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管理經濟增長策略研究
時間:2022-07-06 08:35:14
導語:人力資源管理經濟增長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持續上揚并不是由資本的累積狀況而決定的,而是資本和產出之間的穩定性決定的,在這一平衡關系中,勞動要素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人力資源作為三大核心勞動要素之一,對于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為了提高人力資源管理的有效性,推動人力資源策略的實施,對經濟結構進行優化,就需要對人力資源管理進行深入的探討。探討當前形勢下我國所面臨的人力資源矛盾,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以期能夠切實的促進經濟的增長。
一、人力資源管理的內涵
人力資源管理內涵主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即便對人力資源管理從不同視角進行定義,但實質都是在特定的組織范圍內進行。人力資源管理必須依托企業或者組織進行。第二,在組織活動中,人力資源管理作為重要職能實現對人的管理。第三,企業員工或者其他人群是管理的主要對象。第四,不管何種定義,都認同人力資源管理以組織關系和員工作為兩個重要因素。第五,對于人與組織關系的界定,需要以政策、制度和實踐作為依據。第六,組織目標的實現需要通過對人的要素進行管理得以實現,著重兼顧組織目標和個人目標。第七,強調激勵是實現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激勵能夠促使人的行為和態度發生改變,這種改變主要是為了達到組織的目標和實現組織的戰略意義。
二、人力資源管理對于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
人力資源管理主要是結合財力和物力的人力進行合理科學的組織和規劃,保持人力始終處于最佳狀態,促使人的主觀能動性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人力資源管理對于經濟增長的作用有很多,當中最重要的作用是通過科學手段的利用,從而形成體力、技能、健康、知識等人力資源相關的質量因素,然后將其合理配置,使其具備特定的經濟價值。所以,也可以說人力資源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主要是通過人力資本的實現和提升。人力資源的管理水平決定著人力資本能夠發揮多大的作用,也是影響一個國家、一個企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企業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個或大或小的企業共同發展,國家的經濟才能得到不斷的提升,因此必須加強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從而保證國家經濟的穩步發展。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穩步進行。能夠保持企業的長遠、健康發展,企業的發展又能有效推動國家經濟的發展,所以組織好人力資源管理具有重要意義。另外,除了企業,其他社會團體、事業單位、政府機構等組織和單位也應該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從而實現我國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
三、現階段我國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現實困境
(一)人力資源結構失衡。雖然,我國的人口基數較大,人力資源較為豐富,但是隨著老齡化的加劇,年齡結構愈發趨向斷層發展,而人口結構作為決定勞動力供給的核心,會對今后的人力資源管理造成非常直觀的影響。目前,在長期的計劃生育中,出生率單線下行,而與之相伴的卻是死亡率的不斷攀升,在這種結構失衡中,人口結構也出現了極大的變化,人口結構的變化轉而又成為了勞動力結構變化的主因,并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了勞動力短缺,年齡結構失衡,老年化嚴重等嚴重問題,這種結構性失衡的逐漸發展,勞動力結構的變化發展態勢也就導致了經濟活力喪失,經濟結構的失衡。這種人力資源的整體萎縮會造成經濟發展的后續動力不足,拖慢經濟發展的整體腳步。而且,人口結構的失衡目前所顯現的問題仍然還是片面的,我們所面對的結構失衡還只是始發點,這一趨勢仍然還將持續更長的時間,而這也是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最大的現實困境。(二)人力資源管理出現了結構性矛盾??v觀當前的經濟局勢,不僅僅存在沿海與內陸的結構失衡,勞動力供求結構也正在出現失衡。除了地域經濟結構發展失衡外,信息不對稱,以及產業矛盾和結構升級等都是造成勞動力結構矛盾的原因。近年,體力勞動者、手工勞動者短缺,招工難問題,以及沿海一些大型代工企業的內遷和轉移,包括富士康以及優衣庫等企業撤離沿海地區,或者向內陸進發,或者轉移到東南亞、菲律賓,使得沿海地區的勞動者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而另一方面,又存在著大量的下崗職工無法重新就業,應屆畢業生就業難問題,勞動力無法得到妥帖安置。同時,高精尖技術人才嚴重匱乏,核心技術人才流失嚴重以及教育問題等都導致了社會矛盾的銳化,勞動力結構矛盾的銳化,而這種矛盾的發展也時刻提醒著我們人力資源管理戰略實施的重要性。
四、人力資源管理下的推動經濟增長策略
