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化工廢水處理技術探討
時間:2022-06-15 02:46:47
導語:混合化工廢水處理技術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就當前中國化工園區中各大化工企業所排放的廢水性質來看,具有水質比較復雜,大部分廢水氨氮高、色度比較深,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質,而且廢水量也相對比較大,可生化性比較差等特征,這些化工廢水在進入化工污水廠之前需要進行相應的預處理,符合接管標準后才能進入廠中進行集中處理。因化工園區中混合化工廢水的來源多、各種類型的水質差異也比較大,如果還是采用以往常規式的廢水處理技術,很難達成排放標準,因此研發更多經濟高效的混合化工廢水處理技術是成功對廢水進行集中處理的關鍵所在,就此文章對化工園區混合化工廢水處理技術進行詳細探討,以此為相關人士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化工園區;混合;化工廢水;處理技術
現階段,我國對環境保護這一發展戰略給予高度重視,特別是對污水排放水質方面也提出更高更嚴格的要求,因此研發更多高效、經濟的化工廢水處理技術是當前必然趨勢,同時也是推動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對化工園區混合化工廢水處理技術進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現實性研究意義。
1化工園區混合化工廢水的特征
就當前我國現有的化工園區分布現狀來看,大部分處于沿江沿海地帶,與居民區距離相對比較遠,另外再加上化工園區中各種類型的工業企業相對比較多,因此化工園區的混合化工廢水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特征:其一,當前化工園區的污水處理廠,接納的主要廢水就是化工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化工廢水,這部分廢水可以接入生活的污水量非常少,總水量相對比較大。其二,化工園區污水處理廠中的進水水質量、水量波動相對比較大。其三,化工園區污水處理廠在接納化工廢水之前,化工廢水已經進行了相應的預處理,并符合接管所規定的相關要求,但從整體上來看,進水管部分的成分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其中含有的有毒物質、降解比較難的有機物含量還是非常高,而這也表明了這部分化工廢水具有非常差的可生化性特征。其四,對于化工處理廠中的化工廢水,雖然在進入處理廠之前已經進行了相應的預處理,而且接管廢水COD等一些主要指標也都符合當前接管提出的規范標準要求,但實際上這些化工廢水的色度還是比較深,氨氮、鹽分也非常高,這就為之后的處理工作加大了困難度。
2化工園區混合化工廢水物化處理技術
2.1均質與調節
因化工園區污水處理廠本身具有進水水質、水量波動情況比較大的性質,而這種波動狀態對于廠中進行廢水處理所用的設備,尤其是對于其中的生化處理設備發揮其特有的凈化功能而言具有一定的損害性影響,嚴重情況下還可能會引發破壞性的應用后果[1]。另外,對于廠中物化處理所使用的各項設備而言,如果水質、水量波動越大情況下,對廢水處理過程中的參數控制也就存在一定困難,最終廢水處理成效也就因此不穩定;相反,如果水質、水量波動比較小,則處理效果也就更加穩定?;谝陨?,這就需要在廢水處理系統前進行調節池的設置,通過調節池來對水質和水量進行均化和調節處理,這樣做的目的為之后廢水處理工作順利開展奠定基礎。從整體上來看,調節池在混合化工廢水中的應用作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其一,能夠起到對有機負荷緩沖能力的提升作用,有效避免生化處理系統在運行期間其負荷量出現大范圍的變化情況;其二,通過調節池能夠起到對物化處理系統中水質波動以及水流量的控制作用,確保藥劑在其中投入量滿足當前廢水處理工藝實際需求[2];其三,在化工園區中某個工廠出現事故排放情況下,能夠對其中存在的高濃度、有毒性的物質進入廢水處理系統起到阻止的作用,避免因此造成更大影響??偠灾?,調節池在廢水處理系統中的設計是否科學,對之后處理設施的應用性能、投資、運轉等多方面都會帶來非常大的應用影響。從本質上來講調節池的應用,就是對混合來水,以此起到調節作用,有效避免可沉降固體物質發生沉積。
2.2隔油法
就化工生產所產生的廢水來講,其中具有非常多含非水溶性油狀類的有機污染物,這部分物質通常會吸附在活性污泥顆粒上,或者是在生物膜表面上,使得好氧生物獲取氧氣困難,對活性帶來一定影響,對生物處理帶來很大困難度。對于這種類型的廢水處理,可通過隔油池進行處理,與此同時,隔油池還可作為初沉池使用,能夠將廢水中的粗顆粒等一些可以沉淀的物質進行去除處理,從而減少之后處理廢水時所使用過的藥劑數量,具有積極性應用意義。
2.3氣浮法
所謂氣浮,簡單來講就是將高度分散狀態下的微小氣泡作為廢水中的載體,然后將其中的懸浮物粘附在氣泡上,與此同時氣泡上浮至廢水水面后再進行分離處理。在應用氣浮法時,其分離對象主要是油類、疏水性細微固體類的懸浮物質。除以往傳統模式下所使用的加壓溶氣氣浮技術之外,當前渦凹氣浮技術、旋切氣浮技術也得到普遍使用[3]。就我國新疆克拉瑪依石油化工廠而言,其所使用的廢水處理技術就是渦凹氣浮技術,通過該技術能夠有效清除其中的COD、懸浮物等一些污染廢棄物,特別是在硫化物清除上具有很好的應用效果,有效解決以往傳統廢水處理工藝中存在的處理難題。
