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信息管理分析論文4篇

時間:2022-03-05 08:44:36

導語:計算機信息管理分析論文4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算機信息管理分析論文4篇

第一篇

摘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不斷發展,計算機已走入了各家各戶,不僅能夠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同時也能夠提高社會生產效率,對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實現全面小康社會有著重要意義。但是在網絡平臺下,由于網絡具有開放性和隱匿性,網絡安全問題也隨之出現,并且網絡病毒研發技術也越來越先進?;诖耍攸c探究當今網絡中的安全問題,進而提出計算機管理技術在網絡安全中的應用措施。

關鍵詞: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網絡安全

隨著網絡的覆蓋面不斷擴大、功能越來越多,如今計算機網絡已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計算機網絡的出現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在計算機網絡應用過程中,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嚴重影響個人財產、隱私、信息的安全性。網絡安全問題主要是指用戶隱私泄露,或他人竊取隱私信息、數據等,甚至會涉及網絡虛擬財產安全問題。特別是木馬、病毒、流氓軟件等,會給計算機程序帶來很大的影響?;诖?,必須要加強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在網絡安全中的應用,提高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性。

1計算機網絡安全隱患分析

1.1計算機硬件問題。硬件作為計算機運行的基礎,只有保障計算機物理硬件安全,才能夠保障計算機系統安全。在日常工作當中,用戶需要重點考慮硬件漏洞問題,包括服務器、網絡設備、計算機配件等。造成計算機硬件問題的因素主要包括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其中,人為因素包括防雷、網絡布線、人為破壞,自然因素包括火災、地震等,相比來說,人為因素是主要影響因素。1.2病毒木馬侵入。影響計算機網絡系統的主要因素就是病毒木馬,這也是計算機網絡安全的最大威脅[1]。隨著我國計算機網絡技術不斷發展,病毒木馬也在不斷更新,部分病毒木馬具有非常強的破壞性、復制性、傳播性,會直接影響到計算機安全,甚至可以說全國90%以上的計算機中都含有隱性病毒木馬,也就是在獲取相應信息過程中不會被殺毒軟件和用戶發現,這些病毒木馬非常難以發現和處理。計算機病毒木馬能夠以網絡、軟件、硬盤為傳播和復制的途徑,從而對計算機系統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1.3間諜軟件和垃圾郵件泛濫。間諜軟件和垃圾郵件通常不會對計算機造成過大的影響,但是會給計算機網絡帶來很大的安全問題。雖然其與病毒木馬有著實質性的差別,其主要是通過口令盜取信息,非法侵入用戶的計算機網絡當中。很多金融盜竊、詐騙案件都是流氓軟件和垃圾郵件造成的。對于企業來說,電子郵件應用非常廣泛,由于電子郵件能夠傳送一些體積較小的數據,但是足夠加入各種木馬病毒,打著商業活動等的旗號,大批量投放垃圾軟件,造成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

