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轉型背景居民體育消費路徑
時間:2022-08-17 03:52:44
導語:經濟轉型背景居民體育消費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21世紀我國經濟轉型背景下,體育產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體育文化產業作為一項新的產業結構,在我國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體育產業的崛起將促進我國居民消費結構的改變,對此,立足于經濟轉型背景,對當前我國居民體育消費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經濟轉型背景;居民;體育消費
當前是知識經濟時代,體育經濟具有強勁的發展勢頭,我國的體育產業逐漸走向市場,對于擴大居民的體育消費具有積極作用,隨著現代人們生活條件的改變,對體育消費的認知度也逐漸提升。由此可見,當前我國體育市場經濟還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加強居民體育消費引導愈加重要。
一、體育消費的概念及地位
(一)體育消費的概念
消費是人類社會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種社會行為,在現代社會中,生活與生產都離不開消費,在社會經濟發展中人的消費行為是非常重要的經濟領域。當前,我國在研究領域中關于體育消費這一概念并沒有得出明確的定義,國內外學者對于體育消費的定義也各有不同,其中,著名學者朱柏寧等在相關的研究中提出,體育消費的出現是為了滿足人們對物質與精神生活的需要,在消費的過程中人們采取不同的方式消費體育資源和勞務。另外,他們還認為在體育消費的概念中,可以通過廣義與狹義兩個方面進行理解,廣義的體育消費就是包括一切與體育相關的消費行為與活動;狹義的體育消費就是直接從事體育勞動與體育活動的個人消費行為。此外,學者徐鐘仁關于體育消費的定義主要從兩個層面進行研究,第一是體育管理相關職能部門的消費;第二是居民的消費,居民的體育消費是包括居民在個人生活方面進行的體育消費,包括對體育產品、體育勞務的消費。學者楊永德也對體育消費這一概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來,體育消費是國家與社會為了促進體育產業的發展對體育相關的人力與物力進行的消費,關于這一定義其實是比較寬泛的,并沒有將消費的對象指向居民。學者欒開封也針對體育消費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定義,他的理解是:通過參加體育活動或者參與觀賞性的體育競賽,來滿足人們身體與精神需要的過程。總體而言,大多數的學者比較偏向于最后一種理解。
(二)體育消費在居民生活消費中的地位
體育消費作為居民社會消費的一種,是社會娛樂消費的重要部分,在現代休閑消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特別是我國體育產業的崛起,帶動了我國居民的體育消費,體育消費也是我國經濟轉型背景下消費結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由此可見,體育消費是國民消費中十分重要的環節,也是拉動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經濟支柱。消費是在社會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重要環節,與生產有十分密切的聯系。生活消費是人們對基本物質資料的消費,也是人們之間確定主客體關系的重要成分,從滿足居民的消費層次角度來看,消費是由低層次向高層次不斷轉變的,一般而言,居民消費可以分為生存消費、發展消費、享受消費三個層次,每個層次的消費內容有所不同,當生存消費得到滿足之后,才會開始注重發展消費,當發展消費實現后才會產生享受消費。只有當低一層次的消費得到滿足后,才會向高一層次的消費過渡,這也是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一種社會現象。從滿足居民消費需要的角度來看,消費可以分為物質消費、精神消費和勞務消費。物質消費是指可以通過物質資料來進行交換的消費,如生活中吃、穿、住、行等方面的消費,都屬于物質消費;精神消費是一種滿足居民精神需求的消費,如娛樂消費、體育勞務消費;勞務消費也可以稱作服務消費,是通過服務來實現的,沒有實物進行交換,勞務消費也具有一定的層次變化。由此可見,體育消費在我國居民消費中處于中間階段,體育消費是在我國經濟轉型背景下發展起來的消費模式,屬于消費需求層次的享受消費。
二、經濟轉型下我國居民體育消費特點
(一)體育消費水平的差異性
