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企業標準化監管對策
時間:2022-10-15 08:56:41
導語:強化企業標準化監管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經濟發展的全球化,使得我國許多生產型行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文章論述的目的在于研究國家相關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在企業標準化工作開展時所能夠起到的作用。首先,簡單描述了質量技術監督的理論意義,并闡明質量技術監督工作對于企業標準化進程能夠起到的重要意義,并在此基礎上,以現今社會現實為依據,對所面臨的問題提出解決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質量技術監督;企業標準化;重要意義;具體措施
追求規范化和標準化的生產管理,是我國企業在發展中尋求進步、面對挑戰時所需要進行的一項必然工作任務,由于社會背景的限制,這一工作又需要國家監督部門同時參與進來。從實踐和調查可以表明,標準化生產能夠大大提升我國市場發展的穩定性,不僅能夠幫助企業獲取利潤、尋求進步,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為了能夠使得這一舉措更好的貼合于社會實際,尋求最佳工作效果,就必須切實了解我國的經濟發展環境,發揮黨和國家的正確引導作用,進一步推進企業生產和服務的標準化,從而維護社會安定。
一、質量技術監督的理論概述
質量技術監督從廣泛的意義上而言,也就是指通過可靠的現代科技手段實現對于企業提供服務方式的檢驗,嚴格把控產品質量,從而促進企業生產結構進一步優化。為了能夠解決各行各業所存在的共同性問題,并且從中起到正確的引導和監督作用,國家有關部門需要配合行之有效的工作手段才可以取得最佳效果。簡單來說,不僅僅是生產型企業和服務型企業,任何公司都必須學會時刻審時度勢,才能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1]。
二、質量技術監督工作對于企業標準化的重要意義
1.經濟全球化對于企業發展提出更高規范。現今,我國也已經在有意識的調節資金收支方向,為了順應時展的腳步,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就成了下一步工作的難點。質量技術監督工作對于企業而言,側重于生產結構和生產規模的改變,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企業和經濟在國際上的影響越來越深遠,進出口貿易增多,就更應當注重企業本身的產品與服務的質量[2]。在可能出現問題的商品投入市場流通之前,從源頭進行監督和管理,力求整個經營決策過程中的規范化。2.有利于企業本身綜合競爭力的提高。我國企業發展進程之中,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約束是由來已久的弊端,就現狀來看,也正在阻礙著我國企業的進步和提升。行之有效的監管措施,必須由國家主持實施才具有足夠的權威和公信力,就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來看,這一舉措也無疑是十分重要的。一旦得到大力推廣,就能夠在極大程度上加快企業生產與提供服務的工作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減省足夠的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從而能夠得到更大的獲利空間,為企業的后期發展打開新的局面[3]。3.進一步響應國家可持續發展的號召。到目前為止,我國企業已經初步產生了生產結構優化以及經營決策標準化的意識,并在通過學習和教育之后,制定過一些雖然零碎但卻十分切合主題的實施方案。要想配合黨和國家的號召,從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就更應該吸收先進的現展觀念,以長遠的目光來看待事情。如果管理人員沒能認識到這一環節的重要性,只追求眼前的利益,也會對企業后續的發展前景造成不利影響。市場往往是瞬息萬變的,雖然也有著其運行的規律,但總是存在著這樣那樣的變數,需要不斷地改進和更新,確保不落于人后。
三、標準化監督和管理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1.工作力度不能達到時代要求。分析目前我國相關部門在企業的監督和管理工作的現狀可以發現,其力度已經遠不能達到當今時代與社會背景之下提出的具體要求,創新和改革已經迫在眉睫。在這樣的境況下,就必須充分分析當今時代的特性,引進專業高端素質人才,并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實現整個國家部門工作人員素質的提高,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提供基礎支持[4]。與此同時,許多企業對于國家這一工作的配合度也不高,甚至是存在著抵觸心理,這就需要通過充分的交流和溝通實現信息的共享,尋求企業與國家相關部門相互合作,促進經營和決策的標準化。2.企業管理人員本身并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雖說我國許多企業已經在發展的標準化上投入了一定的力量,但與之相對的是,同樣有許多企業的管理人員本身并沒有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他們對企業的后期發展方向往往具有舉足輕重的發言權,這意味著企業上下在經營決策中都不會對標準化問題提起足夠的關注[5]。3.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素質良莠不齊。由于企業文化底蘊不盡相同,一些企業管理人員缺乏專業素養,工作人員職業道德素質良莠不齊,造成企業內部管理混亂,更不可能將多余的心力投入到追求規范化生產和經營之中。
