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道德文化構建
時間:2022-11-27 03:05:00
導語:民營企業道德文化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企業文化與企業道德文化
探究企業文化的深層內涵離不開人們對文化的深刻認識。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一部文明的發展史。“文化”一詞,我國古代早已有之?!吨芏Y》一書有“觀乎其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記載,此文后被簡化為“文化即人文化成”之說。在古代西方,“文化”源于拉丁文Culture一詞,主要指經過人類培育、培養、學習、耕作而發展起來的事物或方式。英國文化人類學家愛得華·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書中第一次對文化作了一個科學的界定,他認為:“文化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人類在社會里所獲得的一切能力和習慣?!边@可以說是一個最早的較為科學的文化定義,至今仍被廣泛引用。從中我們不難看出,道德屬于文化的范疇,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那么,何為企業文化呢?
一般而言,企業文化是指在企業里形成的某種特定的文化觀念和歷史傳統,它以共同的價值標準、道德標準和文化信念為核心,以最大限度地調動企業職工的積極性和潛在能力,將企業的各種力量聚集于共同的指導思想和經營哲學管理之下,齊心協力地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從內在結構來分析,企業文化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物質層,也就是企業物質文化;二是制度層,也就是企業制度文化;三是精神層,也就是企業精神文化,它包括企業的價值標準,道德標準和文化信念等三個方面的內容。
在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市場經濟既是一種法制經濟,也是一種道德經濟。重慶力帆集團的老總尹明善曾感慨到,人有德性,企業也有德性。國外的百年老店,賣的就是一種道德,靠雷打不動的質量和信譽而立足天下。當今的知識經濟說白了就是文化經濟、道德經濟。做企業做不出這種效果來,企業難免短壽,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企業文化中,企業道德文化居于核心和統帥地位。據筆者的理解,企業道德文化就是指企業在現行的法律規范下,形成的某種特定的行為規范和道德標準,它約束了企業行為、內化了企業責任與義務。就企業文化與企業道德文化的關系而言,它們之間存在著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企業文化包含了企業道德文化,企業道德文化又決定和影響著企業文化。
探討民營企業的道德問題,實質就是探討民營企業主的個人道德。民營企業主在創辦、發展、壯大民營企業過程中,受經濟體制、法律體制、金融體制、社會環境、個體素質等因素的影響,其個人行為和企業行為有時可能存在一些非道德的東西,其表現為:
第一,有些民營企業主與權力走得太近,缺乏應有的政治道德。我國民營企業的發展主要得益于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推行的富民政策。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由于體制的缺陷,民營企業主們深感權力的重要,他們當中有些人做出了一些有損公民政治道德的行為。
一方面,民營企業要快速發展,民營企業主想快速“先富”,走“官商勾結”的路是一條被實踐反復證明了的捷徑。在國企改革過程中,國有資產大量流失,官商勾結侵吞公共資產的案件比比皆是。有學者統計,這20多年來,中國新增利潤的1/3被尋租者拿走了。中國的GDP每年都在高速增長,但新增的財富相當多地流入特權官員或與權力相勾結的民營企業主手中。在這場權力尋租過程中,那么多免了租金或少交了租金的民營企業主們究竟拿到了多少好處,了解行情的人都知道,這部分好處肯定大于或等于租金。
另一方面,民營企業主在發家致富后,其私有財產的合法性缺乏法律依據,它們很難得到安全保障。民營企業主們為了保全自己的私有財產,他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靠近權力,如何借助權力,否則,他們手中掌握的私有財產就有可能受到強大的“公權”的擠壓和剝奪,有時甚至還有人身安全的危險。目前,輿論非常關注的民營企業家孫大午案就是一個典型的事例。
第二,有些民營企業主牟利思想過重,缺乏起碼的社會公德。就目前我國民營經濟的性質而言,牟取利益是民營企業存在和發展的主要目的,但不是唯一目的,它還應當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這些責任可以分為經濟責任、文化責任、教育責任和環境責任等,就經濟責任來說,企業要為社會創造財富,提供物質產品,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改善人民的生活。就文化責任和教育責任來說,企業要為員工提供符合人權的勞動環境,教育員工在行為上符合社會公德,在生產方式上符合環保要求。
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的民營企業在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方面做得有所不足。他們當中有些人不能正確擺正企業與社會、資本與勞工的關系,無視自己的社會責任,逃避稅收和社保費;較少考慮職工利益和環境保護問題,將利潤建立在壓榨、剝削企業職工的收入與福利、破壞和污染環境的基礎上;有些人甚至為富不仁,缺乏起碼的誠信與道德觀念,向消費者提供虛假服務和不合格的商品,騙取非法利益,缺乏提供公共產品的意識,對社會公益事業回報甚少。
第三,有些民營企業主財富心態過重,缺乏應有的人格和道德品質。隨著財富的積累和膨脹,有些民營企業主的心態也變得膨脹起來,他們當中有些人無視法律,并且隨意踐踏法律,認為“有了錢就可以擺平一切”;有些人無視經濟規律,認為人有多大膽就能干多大事,盲目追求企業規模的擴張和個人財富的增長;有些人無視個人道德的發展,憑借著對財富的個人占有,放縱自己的言行,過著腐化墮落的生活。隨著一個又一個民營企業主案件的發生,人們不禁要問,我們的民營企業家怎么了?
