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物流企業成本管理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5-29 08:24:20
導語:中小物流企業成本管理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物流企業之間競爭加劇,成本控制與服務提升成為盈利的關鍵點。區別于制造企業與商品流通企業,物流企業成本構成有著明顯的行業特點。然而,現在大多數中小物流企業沒有根據業務特點對成本進行全過程管理,使得成本核算與控制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從物流企業成本構成出發,從成本核算與成本控制等方面對中小物流企業成本管理提出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物流企業;成本控制;作業成本法
一、物流企業成本特點
物流企業由于提供服務品種與方式的特殊性,其在成本管理上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首先,物流企業無存貨特性是物流企業與產品制造業的顯著區別。在運輸作業中,物流企業所提供的服務是實現物品的空間轉移,所產生的成本無法按產品進行歸集,傳統產品核算中“產成品”等會計科目將不會出現。對于服務的接受者而言,物流服務只在完成時能被深刻感受到,其中間環節無法儲存與變更,具有較強的時效性。其次,間接費用占比高。對于物流企業而言,在成本構成中,間接費用包含的內容較多金額較大,對于間接成本的管理創新是成本控制的關鍵。最后,成本組成部分間效用沖突。運輸成本與包裝成本是物流企業成本中的主要組成部分,然而嚴格控制包裝成本則會在運輸過程中增加損壞風險,如何將各項成本進行合理規劃以實現利益最大化是物流企業成本管理的關鍵。
二、中小物流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中小物流企業其在經營規模及服務輻射范圍上都具有較大的局限性,其在成本管理方法及成本控制程序等方面缺乏科學性。對于中小物流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成因的分析是優化成本管理的基礎。
(一)缺乏科學的成本管理體系
中小物流企業在成本管理的方式上大多采用一般企業管理模式,沒有結合物流企業的特殊性,使得管理效率不高。同時,受到技術的局限在成本核算與控制的過程中信息化程度低,在成本信息的獲取與處理上沒有形成科學的體系和方法。體系始終是保證企業基層員工工作有效開展的重要基礎,只有確立了管理體系,相關工作人員在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才會更加規范,通過體系來約束員工工作,同時當體系臻至成熟之后對于員工管理工作的展開也有章可循,相關成本管理的員工可以通過體系的要求來明確工作內容,工作展開得更加科學也更有效率。但是現階段在物流企業中并沒有形成與行業特色和企業特色針對性相對較強的管理體系,導致了在物流企業當中的成本管理質量遲遲難以提升,起到的效果甚微。
(二)成本核算過程不夠嚴謹
物流企業由于其行業及提供負荷的特殊性,間接成本在總成本中占比高,傳統成本核算中以產品數量對間接費用進行歸集與分配的方法,在直接應用于物流企業時會影響核算結果的真實性。物流企業由于其服務的多樣性等特點,在成本核算過程中大多選擇單一的核算方法,其嚴謹性與精確性無法保證。因為成本管理針對性欠缺導致所制定的成本管理手段有效性不足的情況時有發生。
(三)成本核算數據欠缺完整性
企業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所發生的各項成本費用數據的真實性與完整性直接決定了其成本核算的質量高低。部分中小物流企業在物流成本核算中往往將管理費用等支出攤入物流成本,以至于無法準確獲取真實物流成本數據。同時,也存在部分中小物流企業在核算時僅將直接的物流成本計入賬戶,使得物流成本被低估從而影響數據的完整。企業的發展和進步有賴于企業的內部資本和運營成本的多寡,但是由于現階段企業成本核算的數據不夠精確,導致了企業對于內部的運營資本、運營成本以及利潤空間都缺乏準確清晰的認知,而當這些數據精確性的匱乏反作用于企業領導者戰略決策的制定時,所帶來的影響是極為致命的。正因為對于企業內部運營資本了解得不夠精確,導致了企業領導層在制定戰略決策的過程當中常常出現高估或低估了可利用的成本,對于可利用資本估算的準確性缺乏也會影響物流企業的運營和發展。
(四)缺乏成本管理專業人才
物流企業成本控制的優化方法需要企業管理人員、財務人員及一線員工對新的成本核算方法、物流信息平臺等成本管理的新方法新技術有全面的了解。然而,在中小物流企業中部分人員的綜合業務水平無法與信息化管理程序相匹配,人員分工尚不明確,這些都制約了物流企業進行成本管理系統的建立與優化。員工本身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得不到保障,那么員工的工作開展質量和效率也就難以得到保障,進而造成物流企業成本管理工作有效性欠缺,需要改良。
三、優化中小物流企業成本管理的對策
隨著社會生活及經濟發展對物流服務的依賴性逐漸加強,中小物流企業在促進商品交易和保障就業等各方面都發揮了積極高效的作用。為保障物流企業的健康發展,我國從不同層面出臺了多項物流企業降本增效的政策,中小物流企業應從建立成本管理體系、加強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設等方面進行優化。
(一)優化成本控制方法
中小物流企業現在普遍采用一般企業成本核算方法對企業整體成本進行核算,在成本控制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方法未能形成完整的成本控制體系。在實踐中作業成本法對于物流企業成本控制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能夠將復雜的成本構成按作業進行梳理,能夠更加真實地體現物流服務的全過程信息。同時,針對物流服務多樣化和個性化的特點,作業成本法能將服務細化到每一個作業動因,針對每一項服務都能及時對成本進行精細化核算,也能根據作業成本提升定價的精確性。為此企業在確定成本控制方法時應該充分利用作業成本法的優勢,將作業成本法有效地引入到中小物流企業,企業再根據自身的特點和運營細節做出對應的改良,使作業成本法與企業的契合程度更高,對于企業的影響和幫助更大更強。
