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服裝工藝設計論文
時間:2022-11-02 09:31:26
導語:高校服裝工藝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服裝工藝設計課程屬于服裝企業生產技術范疇的內容,對于高校服裝專業來說,是培養學生服裝產品設計與生產能力必不可少的主干課程之一。隨著行業的飛速發展,企業產品生產模式的轉變與新興科技在服裝企業生產技術方面的融入,對服裝生產技術人才的綜合職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服裝工藝設計課程仿真教學中,與挖掘學生專業潛能的動態拓展結合,主要以培養學生在企業生產設計與技術開發方面的綜合應用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為目的,突破以縫制工藝技能訓練為主要教學任務的傳統服裝工藝設計教學模式,解決傳統服裝工藝教學中出現的技能訓練內容與企業實際應用脫節,學生的綜合專業素質無法適應企業實戰要求等窘態,使學生對各個生產環節所需的知識技能融會貫通,并熟練地運用在服裝產品生產實踐當中,快速適應企業生產環境與技能要求,同時,樹立運用專業技能的全局觀。
一、服裝工藝設計動態化仿真教學的特征
動態化仿真教學是以校企合作為基礎,模擬現代服裝企業產品單元式的生產過程,將相關服裝專業課程整合起來,融入服裝工藝設計課程的教學中,注重現代化服裝產品生產應用能力的訓練與拓展,主要表現在實訓教學過程動態化、教學資源與教學條件的模擬化兩方面。通過借助企業提供的資源與技術,將以往遞進式的技能實訓模式加以改進并動態拓展,對服裝專業主干課程中所涉及的服裝生產技能與基礎理論進行歸納,將企業實際生產過程與各環節關鍵技術進行模擬仿真,并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開發成若干個實訓仿真項目或任務,與仿真實訓平臺配合,讓不同發展方向的學生更加有針對性地掌握服裝工藝知識和技能,使其能夠與其他專業課程緊密銜接,引導學生以點帶面,在掌握某個實訓技能技巧的基礎上,進行靈活變化和動態拓展。對于學生的專業應用能力的培養不是線性的,而是一種神經網絡狀、以點帶面的能力拓展模式。動態化仿真教學具有教學內容的適時更新、教學手段的與時俱進、教學方式與方法的多重組合三方面的特征[1]。其一,在實訓教學方面具備了靈活性和貫通性。通過綜合服裝工藝多門理論與實訓課程的內容,形成連貫的服裝工藝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項目模塊的動態學習過程,學生可根據自身發展特點靈活選擇項目模塊進行學習,能對專業知識學習和專業技能操作融會貫通。其二,具有直觀性和適時性特點的教學平臺與教學資源。學生可通過企業崗位角色扮演的形式在仿真訓練實驗室進行真實的現場感知,在現場操作過程中參考以企業最新的生產技術和運作過程為藍本開發的仿真教學資源,直觀地掌握服裝企業產品開發與生產實際應用技術,增強學生在企業應用技能方面的直接經驗,并按照企業需求隨時更新學生的專業技能,縮短學生在企業的適應期和磨合期[2]。其三,教學過程采用仿真與動態拓展相結合的方法。仿真內容以服裝生產技術為藍本,涵蓋服裝工藝設計課程實訓教學過程的仿真、教學資源的仿真、實訓平臺硬件的仿真等內容;動態拓展體現了服裝工藝設計課程實訓教學過程中學生應用能力培養的多面性,包含教學知識點與實訓內容的動態化與適時更新,并通過以點帶面的拓展模式在實訓平臺中進行一體化仿真實訓。服裝工藝設計課程動態化仿真教學注重還原服裝企業生產技術的關鍵環節,學習內容的動態拓展使得學生的專業訓練具有一專多能、綜合應用的特點,這使其應用能力的培養更具有針對性,更有益于學生在企業崗位上的發展。
二、服裝工藝設計動態化仿真教學模式實施的軟硬件基礎
動態化仿真教學的開展主要是依托服裝工藝設計仿真實訓平臺來進行的,包含服裝工藝設計一體化工作站和仿真教學資源庫。仿真實訓平臺主要通過模擬服裝企業產品開發中關鍵環節與多品種、少批量的單元式生產模式,實現學生在服裝企業模擬生產現場環境下,將服裝工藝與產品生產基本理論及企業單元式的生產流程結合起來進行仿真實訓。服裝工藝設計一體化工作站以學?,F有的服裝工藝實訓室為基礎進行改造,每個單元的硬件設施由電腦平縫機、工藝設計工作臺、成衣熨燙臺、交互式仿真教學移動終端等組成。工作站的設計根據服裝工藝實訓項目教學與動態化拓展訓練需要,參考服裝企業產品單元式生產線的組合形式來進行。其主要包含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仿真實訓教學單元模塊設計,硬件由電腦高速平縫機、多功能工藝設計操作臺、12英寸平板電腦、抽風式燙臺、吊瓶蒸汽熨斗組成,能夠實現服裝成品縫制、成品熨燙、服裝款式設計、服裝工2017年9月(下轉第146頁)業樣板設計與制作、交互學習與教學即時演示、資料查詢、生產資料制作等功能。