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時間:2022-06-04 11:25:24

導語:思想政治教育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思想政治教育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1危機前的物流企業文化建設中的現狀:推崇西方文化、弱化思想政治教育

物流企業作為溝通企業與企業之間物的流動(同時伴隨著資金的流動)的中介機構,在社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作為中國社會中連接西方世界最頻繁和最活躍的組織之一,物流企業在文化建設中深受其影響,具體來說,就是受到西方經濟學中的“自私人”假設的影響,一切向“錢”看,同時也表現出輕視和忽略思想政治教育在企業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1企業經濟利益觀念膨脹,弱化思想政治教育

改革開放后尤其是市場經濟體制建立以來(1992年之后),我國物流企業的經營制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國有物流企業、民營物流企業等多種所有制齊頭并進,按勞分配制度為主多種分配制度共存、雇傭勞動制度確立,這些新制度基本都是從西方引進的,其所造成的價值觀的多元化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而“一切向錢看”的過分重視經濟利益的觀念迅速膨脹。根據調查的結果顯示:多數物流企業的建立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賺錢,實現利潤最大化。在追求利潤的過程中,對于“人民幣”的赤裸裸的觀念極大地沖擊了我國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

1.2過度宣揚西方的文化,沖擊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應該說明:西方的企業文化建設作為長期以來企業建設的重要方面,引進我國后確實對于提高我國的企業文化和管理水平有重要的作用,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凡事都有一個度,越過限度則顯得“過猶不及”。另外,文化作為一個社會的環境的產物,自然會受周遭環境的影響,因此各個不同的國家和區域往往表現出風格不同的文化形態。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集體主義”是文化的核心,這其中蘊含著群體、和諧、謙虛和人文主義情懷,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更加強調以情感人,比較強調感性;而在西方的文化中,“個體主義”則是文化的核心,因此西方文化更多強調個人中社會中的作用與感受、個人主義、個性張揚、個人奮斗和個人英雄主義,西方人在教育中也更加強調理性主義。這種文化的差異導致了東西方的價值觀念的不同,在我國強調的是作為高等動物的道德倫理和群體貢獻精神。在西方的價值觀中更加主張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自私自利的觀念占據主導。隨著我國的企業尤其是較活躍的物流企業與西方接觸和了解的深入,這種西方的文化和價值觀深深影響了我國企業的文化建設方向和內容,出現了過多宣揚西方文化的傾向,沖擊了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

2金融危機帶給企業文化的沖擊:個人主義和“自私”主義的崩潰

肇始于2007年的房地產次級貸危機在2008年演變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對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一般學者更多地關注金融危機對于經濟層面的影響,但是金融危機也對于其他方面造成了深刻的影響,對于企業文化的影響就是其中的很重要的一方面。金融危機發生后,當美國政府要采取救市的政策時,遭到了眾議院和參議院的強烈反對,導致美國總統的援助計劃一直未能出臺。而新聞媒體在街頭采訪美國普通民眾時,大多數民眾都是認為政府不應該救市,因為“金融危機是那些貪得無厭的華爾街精英們一手造成的,沒有必要拿普通民眾繳納的稅費來為一小部分人的過失埋單”。甚至在危機后期,美國民眾直接采用行動——“占領華爾街”來抗議華爾街的貪婪和自私的行為。同時美國的金融業也在危機中遭受重大創傷,排名前五位的投資銀行無一幸免全部倒閉或者被收購。這些都反映了西方企業一直推崇的個人主義和“自私自利”至高無上的文化的崩潰。

3后危機時代建設企業文化的新思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面對著金融危機給予西方文化的沖擊,需要重新夯實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礎。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后危機時代建設企業文化的新思路。為了探討這個問題,需要深究這兩種的異同。①企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兩者具有較大的差異性。首先,定義的不同。思想政治教育隸屬于政治工作的范圍,一般是有組織的教育活動,而企業文化則是企業在長期的建設發展中不斷積累的包括企業精神和企業宗旨等個性特色的精神現象。其次,表現的形式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指一種規則的方法和手段,多數采用啟發引導、直接灌輸或者系統性教育的方式,形式上比較單一,但是企業文化則是為達成企業的戰略目標在發展的過程中累積的精神,可以有各種各樣的表現形式,具有比較鮮明的個體特色。②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較大的統一性,正是這種統一性為思想政治教育在企業的文化建設中起到關鍵作用提供了基礎。首先是對象相同,企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觀對象都是具有能動性的“人”,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改變企業員工的觀念和精神狀況,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從而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樹立企業的品牌形象,最終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其次,企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內容上具有互補性。企業文化關注企業員工的思想、人生價值觀、理想等等方面的內容,而思想政治教育則將關注點放在人的思想道德建設上,更多采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對企業員工進行引導和啟發,以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對于企業文化建設來說具有重要的補充作用。最后,覆蓋面的互補性。企業文化的建設往往是整體企業員工的事情,經常采用的方式是吸引員工積極參與企業組織的活動,其參與面比較廣泛,員工也樂于接受。而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多數采用企業的黨支部或者團支部或者工會的形式定期進行,參與的人員多是必須具有一定身份(比如黨員、團員、工會會員)。從受眾面來說,企業文化的建設更廣泛,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卻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補充。

4具體的舉措

為了將建設的新思路貫徹實施,筆者特提出幾個方面的具體舉措:①必須科學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西方的個體主義文化造成的道德的敗壞和企業凝聚力不強的問題,其實很重要的一方面的原因就是沒有深刻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實踐已經顯示:在企業文化的建設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實現企業較好的管理、可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因為重視思政政治教育,有利于挖掘企業最重要的資源——人的作用,最終有利于形成優秀的企業文化。在當前的多元化的國際格局下,各種文化對于企業的建設既造成沖擊也是一種機遇,必須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以從容應對沖擊。②樹立正確的企業文化建設理念。在日益劇烈的競爭中,為了立于不敗之地,企業只有內外兼修才能站穩腳跟。要內外兼修,就必須一方面抓生產環節,縮減生產和管理的成本,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另一方面也要積極抓企業員工的思想政治素質和企業的文化建設,建設好企業文化的物質層面、精神層面、制度層面,盡量去克服浮躁和短期化的行為。在一個企業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的過程中,企業文化的作用是相當明顯的。將思想政治教育嵌入企業文化的建設過程,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以群體共存共榮的價值體系,則是后危機時代企業文化的應有之義。

作者:彭越 單位:江西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