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園背景財務信息化管理模式
時間:2022-08-17 09:08:52
導語:智慧校園背景財務信息化管理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全國各地的很多高校都開始創建“智慧校園”,而財務信息化是智慧校園建設過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因為財務管理的水平會影響到高校正常的教學活動和教務活動。所以在“智慧校園”背景下,推動財務信息化建設,能為高校財務管理模式轉型提供幫助。本文將從高校創建財務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出發,分析當前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的現狀,探究“智慧校園”背景下,創新型的財務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架構。
關鍵詞:智慧校園;財務信息化;財務管理模式
“智慧校園”一詞,是在“智慧城市”提出后出現的。所謂“智慧校園”就是指以物聯網為基礎,將校園中老師的工作、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緊密連接起來,使校園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呈現一體化趨勢,并以多種應用服務的系統為載體,將學校的教學工作、教研工作以及管理工作高度融合。而“智慧校園”背景下財務信息化管理模式,就是依據智慧校園的平臺整合財務信息,實現財務互連,從而提升財務管理的水平。
一、高校創建財務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在“智慧校園”的背景下,各大高校開啟改革財務管理的模式,并逐漸轉向財務信息化管理模式,以適應時代的信息化發展。高校創建財務信息化管理模式,對于學校的內部管理和未來發展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該模式下,能夠有效地減少核算差錯,提升財務信息的可靠性。財務信息化模式下,很多財務數據不再是人工操作,而是由信息化技術以及財務軟件通過嚴格的程序進行核算,有效地降低了財務信息的差錯率。其次,在該模式,大大提高了財務人員的工作效率,使財務管理的模式更加合理。高校實現財務信息化,能將以往需要大量人工的財務數據審核、財務檔案裝訂和歸檔工作轉向智能化,不僅提升了工作的效率,還能讓更多的財務人員脫離簡單重復的工作,從事更加高級的財務數據分析和財務管理工作。最后,高校創建財務信息化管理的模式能實現信息共享的目標,更好地提升財務管理的水平。智慧校園下的數據平臺,能為財務信息化管理模式提供更多方面的數據,比如后勤、科研、資產等等,以實現信息共享的目標。此外,財務人員通過整合這些數據,能制定出更加有價值的財務決策,從而提升學校財務管理的水平??傊?,高校在建立財務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各大高校在“智慧校園”的背景下,應當積極探索該模式,以提升學校整體的管理水平。
二、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的現狀
我國各大高校的財務信息化大致都經歷了三個時期,分別是校園網時期、數字校園時期與智慧校園時期,這三個時期分別對應著三種財務管理模式。校園網時期對應著以會計電算化為基礎的財務管理模式,數字校園時期對應著以管理和數字化為核心的財務管理模式,智慧校園時期對應著以網絡、信息化和一體化為核心的財務綜合管理模式。因此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校的財務管理模式也在逐漸變化,但是現階段以“智慧校園”為背景的財務信息化改革存在一些問題。第一,數據的標準不一致,不能實現全面的信息共享。高校中的組織結構比較復雜,所涵蓋的部門也比較多,因此不同部門在進行溝通往來時,因為信息共享不全面,會出現信息不對稱,數據不互通的現象,從而不能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比如,高校的財務處會經常與后勤處有工作上的往來,但是由于兩個部門之間的信息流通性差,數據標準不一致,就會大大降低工作的效率,從而影響學生和教師的校園生活。第二,高校的內部控制與財務信息化管理的模式不匹配。高校的財務管理模式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在逐漸改變,現今已初步實現財務信息化管理,它也由此產生了一些風險,比如計算機系統風險、網絡安全風險以及一些人為的風險,但是高校的內控并沒有隨之改善,從而使高校的財務信息面臨著一定程度的風險。第三,財務信息化管理模式提供的財務服務,缺乏全面化和人性化?!爸腔坌@”下財務信息化的建設,為學校師生的生活提供了比較大的便利,但是它所提供的財務服務還不能完全滿足用戶需求,需要進一步完善。比如,高校學生在繳納宿舍電費的時候不能直接在手機上繳納,還需要去往指定的機器進行繳納,該財務服務會使學生在校園生活中有局限,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需求。所以財務信息化下提供的財務服務還需進一步完善,以提升校園管理的效率,充分滿足學生和教師的需求。
三、“智慧校園”背景下財務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分析
為了改善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的現狀,“智慧校園”背景下的財務信息化管理模式應當不斷地變革,從而更好地提高學校財務處的辦事效率,實現高校的全面改革?!爸腔坌@”背景下財務管理模式的變革大致分為三個板塊,分別是財務處內部的信息系統優化、財務系統與非財務信息的整合、基于財務信息化管理模式校園內人性化服務的構建。