第二階段,服裝工藝設計仿真實訓室設計,模擬單元式生產流水線的形式,實訓室規劃為80~120平方米,主要由30個左右的仿真實訓教學單元模塊組合而成,同時,根據教學需要配備質量檢測工作臺、作品展示臺、服裝生產主要的特種設備等教學實訓設備,完成服裝工藝設計仿真實訓各個動態拓展環節的教學任務。如圖1、圖2所示。圖1動態化仿真教學單元圖2動態化仿真教學一體化實訓平臺仿真教學資源庫是以交互式仿真教學移動終端為載體,資源儲存在云服務器上,學生通過仿真教學移動終端訪問資源課件進行交互學習。其作用是為拓展式仿真實訓教學項目提供參考案例與技能示范課件,主要包括服裝生產技能操作演示視頻與動畫、服裝生產現場交互全景演示課件、服裝生產車間三維漫游交互動畫課件三方面的內容,涉及全景圖像拍攝與展示、虛擬現實建模與交互演示等技術,是動態化仿真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仿真教學資源可根據服裝工藝設計仿真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所需的演示內容來進行系統規劃,其開發過程一般包括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素材的采集,這是仿真課件開發的重要環節,該環節以校企合作為基礎,主要由專業教師帶領學生來開發,完成素材的采集與拍攝,要求在其服裝企業生產車間進行產品生產現場實景拍攝,以求最真實地還原生產技術與生產環境,內容涵蓋了男女襯衫、男女休閑褲等基礎服裝產品的工序縫制操作演示、工時測試、質量檢測、自動裁剪演示、單元式生產流水線演示、生產車間布局與標識演示、特種機操作演示等文本數據、視頻與圖片。第二個階段為素材整理與仿真課件開發,可采取校企合作的形式,與具備服裝專業軟件開發能力的企業技術人員合作。在開發過程中,專業教師根據仿真教學需求進行課件制作方案的規劃與課件腳本的設計,指導學生完成課件素材的整理,企業技術人員來教學、演示課件的制作。第三個階段為仿真教學平臺軟件的開發,與具備服裝專業軟件開發能力的科技企業進行深度合作,以拓展式仿真教學流程為依據,進行教學平臺的交互流程設計,將教學素材嵌入各個環節中,形成一個系統的服裝工藝設計仿真教學動態資源庫。服裝工藝設計仿真教學平臺的本質為云教學平臺,包含了教學仿真演示模塊、生產技術知識模擬訓練模塊、知識拓展模塊、仿真實訓評價模塊等內容。教學客戶端為移動端,通過平板電腦打開教學資源,配合服裝工藝仿真實訓室進行交互學習與訓練。
三、服裝工藝設計動態化仿真教學的實施過程
在傳統服裝工藝設計課程的實訓教學中,學生完成的實訓任務主要是掌握某件服裝的縫制技術,這就造成學生對該課程側重于個人單項技能的學習與訓練,忽視了動態拓展應用與協同合作,導致完成的實訓任務質量參差不齊,學生實訓的結果是,好的更好,差的更差,打擊了部分學生實訓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而且,部分學生在實際應用與需要應變時無所適從。動態化仿真教學的開展應包括學校制定的學生培養計劃、在校學生的專業基礎能力、現有實訓條件、師資結構等方面,整個教學過程應是一個動態拓展與不斷優化的過程。首先,可從工藝教學內容、學生實訓流程、實訓結果、學生個人發展傾向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其次,根據教學需要,學??山M織相關專業教師到服裝企業產品單元式生產車間有計劃地進行實地觀摩學習,針對現行的單元式生產方式進行詳細了解,并注意與生產一線的技術骨干進行深度交流,必要時需與生產技術人員協助進行教學實訓。在教學開展前期,教師可先抽取部分學生進行實訓教學優化的實驗。實驗分兩個環節:其一為資料收集環節,將學生分批次選送到合作企業服裝產品單元式流水線生產現場進行學習,搜集企業裁剪車間、縫制車間、后整理車間等部門生產現場的圖片與視頻拍攝及文本數據資料,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整理分析,根據實訓內容進行刪減歸納,整理一套系統的生產原始案例,為仿真實訓提供教學參考。其二為模擬實訓操作環節,以前期整理完成的生產案例為藍本,針對設計完成的實訓流程,學生模擬在企業學習的生產技能進行仿真實訓,對于學生模擬實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指導教師應及時做好記錄,根據學校現實實訓條件與大部分學生專業掌握情況對方案進行及時優化,不斷完善實訓教學過程與教學所需的內容,使拓展式仿真教學過程切實可行。