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技術下水文信息化管理論文
時間:2022-04-23 05:00:30
導語:3S技術下水文信息化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遙感系統(RS)
遙感系統作為一種數據信息源及更新手段,具有獲取信息量大、動態性強、觀測范圍廣、實時性好和速度快等特點。遙感系統原理是應用各類遙感器,基于外層空間和高空平臺,對地表或一定深度地表的電磁波信息進行截獲,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進而推導出研究物體的位置、大小、形狀、屬性等各類信息,并對研究物體及其周邊環境之間關系進行分析的一種技術科學。
1.2流量測整情況
該站測驗河段順直,兩岸邊坡均為巖石,左岸邊坡較平緩,水位、流量的測驗受隔河巖水庫變動回水影響,造成水位-流量關系點子散亂。為了滿足水位流量關系變化和定線要求,在原基本斷面開展水文測驗工作,水位流量的單值化將失去意義。為了適應水文現代化的需求,故需尋求新的推流方法進行水位流量關系測驗整編,以達到水位流量的單值化,為今后水文信息化改革作準備。
1.3全球定位系統(GPS)
全球定位系統是由GPS信號接收機、地面監控系統和GPS衛星星座三部分構成,具有全天候、全球性、高精度無線電定時、導航、定位的多功能。全球定位系統在精密定位、工程測量、??諏Ш?、速度測量、大地測量、動態觀測等方面廣泛應用。
1.43S技術的綜合應用及其基本原理
3S技術是RS、GIS和GPS的綜合應用,即通過對各自技術優勢的整合,可以為人們提供實時、準確、經濟的各種決策輔助信息和空間信息。3S技術綜合應用可以充分利用“3S”各自的優勢,利用遙感系統具有實時、快速、動態的獲取空間信息功能,通過獲取遙感影像圖,大范圍、準確、及時、綜合的提供地理信息系統環境和資源數據,對GIS數據庫根據需要進行及時更新;GIS對地理信息系統數據進行采集、查詢、分析、管理、計算、可視表現處理,為提取和分析遙感信息提供輔助數據資料,對遙感數據進行自動分類,大大提高地理信息系統數據精度處理效率;GPS具有連續、實時確定地球地點、物體和現象的經緯度、高程、三維速度、精確時間的功能,利用GIS對地點、物體、現象進行準確的空間定位,基于遙感圖像功能,識別地面控制點、樣本像元類型,為校正、投影變換、分類圖像幾何服務。3S技術綜合應用的基本思路:利用RS獲得最新圖像信息,利用GPS獲得圖像信息主要“位置”信息,利用GIS處理、分析圖像,緊密結合RS、GPS、GIS三者,為人類提供精確的包括文本數據和圖件等基礎資料。
2水文信息化管理內容
水文信息化管理內容是圍繞水文信息采集、水文信息傳輸、水文信息存儲、水文信息服務等應用開展的業務。水溫信息化管理應用系統包含對水文信息的分析、預測、統計、評價、預報等功能。
2.1信息采集
水文信息采集系統由衛星、GPS、傳感器、監測儀器、遙感等儀器組合而成。水文信息化的基礎是信息采集系統,采集的水文信息類型包括水位、降水、流量、蒸發、水質、墑情等。水文信息采集是基于傳感器微電子技術,通過傳感器把水文信息轉為電子信號,利用傳輸系統將其傳到數據中心,同時實現遠程控制測站。水文信息采集系統是為了獲取更大時空尺度、更多種類的信息,在水文、空間、時間三方面要素拓展水文信息獲取能力。
2.2信息傳輸
信息傳輸系統由傳輸網絡系統、無線傳輸(衛星、超短波、GPRS/GSM等)、有線傳輸(電纜、光纖、公用電話等)組合而成。信息傳輸基于現代通信、計算機應用技術、網絡,借助短波數傳、通信衛星、公用分組交換網、Internet以及微波通信網等媒介,構建高效的、完整的通信網絡系統,實現時效性、可靠性、準確性的信息傳遞。
2.3信息存儲
信息存儲系統是將各類信息存儲于數據庫。水文信息利用分布式存儲系統,通過對海量信息進行自動采集、信息化處理,實現水文信息數據庫建設,實現存儲、分類、管理水文信息數據。
2.4信息服務
信息服務系統通過圖表、數據等基礎性服務功能對抗旱、防汛、水資源配置等事務進行管理。水文信息作為重要的基礎信息,對水利行業對國家社會經濟均有廣泛應用。在防汛抗旱中,水文不僅提供準確及時的水文信息,還要提供水文分析預報成果,以便提供科學決策依據;在水資源配置等涉水事務管理中,水文信息服務提供基礎性事務管理。
33S技術在水文信息化管理中的應用
3S技術推動水文科學發展,在水文信息化管理中,主要應用于站網管理系統、洪水預報系統、蓄滯洪區洪水演進系統、枯水期徑流預報系統、地下水管理系統、水質預警預測系統、墑情管理系統等七大業務系統,輔助水文信息分析處理應用。
(1)站網管理系統:通過對站網布局及時調整,為掌握水文信息動態監測提供工具支撐,對各類水文站(如水位、水文、蒸發、雨量等)、遙測站、報汛站、地下水監測站等實現動態管理。
(2)洪水預報系統:實現分析處理雨水情信息、過濾計算預報參數、優選比較預報方案、整合參考專家經驗、綜合分析預報成果、分析預測洪澇災害、綜合輸出預報結果、檢驗分析預報成果,實現精度洪水預報及其預見期。
(3)蓄滯洪區洪水演進系統:在三維數字模型、二維數字地形圖上通過疊加各種經濟社會信息、水文要素、生態信息,對各種地理實體、水文要素的空間分布進行綜合表達,對洪水演進過程進行分析,對經濟損失進行統計估算。
(4)枯水期徑流預報系統:通過對枯季徑流來水規律及氣候特征的分析研究,用水文方法和水文氣象方法分別構建枯水期徑流預報模型,服務于水資源調度和管理。
(5)地下水管理系統:基于地下水水流測試模型,對地下水位、水位變化進行可視化形式的反映,分析區域水量的均衡性,對水資源的科學調度和優化配置進行分析。
(6)水質預警預測系統:通過對河流中污染物進行擴散輸移模型分析,構建水質預警預測系統模擬分析污染物的擴散、輸移,預測河流水質狀況、水質變化,快速反應惡性、突發水質污染事故,并對其進行預警預報,服務于水資源管理及其優化配置。
(7)墑情管理系統:采用多種方法,利用水文、遙感、農業、氣象等信息,對各類干旱指數、干旱綜合指數進行估算,進而對旱情狀況及其未來變化趨勢進行預測,提供科學指導水資源調度、抗旱、農業生產等活動的決策支持依據。
作者:孫金汪平黃新平單位:湖北省武漢市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 上一篇:高校計算機實驗室管理論文
- 下一篇:我國干部人事檔案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