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論文

時間:2022-03-24 09:06:53

導語:集團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集團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論文

一、建設規劃

某大型集團企業從集團層面頂層設計,開展全集團范圍的HR信息系統建設,根據集團總體戰略設計HR信息化規劃,共分三期開展建設。一期實現HR基礎業務的規范統一,達到“統一業務,落實管控”的目標。開展建設人力資本計劃管理,組織機構、員工信息、薪酬社保管理等基礎業務應用。二期建立系統性地人才開發機制,達到“以人為本,提升發展”的目標。明確崗位能力與素質要求,通過高效高質的招聘、培訓、績效考核,將人才管理的選、育、用、留體現在系統的每個環節之中,實現對人才的精細化管理。實現企業和員工的共同提升發展。三期構建HR統計分析平臺,達到“實時分析,支持決策”的目標。完整、準確、及時地掌握企業人力資源狀況,為企業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和戰略決策提供支持。

二、制定計劃

集團企業信息化建設較為復雜,經常會出現延期現象。在建設規劃的指引下分期制定計劃,在每一期建設計劃中應分別選擇有代表性的4-5家單位作為試點階段建設,然后再開展全集團范圍的推廣階段建設。每一期計劃完成前即可制定下一期計劃,計劃要具有可執行性,詳細測算需要協調、整合的資源,評估工作量和所需時間,明確主要干系人,合理確定關鍵里程碑節點。可以在一期工作末期迭代執行二期前期工作計劃,以縮短建設工期。

三、需求分析

建議借助專業咨詢公司對業務需求進行梳理和分析。需求分析的最佳實踐是分析和梳理業務流程,通過業務流程梳理厘清所涉及的制度、規范、表單等相應的管理要求,確定系統的功能需求和系統性能需求。

1.功能性需求

功能性需求主要涉及人力資源具體的業務管理,如:組織崗位、人員信息、干部管理、薪酬社保管理、信息統計與查詢等實現方式和所需達到的管理要求。同時針對不同的服務對象,如:員工、HR管理人員,部門負責人、領導人員等實現不同的應用要求。

2.系統性能需求

系統性能需求主要指系統自身運轉需要達到的性能要求。具備易用性、可靠性、友好性和安全性,具有日志監控、事故監控和網絡安全保密等技術措施。能夠長時間、穩定、高效地處理數據,并保障數據的完整性與準確性。具備可擴展性,可隨業務的變化擴展相應的應用模塊。集團企業管理的人力資源信息量大,需要多維度、大量的數據查詢,特別是薪酬計算時需要引用相關模塊的數據,在數據庫、表結構和表之間的邏輯關系設計方面需要服務于這一應用特點。

四、應用系統選型

應用系統選型首先考慮國產和國外產品的選擇。國外應用系統相對成熟,優勢主要體現為:具有雄厚的實力,在技術力量的培養、研發、市場推廣等方面大力投入,系統設計緊隨HR管理理論的發展,其中蘊涵了先進的管理理念。起步早,完整性和成熟度高,開發出了適用于不同行業的解決方案。國產應用系統與之存在一定差距,但是,由于中國企業的特點,以及中西方管理文化,風俗習慣,價值取向,道德觀念等諸多差異,特別是在能力結構的測評和分析、干部管理、職業品德與管理能力的分析上,中外差異較大。近幾年,我國政府和企業界開始重視軟件系統的設計和開發,通過不斷的實踐正逐步使產品日臻完善并具備一定的市場競爭力。在產品價格、實施費用以及后續軟件升級管理費等方面國產軟件性價比要遠高于國外軟件。在具體選擇應用系統時,要求各軟件供應商和實施商(國產軟件基本上和供應商為同一公司)對前期的需求分析進行匹配度分析和實施推演,考察其軟件功能和實施水平,選擇更加符合業務需求的供應商和實施商。

五、實施過程

1.藍圖設計

(1)總體設計。采用“集中部署、多級應用”的模式,即在集團層面統一設計、建設、管理,各級單位分別應用,服務器部署在集團總部,各單位通過局域網訪問系統,也可通過互聯網用VPN的方式訪問系統,這種形式是集團管控的典型模式。充分考慮人力資源統一組織、崗位、人員管理等方面的規范化、標準化建立,由于大型集團企業各下屬企業類型繁多,要兼顧下屬單位在獨立開展業務經營中所需要依托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發揮各單位在具體的人力資源管理中的特色應用。立足于信息的集中管理,充分發揮成員組織之間的業務協同優勢,更好的發揮總部在戰略決策執行過程中決策智能,最大程度的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和人力資源信息的利用深度??紤]到人力資源管理業務的發展需求,系統應用平臺應具備跨平臺、支持多種數據庫環境的能力,采用結構化設計方式,易于擴展和維護。整個系統建設劃分成IT基礎設施層、數據層、業務層、門戶層,同時兼有信息安全保障體系、運維管理體系和標準規范體系。