實驗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優化的嘗試過程,通過前期的教學積累和仿真教學各個環節的研究與實驗案例,為服裝工藝設計動態化拓展仿真實訓教學的開展提供實踐基礎。動態化拓展仿真實訓教學大面積實施應根據學校服裝工藝設計課程的教學現狀與實訓條件,結合前期完成的教學實驗過程,緊扣綜合應用能力培養的目標,圍繞服裝生產銜接的周邊崗位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合理規劃動態拓展內容,并對服裝工藝設計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再優化設計:其一,以原有的教學內容與流程為基礎進行單元式生產過程實訓設計[3],以企業實際生產的產品為原型擬定若干個生產項目,核心實訓內容包括生產計劃訓練、產品縫制細分工序設計訓練、產品縫制訓練、單元式生產流水線路線設計訓練、材料配伍訓練、縫制過程質量檢測與自檢訓練、工時測試訓練、縫制環境與設備自查訓練等;其二,生產技術拓展實訓的設計,將服裝款式設計、服裝結構設計、服裝材料等專業課程中的技能內容與企業研發、板房、后整理等部門中的核心技術崗位所需的能力相結合,歸納出服裝款式與工藝圖示繪制訓練、結構與生產紙樣制作訓練、服裝成品整燙訓練、材料測試訓練等動態拓展內容,并根據學生的專業能力培養需要,將動態拓展內容選擇性地納入實訓項目。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可將一個班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實訓小組,每4~6名學生組成一個協作實訓小組,自主選擇學習模塊,分工合作,按照實訓項目中的各個實訓任務模擬企業實際生產案例進行系統的協作實訓,同時,針對自身發展特點動態選擇拓展項目進行專業綜合能力的訓練[4]。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盡管整個仿真教學環節能夠順利進行,但還可能會碰到課時安排、實訓室條件、學生整體接受能力的差異等實際問題,存在實訓小組無法按時完成實訓任務和達到企業要求的實訓考核預期目標等現象。這些就需要在不斷的教學實驗中優化流程與內容,不斷完善實訓過程中的仿真模擬、實訓中的協同合作、實訓任務的動態選擇等環節,以此來提高學生實訓的積極性,進一步明確實訓中應用能力培養的目標。
四、結語
針對傳統工藝教學側重單項縫制技能訓練的種種局限,服裝工藝設計動態化拓展教學過程不是單純的單項教學內容的反復疊加,而是以原有的單項工藝實訓項目為基礎,分析產品生產過程的關鍵環節所需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針對學生個人發展的意向與性格特征,將單項實訓項目中相關專業知識與技能相融合,實施以點帶面的專業技能與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與訓練,使學生對專業基礎知識與技能能夠做到融會貫通。整個實訓教學拓展過程是一個不斷啟發、不斷創新的動態過程,將高校過去傳統的、靜態的、封閉的專業教學變成交叉的、動態的、開放的實踐教學模式,讓不同能力的學生在系統學習相關學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時更有針對性,從而增強學生的專業綜合應用能力與協同能力。實訓項目中的知識與技能不是簡單的模仿與復制,而是根據教學現實條件與學生的能力現狀,動態地對企業生產工藝技術與生產過程精選案例進行提煉,并運用相應的技術手段將其模擬再現,使服裝工藝知識點形象化、直觀化,并通過交互操作,讓學生在專業知識與技術的主動學習過程中得到很強的體驗感。
作者:陳鵬 單位: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參考文獻:
[1]雷莉.動態教學模式的適應性分析[J].科教導刊,2010(11):32-33.
[2]陳耕,陳鵬.高校服裝設計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9(5):119.
[3]許建豪.以工程能力培養為導向的綜合布線系統設計課程改革[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5):13-16.
[4]盧瑾,李洪煜,王小號.校企合作共建軟件實訓中心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8(12):139-141.
- 上一篇:化工工藝設計風險防范措施
- 下一篇:淺談膠帶運輸機焊接工藝控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