(一)財務內部的信息系統
財務內部的信息系統是“智慧校園”背景下,財務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重點內容,改革優化財務內部的信息系統,能夠有效地促進財務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建立。第一,高校要形成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以往高校的財務系統對預算管理的重視程度較低,但是對于高校來講,預算管理制度的實行是高校資金落到實處的重要環節,通過制定預算方案不僅能有效地規劃資金,還能較好地平衡高校各方面的收入與支出。另外,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建立還能改善費用審核緩慢的問題,因為該體系能優化費用審核的流程,學校領導通過的預算計劃會直接上報財務,以此簡化了很多較為繁瑣的流程。第二,高校要形成財務核算體系。財務核算體系是建立在全面預算體系之上,對各方面預算的跟蹤核算,以保障預算方案的實行效果。在預算方案下達前期,財務核算系統對預算結果進行核算,并根據核算的結果,對預算方案進行調整,使預算方案更符合實際情況。在預算方案下達后期,可以核算預算的執行情況,為下一年的預算方案提供可靠的數據。第三,高校要形成分析決策的體系。分析決策的體系屬于管理會計的范疇,能夠為高校管理層的重要決策提供幫助。分析決策體系依據全面預算體系和財務核算體系獲取數據,再根據會計科目、資金來源、項目類型以及經費性質等指標,出具一些財務報告和分析預測結果,使高校更好地決策。
(二)財務系統和其他信息的整合
高校內部的財務系統比較封閉,如果不與高校的其他信息整合,不僅不能實現信息共享,也不利于財務數據質量的提高。因此“智慧校園”背景下財務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建立,需要高校內部的財務系統與其他信息互通互聯。高??梢酝ㄟ^學生的校園卡系統,實現財務系統和其他部門系統的有機融合,從而統一相關數據的標準。校園卡系統是匯集學校眾多信息的一個端口,它不僅能使學校的各個部門獲取需要的數據,還能將學生的所有信息整合在一起,極大地提高了高校的管理效率。高校的財務系統包括學生的學費系統、教職工的工資系統以及其他類的核算系統,校園卡系統平臺通過其他部門的系統與財務系統進行連接,從而真正實現信息的互聯互通。比如,當學生繳納宿舍電費時,學生的個人信息會從校園卡系統平臺到達財務系統,財務系統受到資金后,會將信息傳送直接傳送到宿舍管理系統中,以此完成電費的充值,而且在該過程中,學生的信息會被三個系統記錄,有利于后期的核查工作。
(三)校園人性化服務的構建
校園人性化服務的構建,是高校財務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具體體現,它的功能主要是跨越空間、節省時間,它的運用范圍主要是學生和教師。對于教師而言,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能夠有效地改善報銷時間長、審核手續多的問題,教師可以在財務平臺上發起報銷,上級那邊會立即接到信息,直接進行審核,從而實現不等待的報銷模式。并且由于APP的出現,教師的報銷也不再局限于辦公室,只要有手機有網絡有單據就可以發起報銷請求。對于學生而言,學校引進的一些應用軟件為學生提供更具人性化的服務。比如,學生在繳納學費時不用再繳納現金,只需利用學校合作的微信小程序,就可以實現微信繳款或者互聯網繳款。這樣的繳款方式不僅便利了學生,也更有利于學校財務數據的整合,以往學校會使用大量的人力去清查學費,核對學生的數量,該小程序的應用,學校財務處就可以直接將財務系統與繳費小程序實現對接,然后準確地核查學費的金額數,以及繳費的人數。
(四)“智慧校園”背景下財務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應用要點
雖然“智慧校園”背景下財務信息化管理模式極具價值,但由于財務信息化管理模式,是依托于互聯網和一些信息化平臺所建立的,所以高校在應用該模式時應當注意一些應用要點。第一,高校要成立專門的財務信息化小組,定期落實學校的目標,及時梳理每個項目的信息情況、資金情況,確保每個項目的順利完成。第二,高校要招聘既懂財務又精通信息技術的人才,不斷優化財務信息管理系統。第三,高校要加強每個系統之間網絡節點的穩定性,避免一個系統出現錯誤,影響所有的系統。此外,高校還要加強對計算機和財務系統的維護,防止病毒的侵入盜取機密數據。第四,學校要做好相關數據的備份和儲存,保障財務信息的安全性。第五,高校要建立新的財務制度和財務規范。因為“智慧校園”背景下的財務信息化管理模式和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差別較大,為了保證新財務模式的順利應用,應當更新高校的財務制度和財務規范。
結束語:
綜上所述,“智慧校園”是高校未來的發展趨勢,它既能提升學生的校園生活質量,又能使學校內部的管理走向一致化、一體化,因此高校應當重視智慧校園的建立。而財務信息化管理是高校一切工作的落腳點,在智慧校園的背景下,高校應當積極探索財務信息化管理模式,從而實現財務內部管理有序,財務與其他信息之間協調聯動,共同促進學校管理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郭菲.“智慧校園”背景下財務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J].會計之友,2018(12):131-134.
[2]簡克蓉.智慧校園背景下財務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J].山西農經,2019(07):133-134.
作者:陳晨 單位:常州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 上一篇:智慧校園網高職院校優質英語教學研究
- 下一篇:5G網絡在高校智慧校園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