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體系創新及實踐
時間:2022-08-18 09:32:48
導語: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體系創新及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各行各業對高水平職業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國家對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增大。但是多年來形成的“高等職業教育不是正規高等教育”的錯誤認識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目前國家政策正在向高等職業教育傾斜。面對機遇,高等職業教育只有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教學質量、轉變教育理念、探索教育模式才能為國家輸送高層次、高能力的技術人才。本文通過分析當前高等職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對高等職業教育學生管理模式提出了改革思路和構想。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高職院校;教育管理
自我國開展職業教育以來,高等職業院校作為國家職業技能人才的培養基地,為國家輸送了大量的職業技術人才,為我國工業化進程提供了人力資源支持。但是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和普及,高等職業教育院校的辦校門檻不斷降低,高等職業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也在不斷降低。為重振其地位,提升社會對高等職業教育的認識,進而提升社會對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的認可,文章分析現階段高等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為高等職業院校教育管理提出建議,希望能為高等職業院校的教育管理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高等職業院校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
當前社會對高等職業教育存在一定的偏見,高質量生源一般不進入高等職業院校。進入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也會因為這種偏見而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失去信心,在接受教育時渾渾噩噩,亦步亦趨,無法體現高等職業院校在技術能力培養上的優勢。一些私立的高等職業院校將盈利作為最終目的,為保證利潤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減少教育支出。這些成為了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阻力。高等職業院校的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表現。
1.生源質量差
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大多數為沒有達到本科錄取標準的考生。這類考生在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上都存在一些問題。學習成績的落后使這部分考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對學習的抵觸情緒,缺乏上進心,不服從學校管理。這些都加大了學校對這部分學生的管理難度。
2.教師隊伍不穩定
高等職業院校多數為私立院校,教師一般不列入國家事業單位編制。私立院校受經濟效益等因素的制約,教師的待遇普遍不高,學生管理隊伍更是參差不齊。在這種情況下,高等職業院校很難吸引高水平、高層次技術教育人才和學生管理人才。待遇偏低和不穩定也會造成教師隊伍的流動性大,管理得不到延續,加重了教育水平不高的情況。
3.教育理念落后當前高等職業教育的主旋律是就業,學校把學生的就業率作為頭等大事而不是把就業質量作為管理的目標。這種教育理念與以人為本的理念相背離。在這種理念的驅使下,學校把就業單位的需求當做學生的學習需求,既打擊
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影響了學生的職業生涯。4.學生教育與管理脫節高等職業院校的教育結構一般是院、系兩級。學院層面關注點在于學生的就業和企業的需求,專業層面關心的是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紀律情況。兩者沒有形成反饋,相對獨立。
5.職業素養和道德教育缺失
在就業壓力下,學校的主要精力在教學質量上,只關注學生在課堂或者實習過程中的表現,對于學生在課堂外體現出的道德水平和職業素養關注不夠。
1.樹立正確教育管理理念
無論是高等學歷教育還是技術教育都應該把學生的發展作為根本出發點,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在課程設置上要考慮學生就業后的應用實際;在課程選擇上要給予學生最大的選擇權,讓學生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在就業方向上也及時給予學生指引,讓學生建立正確的職業生涯發展方向;在生活中要為學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關心學生生活??傊畬W校要把學生作為教育管理的核心,一切工作均以學生為基準點。
2.完善學生教育管理組織機構
當前高等職業教育學校一般把學生的教育管理和日常管理分開來抓。任課老師和教務處等教學管理部門關注學生教育管理,如課程設置、教師安排、學生課堂表現、知識掌握程度等;學生管理處、政治輔導員等主要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社團活動等。兩項工作相對獨立,無法形成互補。建議高等職業教育學校采取校領導、系領導、職能部門領導、教職員工全員參與,教學過程、生活過程等過程干預的教育模式,最大限度地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和學習需求,以此為基礎為學生量身打造學習計劃,為學生職業生涯奠基。實現學生學習、生活過程的雙向反饋,使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立體化。
3.充分發揮學生自我管理作用
學校的教育管理無論如何深入都無法保證學生管理沒有死角。而學生干部作為學生團體的組成部分,對學生的思想動態、學習現狀、學習需求等有更深的掌握,因此發揮學生干部隊伍和學生社團的作用可以有效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教師在學生自我管理的基礎上及時進行指導和幫助就能達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學校層面應設立學生會及各種興趣團體,豐富學生業余生活,為學生與學校的溝通架起橋梁,同時為參與活動的同學提供了鍛煉和提高能力的機會;學院或者系層面可設立專業研究小組,針對學生感興趣的技術比賽、技術攻關、專利研發等開展相關工作,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提升技術能力和展示自己的舞臺;班級作為學生生活的基本單元應經常開展主題班會等活動,增強學生集體意識、提高團結協作能力。通過全方位的學生自我管理體系建設讓學生在業務學習和提高方面有舞臺,在興趣培養、特長發揮方面有機會,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組織基礎。
4.建設高水平學生管理隊伍
由于高等職業教育的特殊性,學校的教師隊伍特別是教學管理隊伍流動性較大,為學生教育管理水平的持續改進帶來難度。因此,學校層面應該轉變觀念,學生是學校的發展基礎,教師隊伍是學校發展的動力源泉,建設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對于學校來說是投資不只是投入。在引進人才時要從職業素養、業務能力等方面進行全方位考察,做到寧缺毋濫。
5.做好工學結合模式下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
工學結合模式是當前高等職業院校普遍采用的教育模式,其根本做法是與企業聯合培養技術人才,在做好學校人才教育的同時為企業儲備優秀技術人員。這種教育模式做到了以企業為平臺、技術為導向、人才為主體、能力為目標,讓學生在學習階段便接觸到了工作實際,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到自己與工作實際所需能力的差距,為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提供動力。工學結合模式下學生管理加入了企業因素,對學生的約束更加靈活,學生的自主性得到更充分的發揮,同時應該意識到,即便如此也不能缺失學校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學校應在學生實習企業安排負責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動態。
三、小結
提高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認可度需要社會和校方的共同努力,良好的教育管理體系是高職院校的基礎,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的學生教育管理任重而道遠。我們要以國家對技術教育的重視為契機,抓教育管理改革,促教育成果培訓,提高高等職業院校教學水平,提升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質量。用管理換取質量,用質量贏得口碑。
作者:柳帥 單位:長沙衛生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李良進.創新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職業時空,2015(1).
[2]白薇.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創新的實踐與思考[J].管理觀察,2014(27).
[3]王林生.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模式的創新研究與實踐[J].經濟研究導刊,2014(5).
- 上一篇:學校管理困境及對策8篇
- 下一篇:高等學校學生管理信息化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