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建施工單位機電設備管理分析

時間:2022-09-18 10:44:22

導語:礦建施工單位機電設備管理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礦建施工單位機電設備管理分析

摘要:機電設備作為重要礦山基建施工設備,設備管理質量會對礦山基建施工質量、效率形成直接影響,是礦建施工單位關注重點。為實現安全化、高效化機電設備運轉模式,保證施工生產順利進行,本文將以機電設備管理意義與管理現狀分析為切入點,對礦建施工單位機電設備管理方式方法展開全面探討,旨在提高礦建施工單位機電設備管理水平,促進礦建施工單位發展。

關鍵詞:安全管理;機電設備管理;事故預防機制;礦建施工單位;現場管理

礦建施工單位機械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使得單位機械化水平呈現出了穩定性上升的趨勢,為我國礦建事業發展提供了更多有利條件。但隨著機械設備,尤其是機電設備種類、數量的不斷增多,機電管理所存在的各項問題也逐漸暴露了出來,對礦建施工工作開展形成了一定限制。在此背景下,礦建施工單位加大了對機電設備管理工作的研究力度。

1機電設備管理意義

1.1保證單位經濟收益。機電設備是機械和電的綜合體,是礦建施工生產重要設備,高質量的設備使用模式可以在降低人員施工任務量,節約人力、物力資源投入的同時,最大限度提升礦建生產質量與生產效率,可為單位獲取到更加客觀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會對單位持續性發展形成極為積極的影響。而良好的設備管理手段,是保證機電設備價值、作用發揮質量的關鍵,所以實施高效化機電設備管理,可以達到不斷提高單位經濟收益水平的目標。1.2保證生產開展質量。優化機電設備管理手段,可實現對機電設備運行效率的有效提升,能夠有效應對機電設備種類、數量日益增加的局面,做好設備管控與監測,確保各項設備運行問題能夠被及時發現并得到有效處理。同時增強設備管理質量,可將生產環節有效連接在一起,形成健全的生產協作體系,確保設備故障發生可能性可以被控制在最低[1]。此外良好的設備管理模式,還可對生產過程可能會產生的各項風險因素形成有效預防,能夠使設備、技術處理高水平融合狀態。1.3提升單位現代化水平。在經濟發展轉型關鍵階段,國家對礦建施工生產設備要求極為嚴格,提升機電設備管理水平是保證自身生產實力的有效手段,能夠為企業長久性發展奠定扎實基礎。鑒于此,企業在日常管理時,需要做好設備管理以及維修升級等工作,應借助管理效率提升契機,不斷提高企業設備技術改造水平,以通過對先進機電設備改造技術的運用,加快礦建單位發展進程,確保其生產實力以及現代化水平可以得到切實提升。

2機電設備管理現狀

目前,單位機電設備管理存在著以下幾方面問題:①管理理念先進性不足?,F階段,部分單位還存在著輕管理、重使用的問題,單位內部機電設備并未得到有效管控,設備維護工作、管控工作開展質量不佳等問題比比皆是,對設備使用形成了嚴重影響,設備使用損耗較大,故障發生概率相對較高;②設備質量隱患較多。為保證單位經濟利益,多數機電設備均處于長時間、超負荷運轉狀態,設備運行環境相對較差,內部零部件損耗程度較高、受腐蝕問題較為嚴重,設備運行質量可想而知;③操作人員專業能力參差不齊。人為操作失誤是造成設備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設備操作人員、管理人員沒有達到預期能力、素養標準要求,沒有掌握正確、規范的設備操作、管理方式,就會預埋下較大安全隱患,致使設備使用受到影響;④安全管理投入力度不足。由于受到管理理念影響,部分單位在設備維護、管理方面的投入相對有限,導致老舊設備無法得到妥善處理,設備維護工作無法定期展開,設備使用功能出現嚴重下降問題,安全管理工作開展質量并不理想[2]。

