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物流組織演變影響因素
時間:2022-06-10 08:34:00
導語:制造業物流組織演變影響因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制造業的迅猛發展導致對物流的旺盛需求,促使傳統的物流組織逐漸向現代物流組織演變。業界通過實證分析得出以下結論:物流管理實施力度的大小與物流管理的等級高低密切相關,也就是說,物流組織機構的層次地位對物流目標的實現產生巨大影響。制造業內部物流組織的演變一般遵循從功能分散到功能整合,最后實現過程一體化的演變過程[1]。
(一)物流功能分散階段
早在20世紀50年代前,物流的職能僅局限于對工作提供便利和支持,因而企業的各個部門都存在物流組織。這種部門分割表明企業根本沒有實現專業化物流,每個生產部門都有相關的物流人員,這些人員既要兼顧生產還要兼顧物流業務,其業務水平相對較低。同時,由于物流業務流程中的各個環節根本沒有專門的組織統一指揮,很難實現各職能的統一協調,導致大量資源重復和浪費,信息常常被延遲或失真,經常導致模糊不清的權限。這一階段的物流組織效率比較低下[1]。
(二)物流功能整合階段
自20世紀50年初期開始,物流的組織向高度集成物流職能的方向發展,由公司的高層領導引領,產生集成化管理全新理念,將所有物流活動及產生的功能歸并到一個具體的組織之中,為物流活動一體化提供保障。將功能相似的工作崗位合并在一個部門,既可以使工作協調,也可以使工作績效大大提高。然而,實現物流功能高度一體化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需要經由一段較長的磨合時期才能實現。因為對廠商而言,實物配送在很大程度上將直接影響到對客戶服務的水平,所以最早從職能部門中獨立出來并上升到更高層次上的是實物配送。此時總的組織結構中增加了新的職能部門。這種組織結構在歐美最早出現在20世紀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初期,現代制造業中仍可見一斑。20世紀80年代初期,物流業迅速發展,逐漸形成了綜合物流,現代物流組織結構也隨之形成。這個物流組織結構在公司高層領導帶領下,協調全部物流功能活動。
(三)物流過程的一體化階段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物流業界通過不斷實踐與仔細研究,得出結論:將物流活動歸并于一個組織的一體化組織結構還不是物流組織方式的最優選擇,物流需要一個特殊的理想的組織結構來實現其交叉職能[2]。業界開始檢測物流在服務于客戶并為客戶實現其價值的過程中所處的地位。這就激發了業界致力于探究怎樣提升物流一體化績效。將一組連貫的物流活動看作增值鏈進行管理,就是基于過程的策略。過程策略的出發點是將產、供、銷進行一體化管理而獲得較高的效益與效率?;谶^程策略的物流組織結構的管理模式發生了較大改變,由垂直方向的管理向水平方向的管理轉變,這就與企業縱向組織結構向扁平矩陣型組織結構轉變的趨向保持一致[3]。把工作焦點聚集于一體化過程,大大減少了將各項功能集中于各單元組織中去的壓力。最需關注的不是怎樣去對個別功能進行安排,而是怎樣對物流一體化過程全面管理。物流組織必須廣泛應用信息技術,必須具備超強的整合功能,這是過程策略的基本要求。將信息技術應用于物流組織中,有助于協調各項物流活動以及物流功能的實現。物流過程一體化要求將倉儲、運輸、產品研發、生產與銷售以及客戶服務整合起來,這樣一來,必須將原來分散的物流獨立功能部門融入到物流全過程,也就要求分割傳統的物流組織并重新組合。這樣,組織的分割似乎導致了單一部門對功能的分割,然而,新老組織模型的根本區別無外乎對信息技術的綜合運用。全新的組織強調以客戶為中心,這一理念對組織物流實現價值創造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促進作用,并且有助于流程團隊成員的相互合作,竭盡全力服務于顧客,為顧客創造價值。很顯然,信息技術對物流過程重組以及物流一體化組織高效運作產生巨大影響,與此同時,物流一體化組織運行過程中,所有管理成員可以通過計算機通信技術進行信息的交流與溝通,充分實現信息資源共享與分工協作[3]。
(四)制造業物流組織結構發展趨向
信息技術、企業管理技術、物流技術的發展推動物流組織結構的發展和演變。隨著企業供應鏈管理思想以及Inter-net互聯網的出現,未來的物流組織結構是一種供應鏈聯盟結構,即組織將由原來的總公司占支配地位的結構轉變為企業聯盟、資源共享服務以及業務外包等實體的網絡結構,其實質是從原來單個企業內部的物流過程整合擴展到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物流過程整合。
二、制造業物流組織演變影響因素權重的確定
物流組織的演變受到諸如資源配置、各種技術和制度等方面的牽制,而且資源配置、技術、企業制度等因素對物流組織演變的影響程度或重要性難以量化。筆者擬采用層次分析法來度量各影響因素的重要程度[3]。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一)構造影響因素結構層次表
