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糧食企業的內部控制

時間:2022-10-26 11:18:00

導語:新時期糧食企業的內部控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時期糧食企業的內部控制

一、糧食收儲企業業務的特殊性

糧食收儲企業除了具有商業企業的特點外,還具有其特殊性,提高糧食收儲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質量,必須把握其具有行業特點的特殊性。

1.庫存商品盤點的特殊性。

在一般商業企業庫存商品的盤點中,只需要對其中金額大、數量多的商品進行抽查,基本就可以達到預期目的了。但對于糧食收儲企業則不然,因為糧食收儲企業庫存商品品種比較單一,一般只有小麥、稻谷和玉米等幾種原糧商品,同時相同品種的糧食往往又與儲備糧、輪換糧、周轉糧等在一起存放,因此要使盤點真實準確,必須對占庫存商品比重大的品種全部進行盤點,不僅要核對人庫票、磅碼單,還要按儲糧性質分別進行實物盤點,只有這樣才能分清該品種糧權的歸屬,也才能確定該品種糧食是盈余還是短少,否則無法確認是哪一項目的盈虧,達不到準確盤點庫存商品的目的。這與一般商業企業庫存商品的盤點是顯然不同的。

2.糧食資金封閉運行的特殊性。

國家要求糧食收儲企業的資金要封閉運行。即對糧食收購、銷售資金,必須在國家農發行進行封閉運行,??顚S?,不得搞“體外循環”,違規操作。而對于一般商業企業,資金不存在某一金融機構封閉運行的問題。

3.業務處理依據的特殊性。

糧食收儲企業一般都為政策性企業,業務處理一般有相關文件規定,儲備規模、儲備糧購進、儲備糧輪換等操作必須有相關文件,無出入計劃不能動用儲備糧,業務處理政策性非常強,而一般商業企業則是純粹的企業行為,自主性強。

4.糧食補貼核算的特殊性。

糧食補貼核算是糧食收儲企業有別于一般商業企業獨有的特殊內容,補貼的種類、標準、是否按時到位,對于企業運營非常重要。補貼的種類不同、具體標準也不一樣,如中央補貼、地方補貼輪換費用補貼、利息費用補貼順價銷售補貼,還有其他補貼等,都需要按照糧食政策規定的標準,分項目、分種類進行計算,并按照權責發生制的要求計入企業的損益,準確核算糧食收儲企業的經營成果。

二、糧食收儲企業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近年來,隨著經濟體制的變革,國家糧食政策多次做出了重大調整,糧食收儲企業的內控建設也隨之不斷更新。在市場劇變中,特別是在應對2008年開始的全球金融風暴中,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確實充當了企業的穩定器,大大提高了糧食收儲企業的抗風險能力,維護了國家糧食安全。

1.內部控制制度是糧食收儲企業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法規、財經紀律的需要。

《會計法》規定,企業必須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確保企業生產經營的合法合規性。通過健全的內部控制所形成的企業內部部門及人員之間相互協調、相互制約的機制,能夠及時地反映、揭示和糾正經營管理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從而有效地保證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與法規制度在企業內部較好地貫徹執行。

2.內部控制制度是糧食收儲企業健康發展的需要。

內部控制制度是建立健全內部科學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內控對于提高企業經營效益,促進企業健康有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具體表現在:(1)有利于管理層改善經營方式,實現經營目標;(2)保護企業各項資產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資產流失或損害;(3)保證業務經營信息和財務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4)保證企業財務活動的合法性。

3.內部控制制度是糧食收儲企業深化內部改革的需要。

國有糧食企業一直在進行改革轉制,推行內部控制制度,這是企業深化內部體制改革,謀求管理創新、制度創新,明確部門職責和權限,防止管理漏洞和效益流失,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從而全面提高企業整體經濟效益的需要。

4.內部控制制度有利于糧食收儲企業提高經營管理效率。

科學的內部控制制度,能夠合理地對內部各個職能部門和人員進行分工控制、協調和考核,促使各部門及人員履行職責、明確目標,保證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有序、高效地進行,不斷提高營運活動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

三、糧食收儲企業在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方面存在的問題

目前,內部管理松弛、控制弱化、內部控制意識薄弱等情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同時這也是我國糧食收儲企業內部存在的主要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觀念陳舊,不重視內部控制制度建設。

一是認為建設內部控制制度會復雜化,增人增環節,影響效益;二是認為建設內部控制制度是形式主義,無法真正地起到加強內部管理的作用;三是認為建設內部控制制度會束縛企業發展手腳,自找麻煩。由于企業內部的片面認識,致使大部分企業沒有建立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或雖然已經建立,但其內部會制制度形同虛設。

2.執行力不足,內部控制制度未能達到期望效能。

內部控制不僅僅是核算控制和人員職能控制,它應該涵蓋相應的檢查與考核制度。沒有建立或者雖然建立了相應的考核制度,但存在監督體系的缺失,都會導致內部控制制度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3.控制對象為員工,管理層或者決策層不受約束。

在有些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對下屬職員的行為控制,而對管理層或決策層沒有任何約束力。這些行為不僅破壞了內控制度效力的完整性,而且給下屬員工一個不好的示范效應,使得整個單位都沒有形成一種遵守制度的良好氛圍,管理層要高度重視,堅定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決心,同時要做好宣傳,使全員意識深入人心,使各崗位員工明確知道干什么、如何干、干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干的效果如何,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企業上下的主動性、自覺性、可預見性和可控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