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器式管理在鐵路的應用

時間:2022-12-03 02:41:23

導語:航空器式管理在鐵路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航空器式管理在鐵路的應用

1實施“航空器管理”的背景

2007年,煙臺港鐵路公司擁有3臺機車,機車利用率達到49.2%。在生產最為繁忙的階段,三臺機車同時出務作業,機車月度平均利用率最高達到57.7%。一旦有一臺機車出現故障,就會造成延遲發車、工班無法正常開工、下班拖點等情況,給生產組織帶來造成極大影響。以往,我們對機車維修一直主要采用計劃預防修的方式。在實踐中,一方面導致在維修保養過程中更換了許多不必要的部件,造成了較大浪費;另一方面,對于零部件壽命周期內的隨機故障沒有得到有效預控,機車在線故障仍然持續存在。因此,在以往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管理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借鑒、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不斷探索并努力形成機車設備管理的細致化、系統化、過程控制閉環式的管理方式,進而提高機車的可靠性,降低在線故障頻率和故障臺時,提高動力保障能力,成為煙臺港鐵路公司機務管理的重要內容。

2航空器管理模式的主要內容

航空器式管理理論是基于20世紀60年代美國航空公司提出的“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管理模式,強調在線設備工作的可靠性。通過采取保護、檢測、隔離等手段,應用定期與狀態維修相結合的維修方式,突出主動維修,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設備在作業期間的故障發生或故障發生后的停機時間。機車在生產過程中也是期望零故障,兩者管理目標一致,理論依據一致。

3航空器式管理在實踐中的應用

結合現代設備管理安全性、技術性、經濟性的特點,我們賦予機車“航空器式管理”的內涵就是以可靠性為中心,以故障管理為主線,以機車在線零故障為工作目標,根據設備整個壽命周期內不同時期的特點,按故障產生和處理順序,把設備管理分為故障的前期、初期、中期和后期四個管理階段,確定每個階段的工作目標,將設備日常管理行為有機地納入每個階段中,促進階段目標的實現,最終確立機車航空器管理體系。

3.1前期管理階段

故障的前期管理是以延長設備故障周期和提高故障預知能力為目標,做好故障預控。在故障前期管理過程中,我們針對不同車型、不同時期等特點,重新梳理了現有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和作業標準,通過完善規章制度、細化作業流程和作業標準,為機車的可靠運行打下堅實的基礎。由于司機操作水平參差不齊,操作不當必然會造成設備的損傷。為此,在機車運用方面,我們在堅持好司機崗位專業技能培訓的基礎上,公司組織技術人員制定了《機車司機操作手冊》,通過制度來統一、規范司機的操作行為,進一步提高司機合理化作業的能力。機車保養方面,針對以往機車出現的故障,重點查找了在保養中存在哪些缺項和不足,通過擴大保養范圍、調整各部件的保養周期、細化保養標準,促進各零部件良好的技術狀況,延長故障周期。同時,根據機車歷年發生的故障情況,建立了“機車關鍵零部件壽命周期與運行時間關系”圖表,確定每個零部件的使用壽命或故障周期。根據統計數據,在保養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關注各部位技術狀況,做到主動維修。對于機車故障頻發點、維修難點,組織成立專項攻關小組,通過技術改造、革新等工作,改變設備配置不良處,從根本上延長設備故障周期。

3.2初期管理階段

故障初期管理階段,以及時發現設備故障、狀態劣化部位和故障苗頭為目標,切實做到故障“早發現、早排除”。故障初期管理的重點是機車檢查的管理。為了切實保證檢查制度落實到位,公司成立了機車日常檢查管理小組,不定期對機車的技術狀況、日常檢查制度落實情況進行抽查。同時,機務段技術員、指導司機、檢修車間主任每天固定負責一臺機車,監督檢查交接班檢查質量,對查出的問題及時制定措施并組織整改。同時將機車關鍵部位、故障頻發部位作為每天的專項檢點,進一步確保機車日常檢查的質量。其次是完善激勵機制。對于設備出現的故障或存在的隱患,由于沒有及時發現、及時交接,造成故障失修,甚至故障擴大化,將嚴格按照責任追究制度,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能及時發現設備重大隱患的,通報給予表彰。通過落實責任,督促各級人員按照要求認真進行機車檢查。在提高檢查、檢測裝備和手段方面,缺少檢查、檢測工具的,通過購置的方式予以解決;設備自身的監測功能,認真做好維護,確保其作用良好;同時,強化技術員、修理工的添乘檢查,及時掌握機車動態技術狀況,由單純實施維修養護轉變為動態管理,突出“主動維修”。

3.3中期管理階段

故障的中期管理階段,是以及時、規范、科學處理故障為目標,確保維修的質量。為了加強機車維修的過程管理,使每個環節都能有人負責、有人監督,我們重新理順了發現故障后的上報、維修派工和驗收程序,對故障維修實施閉環管理。檢查人員發現故障后,第一時間向指導司機匯報。指導司機根據故障情況,對不屬于司機自檢自修范圍的,向技術員提出故障維修申請。技術員根據提報的故障現象,會同故障判斷小組成員共同確定維修方案后,開具維修派工單,并注明需要采用的工藝方法和注意事項。維修人員按照派工單要求,認真組織維修。維修完畢,由技術員、檢修車間主任、指導司機三方共同進行驗收,并填寫驗收意見。只有三方驗收均合格后,方可視為整個維修過程結束。為了加強對故障判斷的過程管理,公司在機務段成立了日常故障判斷小組,成員包括技術員、指導司機、檢修車間主任。機車發生故障后,由小組成員首先判斷故障原因,并確定詳細的維修方案,避免因維修方案不合理造成延長維修時間,維修過度或失修。為了確保維修的質量,公司一方面組織技術人員制定了《機車維修手冊》,通過完善維修工藝標準,規范了維修行為。另一方面推行維修項目責任制,建立返修責任追究制度,促進維修能力和水平,提高維修質量。

3.4后期管理階段

后期管理階段,主要是分析、總結故障(特別是在線故障)產生的原因,進行階段管理追索,及時補充、完善階段管理措施。對故障的后期管理,我們首先建立了故障的定期分析制度。通過總結、分析某一時間段內的故障發生情況,掌握設備故障規律和產生原因,同時查找日常機車檢查、維修保養、運用及司機自檢自修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制定整改措施。其次是完善各項原始記錄、檔案等基礎管理工作,為設備運行分析提供詳實的數據,并逐步實現基礎工作的信息化管理,進一步提高設備的管理水平。另外,對機車的在線故障管理,建立了在線故障追究制度,通過抓好制度落實,力爭實現在線故障率為零的目標。

4實施的效果

實行機車“航空器式管理”以來,豐富了公司設備管理的手段,提高了管理水平,降低了機車故障率,保證了機車的可靠性。近年來,機車在線故障率一直控制在0.4‰以下,其中有兩年實現了在線零故障,達到了預期的工作目標,為港口鐵路疏運生產提供強有力的動力保障。

本文作者:陸洋工作單位:煙臺港鐵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