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配套電氣設備質量管理研究

時間:2022-11-04 03:35:36

導語:新能源配套電氣設備質量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能源配套電氣設備質量管理研究

摘要:新能源的清潔性應用優勢使得其能夠保持持續化的發展趨勢,這也是世界范圍內人們爭相開發新型能源的主要原因,其也是部署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隨著新能源發展與應用范圍逐漸擴大,所配套的各類電器設備設施的應用頻率相較于以往也有了明顯提升。但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利用新能源的設備價的不斷下降使得生產企業無法保證足夠的利潤,從而使得各企業只得不斷壓縮生產成本,這也是設備質量問題發生頻率提升的主要原因。結合當下環境,分析新能源配套電氣設備的應用發展現狀,介紹質量管理體系,并給出未來發展方向。

關鍵詞:大數據;新能源;配套電氣設備;質量管理

隨著新能源項目的逐漸更新與發展,新能源的應用范圍也有了明顯擴大,尤其是風力發電與太陽能發電等項目數量的逐漸增加,使得其對配套設備的安裝與使用需求也有了明顯提升。從當前的發展情況來看,正是由于電氣化配套設備應用迎來了極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在生產企業數量無法保證的情況下已經出現了極為嚴重的供求不平衡的現象。此外,部分企業為追求最高效益,縮短了設備制造時間從而使得與之相匹配的質量無法被有效保證,并難以滿足新能源的世界范圍內的發展需求。

1新能源配套電氣設備特點

以新能源電源項目為例,相較于傳統火力與水力發電,其單機容量小且具有分布區域廣、發電單元數量大等特點,配套的電氣設備同樣表現出較為明顯的應用特性[1]。例如,每一組的發電單元均需要為其配套單獨的調壓設備與交流逆變器,雖然電壓等級并不高,但卻有數量大以及分布區域廣等特點,無論是網絡聯調還是監控壓力均非常大。(1)風力發電配套電氣設備。風力發電設備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外形龐大,由于其發電效率與具體的作業工況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因此需要對所在區域的具體氣候條件實施監控。一旦有較大橫風出現時,需要及時調整槳葉方向,或將聯動機構及時鎖死以停止發電,降低風塔傾覆等現象的發生風險[2]。風力發電機組在山區布置的頻率較高,由于當地氣候的特殊性使得其對于設備的外層防風與防寒的要求較高,對于箱式變電站等設備來說需要保證逆變設備與整流設備布置的集中性,因此必須對其內部的布局合理性進行判斷,以免出現內部溫度過高經常性的觸發設備保護裝置的情況。(2)光伏發電配套電氣設備。該項目的突出特點就是所占范圍較大,連接線較多,雖然在氣象條件的限制下發電能夠呈現出一定的周期性,但穩定性較差,因此作為光伏發電的配套電器設備仍需要具備極高的耐寒與耐熱能力。應用于此類項目中的配套逆變設備需要具備耐受電流裕度寬泛的能力,單晶與多晶硅的模塊組件不僅持續送電能力極強,且對各類雜波的靈敏度極高,在送電區域丟失或是區分弱時分區帶電能夠表現出較好的判斷能力。(3)其他類型的新能源配套電氣設備。以生物質能發電設備為例,該設備從本質上來說與傳統的火力發電設備大致相同,且單機裝機容量小,能夠在一定區域內滿足分布式布置的偏遠山區用電需求[3]。相較于火力發電,無論是在原料燃燒控制還是有害煙塵處理方面,生物質能與其均有著明顯不同,污染更小且能源利用更充分。我國的生物質發電發展時間并不長,缺乏核心技術使得發電企業受到了極大的限制,仍需對相關技術進行深入探究與創新,為生物質的高效利用提供基礎條件。

