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創造資源配置調研

時間:2022-06-07 04:19:00

導語:專利創造資源配置調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專利創造資源配置調研

1引言

隨著知識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以及知識產權保護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的增加,各類市場主體也增加了知識產權創造的強度。而在相關市場主體中,企業作為全社會知識產權創造主體地位正不斷得到加強。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統計(2011),2010年,在國內22.4萬件的國內職務發明專利申請中,企業申請15.5萬件,占69.2%;此外,在國內發明專利申請中,企業發明專利申請比重超過一半,達到52.9%。所以,對企業知識產權創造的有關學術研究便隨之而大量產生。從企業專利創造過程中基礎資源配置的角度,相關研究主要包括:①基于專利創造的研發資源決策理論研究。姜黎輝和張朋柱(2003)通過構建一個優化決策模型,分析了生產不完全相同產品但存在很大技術相關度的多家企業建立的合資研發中心的研發資源的投入決策行為進行了數理分析,分析結果認為,研發資源的投入方向是各合資伙伴納什談判的結果,而企業在組建合資研發中心前,需要比較它的期望收益和它將來在研發中心的地位所決定的未來收益,為企業選擇獨立研發還是參加合資研發的決策提供依據。邱爽(2009)從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發展的角度,通過構建一個基于專利保護長度和寬度的數學模型,對作為一種經濟資源的知識產權的權利分配和最適邊界的理論問題進行了分析。②研發資源配置的效率和配置模式的研究。李建華和劉玲利(2007)采用隨機前沿分析方法,以我國30個省市自治區1998—2005年的面板數據為樣本進行了研發資源配置效率的測算,分析結果表明:我國研發資源配置效率的整體水平呈上升趨勢,但效率較低、差距較大;研發財力資源要素的投入在研發資源配置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研發資源配置效率表現出較強的區域型特征。類似的研發資源配置效率的研究還包括陳言平(2009)。而從研發資源配置模式的角度來看,作為自主創新主體的企業有多種配置模式,其中,內源化和外源化是企業自主創新研發資源集聚的兩個基本方式(蔣敏和陳昭鋒,2009)。同時,陳言平(2008)對基于虛擬創新網絡平臺的企業自主產品研發資源整合模式等進行了介紹。③世界范圍內的研發資源配置研究。主要是由于世界經濟一體化及知識產權的公共物品屬性等原因,知識產權資源已經躍出一國邊界而在世界范圍內進行配置。比如,陳向東和張晨(2006)以美國制藥企業在華投資為例,通過使用技術領域的覆蓋寬度和技術資源的集聚程度兩個重要方面分析方法研究制藥技術領域的專利數據,對美國制藥企業在華技術資源競爭狀態進行了分析。類似的研究還包括跨國R&D投資機制與研發資源的關系研究(沈玉芳和張海燕,2003)。④專利資源配置的技術研究。這類研究主要是從計算機技術的角度對專利資源配置的技術支持研究。梁瑩和徐福緣(2009)通過利用計算機科學技術對一種專利資源協同管理方案條件下的基于多Agent的專利資源協同獲取模型的內在原理及其應用等進行了規范分析;而類似的企業專利資源管理技術的研究還包括基于企業專利資源管理流程本體的企業專利價值評估流程的可視化研究,梁瑩和徐福緣(2010)和企業間專利資源協同管理的決策支持系統研究(商艷艷和徐福緣,2009)等。應該說,上述的研究是在知識產權資源既定條件下的理論和實證分析,顯然,這種研究對既定知識產權資源的優化配置會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而本文將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從企業知識產權創造過程中基礎資源配置的角度,在對企業專利創造的基礎資源需求理論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對企業科技人員的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對企業專利創造的基礎資源配置問題進行實證分析,以便企業有效創造和使用知識產權。

2企業專利創造的基礎資源類別及其對專利創造的影響分析

企業作為自主創新的核心主體,在專利創造過程中需要整合各種資源,充分發揮各種資源對企業專利成果質量和數量提升的促進作用。對專利創造的基礎資源進行分類,不同的標準會有不同的分類。從勞動、資本和公共物品等經濟資源分類的角度(岳賢平、于振英,2007),企業專利創造的基礎資源主要包括科技人員、科研條件、激勵約束機制以及組織管理等資源。下面,結合企業專利創造活動的目標,對上述資源及其對專利創造成果的影響給出簡要分析,以便為后續的實證分析提供概念框架??萍既藛T作為企業專利創造的核心主體,科技人員的身體心理素質、專利技術水平、專利創造及其相關專利知識、科技人員及其團隊的協作程度以及科技人員對企業的忠誠度等因素對企業專利創造活動的有效進行及其成果質量和數量的提升有著重要的影響。一般來說,良好的身心素養、較高的學歷學位和職稱、廣泛而深刻的專利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諧的團隊協作精神以及較高的企業忠誠度,對企業專利創造活動的有效開展和專利創造活動成果的數量和質量提升,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科技創新活動過程中,科研條件及其平臺建設是科研工作的重要支撐(周勇義和張黎偉等,2010),所以在企業專利創造過程中,科技條件及其平臺建設,作為硬件條件是不可或缺的基礎資源。企業專利創造過程中的科研條件主要包括企業內外部的科研基金、專業科研文獻資料及專利數據庫、科研試驗室及其硬件配置以及專利創造者的時間及其投入程度等內容。一般來說,豐富而適合的科研條件是專利創造者進行專利創造的必要條件,而科研條件和專利創造目標的有效配置則是科研條件發揮效率和效益的充分條件。在具備了科技人員和科研硬件條件之后,為了對上述資源的有效配置,設計系統的激勵約束機制并加強組織管理便成為企業專利創造的所必備的重要要素。對企業專利創造活動來說,激勵約束機制主要包括各類人才引進政策、基于過程和結果的獎勵制度以及懲罰性制度等。一般來說,一個良好的激勵約束制度可以充分調動科技人員專利創造的積極性和最大限度發揮科技人員的創造力。而組織管理所包含的要素相對較多,主要包括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制定和實施、高層管理人員素質及其對專利創造活動的領導力以及有利于專利創造的企業文化建設等各類要素。應該說,有效的組織管理可以充分發揮專利創造活動中的人員、資本、文獻數據以及科研平臺等各類單個要素的整體協同作用。

