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制造創新的文化氣氛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23 05:02:00

導語:企業制造創新的文化氣氛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制造創新的文化氣氛研究論文

[摘要]縱觀科學技術發展史,每次科學技術的巨大進步都伴隨著文化的大發展,文化是科技進步的先導,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創新型企業文化也是企業自主創新的先導,企業的自主創新也根植于創新型的企業文化。

[關鍵詞]創新型企業文化自主技術創新文化氛圍

自主技術創新與企業文化是構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隨著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的提出,增強自主技術創新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核心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涉及方方面面,對社會體制機制、政策措施、對人們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從企業角度看,不同的企業文化模式,對于自主創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事實上,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意識到自主技術創新在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企業綜合實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有一大批企業早已著手實施企業自主技術創新,甚至有的已經取得了許多技術創新成果,提升了整體競爭實力,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大部分企業的技術創新過程最終以失敗而告終,雖然一開始還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卻不能進行持續技術創新,創新缺乏動力機制,生命力脆弱。這固然和企業科研能力、資金狀況、設備先進程度等硬件有關,但是,從根源上說,應該是這樣的企業缺乏一種鼓勵企業進行長效持久技術創新的軟件,即創新文化。

一、研究綜述及理論基礎

1.從科學技術哲學史的角度看創新型文化與科技創新的關系

縱觀科學技術發展史,我們發現每一次科學技術的偉大進步都伴隨著創新型文化的大繁榮,大發展,科技創新是特定文化環境的產物,在特定的文化環境中方能生存。古希臘曾經出現過極為繁榮的科學文化,其直接原因是當時出新了許多學派,各派之間自由爭鳴,促進了學術思想的活躍和學術探索的深化。形成這種學派林立、自由探索、自由爭鳴的局面的重要條件是古希臘特有的人文傳統。近代科學肇始于文藝復興,文藝復興運動歌頌人性,反對神性;提倡人權,反對神權;提倡個性自由,反對宗教桎梏。17世紀,世界科學技術的中心之所以由意大利轉移到英國,是因為17世紀、18世紀,那里有較為寬松的宗教背景,有培根、莎士比亞等人推波助瀾的人文主義思潮,為牛頓、胡克、波義耳等科學家們進行自由的科學探索并提出有創見的理論提供了優越環境。18世紀后期到19世紀,科學中心轉移到了法國,這與法國啟蒙運動和科學精神傳播有關。19世紀被稱為“科學的盛世”,其中心從法國轉向了德國。德國的科學發展得益于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和橫掃歐洲的啟蒙運動,以及康德、黑格爾等思想家對科學方法的總結和傳播,也得益于歌德、希勒等人領導的浪漫主義運動。美國科技和經濟的發展也是文化與創新互動的結果。美國開放性的移民文化為各種文化觀念的撞擊創造了條件;人們在競爭、遷徙中形成了實用主義思想觀念,導致了更加注重策略、看重效果的行為模式。因此,二戰后,世界科技中心便轉移到了美國,使得美國的經濟、科技等都搖搖領先于其他國家。

2.創新型文化是企業自主技術創新的先導

創新型文化是鼓勵創新、倡導變革、敢于進取、甘冒風險、勇于挑戰的那種企業文化,作為企業文化的一種類型,其意義也眾說紛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幾種:創新型文化是具有長期的、多樣化、創造性的強風險意識等特點的,并以未來發展為導向的文化。所謂企業創新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企業在創新及創新管理活動中所創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創新精神財富以及創新物質形態的綜合,包括創新價值觀、創新準則、創新制度和規范、創新物質文化環境等。創新文化是一種培育創新的文化,這種文化能夠喚起一種不可估計的能量、熱情、主動性和責任感,來幫助組織達到一種非常高的目標。創新文化能引發幾十種思考方式和行為方式,在公司內創造、發展和建立價值觀和態度,能夠喚起涉及到公司效率與職能發展進步方面的觀點和變化,并且使這種觀點與變化得到接受和支持,即使這些變化可能意味著會引起與常規和傳統行為一種沖突。創新文化是以一種初始方式,在某一特定時期為了滿足創新思想數量最大化的需要而培育的一種行為模式。創新文化是組織內一種獎勵創新和鼓勵冒險的文化,這種文化能夠激勵和獎賞杰出工作者,對于快速變化的環境突然出現的危機和突發情況作出迅速反應由此可見,創新文化是一種宏觀戰略層面的變革文化,任何一種文化的塑造都離不開組織自上而下的正確的有效的引導。而創新型文化一旦形成,就要求組織從宏觀戰略層面進行創新思考。組織的領導者在制定企業未來發展戰略時,必須將創新作為一切戰略的中心和出發點。創新文化還是以人為本的人本文化,創新其實是一種知識的創造和運用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全體員工相互合作,相互分享知識,而員工的知識受控于員工自己的思維和意識,只有在員工自覺自愿情況下進行知識分享,創新討論,思想碰撞,創新行為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它還是快速響應的適應性文化,企業外部環境多樣性及易變性的特點決定了企業賴以存在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創新性地分析這種變化,找出這種變化對于組織既有模式的影響,并快速制定策略響應這種變化,以最小的成本和最快速的速率達到組織與環境的新協調。創新文化還是鼓勵創新,容忍失敗的包容文化,一種鼓勵創新、容忍失敗的包容性思想則是創新價值觀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因為創新意味著存在風險和不確定性,也意味著失敗的可能,因此,創新文化更應注重對于創新失敗的理解與對待,注重對員工創新行為的鼓勵和激勵,容忍創新的失敗,這樣將有助于保持員工的創新熱情,使員工可以最大程度地發揮他們的專業技術水平,發掘他們的創新思維,以獲得創新的成功。

