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企業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研究

時間:2022-07-17 09:50:35

導語:現代企業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企業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研究

摘要:文章首先是對作業成本法的概念及相關理論進行闡述;其次剖析傳統預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探討如何在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中恰當地引入作業成本法,以期進一步為現代企業預算管理成本控制提出新的發展思路。

關鍵詞:作業成本法;現代企業;預算管理;成本控制

當前,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紛繁復雜、瞬息萬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逐漸重視和接受管理會計相關理論,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全面預算管理的最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對企業的成本進行更好地控制,幫助企業獲得最大化地成本優勢。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約,當前時期下我國大多數企業在進行全面預算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著很多不足和問題,未將預算的控制功能與預算分析有機結合,而是分開進行管理,不能真正滿足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實際需求。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對特定時期內的經營、投資、財務等相關的經濟活動所做的總體安排和部署,是一種管理手段。在我國大多數企業中,已經將全面預算管理的理論廣泛應用在企業的整體管理戰略中,但在管理中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而作業成本法是將企業使用和消耗的資源依據資源動因分配到具體的作業,再將作業成本按具體的作業動因分配到具體的成本對象,進而進行科學的核算和管理。與傳統的成本計算法相比,作業成本法將側重點放在了成本信息對稱的有用性上,因此,在全面預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中采用成本作業法,可以科學高效的對企業資源進行配置,改善效率低的作業,從而更好地將企業的職責進行細化并具體落實到相關的責任部門,將企業的資源控制與績效考核有機結合,提高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水平和質量。

一、作業成本法理論的相關知識概述

所謂的作業成本法也可以稱之為作業量基準成本計算法或作業成本計算法,其核心是作業,是一種對耗用企業資源的所有作業進行相關的確認和計量的一種成本計算法。通過準確地將企業耗用的所有資源成本計入相關的作業,進而選擇對應的成本動因,最終將所有的作業成本具體分配到企業的產品和服務中。與傳統的成本計算方法相比,作業成本法所遵循的指導思想更為科學和全面,反映出了成本對象、作業和資源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即成本對象消耗作業,作業又轉過來對企業資源產生消耗。作業成本法同等地對待企業的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進一步延伸的成本的內涵,拓寬了成本的計算范圍,從而使得所計算出來的產品和服務成本更加真實準確,以便于企業更好地進行成本控制,進而實現最大化的效益。

二、傳統預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剖析

1.思想上不重視,忽視了預算戰略的重要性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為了搶占市場,實現自身的整體價值,就必須實施相應的企業戰略,對企業將要進行的一些列重大或長遠的經濟活動進行科學合理的動態統籌。企業戰略與財務戰略緊密相連,財務戰略是企業戰略得以實施的重要支撐,在企業的預算管理中納入財務戰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對企業的財務資源實現優化配置和利用,有利于企業獲得長遠的價值利益。企業的預算是企業進行財務活動時的一種有效的規劃工具,在企業來年的經營運行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當前大多數的企業對預算戰略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重視,僅僅按照傳統的方法,只關注企業財務報表的優化和財務利潤的節約,未將其納入企業的整體發展戰略之中,容易使企業只關注短期經營行為,缺乏對企業長遠發展進行規劃。

2.傳統成本法計算簡單,預算編制不準確

與作業成本法相比,傳統的成本計算法會計處理十分簡單,成本計算比較粗略,一般僅針對企業的產品生產層面,無法將企業產品生產的全過程進行準確而詳細的反映出來,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的管理決策產生了不利影響。一方面,傳統成本計算法在計算企業的制造費用時,通常只采用某一單一的數量分配基準。但當企業只生產少數幾種生產產品時,將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費作為最主要的生產成本,在這種情況下,用直接人工對少量的制造費用進行分配,對成本核算的結果幾乎不產生任何影響。但是,隨著企業所面臨的內外環境的不斷變化,在企業成本核算中相當大的一部分被制造費用所占據,而直接人工的比重隨之呈現較大的下降,從而加大了制造費用的分配率,導致在核算產品成本時不準確和失真的情況。另一方面,隨著消費者的需求不斷提高,企業需要將單一的只生產少數幾種產品的生產模式轉化為多品種、少批量的生產模式,這種轉變會極大地增加與工時并不具有直接因果關系的一些費用。傳統的成本計算法并不重視這些費用,無形中扭曲了產品的信息。

3.缺乏完善的體系,預算出現形式化

大多數的企業管理者不能真正認識到預算的重要作用,不能夠制定出科學有效的預算管理框架,在實際經營活動中不能夠執行全面預算管理。傳統的成本法中,存在著重預算的編制輕執行過程的情況。預算的考核和評價的指標僅針對財務系統,不能對企業的價值進行完整和真實的呈現。缺乏強有力的預算執行力,沒有進行定期分析和考核,導致預算出現形式化。缺乏規范和完善的預算制度和考評制度,導致企業的監督機制不能起到實質性的作用,無法發揮出成本法在成本管理中的優勢,加大了后續成本計量的難度。

三、作業成本法在企業預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中的應用探究

1.完善企業預算管理和成本控制制度

現代企業應進一步完善預算管理和成本控制制度,將作業成本法納入企業的財務預算編制中,并根據作業成本法對企業員工和相關管理層進行績效考核,并根據具體的考核結果實行獎懲,將作業成本法真正落到實處,并最終實現其預期的目標。

2.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對企業員工的培訓

在企業預算和成本控制中實施作業成本法,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實施過程卻較為復雜,這就需要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加大對作業成本法的宣傳力度,積極號召企業所有員工都參與其中。當前,大多數企業的員工對作業成本法缺乏足夠的認識,不能真正了解作業成本法的相關理論、操作方法及其重要性,在實際工作中并不能積極主動地使用作業成本法。因此,企業應通過各種渠道多途徑的進行作業成本法相關理論知識和操作方法的宣講,強調其重要作用,加強對企業員工的培訓和教育,通過在線學習和培訓,確保企業員工能夠準確掌握作業成本法的相關內容,真正意識到作業成本法對企業生存和長遠發展所產生的的重要作用,進而在實際工作中積極運用作業成本法。

3.明確成本分攤方法,不可隨意更改

在進行企業成本核算時,其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成本費用都可以直接計入相應的服務類別,但有些成本費用卻很難準確地歸屬于何種服務類別中,諸如辦公費和差旅費等。因此,企業核算成本時采用作業成本法,必須明確成本分攤的具體方法,做好成本費用的分攤工作,一旦選定相應的分配方法后,不可隨意進行更改。

4.提升人力和技術支持

建立了財務管理信息系統之后,企業要不斷的改善現有的技術水平,使得財務管理信息系統能夠同時滿足作業成本法和全面預算管理兩項任務的要求,同時要不斷提升信息系統的可拓展性,以滿足多變的管理需求;不斷加強對員工的技術培訓使他們能夠非常熟練的操作現有財務管理系統,同時也要不斷加強員工的財務知識的培訓和全面預算管理意識的培訓,不斷提升員工的跨學科技能,提升員工的職業發展空間,使他們更加積極地從事實踐工作。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預算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已經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逐步上升到了企業所有管理的核心活動。面對國內外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和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高度重視企業的預算管理,將作業成本法融入到企業的預算管理中,可以對企業預算管理的內容進行全面科學有效的管理,進而真正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

作者:林偉 單位:大連商品交易所行政服務有限責任公司

參考文獻:

[1]尹樹博.淺談作業成本法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應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0,(02).

[2]鄭輝.作業成本法與傳統成本法的應用比較[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