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學生管理有效途徑
時間:2022-04-21 08:52:02
導語:高職學生管理有效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高職院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生源層次水平發生改變,原來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已不適應學校的發展和學生成才的需要。從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入手,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的新思路和新途徑。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有效途徑
近年來,隨著我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各地高等職業院校持續擴招,學生管理工作也面臨著新問題和新情況。如何在新形勢下創新學生管理模式,提出學生管理新思路及時盡早發現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并妥善的應對,使得新的學生管理模式能適應新時代高校對于人才培養的需要是目前各高職院校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管理缺少人文關懷,過多注重行為規范、規章制度管理。高職院校的學生與本科院校學生相比在紀律性、自覺性上較差,這就使得許多高職院校仍采用高中式管理模式,注重學生的行為規范、規章制度上的管理。這些嚴格的學生管理制度從一定層面約束了學生行為,有助于學校的日常工作的開展,具有其積極的一面,但是隨之而來的也會造成學生的抵觸情緒,學生會心存抱怨,總覺得理想與現實的大學存在很大距離,從而對學校產生負面效應。很多學生在被監督檢查過程中只是被迫順從,其實并沒有真正養成好的品行,即使用嚴格的懲罰手段也不會讓某些處于叛逆期的學生從心里產生敬畏,在平時管理不到位的情況下仍然會出現不良品行甚至更為嚴重。學生往往并沒有打心里認識到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做什么是對的,做什么是錯的,久而久之會讓一部分學生產生一種違紀等于懲罰,我能承受懲罰所以我不怕違紀的怪現象。學生也不會產生犯錯的羞恥感,從而起不到育人的根本目的,而且在管理過程中過度強調制度,容易造成學生行為過于呆板,不符合高職院校學生實踐重于理論的教學理念。再者,行為規范規章制度只是學生管理最基礎的層次,而現在高職院校過度注重低層次的管理工作,而忽視了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價值引領,高職院校應該站在更高的理論層面全方位的開展管理工作。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要跟得上時代的發展,與其強硬的禁止不如通過多種渠道讓學生提高認識,主動改變,掌握必要技能,注重應對及處置,把懲罰變為人文關懷往往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二)大學生自治管理委員會的作用弱化。大學生自治管理委員會是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服務的學生組織,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近幾年在高職院校中,學管會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在逐年弱化,一則是因為高職院校對學生組織重視程度不夠。高職院校應該突出學生組織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主體作用,不斷提高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干部在管理工作的積極性。二則是學生干部的管理能力欠缺。目前,很多學生干部因為自身管理能力不足,在管理工作中往往缺乏主動性、實效性和科學性,學生干部通常只是擺擺樣子、走走形式地完成日常檢查管理工作,沒有取得預想的管理效果,使得學生組織沒有切實發揮好其應具備的作用。(三)輔導員職業能力有待提升。當前,在許多高校中,輔導員在從事學生管理工作方面存在幾種發展趨勢:一是,一些輔導員習慣性大包大攬學生事務,認為高職院校的學生缺少自我管理能力,不信任學生,以至于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得不到發揮。二是,輔導員出現了職業倦怠期,認為學生已是成年人,不想也不必過多干涉學生生活,平時也很少到寢室或教室了解學生情況,缺少對學生思想動態和心理問題的關注及把控,長此以往很容易出現問題。三是,輔導員自身理論和管理水平欠缺,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理論水平欠缺會導致輔導員在做學生思想工作時顯得力不從心,沒有很強的說服力和信服力。管理水平欠缺會導致班級管理的混亂,使輔導員喪失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力,出現管了沒人聽,聽了沒人執行的無效管理局面。解決問題的能力欠缺會出現應對事情束手無策或效率低下,面對突發事件處理不及時不得當等情況。
二、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徑
(一)加強和改進學生管理理念和方法。1.管理理念的轉變習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就指出,高校學生管理應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這就要求高校應以生為本進行學生管理工作,作為高職院校應抓住高職學生特征,因人施教,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和能動性,以學生為中心,一切服務于學生,而不是采取“高中式”“填鴨式”的教育手段,應從情感、心理來感化他們。這就要求高職院校,不僅僅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更應該重視學生生活學習的校園人文環境,將高職院?!耙酪幹涡!钡睦砟罹唧w化、責任化,以便更好地來管理高職院校。2.管理方法的創新從目前情況來看,高職院校生源綜合素質正逐年下滑,生源質量也是參差不齊,如有五年制一貫制高職生、單招生等,生源綜合素質的下降也向學生管理方法提出新的挑戰。因此,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應不斷更新觀念、創新方法,逐步樹立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理念,尊重管理對象的身心發展規律,尊重大學生的人格,結合職業教育的特點來找準定位,多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長處、充分發掘學生自身的特長優勢,尊重每個大學生的個性發展。通過不斷的創新管理方式來滿足大學生不同層次的需要,把解決實際困難與創新管理結合起來,要對大學生實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二)突出大學生自治管理委員會在學生管理中的地位。大學生自治管理委員會作為學生管理的主陣地,對于學生的日常行為管理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是學生管理工作的重點。那么,怎樣建設強有力的學生干部隊伍,并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充分發揮學生干部的作用呢?下面就這個問題,談談一些具體做法。1.