2質量管理對電氣設備評價管理

2.1設備質量管理核心工作。電氣設備質量管理就是針對電器設備的質量、進度以及投資等進行管控與監督。(1)質量管理。對設備供應進行審查,主要集中在新技術、工藝以及材料方面,需要針對所對應的鑒定報告以及試驗記錄進行核驗;進度推進情況以及具體的出場時間;制造設備原材料的質量證明;檢驗儀器是否處于有效的使用范圍內;工作人員是否持證上崗;工序質量確認單據是否完善;產品包裝質量以及裝車情況。(2)進度管控。需要以合同中的交貨期限與要求為依據,對部件采購、原材料預先審查。核對設備下料與排產以及電氣設備生產進度與具體的合同交付日是否一致等,特別要注意控制進度的具體推進情況,以免造成質量問題導致交貨偏差。(3)投資監督。審查設備的費用預交比例、費用使用情況、原材料與部件的采購、生產進度的合適以及階段性付款時間的確認等。2.2新能源配套電氣設備質量管理體系。2.2.1分類管理與結構特點。為了滿足不同階段的管理要求,需要以質量管控對象為依據制定駐廠建造、關鍵點見證以及抽樣檢測共3種方案,以符合質量監督管理標準。駐廠監造需要組建與之匹配的工作組,深入施工現場以做好電器設備的監督,監管制造全過程,對其制造質量與生產進度進行全面核驗,具有全方位、無死角的應用優勢[4]。關鍵點見證是關鍵點進行管理與干預,包含材質、工序、出廠試驗以及技術報告等。應用此種管理方式能夠從根本上提高生產效率,加快工作進度,能夠有效把控關鍵工序質量。抽樣檢測是以國家相關標準為依據對電氣設備進行隨機抽取,委托第三方具有資質的檢測結構對其質量進行檢驗,重點針對批量生產的電氣設備進行檢查。2.2.2設備質量分類管理體系的主要實施方法。新能源工程設備質量管理體系涉及的文件一般分為3個層級。第一級為總領文件,需要明確具體的設備質量管理范圍,編制文件的各類依據,設置不同階段的質量管控目標[5];第二層級為關鍵點、駐廠監造與抽樣檢測工作內容的監督大綱,針對不同層級的設備質量管理方式,包含組織模式規范性文件等內容;第三層級為不同設備的具體作業規范,詳細表述了設備的內部結構與具體工作內容,具體情況如圖1所示。

3電氣設備質量問題的結構化處理

電氣設備質量問題屬于非結構化數據的一種,且此類數據由于特征標識與含義過于明顯,難以拆分,且信息大數據分析測算較為復雜。非結構化數據的應用特征極為明顯,以新能源發電機組為例,出現的質量問題主要包括風機葉片的覆膜撕裂、塔筒損壞、逆變器損傷或是遙測系統信號頻繁等。由于這些質量問題所對應的各類數據無法以常規方式對其進行拆分,因此為了抽取數據中的屬性,就應將其包含的各類數據以結構化段落的方式呈現出來,對于數據的識別和分類具有重要意義[6]。將結構信息作為管理非結構數據的核心,對數據條目進行分析,將轉化而來的值通過逆向組合的方式提取非結構化的各類數據。數據在不斷拆分組合變換過程中能夠形成新的結構化數據信息,從多個角度和層次表達非結構化數據,為非結構化數據信息的有效提取奠定基礎。

4將循環管理原理作為提高數據利用率的關鍵因素

為了確保管控數據分析質量以實現充分對數據利用度進行挖掘,可以在科學模型的基礎上落實循環管理理論。綜合評估電氣設備質量管理措施,對于有效措施擴大范圍、提高應用頻率,對于欠佳的措施進行分析總結,納入PDCA循環。PDCA循環管理模式:P為策劃,根據數據分析結果進行調整;D為實施,實施已經完成策劃的調整方案;C為檢查,保證方案制定落實過程中問題定位的及時性;A為改進,深入分析措施應用過程,不斷改進和糾正,分析發生問題的原因。

5結語

為提高新能源的使用效率,管理人員應提高對配套設備的重視,在完善安裝與應用標準體系的基礎上,規范評價管理過程,結合當前新能源配套電氣設備的實際使用情況,選擇針對性的質量問題處理措施,提高資源利用率,保證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孫立志,張妍.太陽能無人機電氣系統設計[J].無人系統技術,2018(4):75-78.

[2]沈繼寶.光伏電站電氣設備運行維護檢修探究[J].南方農機,2018,49(22):113.

[3]歐昇瑋.電廠電氣設備檢修及維護策略探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9(3):205.[

4]張文松.新能源格局下傳統火電鍋爐設備投標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8,15(30):40-43.

[5]劉志強.變電站電氣一次設備智能化問題的研究綜述[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32):55,54.

[6]馬釗,趙志剛,孫媛媛,等.新一代低壓直流供用電系統關鍵技術及發展展望[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9(23):12-22.

作者:類永超 單位:南京南瑞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