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生管理信息化論文
時間:2022-08-09 02:46:56
導語:高校學生管理信息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這個信息即價值的時代,信息化浪潮已經蔓延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地域、時間、階段和教育視角的差異,一定程度上都是按照慣性教育需求進行培養,“信息孤島”隨即也出現在了教育上,各關聯學校,學科之間存在數據交換困難、數據共享率較低等問題。文章重點鉆探在大數據背景下,信息化在大學生治理上的意義以及如何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效地達成高校學生信息化管理。
關鍵詞:大數據;信息化發展;高校學生管理;數據管理與應用
一、引言
隨著2015年兩會“互聯網+”模式的助推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大數據時代便已經“蠢蠢欲動”,時至今日,在大數據時代的逐步覆蓋下,一切皆可量化。大數據不只是泛泛的“海量數據”便可以概括,IBM曾提出,大數據的5大特性,即大量、高速、多樣、低價值密度以及數據真實性。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大數據已經超出了以往的DB軟件可以收集處理的能力范圍,同時也摒棄了用隨機分析法這樣的捷徑,它需要新的處理模式,來順應時代的發展,來提供給領導者更精確的數據信息,以供領導決策。高校的發展需要創造大量的與純文本相比有一定的結構性模型(半結構化數據),以及無預定義的數據模型(非結構化數據),我們將數據交換、整合與分析后,我們很多的教育困境便會迎刃而解。
二、我國教育管理信息化現況
從孔子辦學到科舉制度的產生,我國的教育一次又一次地接受著時間的洗禮,也一次又一次地在時代的發展中逐漸完善。信息時代的到來,向我們暗示著又一次規模宏大,沖擊固化教育的變革。(一)信息管理意識固化。多數高校管理者信息化意識偏低,管理工作機制也停滯不前,不能緊跟時代的發展,一味地停留在傳統方式上,我們的教育會被動。對于學生管理的信息化發展趨勢尚處于被動接受階段,盡量進行科學統籌,要積極探索,大膽嘗試,這樣才能化解信息化一直推進但收效甚微的狀況。在如今數據化的大背景下,信息翻新呈指數增長。發達國家中,尤其是美國,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大數據教育體系,值得我們借鑒。我們不能再固步自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學習實踐“學習分析技術”,來尋找適合我們國家,我們學生的教育方式和系統,自主分析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行為和模式,進行實時的、有針對性的學習改革,來實現教育大數據的推進。(二)數據化程度低,信息處理效率低。在現今的社會中,高校林立,教育的方式和生源的數量都在膨脹,共享數據庫涵蓋系統多,信息不斷積累,致使數據庫中的信息不斷增加,進而為數據挖掘、管理和分析帶來了困難。高校擴招的大幅動作使得其所配備的人員產生質量上的差異。大學生的各種團體,管理部門,讓人應接不暇,人數卻受到限制,信息處理存在重復,此中的非結構化數據讓人難以應付。很多高校仍然采用文件夾式的存管方式,雜亂無序不談,對信息的處理遠遠達不到要求。請第三方管理,不僅會產生大量的經費,還是會由于各種保密信息,導致較差的信息交融性,不便于管理者快速正確地作出決策。(三)信息閉塞,共享率低。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很多學校欲邁出第一步,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教育系統不完善,工作整合困難大,信息傳輸效率不能達到預期。在數據傳輸過程中,部門冗雜,信息繁多,數據請求偶有錯失,導致工作量劇增,還降低了信息的時效性。高校學生管理組成部門龐大,學生信息都分門別類地存貯著,但卻沒有融合在一起,整個管理系統協同效率低下。由于開發者分別使用的開發語言存在一定差異,各類子系統相對獨立運行,在數據導出、數據格式再加工、數據導入等過程中,數據傳遞環路密閉性差,人為增加了傳遞環節的誤差,系統間數據格式兼容性差,協同工作效率低下。(四)數據處理與應用步履維艱。學生管理工作由大量動態信息以及學生基本信息構成,大量的數據信息不僅類型繁多,還存在結構復雜的問題,其中每個學生涉及部門都不同,這是一個很龐大的信息量。時下的整合平臺種類繁多,有數據倉庫、日志、以及外部數據管理平臺等等,不同的教育機構采用的平臺也不一樣,而且需要的投資也很龐大,所以數據整合需要統一的規劃與管理。大的數據平臺從無到有令人欣喜,然而從有到多卻令人苦惱,這無疑增加了教育大數據的困難指數。
三、數據化教育策略
大數據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看起來“高大上”實踐起來卻困難重重,必須動心忍性,而且要貫穿整個教育周期。滲透在高校教育的方方面面。管理者和教育者要了解學校的教育方針,統籌兼顧地管理應用大數據,實現教育的科學性和針對性。(一)教育大數據理論。利用大數據精準地對大量學子提供教育咨詢及輔導,要注意以下幾個原則的推行與實施。1.頂層設計原則。2.穩步推進原則。3.安全保密原則。4.信息共享與開放原則。(二)教育大數據技術。IT環境是營造教育大數據的基本因素,但也不能太過依賴,因為我國目前的計算機軟硬件環境,還是比較混亂且波動的,還需要加大運維管理。基于這種情況,需要新的計算機業務支撐,以及新的計算機編程技術與編程語言的靈活運用。這將帶來教育管理的大革命和計算機領域的翻新,更需要堅定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以及領導者堅定不移地堅持教育大數據改革之路。(三)教育大數據實踐。實踐過程主要分為五個進程:數據存儲,數據預處理,數據轉換,數據建模,數據應用,如表1所示。
四、總結
教育是一個國家強大的必經之路,筆者認為,在全球信息化、數據化的今天,教育不應該是單純的將課堂搬到網上,將學生信息在網上備份這么簡單,這并不是數據化。數據化可以成為高校之間的核心競爭力,也必將解決傳統教育帶來的弊端,例如感性化擇校、盲目化就業、高校發展單調不均衡等。在大數據的背景下,變革與發展是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考慮的問題,創建不同的教育信息網,優化管理策略,來應對變化的地域性、階段性以及不同學生的個人色彩。學生也可以利用大數據細致地分析了解自己適合什么,想要什么,以及和他人之間的差距,最終實現教育工作的精尖路線。
參考文獻:
[1]朱建良.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創新研究[D].寧波大學,2013.
[2]涂子沛.大數據:正在到來的數據革命[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楊論 單位: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人本理念在高職學生管理的應用
- 下一篇:市政園林景觀管理策略探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