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商業管理論文
時間:2022-09-27 05:13:20
導語: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商業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課程模塊化
科學的課程體系設計是實現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基礎保障,決定著人才培養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課程模塊化,即將課程劃分為公共課程、專業綜合、專業方向和專業拓展五大核心模塊,公共課程模塊又包括專業理論基礎課程模塊和專業應用基礎課程模塊。其中,各模塊實踐課程的合理配置,是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關鍵,因此,在模塊設計過程中,同步、系統地配置實驗與實訓項目。在強調實踐教學的同時,注重知識的分層遞進性和學科專業交融性。通過課程模塊化,實現學生能力的“縱向可提升”,知識水平的“橫向可拓展”。在此基礎上,實施“兩環三階”的應用創新型型人才的培養流程。“兩環”,是指理論教學環節和實驗實踐教學環節?!叭A”是指:第一階段,基礎理論學習和基本實驗技能訓練,培養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二階段,專業理論學習、專業基本能力和操作技能培養階段,培養學生掌握專業工具的能力;第三階段,專業前沿理論學習和專業綜合能力、創新能力培養階段,培養學生系統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強化創新意識,培育創新精神。
二、平臺類型化
平臺類型化,即建設兩類平臺:教學平臺和實踐平臺。
1.教學平臺。
為提高管理類人才的理論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高校要重視教學平臺的建設,包括特色專業的建設,精品課程群建設及教學團隊建設等。專業建設的水平高低,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高校要根據自己的辦學定位,確定自己的個性化發展目標,發揮已有的專業優勢,辦出自己的專業特色,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精品課程群是一種資源共享的方式,它既可以展現優秀的教學團隊、先進的教學理念和顯著的教學成果,同時也可以方便學生學習,改善學習方式,拓展資源;教學團隊能夠促進教學研討和教學經驗交流,開發教學資源,推進教學工作的老中青相結合,發揚傳幫帶作用,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通過師資的完善進而促進應用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2.實踐平臺。
包括實踐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和“院,企,基地”建設。實踐教學示范中心可以整合校內外各種優勢資源,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改善實驗與實訓條件;“院,企,基地”建設強調兩手抓,一手“請進來”,即定期邀請合作企業有經驗的管理者走進課堂,與學生面對面地交流,講授管理實踐經驗和案例。一手“派出去”,既派教師到企業實踐,培養“雙師型”,也派學生到合作企業開展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強化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踐平臺的建設,改變了傳統過于注重理論教學的培養方式,為應用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創造了條件。
三、課堂整合化
課堂整合化即基于知識轉化的“三課堂”。一課堂主要是指在校內組織的理論教學和實驗實訓教學,該課堂以系統地傳授知識和培養學習能力為主要內容。具體操作上,一課堂采用研究式、討論式等教學方法傳授理論知識,注重操作訓練的創新型、系統性和實踐性;二課堂是指在校內由教師指導,學生自主開展的將一課堂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專業技能或者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各種科技、學術和文體活動。二課堂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學術氛圍的營造,通過各種特色活動,如模擬競賽、名家講壇等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同時,鼓勵學生參與科研課題,資助其創業實踐項目;三課堂是指在教師組織與指導下進行的旨在全面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多形式、多層次的課外社會實踐活動。主要是通過建立各類型的基地,包括:校企合作基地、社會實踐基地、實習基地和就業基地等,使學生校外實踐活動系統化、專業化和基地化,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多維化
教學多維化,即“四結合”:學生學習與實習相結合、教師科研與學生競賽相結合、學生社會實踐與實際需要相結合、就業與創業教育相結合。教學多維化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知識運用的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主動動手操作的能力。首先,學生學習與實習相結合。即以理論學習為基礎,強化實驗室模擬實訓和校外企業體驗式實習,重點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和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就要求高校建立完善、系統、高仿真的模擬實驗室,以便讓學生充分了解現實企業運作與理論知識之間的聯系,最終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另外,也需要學校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為學生實習提供基地。第二,教師科研與學生競賽相結合,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學術理念和創新思維能力。第三,學生社會實踐與實際需要相結合,培養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第四,就業與創業教育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教育是目前高校教育的重點,鼓勵學生畢業后自主創業,在緩解就業壓力的同時,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
作者:李娜單位:山東協和學院
- 上一篇:社會管理綜治工作情況報告4篇
- 下一篇:大學城提升政策下的商業管理論文
精品范文
9創新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