2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在網絡安全中的應用

2.1數字加密技術。數字加密技術能夠保障信息在傳輸過程中不會被攔截,對文件、數據、口令等數據進行加密保護。在信息加密技術長期發展當中,該技術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保障計算機安全和數據的完整性。其主要是由密文、明文、密鑰、計算加密構成,其中密鑰非常重要,主要是對加密文件進行解碼[2]。在實際應用中,數據加密技術通過將所要傳輸的數據進行加密處理,通過加密算法自動生成密文。將數據傳輸到指定IP后,通過密鑰能夠對其進行解碼,從而生成相關的內容。如果中途被他人攔截,如果沒有密鑰不僅無法打開數據包,即使打開了也得不到其中的內容。2.2防火墻和智能防火墻。防火墻作為電腦系統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技術之一,通常Windows系統都會自帶防火墻,可見防火墻的重要性,但是系統自帶防火墻通常不更新,所以形同虛設。這就需要用戶再獨立設立防火墻。防火墻能夠在計算機和網絡間構建一道安全屏障,這樣能夠實現外網和內網隔離,保障計算機不會受到外網病毒影響。防火墻主要是對數據傳遞進行監控,在數據接收過程中,只有通過審核的信息才能夠進入內網中,否則就被抵制在外。常用的防火墻有防火墻、過濾防火墻,這些都是軟件防火墻,同時也有硬件防火墻,包括服務器、屏蔽路由器等。當今國內外還研發出了一種智能防火墻,主要是融入了模糊識別技術和模糊數據庫。在計算機使用當中,模糊數據庫能自動搜索信息數據,建立相對比較模糊的數據網絡結構。通過不斷完善智能防火墻,能夠有效消除精確匹配中的大量計算環節,通過對有害數據的特征進行分析,能夠將所有類似病毒排除在外,進而發揮控制訪問的作用,提高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性。該項技術能夠通過大數據對歷史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并以類似的形式模仿病毒攻擊,并模仿數據融入數據庫中,從而將類似病毒攻擊也抵制在外。此外,當今市面上的殺毒軟件都是配套型,也就是一個負責殺毒、一個負責管理,如360殺毒和360安全衛士,其中就含有防火墻、查殺技術、掃描技術,因此,不需要糾結選擇哪種防火墻,只需要選擇好殺毒軟件產品即可。2.3設置安全權限。安全權限管理通常被應用到企業當中,由于企業內部分為多個層級,計算機平臺中的內容也是針對性開放,為了避免出現基層員工越級閱讀信息的問題,即可通過安全權限管理,這樣不僅能夠避免出現人為誤操作問題,同時也能夠避免黑客盜取信息。安全權限管理需要結合身份ID認證技術,也就是讓不同工作人員獲取一個ID,并給每個人的ID設置權限。例如在企業管理平臺中,輸入基層員工ID可以檢索文件,但是不能直接打開數據庫管理模塊,而高層管理人員不僅能夠檢索文件,同時也能夠直接打開數據庫或財務板塊等。這樣可進一步增強信息的安全性,并且整個安全權限管理系統有歷史訪問痕跡,可以根據歷史訪問痕跡判斷ID是否泄露,如若泄露可以及時更換ID或重新設置權限。2.4安全漏洞掃描和容災技術。計算機之所以會受到病毒的侵擾,主要是由于存在系統漏洞,從因特網的結構和特點來看,想要彌補計算機網絡所有漏洞是不可能的,這是因為隨著網絡的發展會不斷呈現出新的漏洞。這就需要及時修補漏洞,降低病毒木馬入侵計算機網絡的概率。漏洞掃描技術可以通過對系統的檢查找出漏洞,并且通過模擬病毒木馬的攻擊方式,掃描系統漏洞,這樣能夠提高漏洞掃描效率,而且當今漏洞掃描軟件都會自動掃描、自動更新、自動安裝,非常便捷。此外,漏洞掃描技術也不能確保萬無一失,如果病毒木馬侵入到了計算機當中,為了保障數據安全性,需要輔以系統容災技術,也就是數據備份、恢復技術。在系統數據恢復中,數據備份是重要的環節,系統容災技術能夠借助IP容災技術,保障數據的安全性,將有效數據傳輸到儲存器之中,并將數據進行雙向復制,進而存放在本地系統與異地系統(云端或其他設備)。

3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計算機網絡不斷發展,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頻頻出現。病毒木馬、流氓軟件等會破壞計算機系統、盜取他人信息,對用戶操作計算機造成了嚴重影響。因此,必須要充分利用各項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最大程度減少計算機網絡的安全隱患,從而保障計算機應用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韓永生.當代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技術及未來的發展趨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33):60-61.

[2]徐丞.探討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技術及未來發展方向[J].信息系統工程,2014(3):82.

作者:龐博 單位:吉林省省直機關事務信息管理中學

第二篇

摘要:在信息管理的過程中,計算機數據庫技術的應用受到廣泛關注與重視,能夠全面提升信息管理工作水平,滿足現代化工作要求,保證可以發揮計算機數據庫技術的積極作用,滿足實際發展需求?;诖?,筆者就計算機數據庫技術在信息管理中的運用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計算機數據庫技術;信息管理;規范

數據庫內容在信息管理期間,相關部門要合理使用先進的計算機數據庫技術對信息進行處理,保證可以根據當前的實際發展需求,創建組織性與共享性的信息管理機制,保證數據的獨立性與靈活性,對冗余問題進行全面管理與控制,發揮數據庫技術的作用。