從當前經濟轉型背景下體育消費的特點來看,較為突出的是差異性特點。差異性主要是指城市居民在體育消費中存在一定的差異,東部與西部居民體育消費存在一定的差異,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存在一定的差異,不同經濟收入的消費群體在體育消費中存在一定的差異。由于我國不同的地區、不同經濟收入的群體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導致在體育消費中存在一定的不同。在我國經濟轉型過程中,由于城鄉發展水平不同,導致一些偏遠落后的農村地區在發展過程中較為滯后。所以,在一定時期內,城鄉居民在體育消費上還具有顯著的區別。與此同時,我國不同城市與農村在體育產品與體育勞務消費中由于收費水平過高,導致一些有休閑時間、但沒有足夠收入的人群無法進行消費,一些年輕的消費群體在體育消費方面也出現了超前消費的情況,這些都說明我國居民在體育消費上不均衡的情況。由上述分析可知,我國體育消費與其他消遣休閑娛樂消費具有相似性,在消費上還存在一定的差異性。
(二)體育消費主體的多樣性
經濟轉型背景下,我國居民對于體育消費的需求是不同的,由于受到年齡、性別、職業、學歷和社交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居民消費主體具有多樣性,相關的研究數據表明,體育消費的主體是年輕群體,其中學生群體與上班族群體對體育消費比較熱愛,愿意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與財力進行體育消費。由此可知,我國居民體育消費的主體與居民的年齡、職業有一定關系,在分析居民體育消費主體時,應進行全面分析。
(三)體育消費需求的主觀性
在對我國居民體育消費的調查研究中,許多居民對體育消費的原因并不明確,不同的人體育消費的原因各有不同。首先,調查顯示,我國居民體育消費以追求健康的身體與心理、防止疾病的產生、豐富業余生活為直接的消費原因,因為居民在消費過程中會偏向于發展與享受消費,這也反映了我國體育消費的需求是比較寬泛的。其中,在中老年人的調查中,一些人認為體育消費的目的是為了交友與鍛煉身體,在體育消費中主要是一些安全性較好的體育項目,如打太極、健身操、舞蹈等。一些學生的體育消費主要是專業與興趣愛好的需要,在我國現代體育教育中,隨著體育項目的增多,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如跑步、跳遠、球類項目等,他們認為,參與體育項目能夠鍛煉身體,還能夠培養專業的愛好與技能。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國居民體育消費具有較強的主觀性,由于個體的原因對消費的動機有所不同,這也反映了體育消費的主體性。
三、經濟轉型下我國城鄉居民體育消費現狀
(一)體育消費結構單一
我國體育消費的結構不太合理,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在我國體育實物消費與勞務消費中,前者所占的比例遠遠超過后者,因此就出現了比例不均衡的情況,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我國體育消費還停留在實用性的階段,人們在自身的體育鍛煉方面消費還比較少。
(二)體育消費意識及消費觀念缺乏
根據最近的調查資料顯示,經濟發達國家的體育產業占據國民總體消費的較大比重,居民用于體育消費的開支是整個休閑娛樂消費的30%左右。由此可見,發達國家更加注重體育消費。現階段,我國體育消費的支出不到整個社會消費的12%,也就是說,體育消費在國民消費中占據的比重很小,也充分說明,在現代經濟轉型背景下,我國體育消費的發展空間是巨大的,居民的消費意識與消費觀念還有待改善。
(三)體育消費區域發展不平衡
經濟轉型背景下,我國體育產業獲得了較快的發展,國民的經濟收入也在不斷增加,體育消費在社會消費中的比重也呈上升趨勢。從消費的區域分布來看,東部、中部、西部地區的體育消費水平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直接表現就是區域消費水平差距大,東部沿海地區的體育消費明顯高于西部、中部地區。
四、經濟轉型下促進我國居民體育消費發展的有效路徑
(一)進一步開發體育市場,引導居民體育消費
第一,我國居民體育消費的發展需要良好的市場環境與市場機制來保障,因此,在促進居民體育消費中,我國政府應進一步開發體育市場,利用好體育市場的優勢,向社會及居民提供更多的體育服務,進而刺激居民的體育消費。在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環境中,體育產業的發展已逐漸完善,體育產業在市場化進程中要盡可能地由半市場化的產業向經營性的單位改變,不斷促進體育產業的完善與發展,將一些半市場化的單位進行改革,堅持走市場化發展道路,讓體育產業真正進入市場,被大眾認可與接受。第二,良好的市場消費環境能夠促進體育市場的穩定與發展,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下,我國體育行業應逐步完善體育市場,積極開發體育產業,將一些有價值的體育信息產品及體育勞務引進現代市場,國家也應加強體育市場改革,積極培養與開發市場,引導居民進行體育消費,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帶動我國體育消費的發展。
