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生態旅游企業管理新模式分析
時間:2022-11-17 04:07:19
導語:茶葉生態旅游企業管理新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形勢的進一步發展,旅游行業蒸蒸日上,已然成為許多地區的主要經濟來源,在國家以及國際日益對生態環境重視的前提下,發展生態旅游行業,將生態旅游管理應用到現代旅游企業的管理模式中顯得至關重要。茶葉生態管理理念,是將茶文化滲透到旅游管理中所誕生的一種創新性管理思維,筆者將根據茶葉生態旅游管理理念,對現代旅游企業管理的新模式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茶葉生態;旅游管理;模式探索
1淺述茶葉生態旅游管理理念與旅游企業管理之間的聯系
生態管理(ecosystemmanage有學者稱之為eco-management),20世紀70年代源起于美國,因為其本身所具有的實用性和有效性,以及在總體上響應了世界各國重視生態的發展趨勢,故此,生態管理學在90年代成為了學術研究的熱門。而茶葉生態旅游管理便是源于生態管理學的一個分支。學術界公認,生態管理的提出,是對管理模式的一次思維創新。首先,生態管理理念所涉及的范圍極為廣闊,不僅涉及到管理學的觀點,還對生態學、生物學、經濟學、環境科學等做到了深入攝取,這是傳統的管理學所無法做到的;其次,提出了對人的兩個基本假設。其一,人不是世界的主宰,人性應揚善去惡,而善惡的定義又被擴展為針對世界的層面,而非局限的對人而言;其二,人的基本價值觀,應該是天人合一,即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眾所周知,管理學是關于人的學問,因此對人性的定義與假設,乃至隨之而來提出的要求,皆將對管理模式起到創新推進的作用。在生態學理念的推動下,生態管理模式橫空出世,人們從向書本陳規學習為主轉向自然學習為主,茶葉生態管理理念也被提出來。據筆者查閱資料所得,茶葉本身便是茶文化的物質載體,是一種具體化的文化意識。茶文化包含了茶性、茶道、茶德,在茶性中,茶葉生態管理的具體理念為自然樸素,實行放養順其自然的管理;在茶道中,管理的具體內容為與自然融二合一,即走人與自然和諧的可持續發展道路;而到了茶德,則強調在茶德的啟示下人性的意義,即人力資源管理的“以人為本”的觀念。結合國家與國際對于可持續發展的重視,茶葉生態管理理念對于現代旅游企業管理的啟示意義是重大的,旅游企業本身所形成的管理理念將在茶葉生態管理理念的推動下更加完善,從而走出新的發展模式道路。
2探索旅游企業管理的新模式
旅游企業管理實質上是關于旅游市場的管理學的具體分支。其宗旨在于管理,只是與相對于范圍極為廣闊的管理學所針對的對象不同。根據旅游管理的六大具體原則,筆者將之區分為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兩方面,在目前人類發展的背景下,國家和社會對于旅游企業的希望在于對生態效益包括生態文化傳播效益的貢獻,而非一味拉動內需刺激經濟。故此,旅游企業借鑒生態管理理念,走將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結合起來的新管理模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在下文中,筆者將首先從茶葉生態旅游管理理念的意義上下手,深入探索現代旅游企業的新型管理模式。
2.1茶葉生態旅游管理理念的意義探究
茶葉生態旅游管理理念,是從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中汲取、提煉、加工其生態學精髓,再將之融入生態學管理中所得到一門學問。與一般的生態管理模式相比,茶葉生態管理更具有獨特性、適應性、具體性等優點;與傳統的管理模式相比,則更具有科學性、前瞻性、人文性。綜合茶葉生態管理的優點,筆者認為,在現代旅游企業中融入茶葉生態管理理念,主要有以下幾點意義:其一,茶葉生態旅游管理更加注重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結合,而非一味的追求經濟效益。生態管理理念下主要的管理對象不再是人類,而是整個生態系統,不再堅持“人類中心論”,而是強調環境的多樣性保護,不再以經濟數字收入為主要的管理目的,而是以整個生態旅游系統的保護為目標。故此,在現代旅游企業中加入茶葉生態旅游管理理念,更能起到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有機結合的效應。其二,茶葉生態旅游管理更加注重可持續長遠發展。在工業領域方面,我國的政策從2015年開始從勞動密集型向集約型發展,在2016年的新年致辭中,亦聲明我國已加入2030年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因此,生態旅游管理的重要性與未來前景不容置疑。針對改革開放以來,過度的資源開發導致我國植物覆蓋率不到19%,許多旅游景點的風景區遭受嚴重的污染破壞的現狀,堅持茶葉生態管理理念,堅持茶道中所體現的人與自然的統一,加強對自然的保護,是現代企業必然的選擇。因此,發展旅游企業管理新模式的目的不僅是要達到現在的發展,而且是要達到長遠的、可持續地發展,以茶葉生態旅游管理理念為主導也就顯得更加重要。
2.2旅游企業管理新模式的協調性探究