2.4混凝法
對于混凝法在混合化工廢水中的處理應用,具體指的是在廢水中添加某種物質,借助其產生物理作用或者化學作用,以此促使化工廢水中含有的不容易沉降和過濾處理的懸浮物等物質,集結成相對比較大的顆粒狀態,以此來實現分離處理目標[4]。在進行實際化工廢水處理過程中,一般情況下都是將混凝法與氣浮法或者沉淀處理法聯合起來使用,經過多次實踐表明,采用復合混凝劑量相比單一性混凝劑而言,前者應用效果更為明顯。
2.5內電解法
所謂內電解法,還可將其稱為是微電解處理工藝,該處理工藝中主要有鐵銅法、鐵碳法等,是近年應用比較廣泛的新型工業污水預處理工藝,將其應用于印染、化工等類型的廢水處理作業中,具有非常好的脫色處理效果,有效去除廢水中含有的CODcr物質,有效提升廢水的可生化性能等多方面應用成效。從整體上來看內電解法的應用原理,就是基于電化學產生的作用,其中所用到的鐵刨花就是采用純鐵和FeC兩者共同構成的,對于含酸性電解質水溶液而言,鐵屑和碳?;蛘呤倾~屑之間能夠生成無數微小原電池,從而產生電化學反應,最終生成Fe2+和{H}兩種化學物質,其中鐵與新生成的Fe2+物質之間產生還原反應,與鐵離子產生混凝作用。換句話說,在進行混合化工廢水處理過程中,采取凝集、網捕、架橋等作用,促使廢水中原本顆粒比較小的不斷集成起來,使其呈大粒徑狀態的顆粒,與此同時,將原本凝聚在廢水中的懸浮物吸附在顆粒上,然后與微電解兩者發生反應,從而產生不溶物質,以此對混合廢水進行相應處理。
3化工園區混合化工廢水生化處理技術
3.1水解酸化工藝
將水解酸化工藝應用于混合化工廢水處理中,具體指的是通過對厭氧反應進行控制,使其在酸化階段,能夠將混合廢水中某些大分子降解比較困難的有機物轉化成降解相對容易的小分子有機物,通過這種方式來起到對廢水可生化性的作用,同時也為之后的廢水處理工作順利開展奠定良好基礎和條件[5]。就水解酸化本身的應用性質來講,其可以適用于常溫狀態下,具有適應能力比較強,而且耐COD產生的負荷變化,啟動速度相對比較快,整個運行過程比較穩定等應用優勢。另外,將水解酸化工藝和好氧工藝兩者結合起來進行混合工業廢水處理,只要對其處理條件進行有效控制,就可取得良好的處理成效。
3.2A/O工藝
就吉化混合化工廢水而言,其主要是由染料、煉油等多家化工企業在生產期間所排放的工業、生活等多種類型污水共同組合而成的混合廢水,這些混合廢水中的化學需氧量、氨氮、色度等都相對比較高,其中還有各種有毒害、生化降解困難的廢棄物質,經過多次實踐研究,將A/O工藝應用于吉化混合化工廢水處理中,明確A段和O段的HRT,對堿度、回流比、溶解氧等一些要素條件進行合理控制,最終能夠實現混合廢水中的化學需氧量、氨氮、色度的達標,同時有效去除廢水中的TN,通過以上,為之后進行化工廢水生化處理作業的順利開展提供切實可行的技術基礎。
3.3PACT工藝
所謂PACT工藝,簡單來講就是將粉末狀的活性炭投入活性污泥系統中,這種工藝還可稱為AS-PAC工藝。當前我國有很多化工污水處理廠應用PACT工藝進行緩和廢水處理,從整體上來看,相比較于單獨活性污泥處理而言,PACT工藝的應用優勢主要在于以下原因:其一,微生物氧化對有機物濃度相對比較來看,粉末活性炭的本身具有的吸附功能進一步促使原本在炭粒表面處于固定狀態下的有機物濃度增大,同時促使反應更加徹底;其二,在曝氣池中,活性污泥和PAC兩者共同停留其中,相當于污泥齡時間,這也就是使得原本降解比較困難的有機物變得簡單,為有機物降解提供有利條件。
4結語
綜上所述,文章首先對當前化工園區混合化工廢水的特征進行簡單分析,然后從均質與調節、隔油法、氣浮法、混凝法、內電解法來探討化工園區混合化工物化處理技術,最后從水解酸化工藝、A/O工藝、PACT工藝三個角度探討化工園區緩和化工生化技術。但上述廢水處理技術在實際應用中還是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需要進一步改進,這主要在于當前混合化工廢水的水質非常復雜,水質波動大,廢水經過預處理后的可降解有機物已經進行大部分處理,使得廢水中不可降解、降解困難的有機物含量比較高,因此相關科研人員應加大研究力度,保障出水水質,為國家環境保護工作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王冠穎,劉曉玲,魏健.響水化工園區爆炸事故污水應急預處理工藝篩選[J].環境科學學報,2020,40(12):107-113.
[2]張龍,葉陽陽,曹蕾,等.化工園區污水處理廠規模調整及工藝改造工程設計實例[J].給水排水,2019,045(004):75-81.
[3]梅紅,汪炎,王世卓,等.某化工園區事故污水處理可行性探討[J].工業用水與廢水,2019(3):41-43.
[4]王先明.分析化工園區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工藝研究及應用[J].電子工程學院學報,2019,008(010):264.
[5]朱輝,劉愛寶,劉娜,等.化工園區污水深度處理技術分析[J].化工管理,2020(01):154-155.
作者:吳成德 單位:安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環保局
- 上一篇:新技術在冷軋廢水處理的應用
- 下一篇:煤氣化廢水處理工藝現狀及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