1計算機數據庫技術特征分析

1.1組織性。對于數據庫而言,其中的數據并非沒有規律,相互之間是存在關聯的,能夠在統一數據庫中呈現總體特征,可以保證文件之間具備一定的關聯,在分析相關特點的過程中可以發現,數據庫中的數據具備獨立性特點,能夠形成特定的結構組織形式,促進相關技術的良好應用,發揮數據庫技術的積極作用。1.2共享性。在計算機技術實際發展的過程中,共享性屬于數據庫技術的主要特點,是設計者在建立數據庫的過程中,根據數據共享目標,創新實際設計方式,保證技術的使用效果。同時,在數據共享的過程中,不同的部門能夠建立屬于自己的數據庫系統,然后使用先進的技術方式將其應用在實際工作中,實現數據共享等。1.3獨立性。對于計算機數據庫技術而言,具備一定的獨立性特點,其中包含著物理獨立性與邏輯獨立性。對于邏輯內容而言,就是在數據庫結構發生變化的情況下,無序修改程序。對于物理結構而言,就是在數據結構改變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特點對其進行控制,保證可以滿足數據庫技術的使用要求,達到預期的程序使用目的。1.4靈活性。使用數據庫系統,可以全面存儲數據,在發揮管理功能的情況下,做好數據輸入與輸出工作,合理查詢需要的數據信息,并對編輯修改等情況進行分析,保證相關工作的靈活性與可靠性。同時,在建立數據庫的過程中,應根據人們的實際發展需求,建立具有特色的數據庫,保證可以提升自身的工作水平。1.5冗余可控制。數據冗余主要是在數據庫中出現了數據內容重復的現象,在數據庫中數據屬于專用內容時,用戶可以根據實際要求,對易出現重復現象的數據進行整改,根據共享性特點等,數據庫也會自動消除重復數據。人們在查詢的過程中,減少冗余問題,能夠提升查詢工作效率,保證相關服務工作效果。

2計算機數據庫技術在信息管理中的應用現狀分析

當前,我國部分企業在信息管理的過程中,已開始應用計算機數據庫技術,能夠通過合理的方式創建多元化信息管理機制,在先進技術的支持下,對相關內容進行控制,創新技術工作形式,保證可以提升信息管理工作水平,達到預期的工作目的。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2.1相關技術的應用范圍較大。在企業發展與進步的過程中,已開始應用信息技術開展各方面工作,且數據信息量較大,在數據處理的過程中,面臨較多難題。因此,在信息管理的過程中,多數企業已開始應用先進的計算機數據技術,能夠發揮相關技術的優勢,提升數據處理工作水平,促進國家的產業發展與進步,提升企業經濟效益,滿足實際發展需求。2.2安全性與兼容性逐漸提升。當前,在使用數據庫技術的過程中,具體分析信息管理安全性,能夠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安全問題,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保證數據庫技術的應用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全面提升企業的信息管理水平,增強其競爭能力,保證在市場發展的過程中贏得一席之地。同時,在使用數據庫技術的過程中,可以保證數據的兼容性,在數據保密的情況下,及時發現數據盜取與篡改等問題,采取合理的方式應對問題,保證各類數據之間的合理兼容。2.3操作性不斷強化。對于計算機數據庫技術而言,其具備一定的操作性特征,且能夠在應用中體現適應性特征,加快發展速度,優化工作機制,保證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通過合理的方式應對問題,創建多元化的管理機制,滿足實際發展需求,達到預期的工作目的。