(二)加強體育市場監管,規范體育市場環境
第一,經濟轉型背景下,體育產業發展勢頭不斷高漲,體育消費作為一項新型的消費,體育基礎設施建設還需要不斷完善,不斷擴大體育服務。提供一些大型的體育器材等實物型消費資料,促進體育消費的增長。我國不同地區的體育館是體育消費的重要物質條件,也是整個體育經濟的重要力量,根據當前對體育館的現狀調查發現,我國體育館數量雖多,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但是,體育館的分布還存在不均衡的情況。由于我國人口眾多,體育消費的需求也在逐年增長,對此,體育館設施建設還需要加大力度,為社會提供更多的服務,應該重視一些功能性、群眾活動設施的建設,為居民提供良好的服務。第二,體育消費市場環境是需要國家進行監管的,市場管理應不斷加強相關法律與制度的建立,針對當前體育市場參差不齊、魚龍混雜的情況,要及時制定相關的管理法規來規范市場環境,在職責上應該明確好管理部門的職能與權限,將各種體育設施、體育器材、企業等進行嚴格管理,做好行政審批程序,堅決維護體育市場的有序發展,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第三,經濟轉型背景下,我國的體育競賽是吸引居民的一個重點,特別是一些球類運動項目競賽一直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在這方面,國家應該加大球類體育項目的準入市場,進一步加強對這一類型“消費活動”的開發,建立一系列的制度與規則規范好這一消費市場,讓更多的消費者參與進來,從而拉動我國體育消費的發展。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期,體育產業的崛起能夠帶動我國居民的消費,國家與政府應該加強對體育消費市場的正確引導,創建良好的市場消費環境,確保體育經濟的穩步發展。
(三)加強對體育市場的投入,完善體育基礎設施建設
第一,現階段,我國的人口基數較大,居民對體育健身的需求量在不斷增長,現有的體育產品已經難以滿足我國居民消費的需要,體育產品又是體育經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對此,為了滿足居民對體育產品的需求,還應不斷開發體育市場,合理配置體育資源,加快建設體育基礎設施。由于我國體育基礎設施的普及率不高,所以,在體育基礎設施建設中應該立足于當地的實際情況,根據居民的具體需要進行合理計劃與建設,特別是城鄉居民對體育消費存在一定的差異,應該在針對性的調查后進行建設,提高市場的運營水平,推動體育消費的穩步發展。第二,經濟轉型背景下,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已經成為一股潮流,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家應該加強對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重視我國體育市場的完善與發展,加大對體育市場的投資力度與扶持力度,制定相關的優惠政策與措施來拉動體育市場的發展,積極引導社會、企業、個人參與體育投資,加強對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為體育市場的建設與發展提供物質基礎。
五、結語
綜上所述,經濟轉型背景下,居民體育消費的發展需要政府進行積極引導,深化市場改革,不斷優化市場環境,建立健全市場法律法規,加強體育設施的投資力度,為促進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實施有效的對策,確保我國居民體育消費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長磊.新時期我國體育經濟產業發展對策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17(31):51-52.
[2]李英達.我國體育經濟的發展現狀及對策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17(23):39-40.
[3]陳彩娟.我國居民消費結構變化趨勢探析[J].經濟論壇,2014(11):20-21.
[4]雷艷云,歐小華.暴北山區居民的體育消費[J].體育學刊,2002(5):40-41.
作者:鄧芳嘯 布特 單位: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 上一篇:勘察設計企業項目成本管理對策
- 下一篇:客運鐵路列車開行計劃優化研究
精品范文
10經濟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