級教育主管部門牽頭,行業協會積極參與,依據行業標準和人才需求,完善旅游管理專業多元化評價體系,統一人才評價標準,以利高職技能型人才的培養。

4.2改革教育理念,重視能力培養

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不同于以往學術精英型人才的評價,因此評價體系的改革有助于倒逼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各級教育管理部門和一線教師的教育理念需要及時更新,理清職業教育和學術教育的區別,明確職業院校能力本位的人才培養目標;專業教師需要對職業教育課程進行大膽改革,并開發相應的配套教學資源。課程開發前,專業教師和企業成員成立專業調查小組,調查企業對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需求;課程開發過程中,由行業專家、企業人士、教師、學生等都要參與其中,充分溝通。

4.3轉變教學模式,提高教育質量

多元化的評價模式對職業教育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師要改變教學方式,要把課堂灌輸式教學向理實一體化的方向發展,通過完成項目、模擬操作、小組討論、情景模擬等,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學習積極性;利用互聯網技術,大力發展慕課、微課、移動信息化課程等,擴大職業教育學生的學習途徑和手段,給予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繼續學習和重復學習的機會。

作者:鄧卓鵬 高麗 單位: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管理學院 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人文藝術學院

參考文獻:

[1]王麗娜,楊亭亭,劉仁坤.國內外高等教育學習評價現狀研究綜述—————兼論對國家開放大學學習評價體系建設的啟示[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2(2).

[3]翟思成,王文才,閆肅.以專業為單元的頂崗實習評價指標體系實證研究[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3(2):40-44.

[5]王麗雅.發揮多元評價導向作用,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08年第7期.

[6]黃斌,鄒茜茜.談科學發展觀下的高職學生評價[J].教育與職業,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