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強化管理減少線損漏洞
時間:2022-08-27 09:30:00
導語:獨家原創:強化管理減少線損漏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線損是供電企業的一項重要經濟技術指標,它客觀反映出供電企業管理水平的優劣。特別是城鄉用電同網同價后,取消了對農村供電所的線損考核點,將農電網絡的線損納入主業統一核算和考核,如何強化對這部分線損的管理,就成為城鄉同網同價后線損管理的一個新課題。結合實際情況,就城鄉同網同價后農村供電所線損管理進行了初步的調研,并提出強化農電網絡線損管理的初步思路和想法,借此機會拋磚引玉與各位同仁探討和交流,希望達到進一步強化農電線損管理的目的。
關鍵字:線損農村城鄉
前言
線損率是供電企業重要的技術經濟指標之一,是衡量供電企業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而且降低線損是供電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關鍵。為了加強線損管理工作,線損工作作為局務會的主要研究議題,我們還建立了每月一次專題線損分析會制度,詳細分析了前幾年線報管理方面的差距和漏洞,并且專門成立了線損領導小組,決心從根本上解決這個難題。首先從母線電量不平衡率入手,將存在母線不平衡的變電站加以統計分析,初步確定出不平衡的類型和原因。然后線損領導小組成員對有問題的變電站實行“承包”,會同計量人員,限期解決,母線電量不平衡問題的解決,確保了變電站計量表計的準確性,為線損電量的分析提供了保證。其次充分注重先進的管理,先后派人到線報管理先進單位去學習取經,并結合我局的實際情況,把學來的先進經驗靈活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次是轉變全局職工的思想觀念,在職工中樹立起全局概念;線損不是用電部門一家的事,而是和我們每一名職工都有聯系的事,充分發揮職工的主人翁責任感,變壓力為動力,為深入開展線報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礎。
一我國城鎮和農村線損存在的漏洞與問題
線損工作是綜合反映一個供電企業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從地區主網到配網,低壓網的規劃合理性,設備和線路的健康水平以及用電部門按核收工作是否到位,計量裝置是否準確等等,無不體現出管理的重要性。而“落到實處的管理才是真正的管理”,為了進一步提高線損工作的水平,我局將量化管理應用到實際線損工作當中去。經過反復測算,詳細分析對比了歷史資料,根據線路的理論線損水平,并結合運行情況,逐條確定了線損指標,實行定崗位,定人員,定指標,定獎懲,將全局的線報指標分解之后下達給有關科室人員及局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將每月線損指標完成情況與局領導和相關職工獎金實行掛鉤,做到領導與職工共同公平考核,并每月公布在線損專欄中,使全體職工了解和監督我局的線損工作。我們還與抄表員和線路運行人員簽訂了線損責任書,把線損指標承包到個人,并重新制定了“線損管理考核辦法”,使以前幾個人的壓力,變成人人肩上有擔子,充分調動了干部職工參與降損工作的積極性。
農村供電所10kV及以下供電量68796.87萬kW•h;配電變壓器低壓出口總表供電量60541.25萬kW•h;農村用電客戶到戶實際售電量完成56292.93萬kW•h,10kV及以下到用電客戶處線損率為18.17%;配電變壓器低壓出口總表到用電客戶處線損率為7.02%。從統計表中可以看出,農村電壓線損總體情況完成較好,特別是農村低壓線損均控制在國家規定的12%以下,低壓線損管理較好,均控制在電業局下達的平均線損指標以下。通過我們的調查,我們認為,農村10kV和低壓網絡還共同存在如下一些問題(1)部分低壓線路還存在用電高峰時末端電壓過低不合格的情況,主要表現在低壓半徑大于1000m和末端負荷較重的區域。(2)農網改造時,強調了農村照明用電線路的改造,致使部分低壓電網三相負荷分配不均,負荷不平衡度大。(3)農電線路多處潮濕山區,剩余電流受天氣的影響變化較大。(4)農村電網電壓監測工作開展得不好,供電局、供電所不能有效地運用相關電壓監測數據,做好線損分析。(5)總表抄表時間與個戶小表的抄表時間存在時間差,同時部分農戶電能表計量不準。(6)供電局、供電所對分線、分壓、分臺區線損管理缺乏針對性管理,造成線損分析不細致、不具體、采取的措施缺乏針對性。
二存在問題的分析
通過對以上農村電網線損存在問題的分析,可以清晰的看出,降低農村電網線損是大有潛力的,我們可以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從10kV電網開始,強化對農村電網線損的管理,具體措施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根據川電總[2006]27號文《關于印發“城鄉用電同網同價實施辦法”的通知》第四條,供電所線損管理與考核中的規定:“考核線損率的上限應分別控制在10kV計量的考核線損率22%,低壓計量的考核線損率13%,純生活用電考核線損率22%的范圍內?!备鶕@個政策規定,為有效強化農村供電所線損的管理,解決城鄉電網同價后農村電網線損反彈的問題,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1)該將農村供電所的線損考核點上移到10kV供電線路的城鄉電量的交換處;一是農村供電所供電專線的,線損考核點設在變電站出口處;二是城鄉共用10kV線路的,有條件將農村供電客戶和城市用電客戶分開的,則在城鄉用電客戶分開的分界點加裝高壓計量裝置,單獨統計考核農村供電所線損電量。
