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核心市場競爭對策論文

時間:2022-08-18 10:30:00

導語:企業核心市場競爭對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核心市場競爭對策論文

【摘要】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市場競爭的關鍵,但目前我國企業培育核心競爭力尚存許多問題,如現代企業制度不夠完善、缺乏戰略規劃和研發能力、業務過于多元化等,企業應努力避開各種誤區進行合理的識別,形成正確的認識和理念,打造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企業;核心競爭力;市場競爭;認識;培育

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競爭對手效仿的能帶來超額利潤的獨特的能力,它是企業長時期形成的,蘊涵于企業內質中的,企業獨具的,支撐企業過去、現在和未來競爭優勢,并使企業長時間內在競爭環境中能取得主動的核心能力。核心競爭力的特點是:難以模仿,難以復制,難以購買,只能靠長期的努力經營才能獲得。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獲得長期穩定的競爭優勢的基礎,所以培育和發展核心競爭力,對任何一個企業都至關重要,因為核心競爭力一旦形成,就成為企業的戰略性資產,并能夠給企業帶來可持續發展的競爭優勢。

一、目前我國在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中存在的問題

當今世界,開放、競爭成為經濟發展的主流,經濟的發展、競爭的加劇使人們逐漸意識到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們的企業過去長期在計劃經濟的模式下運行,許多企業至今仍舊不能完全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多數企業沒有系統的戰略管理,缺乏核心競爭力的經營理念,這已成為我國發展大公司和企業集團所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有資料表明:國內有代表性的五萬家大中型企業中,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有自主品牌的不到10%,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則更少。企業的經營過程缺乏系統性、整體性、全面性,過于主觀化、隨意化,這就造成企業的競爭力很低。以銷售額看:我國520戶國家重點企業的銷售收入僅相當于世界500強前兩名銷售收入之和的98%。核心競爭力的缺乏不僅體現在具體技術層面,更體現在管理模式和理念方面,具體存在以下問題:

(一)現代企業制度不夠完善

核心競爭力是成長在公司良好的土壤之中的,它包括企業生存的外部條件和內部條件。目前制約我國企業培育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是沒有建立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雖然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企業改革的方向,是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原則把國有企業改造成“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法人實體,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傳統意義上政企不分的局面仍然存在。企業制度不夠完善也嚴重影響了企業管理的創新,打消了構建核心競爭力的積極性。由政府強制企業推行某種管理經驗,企業被迫進行制度改進的問題仍然存在,國有企業搞不活和競爭力不強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不完善的企業制度的束縛和制約,特別是產權不明晰、出資人不到位、法人治理結構不健全、組織和管理不對稱等,使得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的原動力不足或無暇顧及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國有企業必須切實按照“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要求,改造和改革現有企業制度,使之更科學、更合理、更規范。

(二)知識儲備及企業研發能力缺乏

從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本質特征來看,知識是企業獨具特色的技能。建立在此基礎上的核心競爭力必然表現為對知識擁有的廣度和深度,在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將會更顯出企業競爭中人才的重要性。不少企業對知識資源的投入作用認識不夠深刻,操作也很不到位,目前我國主要處于高技術發展的引進時期,企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高技術產業的產品還比較少,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著不小的差距,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有政策層面的原因,也有企業自身的原因,這就造成我們在很多方面特別是在一些信息產業方面還不能與國外大企業抗衡。

二、如何認識企業核心競爭力

一般來講,以資源為本的企業核心競爭力具有獲得超平均利潤的水平,它是一個企業區別他企業的顯著特征,從識別標準上看至少滿足下列三方面的要求:

(一)是否可以給顧客帶來超過其價值判斷的利益

企業核心競爭力必須能給顧客帶來一般技術能力所不能帶來的超過顧客預期的價值,并且企業核心競爭力旨在實現顧客最為關心的價值所在。不同的顧客雖然具有不同的價值觀,但就總體而言顧客在某些價值觀點上會具有相似性,在核心價值判斷上往往具有驚人的一致性,而這些價值觀才是企業要盡最快的速度以高質量的產品為顧客創造的,并能超過顧客的預期價值。如日本本田公司在汽車發動機方面的專長是其核心競爭力,因為對客戶來說這是最有意義的專長。

(二)是否具有獨特性競爭優勢

一項能力必須具有獨特性,才能稱之為核心競爭力。整個行業所普遍擁有的能力不可能被定義為核心競爭力,并不是說某項能力只被一個企業獨有才具有核心性。任何一個企業無論進入哪個特定行業,都必須擁有該行業所必要的技能條件,如果該項能力很容易被競爭對手所模仿,或通過努力可以很快建立,它就很難給企業提供持久的競爭優勢了,那么把這種能力定義為企業核心競爭力就沒有任何意義。企業核心競爭力為企業獨自擁有,它是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長期培育和積淀而成的,孕育于企業文化,深深融合于企業內質之中,為該企業員工所共同擁有,難以被其他企業所模仿和替代。

(三)是否具備一定的延展性

某一企業的專業技術,從某一特定交易來看可能具有核心競爭力,但它如果不能開拓新的市場和服務領域,則從整個企業角度來看,就未必是核心競爭力。也就是說,它應該能為企業打開多種產品市場提供支持,對企業一系列產品或服務的競爭力都有促進作用。如公司的核心技術在幾個領域都比較容易地獲得一席之地,而不是將其優勢領域限定在一個很小范圍。而如果公司沒有取得核心競爭力方面的領先地位,被拒之門外的就不僅僅是一種產品市場,而是會失去一系列市場和商機。因此,企業經營者必須避開以產品為中心的能力觀,而應該以企業是否具有進入新市場的某種能力作為核心競爭力的評判標準。

