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生三基訓練質量論文
時間:2022-04-27 05:48:00
導語:醫學生三基訓練質量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三基”即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叭彼降母叩褪呛饬恳粋€醫生業務素質和操作技能水平的重要內容,也是當前醫學教育質量評審中的重點[1]。幾年來,我院一直把加強“三基”訓練作為提高醫學生業務素質的主要手段。在醫學臨床實驗教學中,我們加強優化醫學生的三基訓練,在教學評估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F將具體措施報告如下。
1提高認識,明確目的
“三基”訓練對每一名醫學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醫學現代化的今天,任何先進的檢測儀器也代替不了嚴格的“三基”訓練,“三基”訓練是醫學生實現從基礎理論向臨床實踐過渡的重要環節,是培養高質量醫學人才的基礎。加強對醫學生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對培養醫學實用型人才至關重要。因此三基訓練的目的,就是以訓練醫學生的基本技能和臨床思維,加強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的鞏固,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臨床實習以及今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指導老師的選拔與培訓
選好臨床指導老師,是臨床“三基”訓練質量的根本保證。學生學習操作技術有賴于老師規范準確的示范與指導。要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術水平,就必須有相應合格的教師隊伍。為此,我們依照內、外、婦、兒各科的要求,從各臨床科室選拔出基礎理論知識扎實,臨床經驗豐富,基本技能,基本操作熟練的老師進行培訓。首先讓指導老師吃透教學大綱,精讀、鉆研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并拓展與本學科相關的知識。示教時,既要條理清晰,富有邏輯性,又要符合學生的思維過程?;y為易,突破難點,突出重點。統一規范操作方法,使操作動作標準化,系統化,規范化。
3根據訓練目標合理篩選內容
3.1診斷學基礎體格檢查部分要求學生熟練掌握規范、全面、系統的體格檢查操作方法。
3.2體檢要求掌握的內容一般狀態的檢查、頭頸部檢查包括生命體征的測量、淺表淋巴結檢查、眼部的檢查(包括瞳孔對光反射、眼球運動檢查、眼球震顫檢查、集合反射)、咽部檢查、甲狀腺及氣管檢查等。
3.3觸診檢查包括呼吸運動、語音震顫、心尖搏動觸診、心臟震顫觸診、腹壁緊張度觸診、肝脾觸診、腎臟觸診、膀胱觸診、膽囊及闌尾區的壓痛及反跳痛檢查等。
3.4叩診檢查包括肺部常規叩診、肺界叩診(上界,下界)、呼吸移動度叩診、心界叩診、移動性濁音叩診、肝上、下界叩診、胃泡鼓音區叩診等。
3.5聽診檢查肺部的規范聽診,三種正常呼吸音的聽診部位及特點。心臟聽診的部位及順序,是否聽到雜音。如何分辨第一、二心音。腹部腸鳴音、振水音、血管雜音的聽診等。
3.6神經系統的檢查包括肌力、肌張力的檢查。神經反射、腦膜刺激征、拉塞格征的檢查。
3.7外科學總論基本技能操作部分嚴格按照手術操作規程要求學生進行訓練,從洗手到穿衣,從一刀一剪、一針一鉗、一結一線,到切開、縫合、打結,嚴格按照三基訓練的標準訓練[2]。
外科技能操作要求掌握的內容:手術人員的準備,包括洗手、穿衣、帶無菌手套、消毒、鋪巾及無菌原則。辨認手術器械;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包括切開、分離、顯露、止血、結扎與剪線、清創縫合與吻合。換藥及基本原則。
3.8護理學基礎基本技能操作部分護理學基礎是臨床各??谱o理的基礎,實踐性很強。
護理基本技能操作要求掌握的內容:鋪床技術,包括備用床、暫空床、麻醉床、臥床病人更換床單;生命體征的測量與繪制;保證環境的清潔與舒適:包括口腔護理、床上洗頭、擦浴法、晨、晚間護理、皮膚護理法;無菌、隔離技術。鼻飼、導尿、灌腸;各種注射法;急救技術;輸氧、吸痰。
3.9婦產科學基本技能操作部分要求掌握產前檢查、產后出血處理、胎頭吸引及助產術、正常分娩。新生兒窒息復蘇技術、母乳喂養適應技術。
3.10兒科的基本技能操作部分要求掌握小兒體格測量、小兒基本體格檢查方法、兒科病史采集及病歷書寫。
4強化三基訓練的方法、考試及要求
4.1制定強化三基訓練的計劃,正確安排及合理分配訓練的時間,優化內容,每項基本操作要和相應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相結合。
4.2將學生分組,每組20人左右,由一名教師示教、指導,配合光碟直觀教學。指導學生掌握基本技能的正確方法和要領,加強和鞏固基本理論知識。
4.3統一命題,按標準定分,每項操作項目要求達到指標固定的標準分。
4.4完善考試方法,采取學生自己動手抽簽定題,逐個“過關”的考試制度。在考試過程中要求方法正確,手法到位,結果準確,并能正確回答老師提及的相關的基本理論知識,對考試不合格的學生再進行訓練、糾錯、補考,直至合格為止。
5“三基”訓練的目標評價
臨床“三基”訓練的評價應盡可能體現公平、客觀和全面。我們通常采取三種形式的評價,即動態性評價、終點性評價和雙向評價[3]。
5.1動態性評價以“三基”訓練目標為基準,觀察學生訓練中的學習態度,掌握運用知識的能力、操作的規范性等,分階段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評價,并隨時將評價結果反饋給訓練者,以及時修正。
5.2終點性評價學生完成一個部分或完成整個“三基”訓練目標后,由指導老師對學生“三基”訓練情況作一總體評定,并將動態性評價融匯其中的終點性評價。老師主要從學習態度,基礎理論知識掌握程度,操作技能規范程度,“三基”知識臨床應用情況,語言表達能力,文字書寫記錄能力等作全面評價,同時將評價結果反饋給學生,使他們能及時了解,不斷修正提高。
5.3雙向式評價對“三基”訓練目標評價時,采取評教評學雙向反饋,由學生和老師各自對對方作出評價。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內容基本同終點性評價。而學生對帶教老師的評價,主要從老師的敬業精神、職業素質、教學方法、基礎理論、知識水平、技術操作水平、臨床經驗、表達能力及對學生的影響力等內容進行評價,通過雙向式評價,使我們的臨床實踐技能教學水平明顯提高。
近年來,通過提高“三基”訓練中的質量和目標評價,使我院醫學生基本操作技能不斷熟練,步驟規范,明顯提高了他們的實際動手能力,熟悉和掌握了實踐操作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并促使他們經??磿?,理論聯系實際,鞏固了所學的基本理論及基礎知識。從臨床實習生反饋回來的信息得知,許多學生很快就可以在臨床老師的指導下迅速地進入臨床適應期,2周后對各科的一些基本技能操作能獨立完成(原來要4周左右)。對基本理論、基礎知識的掌握進一步加強。我校醫學生臨床操作技能水平得到了不斷的提高,在實習工作中及參加工作后,受到了實習醫院和用人單位的廣泛贊譽。
【參考文獻】
[1]崔國華.強化三基訓練提高業務素質[J].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01,3:281.
[2]程昆,侯銀吉,劉光雙.加強學生三基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素質[J].臨沂醫專學報,2000,4:266.
[3]林珍,張定濤.護理三基訓練的質量控制[J].護士進修雜志,2002,5:362.
- 上一篇:醫學教育應用思考論文
- 下一篇:醫學教育教學探討論文
精品范文
10醫學檢驗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