3企業專利創造的基礎資源配置的實證分析

以江蘇石化產業為例為了對企業專利創造中的基礎資源配置現狀及其存在問題和原因給出具體實證分析,本文采用分類、分層的抽樣調查、深度訪談以及網絡調研等手段,對江蘇省以石油和天然氣等為主要原材料的金陵石化、儀征化纖、泰州陵光、南化集團以及江蘇石油勘探局等企業和研究機構的專利創造活動過程中的科技人員狀況、科技條件狀況、激勵約束機制和組織管理等基礎資源配置的現狀,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專家訪談。其中,調查對象是上述企業和研究機構的科技人員,共發放問卷400份,收回有效問卷293份。下面,從企業專利創造的基礎資源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等方面,對調查和訪談的主要內容給出簡要分析。

3.1企業專利創造的基礎資源配置的現狀分析

如上文所述,企業專利創造的基礎資源類別較為廣泛,而從有效性配置的角度,既存在配置相對較為科學合理的地方,也存在需要進一步改善的地方。在本部分,主要對基礎資源配置相對較為科學合理的主要表現給出簡要分析。

3.1.1專利創造的科技人員基本結構較為合理在被調查的科技人員中,男女比例適當,年齡以中青年為主,學歷大多在本科以上,副高以上高級人員比例大體能夠滿足企業專利創造的需要。從具體的調查數據來看,主要數據特征如下:①在性別比例方面,男性占58%,女性占41.3%;②在年齡結構方面,30歲以下占20.48%,31~40歲的占30.38%,41~45歲的占42.66%,51~60歲的占6.48%;③在學歷結構方面,基本上都具備了大專及其以上學歷,其中本科學歷的人員占54.27%;④在專業技術職稱方面,在被調查人員中,中級及以下占總調查人數的52.9%,副高級占33.79%;⑤在對知識產權戰略及其相關知識了解程度方面,了解或非常了解知識產權戰略的人數占76%。

3.1.2專利創造的科研資料配置和獲取渠道較為豐富各類科研資料及相關科研、試驗條件是專利創造的必要條件,從調查結果來看,企業專利創造者所需要的企業內部條件基本上能得到滿足,而相對于企業內部科研條件,企業專利技術人員在相關政府機構得到的支持要相對少一些。如下表所示,有50%以上的被調查者認為在企業得到了充分的專利創造所需要的科研資金、試驗條件和專業資料,并能進行經常性的學術交流;同時,約40%明確表示在專利創造過程中得到了有關政府機構的支持。同時,調查結果表明,企業專利創造者在獲取科研資料的渠道方面是豐富的。如下圖所示,在被調查者中,有一半以上的專利技術人員在日常專利創造過程中能夠從專業書籍、專業學術雜志、專業文獻數據庫、公共網絡、專業學術會議以及專利數據庫等主流渠道獲取專利研發資料。

3.1.3企業普遍比較重視專利創造的組織管理工作衡量企業專利創造的組織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的指標比較多,本調查主要從專利技術人員對企業組織管理工作評價的角度,對企業專利創造的組織管理工作進行分析。調查結果顯示,專利技術人員大多認為企業比較重視專利創造的組織管理工作。有關具體調查數據如下:①在知識產權管理人員配備和知識產權戰略制定方面,有52%的專利技術人員認為本企業有專門的知識產權管理人員,25%的專利技術人員認為本企業有兼職知識產權管理人員;同時,有61%的認為本企業已經制定了知識產權戰略;②在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活動組織方面,有約70%的調查者認為本企業經常或一般性的開展了有關知識產權的宣傳、教育和培訓活動,并有63%的調查者同本企業簽訂了知識產權保密協議;③在企業高層領導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管理能力方面,63%的受訪者認為本企業的高層領導具有強力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而只有4%的受訪者認為本企業高層領導沒有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同時,96%的受訪者認為本企業的高層領導能夠維護和使用好本企業的知識產權。

