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企業國際化經營論文

時間:2022-08-18 10:51:00

導語:我國企業國際化經營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企業國際化經營論文

內容摘要:SA8000標準是全球第一個針對企業的社會責任認證標準。作為一道新的貿易壁壘,它將在市場準入和競爭力方面對中國出口企業產生強烈的沖擊,中國政府和企業必須高度重視,積極應對,通過加強企業管理,全面提升綜合競爭力,縮短與發達國家企業的差距。

關鍵詞:SA8000中國出口企業沖擊法律對策

綠色壁壘之后,我國企業正面臨一道無形的貿易壁壘——SA8000(社會責任標準)。社會責任標準認證已經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許多跨國公司訂單的附加條件中,SA8000可能成為我國產品貿易的新壁壘。曾經屬于精神文明范疇的道德,將以“標準”的形式出現,并作為一種賺錢的法則、一種市場的力量來加以強化——這是前不久走近中國的“社會責任標準”給我們業內經營者帶來的全新信號。SA8000標準既是外在市場競爭所強制要求的,也是我國企業貫徹科學發展觀,轉變經營觀念,深化改革以及促進社會進步所必需的,是外在要求與內在需要的統一。

SA8000標準的主要內容

SA8000標準即“社會責任標準”,是SocialAccountabilitv8000的英文簡稱,是全球首個道德規范標準,其宗旨是確保供應商所供應的產品,皆符合社會責任標準的要求。SA8000標準與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及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一樣,皆為一套可被第三方認證機構審核的國際標準。這套社會責任標準與其他管理體系標準不同,它主要關注的是人,而不是產品和環境。目前,該標準已開始作為第三方認證的準則,在全球的工商領域和企業機構逐漸推廣、應用和實施。SA8000標準指定了下列領域內的最低要求:

童工:企業必須按照法律控制最低年齡、少年工、學校學生的工作時間和安全工作范圍。

強制雇傭:企業不得進行或支持使用強制勞工或在雇傭中使用誘餌或要求抵押金,企業必須允許雇員輪班后離開并允許雇員辭職。

健康安全:企業須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對事故傷害的防護,健康安全教育,衛生清潔維持設備和常備飲用水。

聯合的自由和集體談判權:企業尊重全體人員組成和參加所選工會并集體談判的權利。

差別待遇:企業不得因種族、社會地位、國籍,傷殘、性別、生育傾向、會員資格或政治派系等原因存在歧視。

懲罰措施:不允許物質懲罰、精神和肉體上的壓制和言詞辱罵。

工作時間:企業必須遵守相應法規,雇員一周工作時間不得超過規定時間,加班必須是自愿的,雇員一周至少有一天的假期。

報酬:工資必須達到法定和行業規定的最低限額,并在滿足基本要求外有任意收入。雇主須提供津貼、處理和扣除額,不得以虛假的培訓計劃規避勞工法。

管理體系:企業須制定一個對外公開的政策,承諾遵守相關法律和其他規定;保證進行管理的總結回顧,選定企業代表監督實行計劃和實施控制,選擇同樣滿足SA8000的供應商,確定表達意見的途徑并采取糾正措施,公開與審查員的聯系,提供應用的檢驗方法,并出示支持的證明文件和記錄。

SA8000標準對我國企業國際化經營的影響

雖然我國尚未有企業因SA8000標準出口受阻的案例報道,但國內一些地區企業因生產經營環境遭一些跨國公司取消出口合同和取消合作的案例已有發生。據估計,從1995年以來,中國沿海地區至少已有8000多家工廠接受過跨國公司的社會責任審核。SA8000標準出臺并在世界范圍內推廣,對我國企業國際化經營的潛在影響可能出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影響我國企業國際經營參與度

“企業社會標準”及SA8000標準對許多企業來說的確屬于新生事物。一個企業要打造成有市場競爭力的國際化公司,解決不了國際化問題將幾乎使之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國際化公司的概念簡單地說,就是公司必須按照國際游戲規則辦事??梢哉J知的國際企業游戲規則里面有三個階梯:第一個是ISO9000,這是企業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的標志;第二個階梯是ISO14000,主要是環境管理體系標準認證;第三個是更高級的,就是SA8000標準,SA8000標準從某種角度來看,就是把企業作為社會人來要求。

