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信息化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8-27 04:06:56

導語:企業管理信息化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管理信息化問題及對策

1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的常見問題分析

1.1信息管理機構不健全,管理體制相對滯后

如企業中的機構層次過于繁多,各部門職能之間交叉、沖突,責任不明確同時業務流程不規范等,相互之間推諉扯皮,如果把這些落后的企業管理方式用信息高科技手段重新包裝和固化下來,那么將導致新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形同虛設,造成巨大的投資浪費。

1.2專業的信息技術人員嚴重不足

既懂信息技術,同時又懂企業業務流程和管理的復合型骨干人才稀缺,造成科研能力低、信息系統和工作流程不夠規范,造成信息軟件沒有得到充分地使用,導致資源的浪費等等。針對這些通性的和個性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對策。

2企業信息化建設完善的對策

2.1明確信息管理的職能,設置專門機構

2.1.1靈活設置公司職位,利用信息化平臺管理,實行分工合作制,實行無紙化辦公政策,設置一個最高職位,由這個職位負責分配任務和監督完成的情況。2.1.2企業信息化需要一把手親自抓。只有一把手重視了,信息化建設在人力、資金上才能很好的落實。民主、公開、效率、理性地解決公司內部職位問題,同時實施有效的監督制度,防止公司內部部分員工懶惰性的滋長,盡量使決策過程公開透明,取得員工百分之百的信任。

2.2打開企業瓶頸,適時地招賢納士

專業的信息技術人員嚴重不足是目前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有一個顯著的問題。要重點培養,尊重個性,鼓勵創新,建設一支業務精通、結構合理、數量合適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外部引進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是條很好的捷徑,在招進人才時要注意其綜合素質和其專業能力,做到每個崗位都有自己的事做,不留閑位,獎罰分明,珍惜人才。同時要選一名既掌握企業業務流程又熟悉管理流程的人員來擔任CiO,這是一個關鍵人物。企業也可以根據已有的人才隊伍,著力培養他們,改變其知識結構,使其勝任本職工作。比如,加強培訓工作,各系統運行前,對崗位人員進行崗前培訓,以達到熟練掌握操作系統。

2.3規范工作流程,合理開發使用資源公司制企業要做到整合各經營管理

子系統和安全生產監測監控各系統,建立完善經營管理系統和安全生產監測監控系統,推進數字化礦山的建設,用最合理的資源模式創造出最大的價值。比如魯泰煤業公司在大部分職位上都使用了ERP系統,但個別子系統沒有使用;在公司內部實行可持續發展模式,物盡其用;量與業務一體化統一計量系統,各企業所有的地磅系統全部統一規劃,同時計量系統與ERP系統的無縫連接,杜絕了徇私舞弊的現象,保證的數據的準確性,實行業務數據共享制度,為領導提供決策依據。

2.4建立信息資源管理標準,搞好信息組織工作

信息資源是企業最重要的資源之一,開發信息資源既是企業信息化的出發點,又是企業信息化的歸宿。而建立信息資源管理的基礎標準,從而保證標準化、規范化地組織好信息,就是開發信息資源的基本工作。說到信息,就一定會想到數據,長期以來,很多人從“重硬輕軟”轉到了“重軟件輕數據”,數據涉及到企業的內外資源以及企業進行管理監督工作的各項標準,它包括計算機必不可少的基礎數據,同時也客戶、供應商、存貨、庫存等重要信息,還包括了進行管理監督所必須的能源、工時、材料等耗用的定額和費用開支的標準以及預算數據,因此企業應該對數據高度重視,實現對數據的規范化。

2.5科學決策,規避信息化風險

2.5.1企業信息化的成功與否,取決于很多方面因素,既有企業自身管理因素,有市場因素,也有技術因素。如果某些因素出現意外變化或者惡化,或某些環節實施有問題,都有可能導致信息化程局部或整體的失敗。企業管理信息化必須慎重選擇投資策略,同時要采取各種方式規避信息化風險,更要注重投資效益,才能保證信息化持續發展。公司制企業的所有者和經營者都必須清醒的認識到,信息化建設不是一夜之間建成的,它要分階段、分模塊、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投入也不是一次性完成的的,它是根據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分多階段投入。2.5.2企業一次性投資過大,并且遲遲不能帶來效益的明顯提升,那么就有可能使企業陷入財務困境,甚至有可能帶來破產風險。規避信息化建設風險的具體措施主要有:(1)在進行信息化決策時要分析企業的競爭環境,特別是其主要競爭對手的狀態和動向,來決定與同類企業相比信息化應先搞還是后搞,并選擇哪種信息化模式更適合本企業情況,以贏得真正的競爭優勢。(2)面向國內外IT企業進行廣泛招標,充分比較各系統,選擇較成熟,可擴展性強的產品,保證企業信息化可持續發展。

3總結

企業信息化建設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國有企業人事制度改革的有關精神,營造“公開、公平、競爭、擇優”的選人用人環境,積極努力建設管理能力極強的合作隊伍,力求能得到全方位的發展。

作者:楚旭峰單位:山東魯泰煤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