(一)迎合產業需求,弱化勞動力結構性矛盾,進行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作為人力資源戰略的重點,人力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本,重視人力資源的管理非常重要。人力資源只有上升到人力資本才能夠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發揮人力優勢,促進經濟增長。政府需要重視對人力的管理和投入,將相關政府部門以及社會中介以及社會組織和團體結合起來,共同搭建人力資源重心,促進人才的流動。同時,在進行人力資源管理時,必須要充分的考慮到這些基層勞動力的走向,進行勞動要素的均衡。政府需要加強自身職能,對下崗職工進行再培訓,提高這些職工的職業技能;其次,進行各大高校教學的改革,不單單是要推進素質教育,還需要進行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在社會層面,需要進行實習信息的完善,并且通過校企政的結合,來完善產學研結合的道路,進行勞動力的再改造,讓其滿足市場的需求,以此來促進勞動力的流通和就業,讓其能夠迎合產業需求。而這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產業進行升級,對結構進行優化,弱化勞動力的結構矛盾,將人力資源的優勢發揮出來[5]。(二)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手段,以人為本,切實保障勞動者權益。人力資源管理需要充分的將勞動者的群益進行保護,也只有保障了工人權益,才能夠將矛盾進行緩解,才能夠促進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尤其是目前,勞動力本身與用工企業是存在依附關系的,這就導致勞動者處于一個劣勢,經常會出現薪酬矛盾等問題,而此時,就需要政府出面,通過制定相關的政策來保障工人的權益,這里包括勞動合同簽訂,社保法的完善等。合同法是保障勞動者權益最有力的武器,因為其具備法律效應,并且將雙方的權益進行了明確的劃分,對于雙方之間所涉及的利益關系,包括薪酬問題、職業危害等有著明確的條文與規范。因此,合同法是作為勞動者的保護傘而存在的,為了保障勞動者的權益,就需要強化勞動合同的地位。其次,需要加強立法工作,完善社會保障法,并且建立完善的監察機制,對人員編制、社保以及勞動糾紛等問題進行及時的處理,對于問題及時的發現,并作出應對措施,保障勞動者的權益。供給側和優化產業結構的需求更應注重勞動者權益的傾斜保護,這既與改革初衷相符,又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原則。(三)加強企業、勞動者與利益相關主體的倫理規范。道德屬于意識范疇,是利用積極的意識來制約行為導向,在市場經濟中,其集中表現為道德的調節作用,換言之,勞動關系矛盾的調和需要道德的介入。對于人力資源管理來說,尤其是站在勞動要素角度來看,和諧的勞動關系是保障特色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在人力資源管理中,中央確定了十個工作重點的轉變,而這也將企業與勞動者之間的倫理關系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這也推動了雇主倫理、勞動倫理和同事倫理建立,以弘揚正確的企業文化,防范勞動關系的風險因素。以此來促進結構的優化,通過倫理關系來束縛不當行為,來構建更為和諧的雇傭關系,緩解社會矛盾,促進經濟穩步快速發展。(四)進行人口政策調整。從前文中,我們可以得知,目前,隨著勞動力結構的失衡,以及人口結構斷層發展,目前勞動力人口是在不斷下降的,這也就必然會導致經濟活動人口的銳減,而這必然也會導致勞動力結構矛盾。隨著勞動力減少,需求結構也會受到影響,人力資本必然受到牽連。而為了將這一矛盾進行緩解,保障人力資源管理的展開,就需要改變需求結構,優化人力資源,不再是追求“量”,而是追求“質”。當然,這就需要通過進行教育改革來實現,教育是提高勞動力素質的主要途徑和重要手段。當然,為了緩解勞動力結構矛盾,以及人口的結構失衡,有必要進行“二孩”政策的放開,以此來優化人力結構。(五)加大教育投入,從根源上提高人力資源質量。對于人力資源管理來說,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要素是“人”,而人也是經濟活動中最基礎的組織結構。而對于人力資源管理來說,其管理的主體也是“人”。為了能夠從根源上提高人力資源的質量,切實的落實人力資源戰略,促進經濟發展,就必須要加大教育投資。教育是將人力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本最有效的武器,也是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最核心步驟。為了能夠切實的進行人力資源的優化,提高其管理能效,就必須要以人為本,從教育出發,科教興國。第一,政府需要加大財政投入,為高校運行提供充足的運行資金。第二,促進教育改革的推進。要想提高人力的整體素質,就需要施行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整體質量。第三,提高高校與企業的對接,為人力資源的流動打好基礎。第五,對于步入社會的實習生,必須要定期進行培訓,繼續進行教育,讓學生在培訓中不斷地成長和進步,讓基層人員能夠在培訓中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最后,要做好人才的調配,鼓勵高素質的人才走入基層,對人才結構進行優化。
五、結語
人力資源管理對于社會經濟發展來說有著極大的現實意義,為了能夠切實的推動經濟增長,就必須要認清當前的人力資源管理現實,搞清楚人力資源管理的內涵。人力資源管理的優化必須要從人力資源結構調整出發,將人力資源逐步的轉化為人力資本,同時還需要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手段,進行人口政策的調整,通過這些人力資源管理手段的強化來切實的推動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建安,陶雅,徐書山.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的管理理念研究[J].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8(01):60-70.
[2]趙雪.探討人力資源管理下推動經濟增長的有效策略[J].科技展望,2016,26(08):249.
[3]劉凌艷.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作用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6(20)..
[4]華峰.經濟形勢新常態下規模性減員與人力資源管理的應對策略——以"公司提前解散"為例[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6(2):98-102.
[5]李隆智.基于人力資源管理的經濟增長優化策略探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7(11):116-118.
[6]曾湘泉,張成剛.經濟新常態下的人力資源新常態——2014年人力資源領域大事回顧與展望[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5(03):6-13.
作者:孫麗麗 單位:煙臺開發區衛生計生局
- 上一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策略探討
- 下一篇:勝利油田人力資源優化配置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