三、國內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和創新

(一)建立與企業自身相匹配的核心價值觀

以價值觀為核心,激發員工責任心和創造性是提高企業集體效率的一項基礎管理工作。一個企業能否不斷發展、持續鞏固和創新核心競爭力,員工的價值觀、企業經營理念至關重要。建立核心價值觀須結合企業的狀況和目標,塑造優秀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靈魂,是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深層次因素。獨特的企業文化為挖掘企業核心競爭力建立了必要的內部環境和基礎。企業應對員工進行合理的引導,要多方入手,增強企業的親和力和凝聚力,讓優秀的企業文化深入每個企業員工的內心,成為他們發自內心的動力,使全體員工對企業的價值取向、經營理念和目標形成共識。美國福特公司在創業的初期,遇到的也是空前的競爭,面對這樣的競爭,福特公司很快確立了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在美國普及汽車”,并為之奮斗,為了向員工宣傳貫徹,公司以很優惠的價格將汽車售給自己的員工,使自己的員工從中受益,讓公司的價值觀深入人心,成為公司經營發展的源源動力。正是這種價值觀引領福特公司以目標作為激勵,始終保持創新的活力,以研發不斷的核心技術,使其一步步登上汽車王國的寶座,成為美國汽車工業三大巨頭之一

(二)加強人力資源的管理和整合

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源對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至關重要,其不僅是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而且是直接構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性資源。因此,從企業內部來講,加強人力資源的管理和加強對員工的培育,努力提高他們的技能和科學技術水平,最大限度地開發所有員工的智力資源,調動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精神,這對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此外,企業應不斷運用市場的特點和力量招攬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為我所用。

(三)提高企業管理者的整體素質和能力

高素質的企業管理者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決定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方面??赏ㄟ^建立企業家工程,通過建立各種機制,采取多種方法,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提升企業管理者的創新能力、對于宏觀市場的洞察力和敏銳的判斷力,以及戰略決策能力,使管理者能把握未來較長時期的變化趨勢和規律,使企業產品開發和市場開拓走在市場變化的前面。這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四)加強技術創新、加大核心技術的研發力度

創新是核心競爭力的靈魂,主導產品(服務)是核心競爭力的精髓,增強研發能力是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的動力。創意產品與核心技術能力的關系密切,這要求企業不斷增強研究與開發能力,滿足顧客不斷變化的需求,掌握核心技術能力來創造顧客需求的產品,趕超消費者需求的預期。當然,企業再研發必須以核心競爭力為基礎,在資源共享的前提下展開。當今世界著名的企業大多都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如日本索尼公司的微型化電子技術,其核心技術是這些公司發展壯大并成名的關鍵。而我國多數行業的核心技術一直依賴從國外引進,自主技術開發和創新能力弱。因此,我國企業在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過程中,必須加大企業用于研究開發的經費投入,在加強研究與開發的同時,要重視汲取和獲得相關的新技術和技能,來改進或創新技術核心體系,形成核心競爭力新的整合。

(五)通過建立戰略聯盟或采用并購等途徑,增強企業競爭力

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一般需要一個長期培育和發展的過程。在知識經濟迅速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企業同行之間或與國外大公司建立以技術合作為核心的戰略聯盟,或進行外部并購,將是我國企業形成核心競爭力的一條捷徑。如通過知識聯盟獲得企業核心競爭力:知識聯盟有助于兩個公司的專業能力優勢互補,創造新的交叉知識;通過企業兼并獲得核心競爭,通過兼并,企業迅速擴大規模,快速進入其他競爭領域,重新整合自己的內部資源,構造新的企業經營格局,調整產業結構與產品結構,構建新的企業經營機制,從而達到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市場競爭力的目的。

企業核心競爭力雖然具有難以復制和模仿的特點,但是從企業之間的關系來看,由于當今高度發達的信息社會和高度靈活的企業經營機制,在一定時期內它可能被其他企業所學習和利用,從產品的生命周期來看企業核心競爭力有其自身的周期,因此,企業應及時在保持已有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尋找、發現、培育新的生長點,并經過精心的經營,把生長點培育成企業的新的核心競爭力,始終走在市場的前面。要通過企業經營管理、技術、營銷人員的共同努力,在細分市場的基礎上,進行認真細致系統的分析,找出本企業產品和服務領先的競爭優勢所在,對構成上述優勢的技術和技能進行分解、歸納,經過界定測試,并經過較長時間的實驗和觀察,最終確定為核心競爭力的生長點。借用科研機構、高等院??萍純瀯萁⒀芯颗c開發聯姻關系,引進相關的技術人才,并經過自身的不斷努力,將該生長點培育成現實的企業核心競爭力。

總之,在知識經濟時代,構建強大而持久的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發展的基石,是我國企業不斷壯大乃至走向世界的先決條件,面對目前我國在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中存在的問題,企業應當盡量克服并積極采取對策,努力轉向注重自身資源、能力的積累,積極完善企業核心競爭力,制定長期的戰略規劃,體現自身的競爭優勢,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