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學生管理評價體系研究
時間:2022-04-17 09:50:38
導語:高職學生管理評價體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分類招生模式概述
高職院校分類招生的具體招生方案有各省教育廳、考試院根據各省情況研究決定。目前廣東省的分類招生包括:3+證書考試、自主招生、中高職銜接三二分段招生、以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成績為錄取依據的高職分類考試招生和五年一貫制招生等方式。此類招生在普通高考前即可完成報名、考試、錄取環節,不需要等到學生參加完高考就可以完成。相關教育部門明確指出,參加分類招生并被高職院校錄取的考生,可以選擇同時參加全國普通高考,參加本科院校錄取,但不能參加高職高專層次的錄取,也不得參加以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成績為錄取依據的高職分類考試招生。填報本科院校志愿并被本科院校錄取的考生,取消專科層次錄取資格(含普通??坪透呗氃盒#?,即取消分類招生錄取資格,也不得參加其他高職高專層次的錄取。未被錄取的考生,可以參加以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成績為錄取依據的高職分類考試招生或繼續參加全國普通高考。分類招生是國家完善現有高職院校招生體制的重要試點項目,其已經與國家統一高考相輔相成,通過分類招生錄取的考生與普通高考錄取考生享有同等學歷待遇,畢業證書亦相同。分類招生當中,部分設置全日制教學的普通高等職業院校選擇單獨招生考試,除了少量本科專業招考學生以外,大部分招生計劃都為普通??谱灾髡猩鶾1]。學生在分類招生中單獨確定入學標準,參與入學測試,學校設置多元化檢測內容,明確學生基礎知識含量,思想道德形成以及未來發展潛質。學生將自己的知識與能力展現出來,克服分數限制,為自己獲得入學機會。
二、高職類院校在分類招生模式下建設綜合量化評價體系的作用
(一)綜合量化評價體系的引導作用。在綜合量化的評價體系中,高職類院校將分類招生的條件設定為:以綜合能力測試為主,內容包括語言應用能力、邏輯推理能力、信息采集和應用能力、綜合解決問題能力、職業道德基本要求、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基本知識、人際交往基本常識等。加上職業適應性測試:采取計算機測試系統考核的方式,主要考核學生在自我學習、信息處理、人際交流、與人合作等社會能力,解決日常問題過程中采用的方法能力及類型。據此來分析和判斷考生的職業興趣和能力專長,是否適應該專業及專業群所面向的職業崗位。評價體系中還將技能大賽獲獎情況也納入到考核范圍當中,學生積極學習專業性知識,并且參與到技能大賽當中,其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時,也能夠獲得評價加分[2]。學生在該種評價體系下受到加分鼓勵,不斷突破自身的專業極限,了解自身的缺陷,改正學習漏洞,完善學習方法。技能大賽讓學生明確自身的不足,了解自身的專業基礎知識是否扎實,教師也能在該種狀態下更加了解學生的實力,明確學生是否具有學習知識的精神。原本學生不喜歡參加技能大賽,認為該種比賽會占用自己的業余時間,也可能讓自己在比賽中暴露缺點。但評價體系鼓舞和引導學生思想,讓學生對技能大賽產生興趣,積極提升自己的實力,從而獲得更多人的認同。(二)綜合量化評價體系的規范作用。該評價體系不僅僅起到引導學生的作用,還能夠對學校的規章制度起到規范作用。體系當中明確了學校制度遵循實證性原則,杜絕人為因素影響為學生帶來的不公平現象。在該體系的規范下,學生接受更加客觀且透明的評價,其能夠得到學校公平的對待。傳統評價體系評價內容單一,部分學校采用學生自我評價或者是輔導員評價的形式,該種評價模式受到學生自身思想因素影響,也會因為輔導員對學生的不了解而出現敷衍評價的后果,無法起到對學生真實水平評價的作用[3]。綜合量化評價采取了大數據分析的形式,從各個方面收集學生的信息,讓評價者對學生的信息熟知,在數據分析當中科學給出評價結果,避免了學生自評、輔導員評價等存在的弊端。該種評價體系能夠從細微處著手,了解學生在學習及生活方面的表現,客觀真實且具體地展現真實的學生本我。高職類院校利用該種評價體系結合學校的學生手冊規范學生的不文明行為,讓學生的行為獲得及時反饋,了解自身不足,糾正自身行為,起到了良好的規范性效果。(三)綜合量化評價體系的能動作用。綜合量化的評價體系涉及對學生學習及生活細節的評價,主要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了解學生的性格品質,其制定的評價標準也多從學生本身著手,確保評價標準科學合理。例如,部分學生本身的基礎知識實力就很強,其在后期的學習當中也具有一定的優勢,專業基礎的強悍讓其更加愿意參與到技能大賽這樣的比賽當中,從而獲得更多的評價加分,其也具有更多展現自我的機會。該部分學生還能夠憑借自身在學習上的優勢得到獎學金,獲得更多人的認可。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原本就基礎知識薄弱,在后期的學習中進步比較緩慢,雖然也會努力學習,但依然無法趕超原本實力就比較強的學生。[4]在該種情況下,綜合量化評價體系顯現出其能動性,其不針對部分學生設計評分標準,而是帶有個性化的評分標準,在評價學生時不僅從知識和技能方面做出評價,而且也從品格等角度給予學生對應的獎勵,讓學生形成更加積極向上的性格,得以全面發展。
