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信息系統集成項目管理綜述
時間:2022-04-16 04:57:00
導語:水利信息系統集成項目管理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利行業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行業,水利是指人類社會為了生存和發展的需要,采取各種措施,對自然界的水和水域進行控制和調配,以防治水旱災害,開發利用和保護水資源。水利工作是緊緊圍繞水,主要開展防洪、治河、泥沙、水資源、水工建筑物、水力發電等內容,它也是信息十分密集的行業。一方面,水利部門要向國家和相關行業提供大量的水利信息,如汛情信息、水量水質信息、水環境信息和水工程信息等,另一方面水利本身也離不開相關行業的信息支持,如氣象信息、地理地質信息、社會經濟信息等,當今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對水利信息的采集、傳輸、計算、分析、共享的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信息技術已全面向水利行業滲透。利用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一系列高新技術對水利行業進行全面技術升級和改造這一過程被形象地稱為水利信息化。
水利信息系統項目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一是投資以政府為主,因水利主要屬于社會公益性事業,所以它的項目主要以國家投資為主。二是專業性很強,涉及水利行業的防汛抗旱、水資源管理、供水、水電、水利政務、執法監督等,涉及預測預報模型、洪水調度模型、決策支持模型等各個專業各個領域。三是系統性很強,水利信息資源與其它行業和企業信息資源有較大的不同的特點是,上至中央下到地方和具體的管理部門,上下各個系統模塊間結構上有關聯性,都要盡可能地實現網絡系統的暢通無阻,盡可能地實現資源共享。四是系統要求較高的可靠性、穩定性、安全性、擴展性、可維修性和可更換性。五是綜合性、集成性高,涉及到信息技術的方方面面,上至衛星下至GSM,有線的無線的,數據庫技術、3S技術、計算機技術等等。六是規范化和標準化要求較高,水利信息的管理、分析、存儲、權限、調度、控制、指揮等等,有很強的技術性、政策性和法規性。
同時,水利信息系統各類建設項目有較高的科技含量,技術更新換代很快,其中許多高新技術的應用本身就是研究課題,因此水利信息化建設項目又具有“科研項目”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屬性,需要持續跟進,持續研究。在系統運行維護和升級換代過程中要有強力的資金支持和技術支持。另一方面,按照水利工程建設模式運作,從項目的規劃、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到施工圖設計,要經過漫長前期工作才能立項建設,不能把信息技術快速地應用到水利業務當中,等項目審批實施了,技術方案已落后面臨被淘汰的尷尬局面。
2水利信息系統集成項目建設管理存在的問題
2.1對水利信息系統集成的認識不深,對其復雜性認識不夠什么是水利信息化,信息技術的特點是什么,信息技術與水利專業技術如何來結合,如何來建設信息化系統工程,如何來實現水利信息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識。水利信息化集成項目有其上面所述的綜合性、專業性、系統性、復雜性、規范性等特點,建設涉及計算機、通信、3S、水資源、水文及管理等多學科知識,新技術的應用不但需要資金的投入,更需要人才的培養,還可能對已有的技術規范、管理模式提出更新與變革的要求,因此對信息集成項目的特點,尤其是對其復雜性、重要性和長期性要有足夠認識。
2.2資金投入相對不足由于水利行業的特點,即水利信息面廣量大,一些信息的采集在技術上有一定的難度,相當多的信息源分布在河灘、山溝等偏遠地區,加上一些水利工程老化失修,因而水利信息資源的開發,需要納入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同時加強科學研究工作,這就要求有足夠的資金投入。信息化基礎設施至今還十分薄弱,特別是信息資源的開發嚴重滯后,信息的采集傳輸至今未形成覆蓋全行業的信息網絡。
2.3標準建設相對滯后水利信息化項目有著系統性強、集成度高和技術周期短的特點。在信息化中,對信息的規范化和標準化有著嚴格的要求,否則將難以實現網絡的互通和信息的大規模集成。但是,對規范化、標準化重視不夠,基礎工作滯后,造成了系統開發速度慢、效率低、通用性差、生命周期短,公共傳輸平臺覆蓋面窄,也缺乏能真正實現全行業資源共享的大型數據庫。水利信息服務,在信息的實時性、實用性、易用性和多樣性方面,遠遠不足或不能滿足全社會的需要。
2.4缺乏統一的規劃和規范化的建設管理在水利信息化建設中,除了防汛方面隨著國家防汛指揮系統的實施情況相對較好以外,對于全行業來說,長期以來缺乏統籌規劃,在建設和管理中一直普遍存在著條塊分割和低水平重復開發等浪費現象。一些水利單位和企業雖然也開發了不少應用軟件和數據庫,但是集成度很低,系統無法互通互聯,造成不少資源閑置。
- 上一篇:工程項目管理成本管控
- 下一篇:領導在學校安全部署會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