3計算機數據庫技術在信息管理中的應用措施

在信息管理的過程中,要想更好應用計算機數據庫技術,就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度,保證數據庫的安全性能,逐漸提升自身管理工作水平。具體措施為以下幾點。3.1管理數據庫技術的安全性。在使用數據庫技術管理信息的過程中,其安全性直接影響信息數據的可靠性,一旦數據庫技術缺乏安全性,就會導致其中的數據出現被盜與非法使用的現象,難以保證其安全性。因此,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要結合信息管理需要,建立專業化的安全管理機制。首先,相關管理部門在數據庫共享的過程中,針對各類數據信息內容與特點等,合理設置賬戶密碼,利用科學的保密技術對其進行管理,在數據訪問與共享的基礎上,嚴格根據相關要求開展統一的數據管理工作,以此提升相關技術的應用水平。例如,在使用數據庫技術的過程中,需要針對用戶訪問程序進行加密,合理使用視圖機械設備開展工作,建立權限訪問的管理機制,保證可以提升工作效果。其次,在管理數據庫的過程中,需要樹立正確的觀念,能夠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問題,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保證在實際工作中,合理落實數據庫技術安全管理制度,創新實際工作方式,提升數據存儲工作水平。最后,在使用數據庫系統與相關技術的過程中,應保證數據信息的安全性與可靠性,針對薄弱環節進行合理的控制,提升數據共享的安全性,做好保障工作,積極應對當前存在的問題。當前,我國的數據庫技術兼容性逐漸增強,且在社會經濟背景之下,企業都在使用計算機數據庫技術,建立相關系統,能夠針對各類信息進行全面的管理與控制。因此,應針對數據庫中的相關數據進行保密,在保證安全性的情況下,避免企業的機密信息被盜取[1]。3.2更新數據庫技術。在使用相關技術的過程中,需要對其進行全面的創新,保證數據庫技術的實用性與可靠性,滿足新形勢下的信息管理需求,逐漸提升自身工作成效。首先,在數據安全管理的過程中,要從多個角度考慮問題,不僅要保證數據庫系統的穩定性與可靠性,還要加大數據安全管理力度,對相關技術進行創新,提升技術的保障效果。其次,在數據庫技術創新的過程中,需要將其與自動化系統聯系在一起,在有機融合的情況下,發揮相關技術的應用優勢,提升數據內容的靈活性與可靠性,在信息管理實踐的基礎上,完成數據技術的使用任務,為其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2]。3.3規范數據庫內容。在使用相關技術開展信息管理工作期間,應規范數據庫內容,保證儲存方式的合理性,提供先進的數據信息,建立現代化的系統。一方面,在錄入數據的過程中,要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保證提升數據信息準確性與可靠性。另一方面,在系統建設的過程中,要積極防范數據不完整問題,提升信息的準確性與可靠性,通過綜合分析方式,優化數據的錄入與輸出形式,完善相關管理制度,以便于提升管控工作效果[3]。3.4將理論與實踐內容聯系在一起。計算機數據庫技術的使用,需要相關部門在管理信息的過程中,將理論信息與實踐內容聯系在一起。首先,要明確數據庫技術的基本原理,對相關信息進行合理的分析,制定精細化管理機制,保證可以提升理論信息的實用性與真實性。其次,在實踐的過程中,要使用理論信息指導實踐工作,逐漸提升數據庫技術的應用水平,滿足當前的實踐工作需求,創建多元化的管理機制。為了保證數據庫系統能夠順利運行,應針對目前的信息管理問題進行分析,全面解決相關問題,創新實際發展途徑,營造良好的發展空間[4]。3.5加大數據庫的信息管理力度。在管理信息的過程中,數據庫技術的應用,需要相關部門制訂完善的程序管理方案,結合當前的實際發展需求開展管理工作。首先,要保證非法數據的甄別能力,不允許違法數據輸入數據庫系統中,在此期間,需要保證用戶能夠正確操作與反饋相關信息,在合理選擇的情況下,提高信息管理工作效果。在選擇相關數據傳播途徑的過程中,需要在服務器終端中建設專門的數據庫系統,保證數據完整性與真實性,創建專業化的管理機制。在維護數據抑制性的過程中,應科學分析服務器終端數據的觸發器使用情況,在減少客戶端應用程序開發量的情況下,提升系統的運行水平,保證維護工作效果[5]。在管理數據信息完整性的過程中,應遵循多層保護與屏障的工作原則,能夠在檢查數據之后,通過科學的方式應對問題,創新相關管理機制,保證其長遠發展與積極進步。另外,還要規范與約束服務器,使其使用效果符合相關規定,逐漸提升各方面工作的可靠性與有效性,達到預期的工作目的[6]。

4結語

在信息管理的過程中,要合理使用先進的計算機數據庫技術對信息進行處理,發揮相關技術的可操作性與數據管理優勢,制定細化的管理機制,保證可以提升自身工作成效,滿足當前的實際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錢平生.試析計算機數據庫技術在信息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20):4642-4643,4653.

[2]徐文.計算機數據庫技術在信息管理中的運用研究[J].魅力中國,2016(50):240.

