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情報系統構建情況調研及途徑分析論文
時間:2022-04-12 10:31:00
導語:企業情報系統構建情況調研及途徑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天津市企業競爭情報系統發展現狀調查與分析;加快企業競爭情報系統建設的對策兩個方面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企業競爭情報部門與競爭情報人員的基本情況、企業競爭情報系統投入情況、企業競爭情報系統運行情況、企業競爭情報系統中存在的問題、企業競爭情報系統未來發展趨勢、與企業信息化相結合,帶動企業競爭情報系統的發展、建立健全企業競爭情報系統推廣和服務體系,發揮社會中介作用、大力推進企業競爭情報系統建設要堅持“政府推進,市場引導”的方針、強化企業全員情報意識、競爭情報系統建設要與企業管理變革和創新協同進行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關鍵詞:競爭情報競爭情報系統信息網絡問卷調查
[摘要]本文對天津市企業競爭情報系統的應用情況進行問卷調查,統計分析了存在的問題,文章最后提出了加快企業競爭情報系統建設的對策,以期對我國其他城市或地區有所啟示。
競爭情報是21世紀企業最重要的競爭資源之一,但競爭情報作為一種商戰利器,只有通過企業競爭情報系統的轉換機制,才能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進而支持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因此,如何使競爭情報系統走進企業是我國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近年來,天津市企業應用競爭情報系統的發展步伐比較快,但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筆者于2006年3月~12月對天津市的高新技術、機械、化工、輕工、電子、醫藥、汽車等9個行業,每個行業抽取10個企業,共計90個企業的競爭情報系統的發展現狀進行了問卷調查,共收回80份有效問卷。
一、天津市企業競爭情報系統發展現狀調查與分析
1.企業競爭情報部門與競爭情報人員的基本情況
一般而言,企業是否建立獨立的競爭情報部門,與企業的規模相關度較高。較大規模的企業,其情報的采集、分析、存儲和的工作量都較大,一般需建立獨立的競爭情報部門。在調查中發現,國有大型和外商企業都建立了獨立的競爭情報部門,比例占28%,另外中型企業一般都建有較完備的技術情報部門,比例占58%,其中相當一部分直接從事著競爭情報工作。對于規模較小的企業,因其擁有的資源有限,情報信息的工作量也相應較少,故不單獨設立競爭情報部門,比例為14%。
“科技以人為本”,人始終是企業競爭情報系統的第一要素。本次競爭情報人員基本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擁有競爭情報部門專職人員的企業較少,占28.57%,而兼職人員的企業比例高達71.43%。關于學歷分布情況,以大學本科最多,占65.34%;其次為碩士,占14.22%;再次為大學專科,占18.12%;比例最低的是高中,僅占2.32%。這足以表明競爭情報從業人員的學歷還是處于較高的水平。從所學專業來看,以工科專業為最多,高達56.24%;其次為經濟管理專業,為25.36%;比例最低的是情報專業,僅占3.16%。由此可見,企業普遍缺乏情報專業人才。關于企業是否經常對員工進行競爭情報知識培訓的問題,有28%的企業對員工經常進行培訓,而且培訓內容廣泛,這些企業均來自已經設立了獨立的競爭情報部門的企業中。22%的企業只在少數員工中進行競爭情報知識培訓;另外還有27%的企業很少對員工進行競爭情報知識培訓,23%的企業從來沒有對員工進行過任何形式的競爭情報知識培訓。調查結果表明,多數企業缺乏競爭情報知識培訓,導致員工缺乏競爭情報意識。
2.企業競爭情報系統投入情況
調查顯示,企業對競爭情報系統的投入經費比較少,年投入經費在1萬元以下的企業占調查總數的12%;1萬元至5萬元之間者,占16.89%;5萬元至10萬元者占32.64%;10萬元至50萬元者,占36.47%。50萬元以上的占2%。在經費分配方面,工資所占比例最高,占36.35%;差旅費,占12.23%;硬件和軟件分別為14%,8%。從中可以看出多數企業資金投入不足,其中用于行政性支出的經費較多,用于硬件和軟件的投入比較少。
3.企業競爭情報系統運行情況
競爭情報的收集和整理是競爭情報系統的首要環節和基礎性工作,從競爭情報收集模式來看,有23%的企業采用常規、定期的競爭情報收集模式,77%的企業采用以需求為驅動的競爭情報收集模式。從競爭情報人員所采用的收集信息的方法來看,經常使用各類出版物為90.56%,使用專利及科技文獻為81.75%。
競爭情報分析是競爭情報系統的核心,是競爭情報的“制造工廠”。從競爭情報分析方法來看,使用SWOT分析法為83.54%,使用財務分析法為66.25%。
競爭情報的工作流程和信息網絡是企業競爭情報系統運行的重要基礎。調查顯示,有29%的企業建立了高度規范、科學合理的競爭情報工作流程;45%的企業正在進行競爭情報工作流程的建設;還有26%的企業沒有什么競爭情報工作流程。另外,有18%的企業已經建立了信息網絡;82%的企業計劃在未來幾年中建立。調查表明,多數企業競爭情報的工作流程和信息網絡的建設都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加以改進。
