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金融公司成本優化研究

時間:2022-03-02 10:46:57

導語:消費金融公司成本優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消費金融公司成本優化研究

摘要:基于價值鏈成本管理模型,對于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價值創造的關鍵環節進行了成本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降本措施,以進行成本優化:風險管理,從貸前、貸中和貸后三個環節降低風險成本;通過高效、適應消費場景、開放、綜合的運營系統降低運營成本;完善多樣化的用戶信用樣本,推進惠普金融,為客戶帶來更多價值。

關鍵詞:消費金融公司;成本優化;價值鏈分析

—、引言

自2009年7月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頒布《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以來,消費金融的發展在我國逐漸成熟,至今已經實現了巨大的飛躍。中國人民銀行的數據顯示,我國居民消費貸款佘額,從2015年初的15.7萬億元增長到2019年9月的40.8萬億元,增幅達到159.9%。作為消費金融市場的主要玩家之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在經歷了一段爆發式的擴張之后,2019年以來的增長速度明顯有所放緩,特別是行業頭部企業。從披露的半年報來看,招聯消費金融和馬上消費金融,總資產同比增長速度分別為26.10%和46.78%,遠低于其他較小規模企業,如錦程消費金融176.66%、上海尚誠146.82%的增速。頭部消費金融公司的規模發展“瓶頸”漸現,反映了消費場景挖掘趨于飽和、行業競爭加劇的現狀。此外,由于缺乏商業銀行具有的優質的客戶和穩定、低成本的資金,以及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龐大客戶群和大數據優勢[1],消費金融公司存在著一些天然上的發展阻力。日益嚴格的監管環境下,獲客成本、資金成本和貸后成本不斷攀升,使得從優化成本結構、提升成本效益的角度推動企業利潤穩健增長變得十分重要。目前,消費金融領域內的文獻較多集中在消費金融創新、發展趨勢以及消費者行為的研究上[2<,較少涉及專注于消費金融公司的成本控制領域。本研究基于價值鏈成本管理模型,對于企業各個環節造成成本的關鍵因素進行了鑒別,并提出了相應優化措施,對于消費金融公司節約資源、提升盈利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二、企業價值鏈分析

全面的價值鏈分析包括基于競爭對手和行業環境的橫向價值鏈分析、基于供應商和顧客需求的縱向價值鏈分析,以及基于業務流程、作業動因和資源動因的內部價值鏈分析[5]。本研究主要關注企業內部的價值鏈活動,著眼于企業活動中的價值創造環節,追求在不影響價值的情況下降低成本,或在實現價值增加的過程中管控成本的變動,以價值最大化為目標,找到關鍵的企業價值驅動因素,改善整個組織的戰略和業務決策[6]。根據價值鏈的環節構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活動可以分為:資金獲取一貸款產品設計一產品交付一營銷獲客一貸后管理。