[3]王連忠.計算機數據庫技術在信息管理中的運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4):103-104.

[4]孫博.計算機數據庫技術在信息管理中的應用[J].數字化用戶,2016(47):88.

[5]李琳,賈利賓.淺談計算機數據庫技術在信息管理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28):148.

[6]龔心斌.計算機犯罪案例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長沙:湖南大學,2015.

作者:馮鵬 單位:山東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菏澤辦事處科技中心

第三篇

1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與網絡安全概述

1.1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通常是指管理基礎性的網絡信息的技術,如對IP地址、用戶個人的賬號密碼等的管理。隨著科技的發展,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的內容逐漸增多、日益完善,這些使得計算機信息管理除卻其固有的性能外,又增添了一些新的更加適合使用者使用的新特性,如動態適應性等[1]。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實際上是多個技術領域的交叉部分,包括計算機技術領域、互聯網技術領域、電子技術領域等,這些技術中與信息管理相關的,能夠對網絡信息起到管理作用的技術在交叉融合之后形成了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1.2網絡安全。網絡安全是指網絡系統中的硬件、軟件等受到保護,不被惡意破壞,能夠持續穩定運行的一種狀態。網絡安全具有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以及可審查性[2]。從網絡安全的內容來看,主要包括四大方面,即系統安全、網絡安全、信息傳播安全以及信息內容安全。其中系統安全主要是指網絡的信息處理以及傳輸系統的安全性,對其進行保護可以避免系統崩潰,影響系統內信息;網絡安全主要是指防止網絡病毒,對數據的存取、安全等進行審計,從而保證數據的安全;信息傳播的安全側重于防止有害信息進行傳播所造成的后果;信息內容的安全側重于對網絡上各種信息的保密,以保障這些信息的真實以及完整性。因而在應用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時,需要從這四方面出發,以保障網絡的安全性。

2網絡安全及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在其中的應用現狀

2.1網絡安全現狀。據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我國網絡用戶已達9.8億,其中計算機網絡用戶在5億以上,iPad、手機等移動網絡用戶的數量在6億之上,而且這一數據還在不斷提升,這表明網絡已成為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但是網絡卻存在一定的漏洞,如在網站安全方面,從服務器到網站運營,網站會受到DNS攻擊、網站數據庫攻擊、DDoS攻擊以及其他不常見的攻擊;對于手機網絡安全來說,部分APP軟件的權限問題、垃圾信息的騷擾問題等,均影響著其安全;對于電腦安全來說,最主要的是一些病毒攻擊,以及部分軟件對用戶個人信息的“偷窺”等。例如,2016年12月25日,12306網站13萬數據庫被拖庫等等,這表明當前我國網絡安全方面還存在較大的不足。2.2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在網絡安全中的應用現狀。為提升網絡安全性,在網絡安全中應用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等技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在互聯網信息方面的應用,通過在該方面的應用使一些信息的安全性得到提升,減少過去不該在網上公布的信息在網絡上公布的情況;在系統安全方面,通過該種技術的應用,IDC(InternetDataCenter,互聯網數據中心)為用戶提供了穩定的接入服務,從而使用戶數據安全得到保障;在網絡運行當中,通過及時對網絡進行調試,掃描相關漏洞并對這些漏洞進行修補,降低事故出現的概率[3]??偠灾嬎銠C信息管理技術在網絡安全中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信息的安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3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在網絡安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3.1信息安全性檢測能力欠缺。互聯網環境錯綜復雜,技術的提升以及其他不穩定的因素,均會對互聯網的安全造成影響,而信息安全性能檢測能力偏低,與網絡安全環境的變化相比存在一定的滯后性,當網絡安全環境中有隱形的不穩定的變數時,信息管理技術軟件并不能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從而使這些變數影響到網絡安全。信息安全監測能力欠缺還表現在監測中常有誤測的情況發生,對于某些安全的信息均進行攔截處理,影響了信息的傳播。3.2處理模式固定不靈活。利用計算機管理技術保障網絡安全,主要是通過軟件來進行的,在軟件中設定固定的程序,通過該程序實現對各種突發狀況的處理,但是受限于技術水平,這些軟件在處理時靈活性較差,多是通過固定的模式來檢測,這樣就導致信息管理的水平相對較低,從而影響了信息安全??傊?,在計算機中,該技術主要處于一種“被動修補”的狀態之中,沒有實現“主動防范”,最終導致出現事故的概率提高。3.3信息訪問安全性控制不當。為保障網絡信息的安全,減少外界信息對計算機的侵害,必須要采取相關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安全性控制。然而當前的實際操作中,部分計算機的防護系統識別能力較差,外界不良信息破解安全系統的水平在不斷提升,計算機內的信息便容易泄露,影響網絡安全。另外,當前也有部分軟件對外界用戶的訪問設置較嚴格,如果沒有認證權限,則根本不能訪問,這樣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信息的安全性,但是卻阻礙了信息的傳播,加之有認證失誤的情況,最終影響信息安全。所以,對于信息訪問安全性控制應合理,不能過嚴,也不能過松,這樣才更有利于用戶的使用。

