詮釋合理利用民辦高校網絡化環境
時間:2022-07-01 06:04:00
導語:詮釋合理利用民辦高校網絡化環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民辦高校網絡化迅速普及和高度發達的今天,給民辦高校帶來機遇同時也帶來挑戰,我們應該合理利用網絡的優勢進行教育與教學,取其精華避其糟粕。
[關鍵詞]民辦高校網絡合理利用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迅速的發展,民辦高校在中國遍地開花,入校學生也越來越多。同時民辦高校網絡化的大量普及,學生每天都要用到電腦以及網絡,這也正迅速地改變著他們的生活。網絡使學生能方便、快捷地接受豐富的知識,享受網絡資源。但同時民辦高校的網絡化也產生了一些消極的影響。由于許多學生還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以及網絡存在的黃色、暴力、欺詐等問題,我們也發現有一些學生容易沉迷于網絡,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1、民辦高校及其學生的特點
相比普通高校,民辦高校無論是從學校本身還是其招收的學生都有其優勢與劣勢。由于民辦高校的時間并不長,一般沒有普通高校的那種校園文化底蘊。但它也有自己的優勢,因為民辦高校一般是由企事業組織或公民個人舉辦的高等學校,所以它更注重自身辦學特色,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特別注重學生的就業情況。民辦高校培養的多為應用型人才,所以它的活動設置也更加靈活,更注重學生的專業知識及就業情況。而且民辦高校也越來越注重校園文化建設,提高育人質量。
民辦高校的學生也有其自身的特點,民辦高校招收的學生參差不齊,有些學生是由于成績不好而有的則是由于高考失利而選擇民辦高校。成績不好的學生缺乏自信,而高考失利的學生正經受著沉重的打擊。這時的學生極容易使自己沉迷于網絡世界以尋求自信或者安慰。但這些學生也有著自己的特點,他們的頭腦更加靈活,不局限于書本知識,對于所設置的與專業相關的活動也躍躍欲試。他們更樂于為同學服務,也樂于自己安排活動去增強同學之間的感情。而網絡的普及正為他們提供了更好的機會。
2、網絡的普及勢不可擋。
據調查,高校的大學生每周上網時間為18.4個小時,同時,數據顯示,這些學生將網絡作為娛樂工具的依賴程度為56.1%。(王英,2010:99)。而在我校,廣東一所軟件學院,由于學生要求要在網上下載老師的課件與作業,并在網上上傳作業與測試,所以學生的電腦擁有率幾乎為99.9%。而沒有電腦的極個別學生也可在實驗室或圖書館上網,所以我校的網名人數占全校人數的100%。種種數據表明,網絡的普及與應用是勢不可擋的。
3、網絡的優缺點
網絡的迅速發展取決于它不可替代的優勢?,F在學生不僅用臺式的電腦上網,而且還用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上網。后者決定了網絡是無處不在的。而且不管何時你想知道什么直接打開電腦或手機就可以查詢到相關的許多信息。網絡上的大量的信息使學生們的視野更開闊,知識的獲取更方便快捷。這是其他的任何教育所望塵莫及的。它使學生們個性更獨立,更有創新精神。并開始追求人格的平等。
網絡的存在有優點的同時也避免不了它的副作用。有學者對大學生網絡道德現狀進行了專業調查。結果顯示:只有6.1%的大學生對規范及相關法律法規有所了解;52.9%的學生對網絡信息持懷疑態度;男生中瀏覽色情網站的達62.8%;男生中存在網絡黑客攻擊想法的占35%;37.7%的學生在面對網絡謾罵等不文明行為時,會選擇以牙還牙(王英,2010:99)。虛擬的網絡與現實的截然不同使得部分同學越來越缺乏責任感,對任何事情都不負責任。由于學生的道德觀較不成熟,網上的不良信息也會影響部分同學。并且最讓人頭痛的網絡游戲以其要求網名積極的參與與不斷的升級而導致絕大同學上癮。并且網絡的普及及學生對于電腦的不斷探索與進步,有一些同學甚至常常瀏覽并盜取其他人的隱私。
4、利用網絡的優勢進行教育與教學,取其精華避其糟粕。
4.1當學生剛入校,由于各種情況迷戀網絡時,教師也可利用網絡幫助學生進行疏導。剛入校的學生,對于教師并不會一開始就很信任。所以首先,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各個方面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比如,上這所民辦高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以便及早判斷學生可能存在的心理上的不適。不要遵循傳統教育的模式一味的說教。可以通過網絡的方式,比如QQ,MSN等對學生的日常生活表示出關心,慢慢的這樣才會得到學生的信任。在得到學生的信任后,學生自己就會告訴你他目前的狀態而請你幫忙調整。這時的效果就會事半功倍了。而且在接下來的日子也會更多的愿意和老師接觸。
4.2網絡的便利性使得教師與學生的活動的安排更出色。教師和學生存在著一定的年齡上的差異,所以對待事物的看法與想法也不同,網絡的出現使得這種代溝慢慢的變小。教師更明白了學生朝氣蓬勃的想法,也使得教師更尊重學生的活躍的思想。學生對于從沒舉辦過的活動類型也可以在網上查找活動流程,借鑒別人的想法,加上自己的創新,計劃出不同凡響的活動流程。
4.3網絡使得學生對于所學知識有一個提前的準備,這不僅僅限于預習。對于文科知識的相關的文化和一些理科的實用知識的設計都可以提前理解,或者直接通過網絡自學接受知識。正如韓愈所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4.4網絡使得學生隨時可以找到老師并即時交流自己的想法。在網絡的虛擬狀態下,學生甚至愿意向老師說出平時每次見面都想說但不敢說的想法。這樣,通過日常生活中與學生在網上的聯系使得學生尊重教師,信任教師后,教師以身作責并即時的指導學生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對于網上海量的信息,學生才能有一個正確取舍的態度。
5、結論
有些學校和家長將網絡看作是洪水猛獸,一味的否定它。殊不知大禹治水時也否定了堵的方式,而是疏導。因為堵的方式只會使水患越來越重。而疏導的方式不僅使得治理水患獲得巨大的成功,而且農業生產也取得了進步。所以我們也要利用網絡無以比擬的優勢進行教育與教學,取其精華避其糟粕,使學生學會利用網絡以更好的適應社會的不斷進步。
- 上一篇:略論文學素材多層次積累
- 下一篇:透析從文學創造的主客體關系觀照
精品范文
1詮釋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