三、消費金融公司三個主要價值鏈環節的成本分析及優化建議

(一)資金獲取環節。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資金獲取來源主要有各商業銀行、債券市場、證券承銷市場、金融機構間構成的同業拆借市場。一般而言,消費金融公司的發展階段限制著融資渠道的多樣性。其成立初期,主要通過股東注資或銀行借款獲取資金。隨著經營狀況的好轉,在滿足連續兩年盈利的基礎上,可以通過同業拆借來滿足企業短期資金流動的要求。經營滿三年、盈利情況進一步好轉之后,在獲得審批相應資格的條件下,消費金融公司便可以通過申請資產證券化業務、發行金融債的方式,進一步擴大自身業務規模,全面開發融資渠道,形成多元化的融資體系[7]。消費金融公司為了降低資金成本,面臨著如何選擇自身融資組合的問題,需要考慮到每種資金的利息、數額以及時間期限,數額過大或者時間過長會造成資金供大于求而閑置,增加不必要的成本。要想實現最佳的融資組合,應考慮到以下兩點:1.充分結合自身后端業務。在融資的過程中,充足的資金規模和利率髙低,對融資渠道的選擇固然起著重要作用,但從客戶需求來分析更為關鍵。根據客戶的借款需求設計融資組合的方式,能夠極大地提髙融資環節的資源浪費。消費金融公司不僅需要了解現有客戶選擇的產品在短期和長期間的分布,還要加強潛在客戶群體對不同消費貸需求的調研,將客戶的長短期借貸和還款周期的數據進行整合分析,以此規劃長短期資金的融資。在此基礎上考慮不同融資渠道的利率高低及其變動趨勢,選擇出最優的融資方式。2.傳達企業信用的正面信息。近年來,消費金融行業的暴雷現象屢屢出現,多頭借貸、資金違規使用、消費金融公司合作商家跑路以及個別機構的風險事件使得行業的信用變得脆弱,推動了資金成本的升高。消費金融公司通過選擇市場認可度高的專業評級機構對公司進行評級'傳達正面的信用信息,塑造良好的形象,同時做好風險控制工作,能夠增強市場對于行業的信心,促進資金成本的降低。(二)產品設計環節。各市場參與方貸款產品的種類、模式和風險成為消費金融公司塑造產品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目前,消費金融公司的產品主要分為現金貸、消費貸以及信用貸三大類,不同企業根據其自身授信流程、借款額度、客戶人群、消費場景等的不同,將兩大類產品細分成了更多的種類。減少產品設計環節的成本,擴大利潤空間,把握以下兩點十分重要:1.把握成本效益原則。在不斷挖掘細分消費場景被眾多企業視為擴展企業生存空間的當下,更需要冷靜思考新產品帶來的利潤,是否能夠覆蓋其設計以及推廣的成本。在對消費場景的挖掘中,關鍵要注重場景本身是否具有穩定性,以及是否有足夠大的消費群體和增長空間。此外,基于產品的生命周期來衡量收益與成本,能夠有效降低企業決策失敗的概率。2.突破原有產品界限。消費金融公司加大科技研發力度,或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尋求業務跨界和轉型,能給企業帶來新的價值創造環節。如馬上消費金融公司通過不斷加強科技的創新研發和專利的開發,從單一的消費金融自營模式轉變成了金融科技的輸出商。據零壹財經統計,到2019年6月23日,我國23家消費金融公司中,有5家申請了專利,專利累計達到78個,超過64%的專利源于馬上金融。其不僅利用科技極大地提高了自身風險管控能力和競爭優勢、降低壞賬資金成本以及征信成本,還通過開展科技輸出商的業務開拓了收入來源,將金融科技帶來的價值向其他金融機構輻射,為整個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動力。(三)銷售環節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相較于互聯網消費金融領域的參與者,面臨著缺少流量的天然劣勢。近年來,企業為了獲取更多客戶,往往采取了多種合作模式。1.與線上電商平臺合作。微信小程序、網站等打開用戶線上申請渠道,再通過與商戶合作的消費場景,讓用戶完成消費。4.銀行背景的消費金融公司。依靠與銀行的合作渠道獲得客戶。5.與機構方合作。如助貸機構、互聯網金融平臺等,為其提供資金。在互聯網時代,企業缺少的往往不是獲取流量的渠道,而是真正具有高轉化率的流量?;诖髷祿木毣癄I銷模式才是實現高效利用流量的關鍵。通過互聯網平臺上與用戶相關的服務信息數據,構建用戶消費領域偏好、價格偏好、消費頻率與營銷模式偏好的模型,據此定點定時投放與用戶特征匹配的貸款產品,能實現不同利率、授信額度、還款周期和方式等貸款產品的精準營銷,提高交易成功率。在消費金融產品的營銷領域,消費者相關的大數據是營銷的出發點,成熟與精確的大數據分析模型是實現髙效營銷的核心。

