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高校學生管理措施探析
時間:2022-01-28 03:39:13
導語:新時代高校學生管理措施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校是為社會培養人才的搖籃,其日常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是關系到學生成長和發展,關系到校園穩定和制度建設的一項工作。因此從總體上建立和把握大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基本制度和發展趨勢,對于更新學生工作思路和認識,不斷加強新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進學生成長成才,維護高校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學生管理;人性管理;工作探析
1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特點
1.1管理工作的思想性。管理工作的思想性,就是把學生思想工作融入日常管理中,在管理工作中要始終滲透思想教育,以思想教育強化日常管理,啟發學生自覺地遵守校規、校紀,服從組織管理,也就是把嚴格紀律管理與耐心說服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1.2管理工作的實踐性。年級管理工作與其他層次的行政管理相比,實踐性更強。這主要表現在,它不經過任何中間環節,而直接面對管理對象,實施面對面的管理。高校各部門提出的管理工作要求,最終都要在各個班級具體工作中實踐。1.3管理工作的長期性。要達到對學生管理的最終目的,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必須要在反復抓、抓反復上見成效。常抓不懈、持之以恒,長期性是管理工作的一個顯著特點,也是一項不厭其煩地艱苦工作。
2.1嚴抓高校學生日常管理工作是落實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最基本的要務。近幾年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各高校規模不斷擴大,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已經成為大學生管理者面對的一項重大課題。個別高校因為管理無序,思想政治工作松懈,心理健康教育薄弱等原因引發自殺、他殺等校園惡性案件不時見諸報端,加強大學生日常管理迫在眉睫。2.2加強高校學生日常管理工作是對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必要條件。大學生除了專業素質培養,還會涉及生活、紀律約束及諸多課外活動、社會實踐、調查研究等方面的問題。其中,指導學生生活、幫助解決問題、規范日常行為已經成為高校學生工作管理干部的任務。2.3加強高校學生日常管理工作是育人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實施未來工程的重要保證。高校要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培養國家所需之人才,各項工作和人才培養方案就必須圍繞這個目標進行。而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日常管理就是培養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保障。開拓和實施強有力的大學生日常管理工作,有利于為學生打造優越的學習環境,使其拋開各種干擾,全心全意專注于學習,用專業的知識和熟練的技能進入工作崗位,為國家和社會建設做出重大貢獻,實現人生目標。
3學生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則
3.1尊重學生,人人平等。管理工作者要正確處理和協調好班級內部的關系,增強班級內部團結,樹立良好的班風,是輔導員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務。正確處理和協調好班級內部關系的核心問題,就是正確處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3.2嚴格管理,說服教育。嚴格管理,就是要求管理工作者一絲不茍的按照學校各項規章制度要求學生,保證各項規章制度落到實處,始終保持管理的組織性、紀律性和規范性,維護高校正常的教學秩序、生活秩序。說服教育,就是通過耐心、細致的思想教育工作,講清道理,啟發學生自覺地服從管理,遵守紀律。3.3集中統一,發揚民主。輔導員必須要正確處理學生民主與集中的關系。在管理中,特別要注意防止兩種傾向:一種是只講集中不講學生民主,認為學生民主會妨礙集中;另一種是只講民主忽視集中,認為強調集中會影響學生民主。正確的集中是建立在發揚民主基礎上,特別是當下,學生民主觀念和參與意識的增強,更要注意發揚民主。3.4身體力行,為人師表。身體力行,為人師表,是由學生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所決定的。給學生發出的號召、提出的要求,不但要看我們管理工作者口頭上是怎么說的,更重要的是要看他的行動是怎么做的。輔導員身體力行,為人師表,這本身就是一種號召力和權威性,就是最有效的帶班方法。3.5按年級管理,各負其責。學院管理系統有等級層次劃分,各個等級層次人員都有自己明確的職責。這就決定了各級干各級的事,落實按級管理。現代管理學認為,管理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用層級管理,分清層次,明確職責,實行按級管理,各負其責,才能充分發揮各級的管理職能,提高整體管理系統的效能。
4高校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方法