三、加強民營企業的道德文化建設
企業道德文化屬于企業文化的范疇,它與精神文明一樣,都應遵循“重在建設”的方針。
從目前情況來看,加強民營企業的道德文化建設,其重點應放在:
第一,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民營企業的道德文化建設。堅持什么樣的文化方向!推動建設什么樣的文化!是一個政黨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幟"。同志關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辟論述,闡述了我們黨始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的科學論斷,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指明了方向。民營企業文化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在實踐中不斷開拓創新,這是民營企業文化建設必須遵循的原則和方針,是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生命力之所在。先進文化是人類文明的成果,智慧的結晶,也是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親和力,影響人的精神和靈魂,滲透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以先進文化為指導,體現先進文化的發展要求,是實現民營企業文化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雖說民營企業是具有某些資本主義性質的企業組織,但是它們畢竟是社會主義的企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營企業的存在與發展必須以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前提,民營企業的企業文化或道德文化建設必須以“三個代表”為統領,積極發展健康向上的企業道德文化。
第二,積極引導民營企業主把遵守市場法則與遵守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結合起來。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它具有自己的游戲規則。民營企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行為主體,它與其它的企業組織和企業形式一樣,都應遵守社會主義市場法則,維護正常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而在民營企業的市場行為中,由于民營企業的私人占有性質,所以在民營企業的道德文化建設中,民營企業主居于至關重要的地位,從某種意義上講,民營企業的社會形象,實際上就是民營企業主個人思想品德的外化表現。民營企業主在建設企業道德文化建設過程中,他們應該自覺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法律和道德觀念,誠實守信,合法經營,依法納稅,做一個愛國、敬業、守業的企業家,做奉獻社會、富于責任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社會形象的社會賢達。
第三,積極引導民營企業主把個人富裕與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結合起來。民營企業的存在與發展,民營企業主的發家致富,離不開黨和政府的富民興企政策。致富思源、富而思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民營企業主在實現先富之后,應通過自己的榜樣示范、激勵和幫扶作用,帶動他人實現共同富裕。當然我們在強調民營企業主的幫扶過程中,并不是一味地要求民營企業主犧牲自己的個人利益,把自己的財富無限地捐贈出來,而是要求民營企業主在自己的能力、條件許可的范圍內,對社會、對他人進行一定的反哺,從而樹立起良好的社會道德形象,擔負起實現先富與共富的社會責任。
第四,積極引導民營企業主把遵守市場法則與發揚社會主義道德結合起來。社會主義道德屬于社會主義文化的范疇,社會主義道德建設關系著社會主義文化的性質和方向,關系著社會主義的發展走向。民營企業主是企業的所有者、組織者和經營者,其生產經營行為必須符合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在社會主義道德體系中,為人民服務是其核心,集體主義是其根本原則。作為社會主義的民營企業,在其生產經營活動中,它也應樹立起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意識,努力為社會提供合格的產品;善待企業員工,建立社會主義條件下的新型勞資關系,不把對利潤的無限追求建立在損害企業員工正當的利益基礎之上。同時,民營企業主還應關心員工生活,關愛困難員工。
第五,積極引導民營企業主把追求自身的政治進步與推進民營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結合起來。目前,我國的民營企業發展遇到了空前的政策環境與法律環境,民營企業主的個人財富已經得到了相應的法律保障,與此同時,我國許多民營企業主也在積極追求思想上、政治上的進步,有些民營企業主已經有了多個社會兼職,成了實實在在的“紅色資本家”。為了保證企業的發展方向!民營企業主應積極響應、落實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自覺、主動地在企業內部建立黨、團組織,充分發揮黨、團組織和黨、團員工的先鋒模范和戰斗堡壘作用,把企業發展與企業員工思想政治上的進步有機的結合起來,努力使企業內部形成一種健康向上、團結和諧、富有朝氣的道德文化氛圍。這既是企業發展的內在需要,也是社會全面發展進步的根本要求。
- 上一篇:誠信領域中的私企文化建設
- 下一篇:工業區主管個人工作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