三、完善綜合量化評價體系的建議
評價體系的構建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而怎樣讓已經構建的評價體系變得完善,讓其在運作過程中能夠展現出良好的評價效果則更加重要。(一)確定評價體系獨立性。要想充分發揮出評價體系的作用,首先就要確定評價體系本身的獨立性。評價體系當中包含了多元化的評價方式,無論是自我評價還是他人評價,都需要保證評價的真實性,嚴格遵守評價細則。而不同的評價方式具有獨立性,杜絕受到人際關系影響,也不能因為個人情緒而影響評價結果。而評價體系當中的指標也需要獨立,不能存在交叉部分,如果評價指標存在覆蓋現象,評價結果將會發生偏移,而學生所獲得的評價分數將在該種狀態下呈現出不公平的狀態。被評價的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都能得到客觀的評價,該種評價方式下,評價結果將為未來學生的發展和就業選擇提供借鑒作用[5]。(二)保證評價體系公平性。高職類院校所建設的綜合量化評價體系自然包含很廣泛的評價范圍,其在運作過程中涉及的團體數量也比較多。為了確保評價體系的公平、公正,參與評價體系的相關團體和部門需要充分展開合作,做好溝通工作,為學生創建公平的被評價環境。例如,在評價體系的加分項目當中,有關于寢室的文明獎項,也有關于學生干部的考核獎勵,還有關于違反紀律的處分,在該種情況下,評價過程涉及了宿舍管理團體、學生會團體、社團聯合團體以及學生處團體,這些部門不僅僅是被評價的對象,也將作為評價者參與到評價過程中[6]。在評價體系當中,上述部門需要及時進行溝通,促使部門之間相互明確評價標準,讓部門之間對學生的評價可以參考其他部門的意見,從綜合性的角度收集學生的信息集料,給出綜合的評價意見,并對評價結果做出解釋,最終決定給予獎勵還是懲罰。而部門也需要出具材料給予學生證明,確定學生的行為具有一定的加分或者減分項目,在經過證實以后,輔導員與參與評價的小組成員將在第一時間內得到評價資料,而該評價數據將保持真實可靠。在公平且公正的評價環境中,學生更加信服評價結果,而學校也可以根據評價結果明確學生的發展方向。(三)堅持評價體系開放性。除了上述建議以外,高職類院校在構建該評價體系時還需要堅持體系的開放性,避免讓評價體系一成不變,其能夠在教學環境發生改變以及分類招生內容出現變動以后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不斷完成自我更新,更加適應學校對學生的評價管理。評價體系在該種環境下也更加容易得到發展的機會,其能夠與外部環境產生交互式的適應條件,積極借鑒外部比較先進的建議,調整自身的不足,不斷完善評價形式和評價內容,在評價指標和評價標準上改進,促使評價體系更加適合對學生信息的收集和了解,讓評價體系幫助學生真正地提升自己。構建評價體系需要對體系進行維護,保持評價體系運作的長久性,通過對體系的調整和升級,提升體系的生命力[7]。而評價體系的開放讓其具有這樣發展的潛質,也讓其在被嚴格約束的條件下,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而被調控。在分類招生的模式下,高職類院校的學生體現出不一樣的特性,學校要想充分了解學生的本質,就需要構建綜合量化的評價體系,憑借該體系收集學生信息,了解學生的優點和缺點,對學生進行約束。該評價體系能夠起到引導學生的作用,讓學生處于公平、公正的教學環境中,受到學校的鼓勵和贊賞,從而實現自身的價值。為了確保該評價體系的效果,高職類院校需要不斷對評價體系進行優化,確保體系更加適應學校發展和教學要求變化,進而成為學生了解自己的有效平臺。
參考文獻:
[1]趙悅.高職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構建的思考:以青島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中國成人教育,2015(23):104-107.
[2]孟祥林.高校教育管理“學評教”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37(5):69-76.
[3]嚴琳.略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評價的“校本”體系:以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高教論壇,2015(7):87-89.
[4]馮利英,任良玉,劉益東.高校教師課堂教學效果評價研究綜述[J].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3(2):81-85.
[5]吳亞東,馮金麗.高職學生德育評價體系創新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3(19):53-54.
[6]衛春艷.多媒體大學英語教學中對學生的多元評價探析[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6(3):130-134.
[7]莊耕.高職學生綜合能力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遼寧高職學報,2011,13(6):93-94,98.
作者:劉芳 單位:東莞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高校學生管理法制化論文
- 下一篇:高中學校管理創新與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