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急用器械全流程管理研究

時間:2022-11-05 03:27:29

導語:外來急用器械全流程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外來急用器械全流程管理研究

摘要:目的探討不同標識系統對提升外來急用器械流程管理中的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焦作市人民醫院租借的外來急用器械包28包作為對照組,采用常規處理流程,回收后全自動清洗機處理,包裝貼上外來器械標識后滅菌,滅菌結束送至手術室使用;以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焦作市人民醫院租借的外來急用器械包35包作為實驗組,實驗組制定外來急用器械處理流程,制作了清洗流程的加急標識牌和滅菌交接發放用的加急器械打印膠貼用于器械中處理外來器械。比較兩組器械全流程處理時間、清洗質量和滅菌后無菌包的濕包率情況。結果實驗組平均預處理時間、平均包裝及等待滅菌時間及平均總耗時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合格器械包合格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外來手術器械包滅菌后濕包合格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不同標識系統在對提升外來急用器械全流程管理中,可以提高流程處理時間和清洗質量,降低無菌包的濕包率,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患者手術的順利進行,值得在各醫院推廣應用。

關鍵詞:醫院管理;外科器械;設備和供應;革新應用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外科手術量也越來越大,外來器械作為租借的醫療器械,其種類繁多、結構復雜,導致醫用器械供不應求[1]。處理加急的外來手術器械是醫療工作中常常面臨的問題,加急外來器械是否能夠在規定時間內供應將直接影響手術進程[2]。如何制定外來急用器械處理流程,明確崗位職責和流程處理要求;如何制作外來器械急用標識,提高流程處理時間、清洗質量,降低無菌包的濕包率,基于此本文對焦作市人民醫院外來急用全流程加急管理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外來器械包,包括上肢器械包、下肢器械包及髖關節器械包等。自制清洗用加急器械標識牌,瑞士倍力曼公司WD200全自動清洗機,醫用棉布,美國3M公司1243A壓力蒸汽滅菌包內化學指示卡(爬行卡),美國3M公司蒸汽滅菌指示膠帶,外來器械膠貼,加急器械膠貼,新華平移門壓力蒸汽滅菌器等。1.2方法。1.2.1對照組選取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焦作市人民醫院租借的外來急用器械包28包作為對照組。手術器械回收崗回收清點外來手術器械后,根據清洗機工作狀態,隨機進入機器清洗流程,通過內線電話通知檢查包裝崗位護士及滅菌員;清洗結束卸載后檢查包裝崗位護士檢查質量合格后清點,放入爬行卡,棉布雙層包裝,包外黏貼包外化學指示膠帶,如遇器械超重根據稱重進行分包。滅菌員根據滅菌器工作狀態,隨機進入滅菌流程。滅菌結束,進行滅菌核查后放行至手術室。1.2.2實驗組選取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焦作市人民醫院租借的外來急用器械包35包作為實驗組。選擇紅色的耐熱耐濕的器械標識牌,粘貼加急器械標識,平時放置于污染區備用??剖抑贫ㄍ鈦砑蛹逼餍堤幜鞒滩⒖剖遗嘤枺總€環節需要做的操作及各崗位職責;科室接到外來器械急用通知后,在電話登記本上登記,并通知清洗、檢查包裝和滅菌崗位,做好設備使用安排,盡量使設備處于等待狀態。手術器械回收崗護士回收外來器械后,對特殊結構和污染較重的器械手工預處理,然后把器械放在器械籃筐中放置加急器械標識,立即放入等待狀態的全自動清洗機中進行清洗;同時由器械商將手術醫生簽署的急用器械放行單據送至滅菌員。清洗結束前,檢查包裝崗位護士做好打包前鋪臺工作;器械卸載后檢查質量合格后清點,放入爬行卡,棉布雙層包裝,包外粘貼包外化學指示膠帶,并粘貼專用的外來器械和加急器械兩個醒目的打印標簽,如遇器械超重根據稱重進行分包,滅菌員把器械放入備用等待的滅菌器中進入滅菌流程。滅菌結束,進行滅菌核查后放行至手術室。1.3判定指標。①器械處理時間:從器械商攜帶外來器械至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到滅菌完畢送至手術室的時間。②器械清洗后進行清洗質量檢查,肉眼可見無水垢、銹漬及血漬等污染物,判斷為清洗質量合格;否則為不合格。③處理時間:濕包判定,經滅菌和冷卻后,肉眼可見包內或包外存在潮濕、水珠等現象的滅菌包,判定為濕包[3]1.4統計學方法。數據分析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外來手術器械處理時間比較。兩組平均清洗時間、平均滅菌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平均預處理時間、平均包裝及等待滅菌時間及平均總耗時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兩組外來手術器械包器械清洗質量情況。