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暴利現象分析論文
時間:2022-07-19 08:55:00
導語:企業暴利現象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針對我國經濟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壟斷企業暴利現象,進行了比較深入和系統的分析研究,試圖從理論和實踐上,闡述產生壟斷暴利現象的主要原因,攫取暴利的方式和途徑,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切實可行的遏制壟斷暴利現象的措施。
[關鍵詞]壟斷暴利原因對策
*序*
在我們今天的經濟生活中,我國的壟斷企業憑借其壟斷地位,獲得大大超過平均利潤的高額利潤——暴利,已經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并成為社會的一個熱點問題,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重大社會經濟問題。對這一我國社會轉型時期特有的經濟現象,國家正在采取一些措施著手解決,如制定了《反不正當競爭法》,在部分行業試行價格聽證會等。學術界對這一問題也進行了一些研究,有些學者也發表了一些很有獨到見解的文章和建議。歸納起來看,一是對暴利問題的研究涉及面比較寬泛,如曾繁華先生《暴利問題及對策研究》課題所述那樣。但是,對當前最突出的問題——行政壟斷及自然壟斷企業的壟斷暴利問題,在研究遏制其發展方面還欠深入、具體,還沒有一個比較詳細、深刻、系統的分析和研究。也沒有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對策報告供政府決策參考。二是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不同場合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比較激烈的抨擊,呼吁政府有關部門重視并采取措施解決,但是沒有對之進行系統、深入地揭示。三是政府有關部門采取了部分措施,如對一些壟斷企業從組織上進行分解、重組,在部分行業試行價格聽證會等,但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效果并不明顯。有些暴利現象的發展態勢,大有變本加厲之勢。問題不在于壟斷組織是否存在,而在于壟斷企業是否攫取壟斷暴利,壟斷企業獲得的利潤是否合理。更重要的是壟斷企業所獲利潤用于何處。鑒于對這一熱點問題的研究狀況,我們認為有必要、也應該系統地分析產生暴利現象的原因,并且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提出遏制此現象進一步發展的有力措施,以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一、壟斷企業暴利現象產生的原因
1、行政壟斷是壟斷暴利產生的根本原因
①行政壟斷是指在計劃經濟條件下的政府及經濟管理職能部門,在轉型期內濫用職權,排斥、限制、妨礙或消除企業間的合法競爭的不正當行為。是政府干預市場的一種突出表現,具有極大的負面影響。
②行政壟斷之所以是暴利產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行政壟斷主要集中在原來政府的行業管理部門,由于轉型、特別是體制改革而被取消后新組建的企業。這種“變臉”來的企業,在原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全面的、唯一的的行政性壟斷,今天仍然霸占著某種商品或服務的經營活動,排除或阻撓其他經濟成份的介入,限制了競爭或者根本不允許競爭。經營利潤和收益全部留置本行業內部,不許其他企業分享,這是壟斷暴利產生的根本原因。
2、政府管理失職,是造成壟斷暴利的重要原因。我國的壟斷企業,大都是原先政府有關專門經濟管理職能部門轉變而來。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政企合一”部門,既有企業的性質,又有政府的特征。這些企業與政府關系緊密,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對這種暴利行為,政府有關部門不是不知道,也不是沒有措施進行制裁,只不過是有關政府部門礙于情面,推三諉四,聽之任之。明知其豐厚的暴利已經激起眾怒,但就是不采取行動進行管理。更有甚者,助紂為虐,制定相關政策文件保護壟斷企業的暴利的實現,并使其合法化。這是暴利現象存在和發展的又一個重要原因。
另外,政府部門人為地提高市場門檻,對部分社會公共產品和服務讓壟斷企業壟斷經營,不允許其它經濟成分介入,形成事實上的壟斷,這是暴利產生的又一個原因。
3、法制不健全,反壟斷、反暴利立法滯后是產生壟斷暴利現象的社會原因。發達市場經濟國家有一條比較成熟的經驗,就是依法治國,特別是在維護相對公平競爭方面,有比較完善的反壟斷法、反暴利法等,有健全的執法、司法程序,對暴利現象的制裁力度很大,從而維護了市場經濟統一開放、有序競爭的秩序。相比之下,我國至今沒有一部反壟斷反暴利的法規。雖然有一部《反不正當競爭法》,但是條文中對壟斷于暴利問題涉之不多,也沒有可操作性,與市場經濟的要求相去甚遠。再加上原來計劃經濟模式的運行慣性,很容易使壟斷企業失去約束,進而為追求利潤最大化而不擇手段。即便做得過甚,也無須承擔法律責任(有相關的法律條款嗎??。?,當然更受不到相應的懲罰與處理。政府也只能在輿論壓力下,向壟斷企業提出軟弱無力的整改要求。這是壟斷暴利產生的社會原因。