3礦建施工單位機電設備管理

3.1完善設備管理機構,保證基礎管理水平。單位施工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升,機電設備種類、數量的不但增加,直接增加了機電設備管理難度,在此背景下,各單位應加大對機電設備管理工作的關注度,改變以往對設備管理工作有所忽視的狀況,增強設備管理力度,做好一系列管理工作[3]。一方面,設置設備管理專業機構,指派專業人員組件專門管理機構,以通過設置機電設備潤滑管理小組、事故分析追查小組、事故處理小組以及技術管理小組等機構,對單位內機電設備展開全面管理,確保各項管理工作能夠真正落實到實處,形成最優化設備管理模式;另一方面,按照人員崗位工作內容以及權責范圍,對其管理責任進行確定,設置健全設備操作規程以及管理機制,以便按照統一標準對設備動態管理牌板進行設計,設置施工設備臺賬,展開精準化管理模式。同時應設置設備變動管理表,定期對設備變動情況展開匯總與分析,做好設備狀況、基礎數據以及技術參數等數據記錄,以對設備動態展開全面管控,達到對設備展開全過程控制的目標。3.2做好現場管理工作,提高裝備可靠性能。作為設備全過程管理重中之重,設備使用過程管理重點、難點均在現場管理部分。礦建單位需要從工程籌備階段起,展開全方面機電設備管理部署,確保設備安裝布局、設計選型以及配套設施設置等,均能與相應標準相符,整體設計嚴密性、合理性以及科學性能夠達到一定水平。單位需要按照現場標準化實施方案以及評定標準等,對現場設備施工組裝、使用等操作展開科學管理,要在驗收、檢測無誤之后再對設備展開使用,以防埋下重大安全隱患[4]。為切實提升裝備可靠性能,在進行現場管理時需要做好以下幾點:①完善設備使用、維護管理各項機制,提升機制執行力度,確保各項機制以及管理條例能夠真正落實到實處;②設置崗位責任機制,對主要設備展開定人定機定崗管理模式,指派專人對設備展開全方位管護,以通過此種方式切實增強人員自覺性與責任感,確保各設備可以得到有效保護與科學使用;③如果設備需要多班進行管理,需要設置配套交接班管理機制,嚴格展開交接班記錄,做好運轉日志填寫;④維修人員需按照分片包干原則要求,對負責區域內所有設備展開定期巡回檢查,以便及時發生設備問題,做好處理;⑤需對人員相關資質展開嚴格檢查,貫徹執行持證上崗管理模式,做好人員綜合能力把關,并要對人員展開定期培訓,幫助其掌握更多設備管理、事故處理以及維護保養技巧,以為設備使用與管理提供可靠人力資源支持;⑥需要將定期保養、日常維護制度落實到實處,按照潤滑五定機制對設備展開科學維修、潤滑與保護,保證每臺設備運轉狀態,實現安全化、經濟化設備運轉模式,以防出現設備帶病運轉問題;⑦做好安全保護,保證設備安全保護措施可靠性、齊全性以及靈敏性,降低機電設備事故發生可能性,進而為生產工作高質量開展提供可靠保障[5]。3.3設置預防、審查機制,提升維修專業性。在正式對設備進行使用之前,需要對設備特性、性能展開審查,仔細檢驗設備生產資質以及生產證明,做好安全隱患排查。同時在設備投入使用過程中,需要設置配套責任機制,定期對設備展開檢查,做好設備生產運轉狀態檢查,以便在設備出現磨損問題時,及時對其展開評估并展開配套維修、保養工作。維修人員需要按照問題嚴重程度,對維修時間進行確定,并設置配套防護措施,以防對生產施工形成較大限制[6]。同時為保證維修工作開展質量、開展效率,在完成審查機制設置后,需要按照清晰的修理目標,設置專門維修團隊,對設備維修問題展開針對性處理,以便在最短時間內解決各項運行問題,保證設備運轉質量。3.4科學展開設備管理,提供優質施工服務。礦建單位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機電設備租賃、采購以及資源分配等工作的完善力度,需要根據國家相關政策要求,不斷提高設備效能、降低設備運行能耗,及時淘汰高能耗、安全性能差的機電設備,做好設備使用節能管控,實現綠色化、節能化設備運用模式,確保設備所具備的各項性能可以完全性發揮出來,進而實現對機電設備的合理運用[7]。如果單位存在缺口設備,可通過短期租賃的方式,聯系租賃公司對缺口設備進行租賃。但如果沒有租賃到合適的設備,則要報上級部門進行申請,做好后續招標采購工作。同時需要做好庫存管理,應設置分類臺賬以及管理總臺賬,一方面應運用分類臺賬,對各類設備展開針對性管理,確保設備可以得到有效管護;另一方面需運用總臺賬,對單位設備資源展開全面管控,做好設備資源整理、統計,避免出現設備閑置再次購買或閑置設備、老舊設備沒有得到妥善處理的狀況,保證設備成本投入合理性,避免出現投入浪費問題。此外管理部門需要對電氣設備以及運輸設備展開專項檢查,以通過漏電檢查、防爆檢查以及其他一系列專項檢查措施,及時消除各項安全隱患,降低設備使用安全事故發生概率,以為設備性能高效發揮創造出更加優質的環境,實現最優化設備運行、管理模式,以為企業獲得更多經濟利潤。

4結束語

鑒于機電設備管理所具有的重要價值,礦建施工單位應加大對機電設備管理工作的研究與重視程度,應以現有管理機制以及管理模式為基礎,結合設備管理實際問題,對機制、模式展開針對性優化與調整,妥善解決各項管理問題,確保設備使用、管理都可達到最佳,機電設備所具效能可以在單位生產中得到完全性發揮,以為單位獲取到更加理想的經濟收益。由于機電設備管理涉及內容較多,筆者無法一一對其展開闡述,因此本文所述內容并不全面,只希望可以起到參考作用。

參考文獻:

[1]郭志田.淺談煤礦機電設備的維修與管理[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8(2X):205.

[2]李昌棟.淺談選煤廠機電設備安裝項目管理[J].山東工業技術,2018,265(11):84.

[3]李強,王晗.淺談新時期露天煤礦機電設備科學管理措施提升設備效率[J].科技風,2018(1):155.

[4]王繼成.關于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問題的探討[J].魅力中國,2014(16):399.

[5]何軍.煤礦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與維護研究[J].科技與生活,2014,29(1):441.

[6]張磊,李長喜.淺談礦用機電設備表面涂裝預處理工藝的應用[J].煤礦現代化,2014(5):114-115.

[7]晁青松.煤礦井下機電設備的維護與維修思路構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5(1):16-17.

作者:朱慶強 單位:中煤第一建設有限公司第四十九工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