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淺談醫院健康教育的前瞻性
時間:2022-10-19 08:33:00
導語:獨家原創:淺談醫院健康教育的前瞻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醫院健康教育是指醫務人員以醫院作為健康教育基地,通過系統的教育活動,對疾病狀態下的特殊人群及其家屬進行疾病預防、康復和有關的醫療護理及自我保健等知識的宣傳,并通過各項活動的開展,促使人們自覺地采納有益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來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使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其行為向促進康復和有利于健康的方向發展,它與對普通人群進行的健康科普知識教育,共同構成了健康教育的完整概念。健康教育在治病尤其是防病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颊邼M意,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已成為醫院最求的最高標準。因此,醫護人員在臨床診治操作過程中,應重視開展各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已成為提高醫院醫療質量的重要策略之一。
【關鍵詞】醫院健康教育護理人員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創造健康的世界,“人人要健康,健康為人人”。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經濟、文化、教育水準的提高,對健康的追求普遍提高,健康也是人的一種基本權利。新的醫學理念認為,健康不僅僅是沒有軀體疾病,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那么,身為醫院一線護理人員,如何正確認識健康教育工作,如何為患者提供優質、便捷、價廉的服務呢?
一、對健康教育工作的認識
(一)健康教育的理論體系有著自己的要素和構件
健康教育是一個理論和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它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大成,需要我們從事健康教育工作的同志有著廣博的知識和多學科的理論修養。這是時代對醫護人員的要求,也是健康教育這項工作的性質所決定的。
(二)健康教育與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
我們知道,健康教育和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管理、心理、傳播、行為、風俗、傳統、倫理道德以及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有著錯綜復雜的聯系。健康教育所要達到的目標,就是提高生命的質量,提高我們民族的素質,這是個戰略目標,它規定我們醫務人員的目的:注重每一個健康教育工作細節。
(三)健康教育是一項科學性很強的工作
健康教育它要開展活動,有著明確的目標,那就是“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教育活動,以促使個人或群體自覺地采用有益自身的行為,消除或降低危險因素、監督發病率、危險率、死亡率,提高生活質量,并對教育效果作出評價。計劃是我們開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綱領,是我們的工作依據。組織要具有系統性和整體性,是我們根據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安排好這一工作所需要的人力、物理和財力資源,保證其工作有秩序、有條理開展。
(四)健康教育是一項系統化的工程
健康教育需要統一籌劃,通過一系列活動開展,促進個體和群體采納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讓我們對自身身體信息并及時調整,以提高生活的質量和品位,善待生命,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
二、如何對患者進行經常性的健康教育
患者健康教育可分為門診教育、住院教育、出院教育、出院后教育。
(一)門診健康教育