任何優秀人才的成長,都離不開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而高等院校里的日常管理就在習慣養成過程中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它要求管理人員要掌握一定的管理方法、技巧,并具備一定的修養。4.1將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融入日常管理之中。管理的本質其實就是對人的管理,是對人行為的約束。管理人主要是管理人的意識,而意識是靠教育引導、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工作過程潛移默化的作用,使學生把理想、目標、公德、紀律變成自己的思想渴求,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作用。4.2以人為本,發揮大學生在學生日常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關心關愛學生,多途徑調動學生的熱情,使學生在心理上接受管理,情感上認可管理,行動上配合管理,從被動接受甚至抵觸管理轉變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管理的全過程。實踐證明一個具有良好風貌,具有凝聚力、向心力的班集體中必然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核心,也是輔導員的左膀右臂。因此,要注重班委干部培養,定期召開班委會議,制定班級干部工作計劃。同時發揮學生在日常管理中主體作用,要組織學生了解學生管理工作的日常,參與制定或修改關于學生管理或學風建設方面的重要文件或規定,將“要我這樣”成為“我要這樣”的自覺行為。4.3注重實效,情理交融。情感是一個人接受教育的首要條件,沒有良好的感情基礎作為鋪墊,就沒辦法達到教育所需的效果。在學生日常管理中,情和理一直是相融在一起的,輔導員首先要正確認識情與理的辯證關系,在管理過程中力求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沒有摻雜任何真誠情感的說教,再好的理也不能真正為學生所接受。4.4實施管理的過程中,把握方法和尺度。當代大學生自我意識和自尊心都很強,決定了學校在管理方面應該有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在學生管理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業務技能。管理者要積極主動地創造條件,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和調動起來,同時根據學生思想狀況特點,管需有度,教需有方,因人而管,因材施教,教育、幫助、引導學生實現內化和外化,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知、情、意、信、行,并促進其均衡發展。
5高校學生日常管理的制度組織保障
新時期高校學生工作面臨著諸多的挑戰,積極探索和構建科學、合理、規范的學生管理模式,已然是新時期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有待于研究的重要課題。5.1解放思想,改變觀念,打造以“學生為本”的科學管理機制。高校日常管理的對象是學生,其目的是管住人,而不是一味地教育人,如果只是按照規章制度去“打造”學生,那就是違背了教育的初衷。所以在管理中必須實施“以生為本”的理念,遵從學生內心需要,幫助和教育學生打造正確的需要結構和需要層次,引導學生將學校工作的最終目標和個人成長成才的目標結合起來,為把學生培養成為優秀畢業生創造各種可能的條件,盡最大努力滿足每一名學生學業和職業規劃的需要。5.2建章立制,科學管理,有的放矢進行學生教育管理工作。高校必須在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班級管理、學風建設等方面要有與之匹配的方案或規章,用制度的方式明確告訴學生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以及會有什么樣的后果,這樣才能有效加強學生管理的效果。建立和健全學生管理相關制度,才能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培養出適應時代的高質量人才。5.3適應形勢,提升能力,培養又專又紅的高素質學生管理隊伍。充分認識學生管理伍建設的重要性,按照“政治堅定、結構合理、業務精干穩定發展”的總體要求,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全面加強學生管理隊伍建設。首先,要明確學生管理者的具體職責、建立考核獎懲機制、關心關愛他們的生活,充分調動管理者的熱情和積極性;其次,要加大加強學生管理者的培養,經常性的組織他們進行理論和業務能力的培訓,從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關心和支持他們;最后,要制定相關傾向性的政策,讓學生管理者愛崗敬業、樂于付出,營造無私奉獻的良好工作氛圍。
參考文獻:
[1]李寶珠.高校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析[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6(11):114,116.
[2]鄧紅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堅持以人為本及其策略研究[J].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16(03):132-136.
[3]李娜.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和對策[J].中國成人教育,2006(06):48-49.
作者:高海寧 單位:西安翻譯學院知行合譯工作室
- 上一篇:后疫情期經管類專業學生畢業實習研究
- 下一篇:管理心理學在高校學生管理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