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林生產管理工作措施
時間:2022-12-06 02:36:47
導語:營林生產管理工作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營林工作的重要性
第一,避免水土流失,提高水土保持能力。人們在追求經濟快速發展的時候,對生態環境破壞嚴重,比如大規模的砍伐林木導致當地植被覆蓋率低,裸露出的土地在下大雨的時候泥沙就會隨著雨水進入河流,泥沙堆積導致河床淤塞,當遇到大雨時就會增加發生洪澇災害的可能。增強營林工作可以避免水土流失情況加劇,降低滑坡、泥石流、洪澇等自然災害的發生率。第二,可以防風固沙,降低沙塵暴的發生率。出現沙塵暴時,沙塵遮天蔽日,空氣渾濁,會給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帶來嚴重影響。天色陰沉,還會讓人們的心情壓抑,室外能見度低對人們的出行也會帶來不便。沙塵暴還會影響農作物的光合作用,造成農作物減產,因此,沙塵暴的危害巨大。加強營林工作可以防風固沙,有效避免沙塵暴的發生。第三,有效消除空中的污染物,凈化空氣。因為工農業的發展,環境污染越發嚴重??諝馕廴緦θ藗兊奈:薮?,會誘使呼吸道疾病復發,對植物生長也有不利影響,導致抵御病蟲害的能力降低。森林可以吸附空氣中的灰塵和有害物質,凈化空氣。第四,增加經濟效益。加強營林工作可以增加林區人們的經濟收入,除了單純的木材外,林業還有許多副產品,比如藥材、水果、橡膠等。無論是木材還是林業的副產品都會創造經濟價值。第五,保護生態環境。增強營林工作不僅可以創造經濟價值,還可美化環境、吸附灰塵,減少城市中的噪音,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
2營林生產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森林管理模式落后。在我國林業建設中,林場種植基地和育苗生產難以滿足營林工作的需要,許多林場種植的林木種類過于單一,營林生產不夠豐富,這種模式不利于森林資源的自然循環,生產出的產品質量也無法達到市場準入標準,這就降低了林業企業的經濟效益。我國的育苗技術雖然近年來有明顯提升,但在實施過程中因操作人員專業素質不高或其他原因導致林木的產量降低。比如:錯過了種植的最佳季節,對已經成熟的林木沒有及時砍伐,這些都會對我國的林業發展帶來負面影響。我國大多數人工林的建設中所需成本較高,無論是采購樹苗還是種植或是培育,都需要較高的成本,目前,營林生產中進行的人工林培養遠遠落后于人工造林與市場需求要求的標準。2.2不適合當代市場需求。我國以市場經濟為主導,但傳統的林業管理模式一般都是粗放式,林業經營者在營林生產管理中市場意識淡薄,對營林產業結構建設不夠重視,只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忽視了營林產業的長遠利益,我國的林業經濟效益也受到嚴重影響。目前,林場管理比較重視行政管理,過分追求政績,沒有注意生態環境的保護,沒有合理規劃,對林業生產后期的重視不夠,導致樹苗或其他附屬農作物出現病蟲害等情況,進而影響了我國林業的發展。營林工作需要較多的資金,但目前市場機制并不完善,投入的資金來源單一,投入有限,這也直接影響著營林生產管理工作。所以,在營林生產管理工作中,要不斷迎合市場的需求,采用最新的林業管理模式,增強林業經營者在營林生產管理中的市場意識,優化林業產業機構,注意生態保護,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營林生產管理工作。2.3我國林業生產管理效率低下。我國林業生產管理效率比西方發達國家低,在技術上有不足,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影響林業生產效率。營林工作對技術的要求比較高,但在實際工作中應用不多,導致林業經濟效益受到影響。林業有關部門應加大資金投入,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進一步提高林業生產管理效率。
3加強營林生產管理的措施
3.1完善營林工作的產業結構。林木的生長情況直接決定著林木產量,要提高營林的質量就要完善營林的管理體系,從整體上提升營林的產量和質量。在營林生產管理中,應摒棄陳舊傳統的思想觀念,盡力完善營林工作的產業結構。要建立與市場機制相匹配的林業產業結構,保證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在營林工作中,要時刻關注市場動向,根據市場實時調整產業結構。根據市場需求,短期內應著重發展工業原料林業,重視發展符合市場經濟需要的林業資源,如竹林、豐產速生林和原料林等。在營林工作中,要不斷引進新技術,同時還要注重新產品的研發,讓林業生產走向高級市場。在營林工作中,還要注重林業資源的配置,根據本地優勢發展優勢產品,提高林業生產水平,淘汰不符合市場的林業產業,著重發展新興產業。3.2采用多種經營機制。在營林生產管理過程中,林業單位應挑選適合的經營方式,建立靈活的苗圃運營機制,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優化作用,這樣才能推進苗圃的市場化經營速度。同時,還應引入競爭機制,這樣可以有效降低苗圃的生產成本,提高苗圃的生產效率。比如:可以簽訂正規的合同,對樹木的質量和價格提出具體要求,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樹苗的質量,降低樹木的價格。采用多種經營機制可以減少苗木生產中的的各種弊端,對森林企業的發展有積極意義。苗圃在滿足企業需求后,才能進一步滿足客戶的需求,拓寬苗木的市場范圍。森林企業如果有閑置的苗圃基地,可以通過對外承包的方式處理,以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降低育苗成本,有利于森林企業的發展。3.3加強種苗系統建設。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種苗系統建設還比較落后,許多種苗園還是第二代。我國在林木的培育方面起步較晚,技術也不完善,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林業的發展。在營林生產過程中,應選擇優質的苗木品種,擴大種植園的規模,提高營林管理水平。要加強育苗系統建設,加大闊葉母樹林的比率,調整母樹林結構,淘汰老齡化的天然母樹林,采用符合市場需求的近熟林或中齡林,側重選擇經濟效益比較高的闊葉母樹林基地培養。3.4對營林生產進行有效監督管理。在營林生產管理工作中,應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制度。重視質量管理,加強日常監察工作,提高營林生產效率。在營林生產管理中,應盡力控制林業生產成本,提升經濟效益。在林場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對員工進行有效監管。為了提升林木的產量,在日常管理中要根據林木的實際情況進行施肥,時刻注意病蟲害,及時發現林木生長中的問題。如果不能對營林工作進行有效監管,林木的質量就無法得到保障。通過對營林生產的有效監管,可以保證樹木健康生長,間接保證穩定的經濟效益。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要以市場發展為目標,應重視林木的產量和質量,提高營林工作效率,提高企業的生產力,這對當地的生態環境也具有積極意義。
4結語
林業在我國發展中至關重要,要保證林木的需求就要加強營林生產管理,行之有效的營林生產管理措施可以保證苗木的產量和質量,對生態環境保護具有積極意義,可促進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在營林工作中要不斷創新,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提高營林生產技術,促進我國林業的健康發展。
作者:高敏 單位:富源林場
參考文獻:
[1]李哲.淺談加強營林生產管理的措施[J].吉林農業,2010,(12):93-94.
[2]張中文.對森林營林生產技術問題的探討[J].林業勘察設計,2011,18(4):57-59.
[3]杜長清.淺析加強我國營林生產管理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17):61-62.
[4]王春明.淺析加強我國營林生產管理的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5,(08):94.
[5]任日臣.關于森林營養生產技術問題的探討[J].科技與財富,2012,12(6):188-190.
- 上一篇:計算機在油田生產管理的運用
- 下一篇:配網生產管理工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