二、創新型企業文化對技術創新的影響路徑

IBM董事長沃森曾經說過:“一個企業組織與其他組織相比取得何等成就,主要取決于它的基本哲學、精神和內在動力,這些比技術水平、經濟資源及組織結構、革新和時機選擇等重要的多?!庇纱丝梢?,文化在組織中的地位是任何其他組織元素無法取代的。文化并不是一項具體的經營活動,而是隸屬于企業的軟環境,它和隸屬于組織硬環境的技術創新活動是兩個不同層面的組織元素。因而,人們往往看不到,也不注重企業文化對技術創新的影響,因為這種影響是間接的,潛移默化的。但是,這種影響卻是至關重要的。

關于對影響企業技術創新的因素,著名學者傅家驥認為有三個,即組織因素、技術因素、經濟因素。陳勁認為主要有:企業家精神、研究與發展體系、科學教育與技術培訓、與政府的合作。邢以群認為“企業家精神是企業技術創新的推動力”。還有其他學者也有類似的觀點??v觀這些因素,我們歸納出對企業技術創新產生影響的主要有:企業家精神、人力資源、科研管理。而文化顯然對這三者產生顯著性、決定性影響。故企業文化對技術創新的影響可以通過這三個因素傳遞。公務員之家

1.企業文化通過作用于企業家精神來影響技術創新

自熊彼特首次在其著作《經濟發展理論》中提出企業家創新精神以來,企業家精神的理論就一直在豐富和完善著。繼他之后,德魯克認為“企業家精神就是創新精神”,經濟學家薩繆爾森認為“企業家的作用就在于長期不斷地進行創新,而創新的關鍵就在于技術上的創新”。以企業家精神為核心的企業文化,是企業家的人格化。作為企業成功的領導者和開拓者,企業家的觀念對技術創新有決定性的影響。企業家強烈的創新意識不斷推動著企業技術創新的自覺實施,使之成為企業的一種規范化行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企業家則是技術創新的發起者、組織者、推動者。因而,以技術創新精神哺育的企業文化是企業技術創新最適宜的土壤。

2.企業文化通過作用于人力資源來影響技術創新

在任何企業,以技術骨干為核心的企業員工隊伍都是企業自主技術創新的基本力量。他們如何看待技術創新的價值,有無技術創新的動力,在技術創新的風險和種種困難面前如何應付,是企業自主技術創新能否廣泛持久開展的關鍵。由于技術創新的不確定性和高風險性,使科研人員難免會顧慮重重。而創新的文化氛圍則可以消除或減弱科研人員的這種心理壓力,使他們竭力挖掘自己內在的潛能,積極主動地承擔科研項目。沒有企業在物質與精神方面的鼓勵和支持,員工是不會主動積極地投身與風險較大的技術創新活動的。企業倡導創新型文化,實質是以企業文化為導向開發人力資源,是廣大員工意識到創新是時代的主流,是企業持續快速成長的關鍵,也是每個員工特別是技術人員借以證明自己能力,為企業發展作出貢獻,同時也為個人發展創造條件的主要機會。

3.文化通過作用于企業科研管理來影響技術創新

科研管理對技術創新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它是企業技術創新的不可缺少的制度保障。企業文化是通過導向和整合作用于科研管理的。文化的性質決定了管理人員對技術創新的態度。保守性文化使得人們害怕變革,對創新持反對態度,相反,創新型文化使得大家理解創新,支持創新。良性文化氛圍使得人們形成相互幫助、互相鼓勵的處事態度,通過內部整合減少或消除由于個體性差異而帶來的喜愛技術創新能力和模式方面產生的摩擦。

參考文獻:

[1]鐘敏:創新型企業文化對自主創新的影響分析[J].經濟師,2007(12)

[2]謝紅英:改善心智模式、打造“文化型企業”[J].商場現代化,2008(4)

[3]夏彬:企業自主創新文化氛圍研究[D].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4月

[4]陳蓉蓉:企業自主創新體系的文化創新研究[D].湖南工業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4月

[5]柯濤:創新型國家視野下的科技創新與文化創新[D].昆明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