對照組與實驗組合格器械包清洗質量合格率分別為60.71%、82.85%。實驗組合格器械包合格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3兩組外來手術器械包滅菌后濕包質量情況。對照組與實驗組外來手術器械包滅菌后濕包合格率分別為53.57%、77.14%。實驗組外來手術器械包滅菌后濕包合格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由于外來器械是醫療器械公司租借給醫院的復用醫療器械,其使用率高、數量少。醫用外來器械的加入,加快了醫療資源共享。由于醫用器械需要臨時備貨或調貨,所以大部分未按照規范要求的時間送達消毒供應中心,導致出現加急現象。3.1醫用器械加急標識的使用,能夠優先處理。使用醫用器械加急標識對外來器械實行全流程的質量管理,從器械回收到滅菌結束進行發放,標識醒目且辨識度高,放置后能時刻提醒各個環節的工作人員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優先處理該器械,保證了醫院手術的順利開展[4]。有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和實驗組處理器械時間比較有差異,說明時間節約的主要環節是全自動清洗機和滅菌器的等待時間。3.2醫用器械加急流程配合加急標識的使用,可提高器械處理質量。器械的清洗效果是保證醫療質量和滅菌質量的關鍵。在清洗過程中,對照組正常流程清點后進入全自動清洗機清洗,清洗后進入包裝間,檢查器械時發現個別器械有血漬銹漬,進行返洗;清洗后進行包裝滅菌,滅菌后送至手術室。實驗組回收外來器械后放置加急標識后,按照加急處理器械流程,所有設備處于備用狀態,手工清洗預處理;然后進入全自動清洗機清洗,清洗后立即進入包裝間進行打包,未出現返洗現象。其保證了清洗質量,延長醫用器械的使用壽命,提高了工作人員的責任心,保證了滅菌質量[5]。3.3合理安排滅菌工作,減少濕包發生,提高滅菌質量。由于外來器械金屬器械多、質量較大,導致包內容易產生大量的冷凝水而容易出現濕包,對照組由于在工作流程上的銜接出現器械包裝后等待滅菌,故會出現器械還在滅菌、手術室電話催器械的情況。滅菌員滅菌后未按照要求冷卻后卸載,冷卻不充分會直接送至手術室的情況時有發生。實驗組根據制度、時間銜接緊密,器械在各環節都能節約時間,且滅菌員已告知了具體的滅菌結束時間,手術室無發生催要器械現象。滅菌后打開滅菌器冷卻至約80°C拿出,在室溫下放置20min后送至手術室,嚴格控制冷卻時間,減少了濕包的發生[6],提高器械供應質量,降低了患者手術切口感染的風險[7]。3.4外來器械加急流程的建立,護士崗位責任明確。根據行業標準要求和感染控制的需求,消毒供應中心域間有屏障隔開,各區域間的信息溝通容易出現遺漏。去污區工作量大,護士采用口頭交接班處理加急外來器械,有時會出現忘記及責任推諉現象,影響器械的正常供應。通過使用不同系統對外來器械處理流程的建立,各崗位責任明確、分工合理、協同配合,按時保質完成器械在消毒供應中心的處理,且與手術室建立了良好的溝通機制。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外來器械在醫院的使用越來越廣泛,采用質量管理工作而不斷提升外來器械管理質量是消毒供應中心的重要內容[8]。通過對外來器械中制作醒目的加急標識,縮短了處理流程時間,保證了患者手術的順利進行;提高了清洗質量,降低了濕包率,避免發生醫院感染,保證了手術質量及患者安全[9],值得在各醫院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滕智英,宋瑾.綠色通道在消毒供應中心的環節管理[J].江蘇醫藥,2014(19):2370-2371.

[2]姚秀芬,肖萍.顏色標識在外來醫療器械管理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55):176-178.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WS310.3-2016: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消毒及滅菌技術監測技術[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6,DOI:CNKI:SUN:GRKZ.0.2017-11-025.

[4]王靜,趙新蘭.硬質滅菌盒的色彩管理在消毒供應中心的應用[J].當代護士,2016(11):176-177.

[5]麥惠雪.滅菌物品標識的管理與效果分析[J].當代護士,2014(8):162-163.

[6]陳亞勤.對外來醫療器械的全面質量管理與效果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104-105.

[7]申瑤,宋向鳳.嗜熱脂肪桿菌芽孢極速生物監測在手術器械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17,23(4):531-534.

[8]胡玲.外來醫療器械標識在消毒供應中心中的應用[J].醫療裝備,2019(7):61-62.

[9]申瑤,王茹,田利杰,等.PDCA循環法在醫院外來器械質量控制中的應用[J].2014,27(3):18-20.

作者:皇甫娜 李文倩 李世朋 陳華 張艷芳 申瑤 單位:1.焦作市人民醫院消毒供應中心 2.焦作市人民醫院手術室 3.焦作市馬村區人民醫院消毒供應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