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報論文:河流水污染事件通報及協作透析
時間:2022-01-28 02:38:54
導語:信息通報論文:河流水污染事件通報及協作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張軍獻張穎趙會林楊文博工作單位: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
機制建設的過程
機制的建立經過了較長的時間,既是一個各方面認識逐步提高的過程,也是應急業務合作的必然結果。2.1初始階段初始階段主要是在部門間走訪調研,對建立黃河聯合治污機制進行初步探索。2003年,黃委派員先后走訪了除四川省(該省黃河流域人跡稀少)以外的流域八?。▍^)水利廳和環保局,并在許多重大問題上達成了一致認識。2004年4月,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和內蒙古自治區環保局達成了全面業務合作框架協議,這是全國第一個流域水資源保護機構和省級環保部門之間的業務合作框架協議書,也是流域水資源保護機構與地方環保部門之間一個全新的業務合作方式。雖然這些合作僅限于特定時期、特定條件下及局部區域,內容也有限,但為全流域的機制建立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在第八次引黃濟津工作中,受水利部和原國家環??偩治?,黃委和中國環境規劃院組織陜西、山西、河南三省環保和水利部門聯合編制了《2003—2004年引黃濟津期間黃河水污染控制預案》,并由國家環??偩趾退柯摵嫌“l實施。在此次工作中,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積極與地方政府有關部門聯合對黃河流域水污染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對存在的問題及時處理,保障了第八次引黃濟津調水任務的圓滿完成,從而加固了與陜、晉、豫各省水利、環保部門聯合治污的工作基礎。2.2初步形成階段開展旱情緊急情況下入黃污染物限制排放監督檢查工作,及時向各?。▍^)通報黃河水質狀況,相繼與各?。▍^)環保、水利部門建立信息通報與共享機制。黃委自1998年起向流域各?。▍^)政府辦公廳或所屬水利、環保部門及時通報省界斷面和重要水功能區水質狀況,并已形成日常性工作制度,使流域各?。▍^)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決策層和管理層更全面地了解、掌握黃河流域及轄區內重要省界水體水資源質量狀況,使轄區內對水污染防治和水資源保護工作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在黃委與有關?。▍^)政府及環保、水利等部門的通力合作下,近年來,黃委共成功處置了40余起突發水污染事件。其中,影響較大的有2003年5月18日黃河蘭州油污染事件、2006年1月5日黃河支流洛河柴油污染事件、2010年1月1日渭河油污染重大事件等。在事件處置過程中,黃委和地方水利、環保部門相互通報有關信息,協商制訂有關方案,協調采取應對措施,有些還專門制訂了信息通報協議,形成了工作機制??绮块T的信息通報與協調共同應對,為最大限度減少污染造成的損失和危害,保障沿黃飲用水水質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2.3逐步完善階段在多次征求各?。▍^)意見的基礎上,2010年8月初,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起草了《黃河流域突發水污染事件信息溝通協作機制框架意見》(征求意見稿),主要內容包括突發性水污染事件信息報告與通報、基礎信息交流、聯合執法、定期會商及聯誼會制度的建立等。此后,先后兩次以正式文件向各?。▍^)征求意見,得到流域內各?。▍^)水利、環保部門的積極響應。經過地方環保、水利部門和黃委的共同努力,2011年7月,黃委成功組織流域八省(區)水利、環保部門召開“黃河流域突發水污染事件信息通報及協作機制協調會”,黃河流域突發水污染事件信息通報及協作機制始告建立。
機制的內容