3.2企業專利創造的基礎資源配置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雖然,企業在專利創造的基礎資源配置的主要方面表現良好,但從專利創造和使用的有效性角度上看,被調查企業在專利創造和使用過程中,依然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下面,對調查中表現出的有關企業專利創造的基礎資源配置的內外部主要問題及其存在的原因給出簡要分析。

3.2.1企業內部缺乏有效的專利創造的激勵約束機制專利創造作為一項智力性創造活動,需要專利技術人員具備較高的積極性和工作投入程度,所以,有效的專利創造激勵約束機制對專利創造活動的有效開展和成果取得,顯得尤為重要。而在實際調查結果顯示:一方面,雖然被調查者中有約67%的認為本企業已經建立了科技創新的激勵機制,但從科技創新激勵機制的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對已有科技創新激勵機制滿意的人員占被調查者的15%;另一方面,在被問及企業高層領導是否善于運用激勵措施激勵科技人員進行科技創新時,89%的受訪者表示本企業的領導對于利用激勵機制進行科技創新表現一般。出現上述現象的原因可能包括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目標、高層領導的重視程度及管理水平、不同性質企業的非效率以及社會收入分配等因素。

3.2.2企業內部存在專利創造和使用的形式主義傾向企業作為專利創造和使用的核心主體,一般來說,不僅應該重視專利創造,也應該重視專利的使用,而且在專利數量和質量的追求上,不僅應該重視數量,更應該重視質量;但在本調查中存在與上述一般判斷不符的問題:一方面企業存在過分關注專利等知識產權數量、忽視質量的現象,比如,有近70%的受訪者認為本企業存在重視專利數量、忽視質量的問題;另一方面,有近70%的受訪者認為本企業也存在重視專利創造、輕視專利使用價值的現象。出現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可能包括企業過分追求短期目標、母子公司的價值取向差異、企業治理結構中的內部人控制以及企業績效考核機制的導向性等因素。

3.2.3企業外部缺乏政府機構的專利創造的有力支持專利技術作為一種經濟物品,在創造和使用過程中具備了公共物品的一些屬性,所以,政府作為市場失靈的補救者,在企業專利技術創造和使用過程中給予必要的支持是有其內在的經濟學原理的。而政府的支持,除了給予專利技術所有者的專利權的法律保護以外,必要的基金支持也是一種很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但在本研究的調查過程中,被調查者普遍反映企業在專利創造過程中得到政府機構的支持力度不大:一方面,在被問及企業科技創新工作是否得到了相關政府機構的支持時,只有不到41%的受訪者表示得到政府機構支持;另一方面,在被具體問及企業是否獲得過政府機構關于知識產權方面的資金資助時,只有29%的受訪者表示獲得過政府機構的資金資助,而有71%的受訪者表示沒有或不清楚是否獲得政府機構支持。出現上述現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包括政府資金預算、企業資金實力以及政企關系等方面。

4企業專利創造的基礎資源有效配置的對策和建議

應該說,科學合理配置企業專利創造的基礎資源的對策和建議是一個系統工程,但從調查結果中存在的問題的治理角度來看,企業和相關主體從知識產權戰略及其實施的角度,加強自身的各項工作自是題中之意。

4.1全面加強知識產權戰略的制定和實施雖然《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自2008年已頒布實施,各省市自治區也先后制定并實施了相關的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但企業作為主要的知識產權創造和使用的主體,獨立而完整的知識產權戰略的制定和實施,則相對滯后一些。所以,不管從貫徹實施上級政府的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的角度,還是從企業自身利潤最大化或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制定并實施獨立完整的知識產權戰略,從知識產權研發及其資源配置和管理、R&D成果專利化及其市場化資源配置和管理、企業內外部知識產權創造和使用資源的獲取以及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績效評價等方面,全面加強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制定和實施。

4.2加大企業內部的專利創造的基礎資源配置及其有效管理為了提高企業專利創造的效果和效率,一方面根據企業專利創造的目標和內在規律,在全面配置專利創造的相關基礎資源的基礎上,加強關鍵資源的配置力度和效率,盡快促成企業短期知識產權戰略目標實現的同時,為中長期知識產權戰略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從調動專利創造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角度,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和實施科學合理的科技創新的激勵約束機制,以最大限度提升科技人員科技創新的效率和效益。

4.3加大政府對企業知識產權工作的指導和支持力度從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制定和實施的角度,政府應該處于主導地位,可以從政策制定、政策執行、政策評估和政策監督等全過程的角度發揮主導作用(劉雪鳳,2009),但從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和制定的角度來看,考慮到知識產權的某些公共物品的屬性,國家是可以也是應該對企業給予一定的經濟資源支持的,這些經濟資源主要包括相關政策、人員、資金以及試驗條件等有關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制定和實施的各類基礎資源。根據調查結果來看,政府尤其要本著效率原則,重點加強對關系國計民生的關鍵行業、關鍵企業的專利創造的資金和科技創新的試驗平臺的支持和整合力度,以充分發揮政府在市場經濟和國家資助創新中的獨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