首先確定調查對象,制定意見調查表,采用DelphiMeth-od(德爾菲法),邀請十位擅長物流管理、企業管理、采購管理、生產制造、經濟學研究的專家教授,然后為專家教授發放意見調查表,以診斷物流組織演變的影響因素,并反復征詢其反饋意見[4],最后根據專家意見確定十個影響物流組織演變的關鍵因素。根據專家教授的意見,結合各因素指標的建原則,把影響物流組織演變的因素分為三個層次:最高層———目標層(X);中間層———準則層(Y);基底層———方案層(Z),層次結構表繪制如下表1:
(二)構造影響因素的各層判斷矩陣
根據以上結構表,計算出各影響因素的權重,如表2。檢驗以上十位專家教授的評分矩陣的一致性,獲知,都有DR<0.1,符合一致性檢驗標準。對檢驗計算出來的結果進行準則層(Y)單排序以及方案層(Z)總排序,得出權重結果如下表所示:
三、制造業物流組織演變影響因素結果分析
從以上排序結果不難得出,以上三大因素對制造業物流發展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影響程度由小到大是企業特性因素、物流資源配置因素、企業管理及體制因素,影響制造業物流組織演變的首要因素是企業管理及體制因素。從總排序結果獲知,物流組織演變影響因素按重要程度從大到小排列是:其他物流組織機構對物流的影響、物流專業設施設備與技術、物流管理制度、物流的相關渠道、物流信息化建設、物流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企業規模的大小與企業的基本效益、現代制造業對物流的重視程度、企業的基本政策法律所處的環境、企業的行業特性,其中制造業其他組織機構對物流的影響、物流基礎設施與物流技術、物流管理的基本制度是制遏制造業物流組織演變的關鍵因素,建議企業領導加大對物流設施設備的投入,把物流提高到企業的戰略高度,大力引進先進的物流裝備與物流技術,在政府的宏觀調控指導下,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由此看來,物流組織的發展是物流業發展的前提,而物流組織自身發展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管理及體制因素上,因此,要進行管理及制度創新,這也是解決物流組織問題的關鍵。制造業其他組織機構對物流的支撐排在第一位,因此公司高層領導應站在公司的高度,親自參與企業組織設計,必須運用項目管理的思想,從物流業務和公司整體利益的角度,設立一個指揮中心、多個操作點的企業組織運作模式。企業只有確立一個利潤中心,其他各部門和機構都是成本中心,一切聽從利潤中心的指揮,一切為利潤中心服務,以利潤中心的最大利益為自己的利益,這樣才能建立起一個高效順暢的物流組織。物流專業設施設備與技術應用排在第二位,它是現代制造業物流系統中的技術支撐與物質基礎,在制造業物流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促進制造業物流組織的快速發展。與此同時,制造業物流組織的快速發展勢必對物流設施設備與技術應用提出更高的要求。制造業物流管理基本制度與體制排在第三位,說明沒有完善的制造業物流管理基本制度,物流組織就難以充分發揮功能。政府應加強對制造業物流發展的宏觀指導與調控,采用政策性措施來引導和促進現代制造業物流組織發展,做好總體規劃,對地方保護與條塊分割嚴厲制止,為現代制造業物流組織營造一個良好的競爭環境[5]。計算機應用與通信技術是現代物流發展的技術基礎,沒有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支持就談不上現代物流與現代物流組織。物流信息化大大提高了物流的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物流的服務品質,進而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對現代物流組織機構的建立具有特殊的保障作用。物流人才的培養與儲備也是物流組織演變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為了應對經濟全球化及一體化潮流,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物流界應大力培養國際性物流高級人才,這些人才必須熟練掌握系統化管理思想,懂得進出口貿易業務的專業操作,掌握電子商務物流的專門知識,掌握商品配送和資金周轉、成本核算等相關知識和操作方法[6]。不同特性的制造企業對物流組織的要求也有所不同,物流組織演變的速度也有所差異,在考慮物流組織的備選方案時,最主要的目標是確保方案在實施過程中,可以調動和管理各種資源,確保物流目標和企業目標都能實現。
四、結語
本文通過對制造業物流組織演變的研究,以及對長期從事物流學、企業管理、采購、生產制造等方面的專家進行咨詢,得出了影響制造業物流組織演變的重要因素,建立制約因素層次結構模型,繪制層次結構表,對影響制造業物流組織演變的因素進行了重要性排序,為未來制造業物流組織的重組和優化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
- 上一篇:物流資源并購整合思索
- 下一篇:鋼鐵工業BP神經網絡運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