門診健康教育是指對病人在門診治療過程中進行的健康教育。由于門診病人和家屬流動性大,難以進行系統的教育。因此教育內容宜側重于普遍性,根據不同季節、進行常見病的防治教育。必須注意教育內容的精煉、新穎,具有吸引力。門診健康教育包括候診健康教育、隨診健康教育、健康咨詢等。
1.候診健康教育
候診健康教育是在病人候診期間所進行的教育。主要采用的形式有在候診廳放置健康知識資料、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黑板報等。健康教育宣傳欄內容要根據各類人群文化層次的特點精心設計,力求做到內容新穎、標題醒目、形式美觀,注意科學性、針對性、通俗性和藝術性。
2.隨診健康教育
隨診健康教育是醫生在給病人診療過程中,根據病人所患疾病的有關問題進行簡短的講解和指導。為解決門診病人多,診療工作量大與開展隨診教育的矛盾,可使用健康教育處方來對口頭教育進行補充完善,又便于病人保存閱讀,指導病人進行自我保健和家庭保健,是一種有效的輔助治療手段。
3.健康咨詢
健康咨詢指醫務人員對咨詢者提出的有關疾病和健康問題進行的解答和醫學指導,縣級以上醫院要設立咨詢室或心理門診,以滿足各類人群不同需要。
門診病人對健康教育的主觀愿望往往是最強烈的,他們迫切想了解自身疾病的狀況及可采取的保健措施,希望醫護人員直接傳授健康知識,這為隨診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有利條件。
(二)住院健康教育
住院健康教育是指醫護人員對住院病人或病人家屬進行的健康教育。住院健康教育可分為入院健康教育、病房健康教育、出院健康教育和隨訪健康教育。
1.入院健康教育
指在病人入院時,對病人或家屬進行的健康教育。主要內容是醫院的有關規章制度、生活環境、注意事項等。通常由護士承擔,采用口頭教育或宣傳資料等形式,旨在使病人和陪護人員盡快熟悉住院環境,穩定情緒,遵守住院制度,積極配合治療。
2.病房健康教育
指在病人住院期間進行的經常性的健康教育工作,是健康教育的重點。醫護人員根據根據各自的工作特點,針對病人病情和需求,對病人及家屬、陪護人員進行較系統、深入的教育和指導。其核心是以行為改變為目標,以口頭教育和示范指導為主要形式,幫助病人實現知、信、行有利于康復的轉變,促進早日康復。在方法上還有衛生科普讀物進病房,健康教育宣傳欄(宣傳櫥窗、宣傳牌),有條件的醫院可采用閉路電視、電子屏幕、播放電視錄像片等現代化電教手段配合實施病房健康教育工作。
(三)出院健康教育
指病人病情穩定或康復出院時所進行的健康教育。病人在出院前,醫護人員應以口頭談話和健康教育處方形式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治療結果、病情現狀和預后,提出如何鞏固療效及防止復發的注意事項。幫助病人規劃飲食、起居、活動方式、功能鍛煉、用藥方法等。同時,還應征求患者及家屬對醫院和醫護人員意見,不斷改進醫院健康教育工作。
(四)出院后(隨訪)健康教育
出院后健康教育是出院健康教育的延伸。對象主要是有復發傾向,需要接受長期健康指導的慢性病人。出院后健康教育是一個連續追蹤過程,主治醫生通過書信指導、定期或不定期家訪、電話咨詢等方式,針對病情現況和病人需求,修正治療方案,給病人以長期、動態的相應健康咨詢和指導。
三、對健康教育領域的拓展
(一)開展定期下訪醫療
醫院每年定期組織技術骨干去社區、農村進行健康教育,使社區居民、農民群眾得到優質、高校、便捷集防、治、保、教等一體化的健康教育服務。
(二)開展季節性醫療健康咨詢
根據季節性的流行病及多發病,在醫院設立咨詢服務,請技術精湛的專家為廣大群眾進行健康保健的知識有正確認識。
(三)讓健康教育融入群眾
從實際出發,從社區居民的需要出發,讓義務人員走出醫院,走進社區,深入家庭,采用預防為導向的服務模式,聽取群眾反饋意見,讓他們在一個平等、輕視、愉快的環境中接受健康知識,最終使群眾真正感受到醫生是家庭的朋友,是健康的守護者。
綜上,通過對健康教育的探討,我們明白:在以疫病為中心和以本人為中心的醫療模式下,人們對健康的需要不僅僅停留在維持生命和沒有病痛的水平上,而是要人人都知懂得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通過醫院開展健康教育,最終使患者切身感受到高質、高效、全面、連續的服務。
【參考文獻】
[1]陳春麗華路雅王冰電話回訪在出院病人康復指導中的應用及效果[J]-《全科護理》2009年第17期
[2]林玉葉也談健康教育——一位基層醫護人員的經驗分享[J]-《現代醫院管理》2009年第3期
[3]張婷紅沈玫庭淺談在基層醫院的健康教育[J]-《新疆醫學》2009年第4期
[4]郭維珍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與形式的探討[J]-《工企醫刊》2009年第2期
- 上一篇:縣整鄉推進扶貧開發調研報告
- 下一篇:城鎮貧困居民家庭情況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