根據旅游企業管理的基礎理論和定義,融入茶葉生態管理理念的指導思想,筆者認為旅游企業管理新模式的開展,要圍繞兩個方面即“協調性”和“統一性”展開研究。協調性主要體現在: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相協調;管理人員與被管理人員相協調;旅客與旅游環境的協調三個方面。首先,以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相協調作為旅游企業管理新模式的理論指導,確定了旅游企業的發展方向。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相協調是旅游企業長遠發展的基礎,而旅游企業的長遠發展又是企業取得經濟效益的前提。以茶葉生態旅游管理學中的例子為例,假如在江南丘陵開展生態旅游行業,不考慮該地區的土質,不保護該地的環境水源,不考慮農業的休養期,雖然在短期內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但隨著環境被進一步破壞,茶葉旅游景點將無法繼續開放,則經濟效益即將為零。這個例子在邏輯學A證明B,非B非A的科學推理中,是得到證實的,具有相關科學性。其次,由于現代企業管理的其中一個重要內容是對人力資源進行管理,故此,在確立了旅游企業管理的主導思想以后首要探索的就是人力資源管理。在茶葉生態管理理念中,做出了一個“生態人”假設,與一般市場管理的“理性經濟人”假設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而要促進生態人假設的實施,則需要提高管理人員的從業素質,在工作崗位配置上達到人盡其才的效果,才能更好地管理相關旅客,達到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協調。最后,則要強調旅客與旅游環境的相協調。要促進旅客與旅游環境的相協調,首先要提高旅客對旅游景點的滿意程度,以旅游心理學的觀點而言,當旅客對一地景點感到心曠神怡之時,便會減少乃至避免對當地造成環境破壞;其次,要通過相應的設備和措施,達到旅客與旅游環境地平衡協調,例如小賣部與飯店的開設,要既不能破壞原有的景點,又要能起到服務旅客的效果。
2.3旅游企業管理新模式的統一性探究
旅游企業管理模式的統一性原理,借鑒了茶葉生態管理系統茶德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理念,主要體現在旅游地區與旅游企業的統一性;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性;旅客與旅游景點的統一性;旅游安排與旅游景點的統一性。在茶葉生態管理理念中,管理的目標不止是旅客與人員,而是整個生態系統。故此,地區、人員、設施交通的管理,都將成為一個整體,因此具有統一性。而堅持統一性,有兩個原則,其一是人與自然的統一,而是人與人之間的統一。人與自然的統一,體現在人類與自然相處,以自然為生存基礎,而盡量減少乃至避免破壞自然以獲取純粹的經濟效益。在現代旅游企業發展中,對于相關景點的建設、開放,要建立在保護當地景點地基礎之上;開設當地交通路線,建設當地賓館飯店,要以不破壞當地生態系統為前提。這便要求應用到茶葉生態管理理念中的“順應自然”原理,并做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人與人的統一,則是建立在人與人之間即管理員與被管理員的之間的統一之上的。解決管理員與被管理員之間的矛盾,要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即雙方人員素質的提高。在旅游企業培訓中應用到茶葉生態管理理念中茶德的德育功能,努力塑造“以和為貴”、人與人之間和諧共處的局面。而在育人的過程中,旅游企業同時亦達到“文化保護和傳播”的旅游企業管理效用,如岳陽樓以旅客能記誦《岳陽樓記》就可獲得免費參觀機會與禮品為營銷管理手段,既促進了岳陽樓旅游行業的發展,又推動了當地文化的傳播,可謂一舉多得之管理行為。故此,統一性的原則,不僅適用于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同樣適用于社會效益。
3結束語
在21世紀的今天,對于環境以及資源的保護已然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責任,傳統的工業發展與企業開發應針對自然環境的保護理念,進行更為科學地、徹底地轉變。旅游企業作為生態環境與旅客之間的聯系樞紐,更要注重對生態環境地保護,克服企業管理上的唯利是圖“近視”行為。因此,以茶葉生態管理理念為指導,進行企業內部管理模式的新轉變是歷史的、發展的需求。
作者:蔡瑞 單位:海口經濟學院旅游與民航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郝亞靜.生態旅游管理理念下的旅游企業管理新模式[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5(12):17.
[2]李淑艷,高嵐,魏慶華等.對生態旅游的本質探討[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24-30.
[3]楊江帆,謝向英,徐清等.福建茶葉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研究[J].武夷學院學報,2008(6):3-11.
[4]邱海蓉,馮中朝.茶園生態旅游資源可持續開發模式研究[J].生態經濟(學術版),2009(1):271-274.
[5]和獻中,王世金.云南省普洱茶文化與旅游互動發展戰略[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6):52-57.
[6]李錦順.農村茶鄉茶葉文化生態旅游開發研究[J].生態經濟,2006(7):123-126.
- 上一篇:電力企業管理創新工作思考
- 下一篇:電子計算機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