提高大學生自治管理委員會的主體地位大學生自治管理委員會(簡稱學管會)作為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實施者,各大高職院校應建立一支由學院黨委直接領導、學生處分管負責的大學生自治管理委員會,確立學管會在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主體地位,明確他們的工作職責,并提高學管會在各教學系部中的威信和地位,真正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體現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服務的教育理念。2.加強學管會隊伍建設學生干部擔負著學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使命,應在廣大同學中起著示范和引領作用,所以學校應加強學管會隊伍建設。首先是完善學生干部的選拔機制?,F在學管會學生干部的選拔多是由學生自愿加入,很多學生自身并不具備學生干部的能力,他們在日常管理過程中也容易出現問題。校級學管會學生干部應從兩個方面進行選拔,一是吸納自愿加入組織的普通學生,通過面試、考核等環節進行選聘。二是由系部推薦優秀的學生干部加入校級學管會隊伍,既可以建立學院和系部之間的紐帶關系,同時這些學生干部具備一定管理工作能力,有利于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再者是加強學生干部的培養工作。學管會是一支由優秀學生干部組成的管理隊伍,擔負著學院最基礎的學生管理工作,所以學院應加強對其的政治理論素養和管理能力的培養,學院應聘請專業思政教師定期對學管會進行培訓,將其打造成一支專、尖、精的學生自治管理組織。3.建立健全的考核獎勵機制學管會作為學校的基層管理組織,學校應設置嚴格的考核機制來規范其工作??己藱C制可以分為內部考核和外部考核。所謂內部考核就是每學期讓學管會學生干部互相對彼此的工作作出評價,提出本部門本學期的工作問題及建議,內部考核不合格的學生干部將給予辭退,通過內部考核可以讓學生干部時刻保持危機感,調動學生工作的積極性。外部考核即為各教學系部為學管會各部門打分,通過教學系部對各檢查部門的打分及意見,可以不斷改進修正學管會工作中產生的問題,提高學管會的威信力。同時,學院應該為學管會學生干部設立專項獎勵機制。高職院校一般將評優名額下分到各系部,由各系部自行評選優秀學生,這就導致很多校級學生干部因得不到系部認可而無法進行評優評先,長此以往使得校級學生干部出現了心理不平衡,影響到了其日常檢查工作,所以學校應為校級學生干部設立專項獎勵機制或單獨設立評選名額,以此來鼓勵激勵校級學生干部,充分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三)加強輔導員職業能力素質。輔導員作為學生管理工作的實施者,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了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自2017年10月1日起教育部印發《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規定中明確了輔導員的九項工作職責以及工作要求,根據規定內容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以此可以進一步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1.恪守敬業愛生的職業守則在高校中輔導員是最底層的學生管理人員,也是承擔了最繁重的學生管理工作,除了管理學生以外大部分輔導員還肩負著很多瑣碎的事務工作,這就使得很多輔導員一則管理學生時間不夠,二則對于職業前景沒有希望,導致輔導員出現了職業倦怠期,對于學生管理只求安穩,疏于對學生細致的思想教育和管理?!镀胀ǜ叩葘W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的出臺可以說為輔導員隊伍建設指明了前進的道路,各高校應定期對輔導員進行思想政治理論和師德教育,從而提高輔導員的思想理論水平;應該根據規定要求設立和完善輔導員的考核機制和晉升機制,提升輔導員的職業認知感和自豪感。輔導員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理論水平,才能更好地向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對自己的職業有了熱愛,才能全身心投入學生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敬業愛生、為人師表。2.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明確指出輔導員要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把握學生成長規律。這就要求輔導員在管理工作中時刻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以生為本”要求輔導員將自己的管理工作看作是教育、管理、服務的過程,從根本上說是育人的過程,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權益。因為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模式的單一傳統化,導致很多高職輔導員通常以權力壓制學生,硬性的管理指揮學生,應該靠“愛心”和“權威”來教育感化學生,得到學生的理解、支持和信任,樹立一種“師生平等”“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尤其是現在的學生更加追求個性化和自由化,應該順應學生的發展規律,更大程度保留他們自由發展的空間,輔導員應從管理者轉變成服務者,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權。3.倡導終身學習的覺悟意識輔導員作為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應無時無刻以美好的師德形象和人格力量影響學生,這就需要輔導員應具有終身學習的覺悟意識,不斷提高文化修養,提升自身素質,能在學生管理中具有更好的示范性和教育性。終身學習一則需要輔導員不僅僅局限于專業知識,應涉獵多方面的知識。因為現在社會發展迅速,學生思想動態也日新月異,想要做好學生管理工作,做好學生的服務工作,那么就要了解他們的所想所愛,成為學生的“知心人”。二則需要輔導員走出去,避免故步自封。輔導員應多多參與校外培訓,與兄弟院校交流工作經驗,不斷學習和改進管理理念,高校應為輔導員提供到其他高??疾焐钤斓臋C會,只有真正走出去才能有助于輔導員專業水平的提升。學生管理工作關乎高職院校的發展,同時也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長期工程。學生管理工作應緊跟時展,秉承著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的教育理念,不斷創新管理模式,不斷提升管理者自身素質,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學生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實處,為我國專業人才的培養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徐晨凌,袁克利.從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貫徹“尊重的教育”〔J〕.時代教育,2009,(8):155.
〔2〕楊超.淺談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新模式〔J〕.高職學報,2015,(4):110-112.
〔3〕趙建軍,高媛,朱愛茹.推進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2,(4).
作者:劉赫 單位:撫順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激勵原理在學生管理的作用
- 下一篇:高校學生管理探索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