四、金融科技為價值鏈優化賦能

消費金融公司發展金融科技,對于加強企業價值鏈資源的整合,使各個環節的成本在降低的同時互相協同,最大程度地為企業和末端客戶創造價值至關重要。(一)對標金融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之風險管理,從貸前、貸中和貸后三個環節降低風險成本。由于消費金融公司的業務大多在線上展開,互聯網環境下消費場景的多樣化、業務的快速化及其定位的客群本身信用較弱,使企業面臨著較高的信用風險。央行征信以及互聯網平臺合作方提供的征信渠道已經不再足夠,構建適合消費金融公司貸款分期等業務的客戶信用模型才是關鍵。以招聯金融為例,其“實時流計算智能風控模型”,可以捕捉用戶在移動終端的日常操作行為,經過多樣化的特征工程算法,提取反映用戶還款意圖、行為偏好的風險特征向量,構建線上實時計算的特征向量庫,構建申請評分模型,并可在線實現模型的迭代更新和一鍵化部署。碎片化用戶行為的挖掘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用戶的心理特征,構建出更加完善和個性化的用戶信用畫像,由此確定的授信額度、還款周期、還款方式與不同客戶的需求以及還款能力更加匹配,提高了風險管理的效果。(二)通過高效、適應消費場景、開放、綜合的運營系統降低運營成本。消費金融公司以與眾多的互聯網平臺合作,以及自己開發線上平臺為主要獲客方式,對企業的業務平臺的開放性、與消費場景的對接能力與用戶的體驗感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智能人工客服平臺、自主催收平臺、語音、人臉識別技術以及反欺詐技術等的研發,都能夠極大地節約人工成本以及提升運營的效率。(三)完善多樣化的用戶信用樣本,推進惠普金融,為客戶帶來更多價值。通過對缺乏征信數據的客戶群體行為的大數據分析,能夠使得被傳統商業銀行信用要求擋在門外的用戶有機會申請到消費貸款,享受到普惠金融的服務,提升生活的質量和滿足自身的資金流需求。這本質上體現了企業在價值鏈活動中創造出的價值得到了實現,即將價值傳遞到了最終的客戶端??萍甲尭嗟哪┒擞脩舻玫搅讼M機會,增加市場有效需求量的同時,也使得價值的流動更加順利和高效。金融科技的研發與應用,雖然對于降低企業各個環節的成本有顯著的作用,但研發活動本身的投入也是巨大的。包括研發成本、實施服務成本、硬件消耗成本等等,企業常常面臨著研發成果的經濟價值不能覆蓋前期消耗的狀況。高效地生產和利用科技,還需要通過多維度和科學的管理來實現。企業通過設置研發人員成本效益指標確定研發人員的薪酬和獎勵,以此加強對不必要開支的管控,可以減少占研發成本絕大部分比例的人工成本。同時,建立完善的項目管理制度和監督制度,重視權力制衡機制和研發費用的證實流程,對于提高研發環節的成本效益也十分重要。

參考文獻:

[1]曹靜.消費升級背景下消費金融市場發展方向研究[J].上海金融,2019(9):84-87.

[2]尹一軍.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創新發展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6(6):67-71.

[3]張杰.我國消費金融發展展望與策略選擇[J].經濟縱橫,2015(7):1〇9-112.

[4]王勇.通過發展消費金融擴大居民消費需求[J].經濟學動態,2012(8):75-78.

[5]曹玉玲.基于價值鏈理論的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改進[J].財會通訊,2017(8):95-98.

[6]周松.成本管理新理念:價值鏈成本管理[J].會計之友(中旬刊),2010(3):42-43.

[7]呂彬彬.消費金融公司開展資產證券化的可行性與風險管理:基于發起機構視角[J].上海金融,2019(2):69-73.

[8]袁曙.全生命周期視角下PPP項目公司的融資成本控制研究[J].中國商論,2019(14):65-66.

作者:羅蘭蕙 單位:北京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