4利用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加強網絡安全防御的措施

4.1加強操作系統的安全防護。網絡安全與計算機的操作系統密切相關,所以必須要采取措施以保障整個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安全性。通常情況下,用戶在使用計算機操作系統時,如果沒有定時進行病毒查殺,如果計算機存在漏洞,則病毒入侵后會影響網絡安全性。再如沒有及時升級補丁,沒有完善相關的認證制度,也沒有選擇安全有效的運行方案,則會出現黑客入侵、隱私泄露等各種情況,最終導致計算機安全問題。因而需要加強操作系統的安全防護,時常查殺計算機病毒,及時升級各種補丁,選用合理的運行方案,以此保障操作系統的安全性,從而為網絡安全提供良好的環境。4.2完善防火墻系統。防火墻是基本的安全防范措施,是內部網以及外部網之間的屏障,完善防火墻系統,加強防火墻技術的探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網絡的安全防范水平。防火墻是軟件以及硬件設備共同組合而成的,該技術能夠將內部網以及外部網絡進行分離并利用軟件進行監測,外部的用戶如果沒有授權,則不能進入,這就最大限度降低了外網侵入的可能,從而使內部網絡的信息得到保護,從而確保了內部信息的安全性。另外,為了進一步保障內網信息的安全性,還可以為托管在IDC服務商的服務器選擇一些安全增值服務,以此來保證網絡安全以及信息安全。4.3建立網絡安全機制,充分利用數據加密技術。網絡安全機制與防火墻的協調使用,能夠有效提升網絡信息的安全性,而網絡安全機制中最主要的措施是使用數據加密技術,其中包括數據傳輸加密技術、數據存儲加密技術、數據完整性鑒別技術以及秘鑰管理技術[4]。數據傳輸加密主要是對數據流的加密,通過鏈路加密及端對端加密兩種方式,來保障信息的安全性。該種方式能夠使信息在發送端發送后自動加密,經由互聯網傳送到目的地之后再進行解密,從而使信息的安全性得到極大提升。數據存儲加密主要是對用戶資格進行限制,避免用戶越權使用數據,以保障數據的安全性。數據完整性鑒別技術則是對數據從存儲再到處理整個環節進行的管理。秘鑰管理技術則是對秘鑰的產生、分配保存、更換、銷毀等進行管理,以實現對數據的保密。4.4引入網絡安全審計系統。無論是對操作系統安全防護技術的運用還是對數據保護等,均有一定的限度,還需要其他措施的配合,其中網絡安全審計是最主要的一種措施。通過引入網絡安全審計系統,則能夠使潛在的攻擊者進行攻擊時有所顧忌,同時,還能為系統安全管理員提供系統運行的統計日志,這樣系統安全管理員能針對具體的情況進行審計檢查,以便及時提升系統性能,保障網絡安全。一般情況下,網絡安全審計系統包括主機操作系統網絡安全審計、基于應用系統的網絡安全審計等,這些審計系統能夠全方位保障網絡安全。

5結語

本文對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在網絡安全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在概述了相關理論之后,論述了當前網絡安全情況以及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在其中的應用情況,并指出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學者參與其中進行探討,以充分發揮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的作用,解決網絡安全問題,滿足使用者需求,促進社會進步。

參考文獻

[1]趙婉彤.試論網絡安全中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的應用[J].電腦迷,2016(9):96.