四、加強企業標準化進程中質量技術監督工作的具體措施
1.國家應當加強標準化生產的宣傳力度。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之后,質量技術監督和企業發展的標準化管理工作側重點都在產成品的質量上,對生產過程重視不夠,造成產品質量良莠不齊。要想促進產品質量穩步發展,改變目前這種現狀,其中最重要的是必須吸取前事經驗,統籌分析,從源頭上認識到管理標準化的重要性,加強企業生產過程的標準化。企業管理的標準化必然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為了能夠進一步穩固和推進這一工作的開展,國家就必須加強在標準化生產方面的宣傳和教育,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逐漸培養人們長遠的目光,以不同的角度看問題。2.致力于構建統一、規范的操作標準。進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之后再來分析我國的社會實際,不論是在標準化管理還是經濟全球化方面,都呈現著一種欣欣向榮的態勢。如今,同種類型的產品和服務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在同行企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確保具有足夠的綜合實力。這一階段的任務在于構建統一、規范的操作標準,如此一來,不論是國家有關部門還是企業,在后續的工作開展進程中都能夠做到有據可依,制定相關的判定標準和獎懲措施時也能夠找到與之相對的資料。3.制定明確的法律條文。通過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提高企業遵守國家采取的監督策略。曾經逃避檢查的情況一度十分猖獗,為了保證法律的公正性和權威性,堵住法律的漏洞,使不法分子無機可乘,在法律上明文規定是目前看來比較行之有效的一種手段。與此同時,企業內部的控制與管理也不能放松,這一點不僅是在于產品質量上,也在于資金的使用上,如此環環相扣,才能夠在最大限度上保證流入市場的產品質量與服務達到既定標準。4.加強定期對企業的監督檢查。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不僅要從改善制度和明文規定出發,還需要與實際行動相結合。首當其沖的就是,充分利用當今社會高度發達的現代科技,采用更加先進的檢測手段,保障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與此同時,對于素行不良的企業,應當制定針對性的不定期的檢查方案,加強監督和管理工作。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國家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為了進一步推進企業發展的標準化進程所制定的相關政策,企業必須首先引起足夠的重視,然后從國家和企業兩個方面出發,分別制定行之有效的具體策略,結合社會實際反復斟酌后投入使用。利用高度發達的現代科技手段,對企業進行標準化監管并實現最終數據的準確性。如此一來,我國企業才能夠在國際經濟市場的大潮中站穩腳跟,穩步提升自身力量。
參考文獻
[1]王晉萍.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做好企業標準化監管的對策[J].大眾標準化,2017,(15):94.
[2]管松林,張瑩.企業標準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信息化建設,2015,(10):340.
[3]馮堅花.農業監管部門視角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現狀、問題和對策[J].商品與質量,2017,2(20):210.
[4]申昊.如何控制土建施工技術質量與管理[J].網友世界•云教育,2014,(7):140.
[5]趙海,孫寶華.電力安全生產和質量監督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11(12):190.
作者:趙芳 單位:修武縣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測試中心
- 上一篇:高職學生成人成才教育研究
- 下一篇:計算機網絡在醫院信息化管理應用發展
精品范文
10強化廉潔作風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