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軌電車運營管理模式分析
時間:2022-09-20 10:48:02
導語:有軌電車運營管理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從闡述有軌電車運營管理的幾種基本模式入手,隨后對當前有軌電車運營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分析,最后在對問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探索提出改善有軌電車運營管理、提高城市交通服務質量的對策路徑。
[關鍵詞]有軌電車;運營管理模式;分析
引言
自上個世紀初期第一輛有軌電車引入至今,其在我國已有百年的發展歷史。實踐證明有軌電車不僅可以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狀況,還可以有效解決城市發展過程中因人口集聚而引起的土地緊張、環境污染等種種問題,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有軌電車運營管理成為交通界及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
1有軌電車運營管理的幾種基本模式
1.1公辦運營管理模式。線路建設及后期運營權均為政府所有,按照行政區劃來劃分經營范圍。倫敦、紐約、柏林、巴黎、北京、廣州等采用這種模式,該模式往往可以保障線路的公益性,但在后期盈利方面常會遇到較大瓶頸。適用于建城歷史較為悠久、人口規模大、基礎設施建設較為成熟的城市;或基礎設施薄弱,亟待配套的城市開發新區。
1.2官辦民營模式。線路為政府所有,交由政府股份、民間股份占主導地位的上市公司或社會公共團體經營。香港、新加坡軌道交通的運營管理采用這種模式,由于此模式在保障政府負擔基礎性設施建設的同時,加入了民間資本的投入,福利性和盈利性得到了良好的融合,基本上能夠自給自足。適用于前期具備較好發展基礎,可以實現初期盈利的城市區域。
1.3私辦私營模式。線路由私人集團投資興建,由私人集團經營,政府無權干涉私人。曼谷輕軌就采用這種模式。該模式適用于有軌電車建設成本和物業開發難度均較低的城市及城市區域。
2有軌電車運營管理過程中的問題
2.1重視程度不高,運營管理模式僵化,改革動力不足總體來看,我國有軌電車的運營管理中引入市場運作機制僅有幾十年的時間,對有軌電車實現科學運營管理的重要性還沒有得到廣泛的普及,社會認知度并不高。由此政府相關部門片面關注后期安全管理、軌交公司片面關注技術升級優化,相關管理模式缺乏從投資建設和建后運營進行系統考慮,從規范有軌電車運營管理的角度對相關法律法規也比較匱乏,這些問題是當下有軌電車運營管理缺乏依據、線路后續運營不良的主要原因。
2.2過分強調公益性,多元化的投資運營管理模式尚未形成在我國,有軌電車屬于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范疇,需以政府為主體進行相應開發建設,不能完全交由市場進行操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現代有軌電車同時具備且投資大、收益低等特點,一味依賴政府財政恐難以支撐線路后續運轉。從國內實踐來看,有軌電車建成后,客運量無法達標、線路運營虧損、政府補貼供不應求的局面比比皆是,這種建設資金扶持難以滿足有軌電車發展訴求的問題,成為其實現科學運營管理的又一瓶頸。
2.3運營管理人員專業水準較低,行業人才培養機制不暢通有軌電車的運營管理是一項對專業技術要求較高的工作,既要求管理人員了解有軌電車運行的關鍵環節,又要求其對國內外有軌電車運營管理的最新發展動向有一定了解。然而,目前我國大部分有軌電車運營管理人員大多行政管理專業人才,既熟悉企業管理、又理解有軌電車運行技術的復合型管理人才較為匱乏。另外,當前我國有軌電車經營主體多為從事業單位轉變而成的國有企業,受計劃經濟體制影響,加上我國政企分離改革方向尚不明確,對有軌電車的運行管理仍然容易受到當地政府影響,從而導致經營管理對有軌電車良性發展的促進作用大打折扣。
3改善有軌電車運營管理、提高城市交通服務質量的對策路徑
3.1政府應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社會重視程度,廣泛引入社會資金相關地方政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有軌電車的宣傳力度,可以采用有軌電車運行技術講座、有軌電車發展歷史展覽等各種豐富多彩的宣傳形式,向社會大眾普及有關交通節能減排的知識。在取得良好社會效益的同時,通過切實增加人們對有軌電車意義的了解,實現全社會對其規劃建設的支持,進而吸引私人投資者參與到有軌電車的運營中,使有軌電車的“福利性”逐漸轉向“福利性”、“經營性”相融合,在有效降低政府財政負擔的同時,也增強了有軌電車發展的活力,為其他形式的軌道交通發展探索良好路徑。
3.2政府及相關研究機構應著力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體系,為有軌電車運營管理工作提供依據政府有關部門及相關研究機構應在對有軌電車運營管理現狀進行詳盡調研的基礎上,完善優化行業法律法規及規范體系,大力填補有軌電車運營管理的標準空白,對有軌電車的經營管理責任主體進行明確,規范有軌電車設備故障的排查、保養維修工作,提出建立對管理人員的培訓教育及業務考核制度等方面要求,以立法形式全面系統地規范有軌電車運營管理工作,有效規避因法律、法規不完善而引起的運營管理工作依據不足、經營管理不善等問題。讓管理工作走上有法可依的良性發展路徑,取得了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3.3有軌電車企業應加大對企業內部員工培訓力度,政府部門應著力完善人才培養管理機制,提高行業人員管理水平隨著有軌電車生產技術的不斷改進,在先進設備已趨于完善的基礎上,后期運營管理更加強調“人工操作”的重要性,管理崗位員工技術素質與心理素質逐漸成為有軌電車服務改善的關鍵環節。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對運營管理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業務培訓,通過安全管理培訓,實際操作培訓,及運營演練、應急預案演練等多種培訓形式,培養掌握運營規程、兼具多種技能的管理員工,以此來增加能勝任有軌電車運營管理工作的人才供應,有效提升有軌電車服務質量。
4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有軌電車對城市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面臨當前運營管理模式僵化、過分強調公益性、運營管理人員專業水準較低等諸多困境,政府應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社會重視程度,廣泛引入社會資金;著力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體系,為有軌電車運營管理工作提供依據;同時,有軌電車企業應加大對企業內部員工培訓力度,政府部門應著力完善人才培養管理機制,提高行業人員管理水平,多措并舉,為有軌電車實現長足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參考文獻
[1]何麗英.我國現代有軌電車發展現狀及啟示[J].交通與運輸,2014,7.
作者:羅文 單位:廣州有軌電車有限責任公司
- 上一篇:生活教育在計算機教學的運用
- 下一篇:高校計算機教學改革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