對我國企業勞工權利的影響

長期以來有些企業盲目追求眼前利益,不顧員工的生存和工作環境,侵犯本企業職工的健康權利;有些企業在招聘、提升和報酬上采取性別歧視、侵犯隱私權;有些企業對員工的評價不公正、不誠實、不及時、克扣薪水、專橫或不公正的對待員工的投訴。如果實施SA8000標準,企業將不得不采取措施,改善勞工條件,爭取SA8000認證。就會提高生產成本,就會削弱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這對我國大部分企業來說也是一個沉重負擔(SA8000認證一般需要1年的時間,證書有效期為3年,每6個月復查一次)。

對貿易的影響

如果一國要求其進口產品的生產企業達到SA8000的要求,否則不準進口,則將對貿易產生很大的影響。一旦影響貿易,容易生產連鎖反應,從一個國家擴展到多個國家,甚至全球。更多的企業則是因為達不到SA8000的要求,與出口訂單失之交臂。據不完全估計,從1998年以來,我國沿海地區至少已有1.2萬家工廠接受過跨國公司的社會責任審核,有的企業因為表現良好獲得了更多的訂單,部分工廠則因為沒有改善誠意而被取消了供應商資格。如今,歐盟已將“人權查廠”在內的社會行為準則賦予了更寬泛的內涵。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

我國是一個勞動力資源相對豐富的大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對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長和解決就業問題起著決定性作用。若企業全面達到SA8000的標準,則勞動力優勢可能會喪失甚至變成劣勢。過多剩余勞動力得不到安置必將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穩定和發展造成不良影響。同時,廉價勞動力歷來是我國吸引外資的基本條件,如果勞工標準提高到SA8000規定的水平,對外資的吸引力將降低,從而影響了我國經濟發展的資金來源和產業結構的良性調整與發展。

面對SA8000標準的法律對策

面對SA8000標準的沖擊,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該標準的重要性,及時采取應對措施,以免在壁壘完全形成時陷入被動。

制定中國企業的社會責任標準

中國的《勞動法》早就有了和SA8000基本相同的規定,有的甚至比SA8000還嚴格。“中國有很好的勞動法,但是并未得以實施?!编嚳?#8226;格林在調查了中國的服裝業后說:“很多工人不清楚自己有休假的權利、加班要有限制,甚至連勞動合同都一無所知。在很多工廠,工時被無限制地延長;工作環境危機四伏:有毒化學品、火災隱患、工傷事故處處都有?!币虼?,必須在勞動法法律框架下和法制現代化的要求下,修改勞動法中較低操作性的內容和過于原則化的條款,加快《勞動合同法》的立法進程。因此,必須整合《勞動法》和SA8000標準內容,制定中國企業的社會責任標準,并逐步形成一種與利益掛鉤的機制和體制,保證標準切實得到實施。無論從保護勞動者權利來考慮,還是打造中國出口企業持續的國際競爭力來考慮,我們都應十分重視勞工標準,引導企業尊重和保障員工權益,不斷改善工作條件,盡快與國際慣例接軌。必須警惕以犧牲中國勞工為代價的國際競爭力。

企業積極按照SA8000標準調整自身行為

目前最主要工作就是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積極實施SA8000標準的認證。開展SA8000國際認證,是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取得進入國際市場的新“通行證”。中國企業的一個現實選擇就是通過自身努力達到標準,并申請SA8000認證。

要嚴格按照中國現行勞動保護法律法規和SA8000標準來規范自身的行為。企業要全面遵守和執行中國現行勞動保護法律法規,同時要重視SA8000標準,即使不申請認證,也要按照標準要求,不斷改進企業工作環境與職工生活環境,改變中國企業“勞工標準低、勞工權益保護不充分”的不良國際形象。

可參照西方國家一些企業的做法,采用財務、環境、社會責任三者結合的業績匯報模式以透明的方式向社會公布企業運作的綜合效果。整合企業有關社會責任方面的內容,形成我國自己的SA8000體系,并逐步與國際慣例接軌。我國出口產品應積極申請并取得出口市場需要的包括SA8000在內的各種認證。特別是要重視貿易對象國的產品認證要求,根據進口商要求的標準提供產品。

加快建立新貿易壁壘的預警機制

從SA8000角度講,建議有關政府部門盡快建立相應預警機制,以負責收集、跟蹤SA8000新動向、新進展,建立SA8000的信息中心和數據庫,方便企業查詢,為企業提供相關咨詢服務。同時,認真研究SA8000對中國主要出口產品的影響,采取積極措施應對之,創造良好的出口環境。

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技術法規和標準體系

及時建立一個科學有效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并實行SA8000標準體系與其他認證體系的整合,如將新的SA8000體系與已在運行的IS09000或IS014000合并在一起共享系統資源,不僅能滿足認證需要,還能變被動為主動,使企業切實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促進企業與社會和自然環境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