(二)提升運營管理水平
物流企業運營管理水平的提升重點在于信息化及供應鏈管理。企業自建或借助物流信息公共服務中心,通過將服務對象與供應商信息共享的方式,實現對流通過程的供應鏈管理,能夠將供應鏈各環節的異質性數據進行綜合處理,最大程度滿足客戶對于物流服務的個性化需求。在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的同時,進一步提升配送環節的效率能夠更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具體執行中可以通過提高車輛滿載率,合理規劃運輸路線等方式降低綜合運輸成本,在運輸工具的選擇上也應根據市場需求將自有工具與租賃工具協調適用以降低運行成本。利用運營管理的提升可以實現資源的協調搭配,整合企業內部的各項資源,與市場充分銜接,進而實現節縮成本的目的。
(三)合理利用政策優勢
國家和省市各級政府在降低物流成本、減輕中小企業稅收方面出臺了很多的有利政策。2020年國家發改委聯合交通運輸部出臺了《關于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20〕10號),意見從深化關鍵環節改革、加強土地和資金保障、深入落實減稅降費措施、加強信息開放共享、推動物流設施高效銜接以及推動物流業提質增效等多方面為物流成本減負提出了可行方案。同時,在中小企業稅收保護方面,2020年3月1日針對個體工商戶的增值稅稅率由3%進一步降至1%。2018年開始國家對小型微利企業的年應納稅所得額也進行了修正,由50萬元的上限提高到100萬元,針對年應納稅所得額少于100萬元(含100萬元)的小型企業,進一步降低所得稅率為20%,實際執行稅率為10%。物流企業需要對各項政策進行仔細解讀,結合企業特點,合理利用政策優勢,降低企業綜合成本。同時企業在制定戰略決策的過程當中也需要充分地考慮政治環境,從政治環境、未來發展以及內部資本多方面分析,力求用最少的成本達到最好的經營效果,將資源最大程度發揮效用。
(四)培養物流成本管理復合型人才
中小物流企業受到經營規模的限制,在人員配置方面無法仿照大型企業進行精細化分工。因此,作為成本控制的主要參與者,財務人員的培養應趨向復合型。一方面要熟悉企業基礎業務,同時要加強對于作業成本法等成本控制方法的培訓,使得每一位財務人員能夠在成本核算與控制上,能夠更好的結合物流行業的特點和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自主優化。對于處于一線的員工則要加強信息化技能培訓,使每一位具體業務的操作者能夠熟練運用信息化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并提供準確的成本信息。另外一方面應該從新員工的招納入手,不斷地引進專業型復合型人才,企業應該進一步提高人才的準入門檻,引進高質量人才,在面試考核的過程中則需要根據企業的行業特色以及企業的經營特色入手展開考核,力求招納更多的具有較高專業執行能力、專業理解能力以及優良職業精神的人才,在崗前培訓的過程當中也需要根據企業的發展特色和戰略目標讓新員工隊伍對企業的認知力度增強,對于自身工作內容、工作特點理解得更加全面,便于以后工作的有效展開。企業從已有員工和新招納的員工兩方面入手,展開有效培訓,打造出專業素養相對高的員工團隊,綜合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素養,當員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之后,員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也會進一步提高,從而共同讓物流的成本管理展開得更加科學、規范、有效。
四、結束語
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企業發展的形勢一片大好,在這樣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出現在市場經濟當中,不斷的為市場經濟注入新鮮血液,保證經濟發展的活力。但也正因為同行企業的不斷增加,導致了在市場發展的過程當中所面對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企業想要實現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就需要通過節縮成本來實現利潤空間的擴大,物流企業也同樣如此,但是現階段的物流企業成本管理的過程當中仍舊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解決,首先在企業內部缺乏科學有效的成本管理體系,導致了在成本管理過程當中工作開展雜亂無序,對于企業的成本控制影響和幫助相對較小,其次在成本核算的過程中核算方法不夠嚴謹,再次在成本核算的過程當中數據缺乏完整性,最后還出現了成本管理相關工作人員專業性欠缺的問題,為了提高成本管理的有效性,企業可以優化成本控制方法、提升運營管理水平、合理利用政策優勢并且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以此來不斷提高工作開展的質量和效率,讓成本管理為中小物流企業的發展提供切實幫助。
參考文獻:
[1]曲厚軍.企業物流成本控制研究[J].商訊,2020(11).
[2]蔣衛.物流企業成本控制精細化管理分析[J].財會學習,2020(14).
[3]劉芳,高燕.物流企業透明度與成本粘性[J].會計之友,2020(07).
作者:李佳
- 上一篇:經濟開發區三查一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
- 下一篇:醫學科技論文常見統計學問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