[2]齊繼.試析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在網絡安全中的運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36):215.

[3]馬書潔.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在網絡安全中的設計與實現[J].工業設計,2017(7):105-106.

[4]周軍輝.淺談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在網絡安全應用中的研究[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6,17(17):149,151.

作者:蔣鄭紅 單位:重慶交通職業學院

第四篇

一、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計算機課程教學的主要特點

根據具體的需求以及教學目標,就應該有效的結合計算機等先進的技術及工具,確保能夠將管理手段與信息技術融合在一起,樹立起比較先進的,有創新能力的發展理念。從而使學生能夠獲取信息化管理以及具體決策的基本能力。

二、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計算機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很多高職高專院校逐漸開展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計算機課程,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最主要的培養模式有管理導向型、信息技術導向型、資源導向型以及公共管理導向型。這四種發展模式,擁有自身獨特的優勢以及特點,當然,不管是哪一種發展模式,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都比較重視計算機的主要應用,比較重視計算機類的課程講解,同時也不能夠有效的將計算機外課程與相關的管理類課程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一般來說,大多高職高專院校將這兩種課程區分開來,所以,對目前很多高職高專院校的這種教學模式來說,也就不利于對人才的培養,不利于學生的全方面發展。

三、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計算機課程教學模式

在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具體教學過程中,最主要的目標是通過有效應用信息技術,同時加強其管理手段,不斷提高管理水平以及管理能力,積極有效的發現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能夠進行有效的解決,確保能夠滿足產業的發展能力以及具體的發展水平。除此之外,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該明確教學目標,確保能夠培養出復合型的應用人才,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數據分析能力,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以及操作技能,促進學生能夠積極就業,有良好的創新思維能力,能夠能夠靈活的應用信息資源,并能夠為企業創造出較大的利潤。簡而言之,應用型人才主要是指在具體某一領域中,可以將自身所掌握的一些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確保理論可以指導實踐,并能夠為企業創造出巨大的利潤。綜合型的應用型人才與研究型學術型人才不同,同時也與職業技術人才有一定的區別。一般來說,應用型人才不僅具備較強的理論基礎知識,同時,通過專業的理論知識指導實踐的具體教學,學生還具備了一定的實踐操作能力。進行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不必深入的對計算機內部的各個零件、結構、組成部分進行詳細的介紹。其最主要的目標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同時還應該確保計算機技術與管理相結合起來,符合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教學特點以及教學內容。

四、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計算機課程教學措施

(1)采用案例教學法。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案例教學法,可以使學生切實的感悟到知識的應用,同時還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能夠深化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加強學生的記憶能力以及印象。(2)利用多媒體手段。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如果遇到一些重難點,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演示,通過實例加以證明,可以利用動態視頻加以講解,有利于學生的理解以及知識點的應用。(3)進行科學的課程設計。教師對課程設計也應該有效的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以及專業的具體特征,同時也要確保課程設計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從而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4)完善實踐體系。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也應該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高職高專院校應該具體制定一些實踐體系,比如說可以具體設置課程實驗、畢業實習的內容。同時在具體內容中,也應該確保計算機與管理應用相結合,通過完善實踐體系,能夠具體培養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5)科學的考核制度。對于傳統的考核制度來說,方式過于單一,而且擁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教師可以不斷完善考核制度,采用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式,評定學生的專業素養。比如說可以具體采用筆試、口試、項目規劃、操作演示的具體方式來測試學生的整體水平。

五、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應用比較普遍,而且更新速度也比較快,信息技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當然不同領域的信息技術的應用有一定的區別,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有效的結合課程的專業特點,不斷改善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手段,要加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確保理論知識與實際能夠相結合。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手段,完善實踐體系等具體方式,從而培養綜合性的應用型人才,促進學生全方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付少雄,林艷青,陳曉宇.中國與新加坡圖書情報學研究生培養對比———以武漢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為例[J].圖書館論壇,2018:1-8.

[2]蔣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計算機課程教學模式的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1,1413:115-116.

[3]王新昊,姜慧,王影.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計算機類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17:161-162.

[4]王新昊,姜慧,王影.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計算機類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J].現代企業教育,2013,10:208-209.

[5]張微微.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04:160.

作者:孟建良 單位:青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