4.企業競爭情報系統中存在的問題
調查顯示,有62.69%的企業認為競爭情報專業人員不足,51.58%的企業認為競爭情報工作預測性不足,45.67%的企業認為反情報沒有被充分認識,40.85%的企業認為很難判斷情報的價值和有效性,40.34%的企業認為領導不重視,39.23%的企業認為情報部門極少有機會與高層管理人員直接交流,35.83%的企業認為管理層對競爭情報部門的信任程度不高,45.36%的企業認為組織各部門之間不愿分享情報,42.12%的企業認為缺乏資金,37.48%的企業認為有價值的信息少、信息來源匱乏。32.6%的企業認為缺乏社會中介服務,35.7%的企業認為政府關注不夠。
5.企業競爭情報系統未來發展趨勢
被調查企業普遍對競爭情報系統的未來持樂觀態度,有18.76%的企業認為競爭情報系統的未來前景廣闊;15.58%的企業認為會高效專業;11.89%的企業認為會越來越受到重視;5.67%的企業認為會系統化;2.94%的企業認為會更加完善。由此可見,雖然目前企業競爭情報系統的發展還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企業和競爭情報人員對未來廣闊前景的信心和樂觀。
二、加快企業競爭情報系統建設的對策
1.與企業信息化相結合,帶動企業競爭情報系統的發展
企業信息化的建設有利于企業內的信息共享及信息交流,其中有些企業信息化系統甚至就帶有競爭情報功能。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企業競爭情報系統的建設也離不開企業信息化的支持,如Internet、Intranet、MIS、ERP和企業信息門戶等??梢哉f,現在的企業競爭情報系統應當是一個由多種功能
協調整合而成的、支持企業競爭情報活動的集成化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特別是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技術、聯機分析處理技術和計算機模擬技術的應用使企業競爭情報系統的功能更為強大。充分利用企業信息化所帶來的機會和條件建設企業競爭情報系統,將有利于提高企業競爭情報系統的效率及效果,增強其靈敏性和反應力,還可以整合一些交叉功能,從而避免企業資源的浪費。
2.建立健全企業競爭情報系統推廣和服務體系,發揮社會中介作用
建立健全企業競爭情報系統推廣和服務體系,發揮社會中介作用,針對企業不同層次的需求,采取培訓、咨詢、方案推介等多種形式為企業競爭情報系統建立及應用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和指導,幫助企業開展競爭情報工作,架起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
3.大力推進企業競爭情報系統建設要堅持“政府推進,市場引導”的方針
政府推進,就是各級政府部門要善于從宏觀的高度,積極倡導并有效地推進企業競爭情報系統的建設進程。政府要為企業競爭情報系統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要把企業競爭情報系統作為企業信息化的核心來加以規劃。要鼓勵和調動企業在應用競爭情報系統方面的積極性,進而引導企業行為。要大力培育和宣傳推廣一批在企業競爭情報系統建設方面的成功經驗和先進典型,充分發揮典型的示范和引導作用。市場引導就是以競爭情報市場為導向來引導企業競爭情報系統的建立及應用。競爭情報既是企業所需的戰略資源,又是知識產品,它是有價值的。大力培育競爭情報市場,可以充分發揮其在競爭情報資源配置中的調節作用。
4.強化企業全員情報意識
企業領導必須加強對競爭情報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理解和認識,把競爭情報納入企業日常議程,從思想上做到真正重視,加強情報工作建設。
通過“以人為本”,充分調動和發揮出全體員工關注企業競爭生存狀況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營造一種“全員重視參與競爭情報”的企業文化。這需要對企業的所有員工進行各種競爭情報相關知識的培訓,加強他們的競爭情報意識,讓他們更多地了解競爭情報的本質以及相關的技術,增加他們的競爭情報能力,并對其日常工作中的情報工作進行具體的指導。
5.競爭情報系統建設要與企業管理變革和創新協同進行
企業競爭情報系統建設的實質是企業體制的變革與創新的過程,競爭情報系統建設只有與企業體制特別是管理變革和創新協同進行,才能真正實現競爭情報系統的價值與效益。這種變革雖然由競爭情報技術引發,但真正的價值卻不在于競爭情報技術本身。企業需要跳出技術視角的圈子,從管理內涵的變革和創新的戰略視角建設自己的競爭情報系統,否則,企業的管理效益與核心競爭力不會因為競爭情報技術手段的更新而有多大變化。
參考文獻:
[1]包昌火謝新洲編著:企業競爭情報系統[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
[2]謝新洲李娜黃紹起:我國企業信息化與競爭情報的實態調查[J].情報學報,2001,(8)
- 上一篇:交通行政執法和五五普法工作報告
- 下一篇:工商局優秀黨員先進事跡
精品范文
10企業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