(2)業務功能設計。業務功能結構劃分主要根據系統功能定位和方便易用的原則進行設計。系統功能模塊主要劃分:組織管理、崗位管理、人員信息(檔案)管理、合同管理、考勤管理、薪酬社保管理、績效管理、招聘管理、培訓管理、職業生涯管理,配合查詢、報表、流程管理,并根據不同的工作內容側重及用戶的方便易用,為每個模塊細分功能節點。系統業務功能框架圖如圖1所示。

(3)硬件部署設計。當前應用服務器管理均采取虛擬服務器設置,根據負載合理分布WAS服務器和WEB服務器,建議數據庫服務器單獨布置,采用與其他應用系統共享的高端存儲服務器。如涉及在互聯網上開放的招聘門戶等網站,則需要將此類網站的服務器布置的DMZ區,同時數據傳輸通過統一規定的信息傳輸平臺進行,可以提高安全性。

2.建設實施

系統建設實施必須在藍圖設計范圍內開展,并且依據前期的計劃結合藍圖設計制定更為詳細的月度計劃、雙周計劃、周計劃,嚴格按照執行計劃實施,避免需求擴張和隨意變動,導致建設目標偏轉和建設延期,對新增和變動需求要采用項目變更管理的方式進行統籌規劃,防止出現工作反復或無效的現象發生。建設全過程中需要集團抽調有業務代表性單位的HR業務人員專職參與,承擔關鍵用戶的角色,在實施商的引導下,共同開展項目建設工作,關鍵用戶的參與人數和參與深度將對整個項目的成功起至關重要的作用。系統建設過程中盡可能的減少二次開發,系統在設計某項功能的時候已充分考慮的管理行為和相關模塊的關聯,在全面理解系統運轉機理后再開展相應的二次開發。注重系統建設中的風險控制,制定風險管理規劃,開展風險識別、定性/量風險分析和風險監控,有效的風險管理會導致問題的減少,并能更多、更便捷的提出風險解決方案。建設過程中各類型的文檔是重要的交付件,無論是紙質或電子文檔均需要有專人進行管理,每一次會議、每一項工作都需要存留相應的文檔,這對項目的完整性和最終驗收以及運行維護都是非常重要的資料。

3.系統測試

系統建設末期需要開展多輪系統測試,一般分為功能測試和性能測試二大類。功能測試檢查業務模塊各功能點是否符合業務應用的要求,測試案例的設計是功能測試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高質量的案例編制將會高效的測試到每一個功能點及關聯關系。功能測試從單個模塊的單元測試開始,逐步過渡到整個系統的集成測試。性能測試是為了檢測系統在多并發,大數據量的應用時能確保系統運行穩定,一般需要借助第三方工具輔助完成,模擬系統進行高負荷的運轉,已達到測試效果。

4.上線應用

(1)數據準備。在系統運行前需要將HR管理的相關數據導入到系統中,進行系統數據初始化。數據準備工作由HR部門工作人員整理,確保業務數據的準確性,同時可以借助收集和導入數據的軟件進行數據校驗,避免批量導入系統后需要修改和產生垃圾數據。

(2)應用培訓。一般在系統上線前2-4周開展培訓工作,培訓內容主要是系統的應用,應用此系統的人員都要進行全面、系統化的培訓,培訓時間為3-5個工作日。結合培訓內容安排學員進行實際操作和問題解答,保證系統能夠正常運轉。培訓講師最好由關鍵用戶擔任,培訓教材采用實際業務場景進行編制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培訓結束后即可開始系統上線正式應用。

六、運維支持

系統正式運行后,需要專職的運營維護人員對系統應用進行支持,解答業務應用問題和修復系統缺陷。在系統從建設期向運行期過渡階段,注重培養系統運維人員和運維制度建設以及基于ITIL管理體系的流程建設,主要涉及設備運維、業務運維、開發運維三部分,運維體系的建立是確保系統穩定、高效、安全、連續運行的基礎保障。

七、應用評價

系統在全集團范圍內應用一段時間后,需開展系統應用評價,了解各單位實際應用情況,對每一個業務模塊應用情況進行評價,從業務應用深度和應用組織廣度二個維度促進系統應用,應用評價的最終目的是優化系統。

八、結論

集團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涉及面廣、工作繁重,并且系統會隨著每一期、每一階段建設開展以及HR業務調整不斷的優化,需要經過多輪建設、優化后才能達到穩定期。集團人力資源信息的建設需要考慮統一管理、業務協同,達到集團管控的業務需求,其中最為重要的任務是管理標準、規范流程的確立,確立的業務方案要能夠切實通過系統實現,達到業務管理和信息化應用的匹配,實現建立信息系統的價值。

作者:劉勇單位:中電投信息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