(2)盡快實施安裝農村10kV線損監控管理系統,通過對變電站10kV出口線路表計、農村配電變壓器出口計量表計、農村315kV•A以上用戶計量表計數據的采集,實時監測農村10kV線路的線損,對10kV及以下供電線路、配電臺區中相應損耗存在的問題進行定性定量分析,及時發現問題和采取必要的措施,實現供電線路、臺區變壓器線變損管理的目標。
(3),按照省公司川電總[2006]27號文件的有關規定,將10kV線損和農村低壓線損納入統一考核,制定合理的線損考核指標,落實各級人員責任制,將10kV及以下線損控制在15%以內,則可以降低綜合線損7%(22%~15%),按照2006年的電量初步就算全年可降低線損4815.78萬kW•h,即增供電量4815.776萬kW•h,實現了降損增效的目的。
(二)不斷優化農村電網結構,改善電網健康狀況,強化對農村電網運行狀況的管理,適當增加農村供電所備用變壓器數量,針對季節性用電能及時、機動進行復核調配;對“大馬拉小車”的變壓器及時調整,減少損耗;農村新增動力客戶要盡量安裝在配電變壓器附近,減少損耗。
(三)重視選擇電源點的位置,新增農村配電變壓器的安裝盡量靠近負荷中心。合理調配三相負荷,減少因三相負荷不平衡造成的電量損失。定期對三相負荷進行測量,根據負荷變動情況及時進行調整。
(四)對農村配電變壓器考慮逐步安裝低壓無功補償電容器,根據無功優化補償的原則,做好隨機補償工作,全面改善電壓質量,降低線路損耗。及時停運空載變壓器和空載線路,實現變壓器、線路經濟運行。
(五)制定相應的農網線路改造計劃,對低壓供電半徑過長的村組,逐年安排改造計劃,不斷改善農網線路的健康水平,對不能盡快改造的,可安裝數字低電壓補償裝置,提高農戶末端電壓水平。
(六)對各類業擴報裝嚴格按照流程辦理手續,及時入檔,杜絕電量漏計問題發生。農戶計量電能表按周期巡視、按周期校驗,對故障表計做好分析,應該追補的電量、需要更換電能表等工作要落實到位。調整抄臺區表、個戶表抄表時間,減少因此而所造成的誤差。
(七)注意線路障礙的清理工作,加強對剩余電流總保護器的管理,提高投運率,盡可能減小剩余電流泄漏對線損的影響。
三關于我的一些解決方法
以我個人在從事這個崗位多年的經驗來說要分開市區郊區對待。
市區:由于市民法律意識提高,相對而言,只須調整線路結構,合理規劃負荷,增大線徑,加強無功補償,減少供電半徑,同時采用先進的計量裝置,加大反竊電力度等常規手段,即可收到明顯的效果。
農村:由于村民法律意識差,但村民思想相對比較單純,主要是由于收入差距大,貪小便宜等小農思想比較占上風,對此類問題我們首先要與當地村干部溝通,爭取村干部對我們工作支持,共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取得村的規劃建設圖紙,規劃好線行,減少不合理的線路。其次反竊電工作分兩種情況對待對于村民,應該以教育為主,追收罰款為附。寧愿相信他們是不懂情況而錯接(但屢犯處理)。處理問題,法不責眾。原則是:團結大多數,打擊極少數。
具體做法可以是:
1、先聯系村干部,給我們的供電指標及現在實際線損數據給他們看。講清利害關系,要求村委以身作則,張貼告示,協助我們共建新農村。
2、通知村干部下文,講清楚“有竊電行為的用戶,從某時某日開始既往不咎,自行拆除竊電線路。如果在公布日期以后再查到竊電現象,除按相關規定處罰外,還要移送公安機關法辦”等等,大力打擊少部分竊電累犯。
3、持之以恒一段時間,撥經費,派專人監督,保證效果。
4、如果資金寬松,可對村中的漁塘、蝦池用電進行一次改造(密封表箱)。
結束語
以上是自己對城鄉電網同網同價后,強化農村電網線損管理的一些膚淺看法,不一定成熟,自己希望通過和大家的交流和探討,互相啟發,進一步強化農村電網線損的管理,努力降損節能,為企業的進步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致謝
謝謝領導,謝謝同事!您自己寒暄幾句吧,把曾經幫助過你的領導和同事的名字寫上去。
參考文獻:
[1]張清國.縣級供電企業降低線損淺析[J].農村電氣化,2001,(06)
[2]崔愛國,崔愛民.縣級供電企業的經營風險及防范[J].大眾用電,2005,(04)
[3]韓立才.縣級供電企業怎樣走向市場[J].農電管理,1994,(02)
[4]韓金福,徐愛民.股份制——縣級供電企業發展的重要選擇[J].農電管理,1999,(02)
[5]牛方修.如何加強縣級供電企業的管理[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00,(12)
[6]楊東偉.關于加強縣級供電企業財務管理的探討[J].農村電工,2002,(Z1)
[7]徐士東.縣級供電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利用[J].華北電業,2003,(06)
[8]宋繼清.關于縣級供電企業股份制改革的思考[J].引進與咨詢,2002,(05)
[9]周耀顯.論縣級供電企業組織機構整合[J].農村電工,2003,(10)
[10]張秋杰,鄭桂玲.降低線損的常用措施[J].農村電氣化,2005,(04)
- 上一篇:民族經濟利益客觀性研究論文
- 下一篇:未成年人法律思考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