此外,壟斷企業的不合理定價機制是產生壟斷暴利的直接原因;經營者追求利潤最大化是產生壟斷暴利的主觀原因。
二、壟斷企業攫取暴利的方式和途徑
“壟斷高價”是攝取暴利的主要方式和途徑。
1、壟斷高價是行政壟斷企業為其經營的商品和服務所制定的遠遠高于其生產價格的市場價格。這是壟斷暴利產生的主要方式和途徑。
2、壟斷高價之所以能夠成為攫取暴利的方式和途徑,其得益于:一是壟斷企業經營的業務是獨門生意,別無它店,某些產品和服務目前仍然是緊缺的、供不應求的市場狀態。二是《價格法》執行不力,違法定價也無人追究。于是就膽大妄為,亂定價、亂提價。三是價格的制定沒有標準,一般都是利用行政手段定價,這是形成壟斷高價的又一條件。四是在不合理、不合法、隨意定價的情況下,還要借助政府的力量文件,強制推行,這使壟斷高價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和掠奪性。
3、強制消費者在接受其商品和服務的同時,捆綁、搭配銷售其他商品和服務,是壟斷暴利產生的又一渠道。多數壟斷企業在獨占自己經營業務的同時,還要以捆綁、搭配的方式向用戶推銷其它產品和服務,而這種產品或服務的價格遠遠高于市場價格。用戶一旦提出疑義,就以停止主營業務相要挾,強迫用戶接受。這是壟斷暴利形成的又一途徑。這種行為可以說是一種強盜邏輯在在市場上的表現。它嚴重地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也是對反壟斷的公然挑釁,對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具有極大的危害。
4、利用壟斷地位,收取不合理的費用,是產生壟斷暴利的手段之一。我國的部分壟斷企業,在向消費者提供產品或服務之前,先向消費者索取相當數量的不合理費用,如電信部門收取的電話初裝費、選號費,電力部門收取的線路改裝費,熱力公司、煤氣公司收取的初裝費,等等。還沒有向消費者提供任何服務,就先索取費用,實際上就是借助壟斷地位強行勒索,為小團體攫取暴利。
三、遏制壟斷暴利的對策和思路
1、調整結構,強化市場機制,限制和消除行政壟斷。①真正地實行政企分開,使企業從行政機關的附屬變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法人實體和市場主體,徹底打破政企合一、官商合一的行業壟斷狀態。還企業以本來面目:企業就是牟利組織,它不能既是企業,又代表政府;既行使政府職能,又要超額利潤。②發展多種經濟成分,允許非國有的其它資金投資于壟斷行業,消除人為的市場壁壘與限制,建立多元的市場競爭主體,從體制和結構上形成競爭態勢,達到抑制行政壟斷的目的。③強化市場競爭機制的功能。市場經濟要求機會均等,公平競爭,只承認實際效果。因此,每個市場參與者都要反對壟斷。制定公開、透明的市場經濟法規體系。“沒有合適的法律和制度,市場就不會產生任何體現價值最大化意義上的效率”(布坎南《自由、市場和國家》第79頁)。保證每個市場主體的平等地位,公平、合法的競爭,制裁打擊不正當競爭。
2、短期內,在對壟斷企業進行分割和拆除前,加強對壟斷企業所經營的商品和服務的定價的監督和控制,堵塞漏洞防止暴利的產生。首先,建立針對壟斷企業商品和服務的監控系統,對其定價的全過程進行監督和控制,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防止既成事實,侵害消費者的權益。其次,明確壟斷企業商品、服務的定價標準尺度,必須以馬克思的生產價格理論為基礎,以“成本價格”加“平均利潤”作為其市場價格基礎,然后再加減反映市場供求波動的幅度,形成最終的價格。制止壟斷企業毫無依據的亂提價。再次,嚴格執行“價格法”。壟斷企業經營的商品和服務的定價必須合法,必須符合法律程序的規定,同時依法制裁壟斷暴利行為。
3、政府依法加強對壟斷企業的管理,加大對壟斷暴利的整治力度。①近期來,政府對壟斷企業加大了管理力度,并相繼采取了一些措施,從體制和結構上進行了重組和改革,確實有一定的成效,但與社會公眾的期望相差太遠。應該繼續深入地進行改組、分割,使之不再具有壟斷地位。②依法嚴懲壟斷行為。從體制上對壟斷行業進行重組只是反壟斷的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對壟斷行為進行嚴厲懲處,依法沒收非法暴利,并處以雙倍的罰款。這樣,才能夠在懲發壟斷中,真正地建立起統一開放、競爭有序、高效的統一市場體系。
4、健全市場經濟法律制度,依法治理壟斷暴利行為。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必然要求能夠反映市場發展規律的法律制度及時出臺,從而保證市場經濟能夠在法制的軌道上健康發展。時至今日,我們雖出臺了多部法律法規,但是,保證市場參與者平等競爭的法規,尤其是建立在平均利潤率規律基礎上的“反壟斷法”、“反暴利法”卻遲遲不能出臺。這是造成市場壟斷、缺乏競爭、壟斷企業憑借其地位采取不正當手段攫取暴利的一個重要原因。建議盡快出臺“反暴利法”和“反壟斷法”,為有效遏制壟斷暴利現象提供法律武器,以便在對壟斷暴利行為進行懲治時有法可依。
對壟斷企業來說,我們想提個忠告:我國已經成為WTO大家庭中的一員,面對來自國內、國外的各種挑戰和機遇,應有緊迫感和危機感。要以一個普通市場主體的心態,鼎新革故,重振雄風。
- 上一篇:水電公司科學發展觀的分析檢查報告
- 下一篇:發電廠安全生產月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