突發性水污染事件信息通報對發生在流域內的水污染事件隨時相互通報:各?。▍^)環境保護、水行政主管部門在發現或接到突發性水污染事件的有關信息后,及時向黃委和可能影響到的下游省(區)環境保護、水行政主管部門通報。如確定是上游省(區)引起的,還應向上游?。▍^)環境保護、水行政主管部門通報。黃委在發現或接到突發性水污染事件的有關信息后,及時向上下游有關省(區)環境保護、水行政主管部門通報。應急處置期間,各方及時互通情況,敏感信息隨時通報并相互核實。黃委和各省(區)水行政主管部門及時通報水文、水量調度等相關信息;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及時通報污染源強度、事故原因及采取的措施等相關信息。協同應對處置黃委及相關省(區)水行政主管部門在確保防洪、防凌安全的條件下,充分利用現有水利工程設施,科學調度;相關省(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積極應對,并指導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對發生水污染事件的污染源和重要敏感河段水環境采取切實有效的控制和保護措施,減緩污染物對河流水質的影響。應急監測各省(區)環境保護、水行政主管部門建立突發性水污染事件聯合應急監測機制,并做好監測數據通報工作。黃委做好省界斷面的監測工作,隨時向上下游?。▍^)環境保護、水行政主管部門通報監測數據等情況。一旦發生跨省界或黃河干流水污染事故,有關省(區)環境保護、水行政主管部門和黃委立即啟動突發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共同協商聯合監測事宜。應急會商對涉及突發性水污染事件應急處置指標、措施及關鍵數據等問題,有關?。▍^)環境保護、水行政主管部門或黃委及時會商,共同研判。業務交流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業務交流會議,根據約定輪流承辦,通報并總結流域突發性水污染事件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有關情況由流域機構匯總后上報水利部、環境保護部,并通報有關?。▍^)。為保障黃河流域突發水污染事件信息通報與溝通協作機制的實施,各方應明確一位主管領導負責,同時固定一名部門負責人聯絡相關事宜。
機制的特點
黃河流域突發水污染事件信息通報及協作機制是一個全新的制度,具有下列突出特點。(1)建立了新的管理理念?!皡f調機制”突出強調水污染事件處置方面流域的整體協調性,強調流域與地方、水利與環保之間的合作與協調,強調水資源保護與水污染防治的協同,首次實現了由流域機構、水利部門、環保部門的單獨行動向聯合行動的轉變。(2)首次將水污染事件應急機制制度化。《框架意見》是在全國范圍內首個將流域與區域、環保與水利相結合進行具體規范的流域性文件,首次在流域層面實現了水污染事件應急機制制度化,對其他流域機構開展類似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參考作用。(3)建立了新的應急管理方式?!皡f調機制”實施后,將由黃委內部的“縱向”管理,逐步轉向內部的縱向和與各?。▍^)水利、環保的“橫向”相結合的管理,建立了一種全新的應急管理方式。(4)構建了新的信息通報機制和網絡體系。確定了應急信息通報的內容、方式、時限等要求,將流域內水利、環保各部門和流域機構的有關信息納入網絡體系,有效擴大了應急管理的信息覆蓋面,一種新的信息通報機制和網絡體系得以確立。(5)新建了聯合應急監測機制。對流域機構和地方水利、環保各自負責的監測范圍進行了劃分,確定了監測有關事項的合作方式,以及聯合監測事宜協商程序等,構建了新的聯合應急監測機制。(6)新建了應急會商交流機制。確定了應急會商事項和程序,并決定定期召開業務交流會議,以文字形式確定了會議內容、方式、結果報告等,為解決水利、環保等各方參與水污染治理工作搭建了一個寬廣的平臺,對確保黃河供水水質安全起到了積極作用。
機制的用途及作用
黃河流域突發性水污染事件信息溝通協作機制參與人員級別之高、涉及面之廣以及各?。▍^)的水利、環保部門認識的一致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機制構建后,較好地解決了各方參與的難題,初步實現了流域機構、地方水利及環保部門三方真正意義的合作。在機制構建過程中,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促進了流域與行政區域相結合的流域管理模式的發展。該機制的建立,將逐步實現流域機構、各?。▍^)水利部門、環保部門由單獨行動向聯合行動的轉變,促使流域突發水污染事件應急機制由無序化、分散化向制度化、規范化轉變。由于該機制突出強調水污染事件處置方面流域的整體協調性,強調流域與地方、水利與環保之間的合作與協調,強調水資源保護與水污染防治的同步與協調,因此該機制在建立以流域為單元,流域和區域、環保與水利等部門突發性水污染事件信息通報與溝通協作機制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可為進一步提高黃河流域應對突發性水污染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推動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發揮重要作用。
- 上一篇:城管局履行承諾工作報告
- 下一篇:差異教學論文:高校英語差異教學詮釋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